首頁 / 宋代 / 張栻 / 葉夷中屢以書求予記敬齋予往年嘗為親舊為記及銘矣今獨成兩絕句寄之 其二
拼

《葉夷中屢以書求予記敬齋予往年嘗為親舊為記及銘矣今獨成兩絕句寄之 其二》

張栻 〔宋代〕

向來屢著敬齋語,正恐多言意未明。今日報君惟一句,工夫端的貴躬行。

复制

葉夷中屢以書求予記敬齋予往年嘗為親舊為記及銘矣今獨成兩絕句寄之 其二 - 賞析

張栻

作者:張栻

張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後避諱改字欽夫,又字樂齋,號南軒,學者稱南軒先生,諡曰宣,後世又稱張宣公。南宋漢州綿竹(今四川綿竹市)人,右相張浚之子。南宋初期學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從祀孔廟,後與李寬、韓愈、李士真、周敦頤、朱熹、黃干同祀石鼓書院七賢祠,世稱石鼓七賢。 

張栻其它诗文

《人言桂林好,頗復類中州。》

張栻 〔宋代〕

季也有行役,我思獨悠悠。

親朋非不多,子能從之游。

掛席上湘水,青山挾行舟。

籃輿問嶺路,政爾荔子秋。

人言桂林好,頗復類中州。

近郊多勝概,雉堞冠層樓。

待渠幕府暇,時與同冥搜。

吾子有令姿,胸中富九流。

處世多齟齬,但當付滄洲。

超然擴遐思,詎可耳目謀。

原為百鍊剛,莫作繞指桑。

昔人不吾欺,子盍試反求。

預想他年歸,此地復綢繆。

刮目看二子,一笑紓百憂。

复制

《淳熙四年二月既望靜江守臣張某奉詔勸農於郊》

張栻 〔宋代〕

熙熙陽春,既發既舒。

翼翼南畝,是展是圖。

复制

《南軒木犀》

張栻 〔宋代〕

不隨秋月閟天香,冰雪叢中見縷黃。

卻得清寒惜花地,少須梅影慰孤芳。

复制

《和元晦十六日下山之韻》

張栻 〔宋代〕

歸袂隨雲起,籃輿趁雪明。

山僧苦留客,世故卻關情。

小倚枯藤杖,聊聽絕澗聲。

如何山下客,一笑已來迎。

复制

《劉勝因自襄陽過予渚宮於其歸小詩贈別》

張栻 〔宋代〕

骯髒寧多忤,棲遲久倦遊。

折肱諳世味,袖手惜良籌。

日月隆中晚,風煙峴首愁。

登臨應慷慨,還解寄詩不。

复制

《喜廣仲伯逢來會》

張栻 〔宋代〕

二阮向來俱莫逆,支筇為我到山巔。

濁醪共飲聊復爾,勝集於今亦偶然。

人立千峰秋色里,月生滄海暮雲邊。

高談此地曾知幾,一笑歸來對榻眠。

复制

《中夜祝融觀月》

張栻 〔宋代〕

披衣凜中夜,起步祝融巔。

何許冰雪輪,皎皎飛上天。

清光正在手,空明浩無邊。

群峰儼環列,玉樹生瓊田。

白雲起我旁,兩腑風翩翩。

舉酒發浩歌,萬籟為寂然。

寄言平生友,誦我山中篇。

复制

《定叟弟頻寄黃櫱仰山新芽嘗口占小詩適災患亡》

張栻 〔宋代〕

集雲峰頂風霜飽,黃蘗洲前水石清。

不入貢包供玉食,只應山澤擅高名。

复制

《平父求筍炙既並以法授之用往歲張安國詩韻為》

張栻 〔宋代〕

知君友竹君,寧使食無肉。

更哦脯筍詩,句妙騷可仆。

南公鮭菜傖父齏,嗜好自爾元非痴。

君但將從力噉此,大勝折腰鄉里兒。

复制

《臘月二十二日渡湘登道鄉台夜歸得五絕》

張栻 〔宋代〕

三年不作山中客,才踏船舷眼便明。

曳杖直登千尺磴,尚欣腳力慰生平。

复制

《次韻陳寺丞建除體》

張栻 〔宋代〕

建議了亡補,歸來謝馳驅。除荒城南丘,有田十畝餘。

滿城車馬喧,得此逃空虛。平湖永晝靜,泉聲雜塤竽。

定自非偶然,供我耳目娛。執熱者誰子,來浣塵土褕。

破顏為我笑,共看雲卷舒。危機起於中,胡越生同車。

成功妙克己,八荒元一區。收心試參此,得失竟焉如。

開緘得君詩,嗜好如我迂。閉門君未可,出處本非疏。

复制

《寄題周功父溪園三詠 其三 雪亭》

張栻 〔宋代〕

溪園平廣處,雅稱雪中游。疏密看千變,高低共一丘。

寒知松節勁,靜覺竹聲幽。還有故人否,當能著小舟。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