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杜甫 / 垂老別
拼 译 译

《垂老別》

杜甫 〔唐代〕

四郊未寧靜,垂老不得安。

子孫陣亡盡,焉用身獨完。

投杖出門去,同行為辛酸。

幸有牙齒存,所悲骨髓干。

男兒既介冑,長揖別上官。

老妻臥路啼,歲暮衣裳單。

孰知是死別,且復傷其寒。

此去必不歸,還聞勸加餐。

土門壁甚堅,杏園度亦難。

勢異鄴城下,縱死時猶寬。

人生有離合,豈擇衰老端。

憶昔少壯日,遲回竟長嘆。

萬國盡征戍,烽火被岡巒。

積屍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鄉為樂土,安敢尚盤桓。

棄絕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垂老別 - 譯文及註釋

譯文四野的戰爭還沒得到安平,我已經老了卻得不到安寧。子孫們在戰場上盡都殉難,兵荒馬亂又何需老命苟全。扔掉拐杖出門去拼搏一番,同行的人也為我流淚辛酸。慶幸牙齒完好胃口還不減,悲傷身骨瘦如柴枯槁不堪。男兒既披戴盔甲從戎征戰,也只好長揖不拜辭別長官。聽到老伴睡路上聲聲哀喚,嚴冬臘月仍然是褲薄衣單。明知道死別最後一次見面,貧賤夫妻怎麼不憐她饑寒。今朝離去永不能回返家園,猶聽她再三勸我努力加餐。土門關深溝高壘防守堅嚴,杏園鎮天險足恃偷渡實難。形勢變不比當年鄴城之戰,縱然是死去時間也有寬限。人生世上都有個離合悲歡,哪管你饑寒交迫衰老病殘!想以前少壯年華國泰民安,竟不免徘徊踟躕長吁短嘆。普天下應徵入伍戒備森嚴,戰爭的烽火已瀰漫了崗巒。屍骸積山一草一木變腥膻,流血漂杵河流平原都紅遍。戰火遍地何處覓人間樂園,勤王殺敵又豈敢猶豫盤桓。毅然地拋棄茅棚奔赴前線,天崩地裂真叫人摧斷肺肝!

注釋四郊:指京城四周之地。垂老:將老。焉用:猶哪用。身獨完:獨自活下去。完,全,即活。投杖:扔掉拐杖。骨髓干:形容筋骨衰老。介冑:猶甲冑,鎧甲和頭盔。長揖:不分尊卑的相見禮,拱手高舉,自上而下。上官:指地方官吏。歲暮:年底。孰知:即熟知,深知。加餐:多進飲食。土門:即土門口,在今河陽孟縣附近,是當時唐軍防守的重要據點。壁:壁壘。杏園:在今河南汲縣東南,為當時唐軍防守的重要據點。勢異:形勢不同。豈擇:豈能選擇。端:端緒、思緒。遲回:徘徊。竟:終。被岡巒:布滿山岡。丹:紅。流血多,故川原染紅。盤桓:留戀不忍離去。蓬室:茅屋。塌然:形容肝腸寸斷的樣子。摧肺肝:形容極度悲痛。▲

於海娣 等.唐詩鑑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174-175

蕭滌非.杜甫詩選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114-115

垂老別 - 賞析

在平定安史之亂的戰爭中,唐軍於鄴城兵敗之後,朝廷為防止叛軍重新向西進擾,在洛陽一帶到處征丁,連老翁老婦也不能倖免。《垂老別》就是抒寫一老翁暮年從軍與老妻惜別的苦情。

一開頭,詩人就把老翁放在「四郊未寧靜」的時代的動亂氣氛中,讓他吐露出「垂老不得安」的遭遇和心情,語勢低落,給人以沉鬱壓抑之感。他慨嘆着說:「子孫都已在戰爭中犧牲了,剩下我這個老頭,又何必一定要苟活下來!」話中飽蘊着老翁深重的悲思。戰火逼近,官府要他上前線,於是老翁把拐杖一扔,顫巍巍地跨出了家門。「投杖出門去」,筆鋒一振,暗示出主人公是一個深明大義的老人,他知道在這個多難的時代應該怎樣做。但是他畢竟年老力衰了,同行的戰士看到這番情景,不能不為之感嘆唏噓。「同行為辛酸」,就勢跌落,從側面烘托出這個已處於風燭殘年的老翁的悲苦命運。「幸有牙齒存,所悲骨髓干。」牙齒完好無缺,說明還可以應付前線的艱苦生活,表現出老翁的倔強;骨髓行將榨乾,又使他不由得悲憤難已。這裡,語氣又是一揚一跌,曲折地展示了老翁內心複雜的矛盾和變化。「男兒既介冑,長揖別上官。」作為男子漢,老翁既已披上戎裝,那就義無反顧,告別長官慷慨出發了。語氣顯得昂揚起來。

