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宋之問 / 寒食江州滿塘驛
拼

《寒食江州滿塘驛》

宋之問 〔唐代〕

去年上巳洛橋邊,今年寒食廬山曲。

遙憐鞏樹花應滿,復見吳洲草新綠。

吳洲春草蘭杜芳,感物思歸懷故鄉。

驛騎明朝發何處?猿聲今夜斷君腸。

寒食江州滿塘驛 - 賞析

這是一首古詩,前四句運用反襯、對比手法,撫今追昔,感慨今日的滄桑,流露出詩人遭貶南行的惆悵落寞情懷。「去年上巳洛橋邊,今年寒食廬山曲。」農曆三月三日為上巳節,這一天按古風要去水邊祓除修禊,驅除鬼魅,同時也是文人聚會吟詠的日子。去年那一日,詩人還在洛水邊參予修禊盛事,與同朝文士飲酒賦詩,享盡榮華,而今卻已是遭貶謫之人,獨自在廬山腳下度過此清明寒食節。「去年」,「今年」,對比鮮明。一年之隔,詩人處境大不相同,詩中雖隻字未提遭貶之事,但通過地名「洛橋邊」與「廬山曲」的對照,失意之態清晰可見。寒食節正是百草千花的大好時節,眼前又有景色秀麗的廬山,詩人毫無欣賞興致,反念於「去年」上巳洛橋邊修禊事,對京華遊樂的追憶和嚮往,也透露出詩人此時內心的孤獨淒切,三四句是想象中的京華與眼前的現實相對照。第三句上承首句而發,鞏縣在洛水西岸,為洛陽近畿之地,詩人由「去年」的洛橋修禊,聯想到「今年」繁華的京洛風物,「去年」底離開洛陽時,還是隆冬時節,此時已是春歸大地了,洛陽城內,應是滿城飛花、春意盎然了。「遙憐」二字,寫詩人身為逐臣,不忍離京卻無奈被逐出京,此時身在江州,回望京洛,只能遙遙寄情於花樹了。江州古屬吳地,故詩中稱江中小洲為吳洲,詩人身在江州,回望京華,遙憐洛陽草木花樹,但眼中所見,唯江中小洲,一片新綠而已。後四句感物思歸而不得,抒發斷腸之悲。先重複「吳洲春草」以承上啟下,詩人有感於眼前春光,歸思更切,「感物思歸懷故鄉」是詩中的情感主線,「故鄉」,即指洛陽,宋之問雖不是洛陽人,但他長期在此生活,感情深厚;同時相對於他即將要去的南方而言,整個北方、整個中原都是他的故鄉。結句「驛騎明朝發何處?猿聲今夜斷君腸。」自我設問,感情痛切哀婉,身為逐臣,想返回京洛是不可能的,明朝騎馬上路,只能依然南行,因此夜聞清猿悲啼,更添腸斷之痛。

此詩前四句側重於「感物」,着力渲染滿眼春光,逗起今昔之思,以洛水修禊與廬山寒食的對比;後四句側重於「思歸」,直抒滿腹鄉愁。字裡行間流露出對遭貶南行的哀傷,情思深婉含蓄,語言清麗自然,具有較強的藝術感染力。▲

《唐詩鑑賞辭典補編》.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年版,第44-45頁

宋之問

作者:宋之問

宋之問(約656 — 約712),字延清,名少連,漢族,汾州(今山西汾陽市)人,初唐時期的詩人,與沈佺期並稱「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進士及第,當時掌握實權的是武則天,富有才學的宋之問深得賞識,被召入文學館,不久出授洛州參軍,永隆元年(681), 與楊炯一起進入崇文館任學士。與陳子昂、盧藏用、司馬承禎、王適、畢構、李白、孟浩然、王維、賀知章稱為仙宗十友。 

宋之問其它诗文

《奉和立春日侍宴內出剪彩花應制》

宋之問 〔唐代〕

金閣妝新杏,瓊筵弄綺梅。

人間都未識,天上忽先開。

蝶繞香絲住,蜂憐艷粉回。

今年春色早,應為剪刀催。

复制

《寒食江州滿塘驛》

宋之問 〔唐代〕

去年上巳洛橋邊,今年寒食廬山曲。

遙憐鞏樹花應滿,復見吳洲草新綠。

吳洲春草蘭杜芳,感物思歸懷故鄉。

驛騎明朝發何處?猿聲今夜斷君腸。

《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

宋之問 〔唐代〕

馬上逢寒食,愁中屬暮春。

可憐江浦望,不見洛陽人。

北極懷明主,南溟作逐臣。

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

《使過襄陽登鳳林寺閣》

宋之問 〔唐代〕

香閣臨清漢,丹梯隱翠微。林篁天際密,人世谷中違。

苔石銜仙洞,蓮舟泊釣磯。山雲浮棟起,江雨入庭飛。

信美雖南國,嚴程限北歸。幽尋不可再,留步惜芳菲。

复制

《藥》

宋之問 〔唐代〕

有卉秘神仙,君臣有禮焉。忻當苦口喻,不畏入腸偏。

扁鵲功成日,神農定品年。丹成如可待,雞犬自聞天。

复制

《魯忠王輓詞三首》

宋之問 〔唐代〕

同盟會五月,歸葬出三條。日慘咸陽樹,天寒渭水橋。

稍看朱鷺轉,尚識紫騮驕。寂寂泉台恨,從茲罷玉簫。

邦家錫寵光,存沒貴忠良。遂裂山河地,追尊父子王。

人悲槐里月,馬踏槿原霜。別向天京北,悠悠此路長。

樹羽迎朝日,撞鐘望早霞。故人悲宿草,中使慘晨笳。

氣有沖天劍,星無犯斗槎。唯餘孔公宅,長接魯王家。

复制

《過史正議宅》

宋之問 〔唐代〕

舊交此零落,雨泣訪遺塵。劍幾傳好事,池台傷故人。

國香蘭已歇,里樹橘猶新。不見吳中隱,空餘江海濱。

复制

《經梧州》

宋之問 〔唐代〕

南國無霜霰,連年見物華。青林暗換葉,紅蕊續開花。

春去聞山鳥,秋來見海槎。流芳雖可悅,會自泣長沙。

复制

《餞湖州薛司馬》

宋之問 〔唐代〕

別駕促嚴程,離筵多故情。交深季作友,義重伯為兄。

鎮靜移吳俗,風流在漢京。會看陳仲舉,從此拜公卿。

复制

《緱山詩》

宋之問 〔唐代〕

緱山連嵩岑,近帶洛陽陌。洛京遊宦子,不知虛直宅。

北入養龍溪,勢如夏雲積。褰涉窮水府,躋攀倚霞壁。

檉栝穿虹

复制

《使至嵩山尋杜四不遇慨然復傷田洗馬韓觀主因以題壁贈杜侯杜四》

宋之問 〔唐代〕

洛橋瞻太室,期子在雲煙。歸來不相見,孤賞弄寒泉。

與君闊松石,於茲二十年。田公謝昭世,韓子秘幽埏。

憶昔同攜手,山棲接二賢。笙歌入玄地,詩酒坐寥天。

舊友悉零落,罷琴私自憐。逝者非藥誤,餐霞意可全。

為余理還策,相與事靈仙。

复制

《和宋之問下》

宋之問 〔唐代〕

日雲暮兮下嵩山,路連綿兮樹石間。出谷口兮見明月,心裴回兮不能還。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