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強至 / 贈蘇宣甫
拼 译 译

《贈蘇宣甫》

強至 〔宋代〕

謫宦多因眾口讒,猶君戰衄困羈銜。

鷹拿群雀翻遭網,舟駕長風忽斷帆。

曾擁貔貅交白刃,肯同兒女泣青衫。

有才恐失朝廷意,不日房陵被詔函。

复制
強至

作者:強至

強至(1022—1076),字幾聖,杭州(今屬浙江)人。仁宗慶曆六年(1046年)進士,除泗州司理參軍,歷官浦江、東陽、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韓琦聘為主管機宜文字,後在韓幕府六年。熙寧五年(1072),召判戶部勾院,遷群牧判官。熙寧九年(1076年),遷祠部郎中、三司戶部判官。不久卒,年五十五。其子強浚明收集其遺文,編《祠部集》四十卷,曾鞏為之序,已佚。清四庫館臣據《永樂大典》輯為《祠部集》三十五卷,又《韓忠獻遺事》一卷。《咸淳臨安志》卷六六、清強汝詢《求益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傳》有傳。強志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參校武英殿聚珍版木活字本(簡稱活字本)、武英殿聚珍版同治七年刻本(簡稱同治本)。另輯得集外詩四首,附於卷末。

強至其它诗文

《螢》

強至 〔宋代〕

幸藉炎蒸力,因遷腐草蹤。

清宵能自照,暗室肯相容。

雨巷幽光晦,風簾亂點重。

臨書方汝賴,惟恐有鳴蛬。

复制

《仁宗皇帝輓歌辭四首 其三》

強至 〔宋代〕

輕徭寬日力,橫費惜秋毫。臨諫天容睟,尊賢聖體勞。

乾坤收化育,弓劍入悲號。十月西陵仗,愁雲隔赭袍。

复制

《依韻奉和司徒侍中喜雨應禱》

強至 〔宋代〕

合書時雨奏銀台,潤澤從今遍九垓。

應禱豈惟三日後,為霖曾是十年來。

已逃虐魃知何地,自起乖龍不待雷。

無數公堂森賀笏,盡同秋種荷陶坯。

复制

《棲雲閣》

強至 〔宋代〕

越山東南號勝絕,古寺岩洞窮高深。

山雲出為洞口雨,或時散作岩下陰。

不有神物此蟠據,安得氣類長相尋。

寺僧愛雲恐雲遠,置閣雲上躡以臨。

豈惟憂懷獨舒悅,更許遊客開塵襟。

客來只知寓暫賞,不道歸去還塵侵。

寧如僧住得安穩,終日自共雲無心。

复制

《呈屯田》

強至 〔宋代〕

溪水日夜落,稍稍露沙面。

經旬更不雨,深處亦成澱。

巨篙架空航,澀若泝淺澱。

況乃載百指,數纜安可縴。

念此歸思發,急逾強弩箭。

公如惜滯留,願借長風便。

复制

《送王夕拜移帥慶陽》

強至 〔宋代〕

一月天書兩紫泥,朝持使節暮征西。

關中父老攀旗尾,閫外偏裨望馬蹄。

行色慾侵邊雪散,威聲先壓塞雲低。

情勤佳客雙延辟,令肅強兵倍訓齊。

城堡此時歸鎮靜,朝廷自昔重招攜。

坐收勛葉光彝鼎。入拜恩私寵介圭。

文武兼才緣已試,父兄前烈不難躋。

卻慚主帥經三易,幕府徘徊守故棲。

复制

《排岸判官以荷花為貺書五十六字以謝》

強至 〔宋代〕

江國芙蕖夏最繁,臨堤每見尚盤桓。

清淮況是稀疏有,江萼爭教取次看。

曉艷不隨生意絕,孤根寧減舊時安。

主人知我江鄉客,弗忍池邊獨自觀。

复制

《雷君自陝及門謁與書偕聊成短篇以答來貺》

強至 〔宋代〕

一官偶來泗,舉動畏謗嘲。

萬事不掛齒,終日口欲膠。

所學未信時,尤欲密斂包。

賢者或我顧,未免談屢交。

雷侯將家子,而至自陝郊。

踵門貺予書,享饋煩弦匏。

始見氣頗勁,既語理不餚。

愛子欲子薦,言畢徒啁啁。

托蔭須高林,而乃依寸茅。

盍行游鉅公,一言變魚蛟。

复制

《九月十日龍興寺飲餞蹇磻翁赴梁門酒半題名南》

強至 〔宋代〕

昨日曾來把酒卮,隔宵已過菊花期。

回頭一笑成陳跡,不獨秋香有盛衰。

复制

《方殿省示惠遠祖先生詩集》

強至 〔宋代〕

先生名不死,三百幾年間。

白首吟唐世,清風起越山。

遺編流自久,異代許誰刪。

遠裔傳能事,斯文氣欲還。

复制

《和司徒侍中清明會壓沙寺詩》

強至 〔宋代〕

野寺尋芳二月殘,弄晴幽鳥自關關。

堤沙壓雨迎金勒,旆繡翻風蔽玉顏。

翠幄飲張花雪底,彩舟歸漾水天間。

五年貪戀行春樂,不覺移文笑北山。

复制

《貨殖列傳序》

強至 〔宋代〕

  老子曰:「至治之極,鄰國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至老死不相往來。」必用此為務,挽近世塗民耳目,則幾無行矣。

  太史公曰:夫神農以前,吾不知已。至若《詩》、《書》所述虞、夏以來,耳目欲極聲色之好,口欲窮芻豢 之味,身安逸樂而心夸矜勢能之榮。使俗之漸民久矣,雖戶說以眇 論,終不能化。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 之,其次教誨之,其次整齊之,最下者與之爭。

  夫山西饒材、竹、旄、玉石,山東多魚、鹽、漆、絲、聲色,江南出棻、梓、姜、桂、金、錫、連、丹沙、犀、玳瑁、珠璣、齒、革,龍門、碣石 北多馬、牛、羊、旃、裘、筋、角;銅、鐵則千里往往山出置。此其大較也。皆中國人民所喜好,謠俗被服飲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農而食之,虞 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寧有政教發征期會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賤之徵貴,貴之徵賤,各勸其業,樂其事,若水之趨下,日夜無休時,不召而自來,不求而民出之。豈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驗邪?

  《周書》 曰:「農不出則乏其食,工不出則乏其事,商不出則三寶絕,虞不出則財匱少。」財匱少而山澤不辟 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 也。原大則饒,原小則鮮。上則富國,下則富家。貧富之道,莫之奪予,而巧者有餘,拙者不足。故太公望 封於營丘,地潟鹵,人民寡,於是太公勸其女功,極技巧,通魚鹽,則人物歸之, 繦至 而輻湊。故齊冠帶衣履天下,海岱之閒斂袂而往朝焉。其後齊中衰,管子修之,設輕重九府,則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而管氏亦有三歸,位在陪臣,富於列國之君。是以齊富強至於威宣 也。

  故曰: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禮生於有而廢於無。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適其力。淵深而魚生之,山深而獸往之,人富而仁義附焉。富者得執益彰,失執則客無所之,以而不樂。夷狄益甚。諺曰:「千金之子,不死於市。」此非空言也。故曰:「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夫千乘之王,萬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猶患貧,而況匹夫編戶 之民乎!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