接下去,就出現了全詩最扣人心弦的描寫:臨離家門的時候,老翁原想瞞過老妻,來個不辭而別,好省去無限的傷心。誰知走了沒有幾步,迎面卻傳來了老妻的悲啼聲。他唯一的親人已哭倒在大路旁,襤褸的單衫正在寒風中瑟瑟抖動。這突然的發現,使老翁的心不由一下子緊縮起來。接着就展開了老夫妻間強抑悲痛、互相愛憐的催人淚下的心理描寫:老翁明知生離就是死別,還得上前去攙扶老妻,為她的孤寒無靠吞聲飲泣;老妻這時已哭得淚流滿面,她也明知老伴這一去,十成是回不來了,但還在那裡啞聲叮嚀:「到了前方,你總要自己保重,努力加餐呀!」這一小節細膩的心理描寫,在結構上是一大跌落,把人物善良悽惻、愁腸寸斷、難捨難分的情狀,刻畫得入木三分。正如吳齊賢《杜詩論文》所說:「此行已成死別,復何顧哉?然一息尚存,不能恝然,故不暇悲己之死,而又傷彼之寒也;乃老妻亦知我不返,而猶以加餐相慰,又不暇念己之寒,而悲我之死也。」究其所以感人,是因為詩人把「傷其寒」、「勸加餐」這類生活中極其尋常的同情勸慰語,分別放在「是死別」、「必不歸」的極不尋常的特定背景下來表現。再加上無可奈何的「且復」,迥出人意的「還聞」,層層跌出,曲折狀寫,便收到了驚心動魄的藝術效果。

「土門」以下六句,用寬解語重又振起。老翁畢竟是堅強的,他很快就意識到必須從眼前悽慘的氛圍中掙脫出來。他不能不從大處着想,進一步勸慰老妻,也似乎在安慰自己:「這次守衛河陽,土門的防線還是很堅固的,敵軍要越過黃河上杏園這個渡口,也不是那麼容易。情況和上次鄴城的潰敗已有所不同,此去縱然一死,也還早得很哩!人生在世,總不免有個聚散離合,哪管你是年輕還是年老!」這些故作通達的寬慰話語,雖然帶有強自振作的意味,不能完全掩飾老翁內心的矛盾,但也道出了亂世的真情,多少能減輕老妻的悲痛。「憶昔少壯日,遲回竟長嘆。」眼看就要分手了,老翁不禁又回想起年輕時候度過的那些太平日子,不免徘徊感嘆了一陣。情思在這裡稍作頓挫,為下文再掀波瀾,預為鋪墊。

「萬國」以下六句,老翁把話頭進一步引向現實,發出悲憤而又慷慨的呼聲:「睜開眼看看吧!如今天下到處都是征戰,烽火燃遍了山岡;草木叢中散發着積屍的惡臭,百姓的鮮血染紅了廣闊的山川,哪兒還有什麼樂土?我們怎敢只想到自己,還老在那裡躊躇徬徨?」這一小節有兩層意思。一是逼真而廣闊地展開了時代生活的畫面,這是山河破碎、人民塗炭的真實寫照。他告訴老妻:人間的災難並不只是降臨在他們兩人頭上,言外之意是要想開一些。一是面對兇橫的敵人,他們不能再徘徊了,與其束手待斃,還不如撲上前去拼一場。通過這些既形象生動又概括集中的話語,詩人塑造了一個正直的、豁達大度而又富有愛國心的老翁形象,這在中國詩史上還不多見。從詩情發展的脈絡來看,這是一大振起,難捨難分的局面終將結束了。

「棄絕蓬室居,塌然摧肺肝。」到狠下心真要和老妻訣別離去的時候,老翁突然覺得五臟六腑內有如崩裂似的苦痛。這不是尋常的離別,而是要離開生於斯、長於斯、老於斯的家鄉。長期患難與共、冷暖相關的親人,轉瞬間就要見不到了,此情此景,老翁難以承受。感情的閘門再也控制不住,淚水匯聚成人間的深悲巨痛。這一結尾,情思大跌,卻蘊蓄着豐厚深長的意境:獨行老翁的前途將會怎樣,被扔下的孤苦伶仃的老妻將否陷入絕境,倉皇莫測的戰局將怎樣發展變化,這一切都將留給讀者去體會、想象和思索。

這首敘事短詩,並不以情節的曲折取勝,而是以人物的心理刻畫見長。詩人用老翁自訴自嘆、慰人亦即自慰的獨白語氣來展開描寫,着重表現人物時而沉重憂憤、時而曠達自解的複雜的心理狀態;而這種多變的情思基調,又決定了全詩的結構層次,於嚴謹整飭之中,具有跌宕起伏、緣情宛轉之妙。

杜甫高出於一般詩人之處,主要在於他無論敘事抒情,都能做到立足生活,直入人心,剖精析微,探驪得珠,通過個別反映一般,準確傳神地表現他那個時代的生活真實,概括勞苦人民包括詩人自己的無窮辛酸和災難。他的詩,博得「詩史」的美稱,絕不是偶然的。▲

徐竹心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490-493

垂老別 - 創作背影

此詩作於唐肅宗乾元二年(759年)三月。因昏庸的唐肅宗對郭子儀、李光弼等領兵並不信任,諸軍不設統帥,唐軍遂在鄴城大敗。為了扭轉危局,急需補充兵力,於是在洛陽以西、潼關以東一帶強行抓丁,連老漢、老婦也被迫服役。此詩就是在這個歷史背景下創作的。

徐竹心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490-493

蕭滌非.談杜甫的《垂老別》[J].文史哲,1982(2).

杜甫

作者: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杜甫其它诗文

《上巳日徐司錄林園宴集》

杜甫 〔唐代〕

鬢毛垂領白,花蕊亞枝紅。

欹倒衰年廢,招尋令節同。

薄衣臨積水,吹面受和風。

有喜留攀桂,無勞問轉蓬。

复制

《哭嚴僕射歸櫬》

杜甫 〔唐代〕

素幔隨流水,歸舟返舊京。

老親如宿昔,部曲異平生。

風送蛟龍雨,天長驃騎營。

一哀三峽暮,遺後見君情。

复制

《出郭》

杜甫 〔唐代〕

霜露晚淒淒,高天逐望低。

遠煙鹽井上,斜景雪峰西。

故國猶兵馬,他鄉亦鼓鼙。

江城今夜客,還與舊烏啼。

《李鄠縣丈人胡馬行》

杜甫 〔唐代〕

丈人駿馬名胡騮,前年避胡過金牛。

回鞭卻走見天子,朝飲漢水暮靈州。

自矜胡騮奇絕代,乘出千人萬人愛。

一聞說盡急難材,轉益愁向駑駘輩。

頭上銳耳批秋竹,腳下高蹄削寒玉。

始知神龍別有種,不比俗馬空多肉。

洛陽大道時再清,累日喜得俱東行。

鳳臆龍鬐未易識,側身注目長風生。

《橋陵詩三十韻,因呈縣內諸官》

杜甫 〔唐代〕

先帝昔晏駕,茲山朝百靈。

崇岡擁象設,沃野開天庭。

即事壯重險,論功超五丁。

坡陀因厚地,卻略羅峻屏。

雲闕虛冉冉,風松肅泠泠。

石門霜露白,玉殿莓苔青。

宮女晚知曙,祠官朝見星。

空梁簇畫戟,陰井敲銅瓶。

中使日夜繼,惟王心不寧。

豈徒恤備享,尚謂求無形。

孝理敦國政,神凝推道經。

瑞芝產廟柱,好鳥鳴岩扃。

高岳前嵂崒,洪河左瀅濙。

金城蓄峻址,沙苑交回汀。

永與奧區固,川原紛眇冥。

居然赤縣立,台榭爭岧亭。

官屬果稱是,聲華真可聽。

王劉美竹潤,裴李春蘭馨。

鄭氏才振古,啖侯筆不停。

遣辭必中律,利物常發硎。

綺繡相展轉,琳琅愈青熒。

側聞魯恭化,秉德崔瑗銘。

太史候鳧影,王喬隨鶴翎。

朝儀限霄漢,容思回林坰.轗軻辭下杜,飄颻陵濁涇。

諸生舊短褐,旅泛一浮萍。

荒歲兒女瘦,暮途涕泗零。

主人念老馬,廨署容秋螢。

流寓理豈愜,窮愁醉未醒。

何當擺俗累,浩蕩乘滄溟。

《夜聽許十損誦詩愛而有作》

杜甫 〔唐代〕

許生五台賓,業白出石壁。

余亦師粲可,身猶縛禪寂。

何階子方便,謬引為匹敵。

離索晚相逢,包蒙欣有擊。

誦詩渾游衍,四座皆辟易。

應手看捶鈎,清心聽鳴鏑。

精微穿溟涬,飛動摧霹靂。

陶謝不枝梧,風騷共推激。

紫燕自超詣,翠駁誰剪剔。

君意人莫知,人間夜寥闃。

《登兗州城樓》

杜甫 〔唐代〕

東郡趨庭日,南樓縱目初。

浮雲連海岱,平野入青徐。

孤嶂秦碑在,荒城魯殿餘。

從來多古意,臨眺獨躊躇。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 自京赴奉先詠懷五百字》

杜甫 〔唐代〕

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轉拙。

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

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闊。

蓋棺事則已,此志常覬豁。

窮年憂黎元,嘆息腸內熱。

取笑同學翁,浩歌彌激烈。

非無江海志,瀟灑送日月。

生逢堯舜君,不忍便永訣。

當今廊廟具,構廈豈雲缺。

葵藿傾太陽,物性固莫奪。

顧惟螻蟻輩,但自求其穴。

胡為慕大鯨,輒擬偃溟渤。

以茲誤生理,獨恥事干謁。

兀兀遂至今,忍為塵埃沒。

終愧巢與由,未能易其節。

沉飲聊自遣,放歌破愁絕。

歲暮百草零,疾風高岡裂。

天衢陰崢嶸,客子中夜發。

霜嚴衣帶斷,指直不得結。

凌晨過驪山,御榻在嵽嵲。

蚩尤塞寒空,蹴蹋崖谷滑。

瑤池氣鬱律,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歡娛,樂動殷樛嶱。

賜浴皆長纓,與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撻其夫家,聚斂貢城闕。

聖人筐篚恩,實欲邦國活。

臣如忽至理,君豈棄此物。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戰慄。

況聞內金盤,盡在衛霍室。

中堂舞神仙,煙霧散玉質。

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勸客駝蹄羹,霜橙壓香橘。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榮枯咫尺異,惆悵難再述。

北轅就涇渭,官渡又改轍。

群冰從西下,極目高崒兀。

疑是崆峒來,恐觸天柱折。

河梁幸未坼,枝撐聲窸窣。

行旅相攀援,川廣不可越。

老妻寄異縣,十口隔風雪。

誰能久不顧,庶往共饑渴。

入門聞號啕,幼子飢已卒。

吾寧舍一哀,里巷亦嗚咽。

所愧為人父,無食致夭折。

豈知秋禾登,貧窶有倉卒。

生常免租稅,名不隸征伐。

撫跡猶酸辛,平人固騷屑。

默思失業徒,因念遠戍卒。

憂端齊終南,澒洞不可掇。

《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

杜甫 〔唐代〕

十日畫一水,五日畫一石。

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跡。

壯哉崑崙方壺圖,掛君高堂之素壁。

巴陵洞庭日本東,赤岸水與銀河通,中有雲氣隨飛龍。

舟人漁子入浦漵,山木盡亞洪濤風。

尤工遠勢古莫比,咫尺應須論萬里。

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吳淞半江水。

《天末懷李白》

杜甫 〔唐代〕

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

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

《襄陽歌》

杜甫 〔唐代〕

十年着腳走四方,胡不歸一兮襄陽。

襄陽真是用武國,上下吳蜀天中央。

銅鞮坊里弓作市,八邑田熟麥當糧。

一條路入秦隴去,落日仿佛見太行。

土風沉渾士奇傑,嗚嗚酒後歌聲發。

歌曰人定兮勝天,半壁久無胡日月。

買劍傾家貲,市馬吒生死。

科舉非不好,行都兮萬里。

人言邊人盡粗材,臥龍高臥不肯來。

杜甫詩成米芾寫,二三子亦英雄哉。

复制

《贈楚石藏主謁饒心道六有先生》

杜甫 〔唐代〕

不識南塘第幾橋,翠樓華屋上岧嶢。古文獨許揚雄識,幽興誰為杜甫邀。

伐木春聲生澗谷,涉江秋影盪蘭苕。散花如雨攜雙履,解與高人話寂寥。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