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張繼 / 河間獻王墓
拼

《河間獻王墓》

張繼 〔唐代〕

漢家宗室獨稱賢,遺事閒中見舊編。

偶過河間尋往跡,卻憐荒冢帶寒煙。

頻求千古書連帙,獨對三雍策幾篇。

雅樂未興人已逝,雄歌依舊大風傳。

复制
張籍

作者:張籍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並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採蓮曲》《江南曲》。《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並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張繼其它诗文

《寄鄭員外》

張繼 〔唐代〕

經月愁聞雨,新年苦憶君。

何時共登眺,整屐待晴雲。

复制

《送鄒判官往陳留(一作洪州送郄紹充河南租庸判官)》

張繼 〔唐代〕

齊宋傷心地,頻年此用兵。

女停襄邑杼,農廢汶陽耕。

國使乘軺去,諸侯擁節迎。

深仁荷君子,薄賦恤黎甿.火燎原猶熱,波搖海未平。

應將否泰理,一問魯諸生。

复制

《送竇十九判官使江南》

張繼 〔唐代〕

遊客淹星紀,裁詩煉土風。

今看乘傳去,那與問津同。

南郡迎徐子,臨川謁謝公。

思歸一惆悵,於越古亭中。

复制

《城西虎跑寺》

張繼 〔唐代〕

石勢虎蹲伏,山形龍屈盤。寺開梁殿閣,墳掩晉衣冠。

出澗泉聲細,斜陽塔影寒。近城多□□,棲息此中安。

复制

《題崇仙觀知足軒》

張繼 〔唐代〕

此性本無一物,涓水亦自圓明。

借問先生足處,軒前月白風清。

复制

《金丹詩四十八首 其三十八》

張繼 〔唐代〕

擾擾尋師苦苦忙,但求神水是仙鄉。熒煌一鼎鎔金汁,燦爛三田湛玉漿。

夜半隻知真火焥,房中不覺彩霞光。超凡一粒真堪重,始信蓬萊去路長。

复制

《書龍變軒事乃成頌白青城道伯》

張繼 〔唐代〕

一室絕塵埃,和風撼瑤竹。

滿幾惟琴書,瀟然異塵俗。

時時操寸毫,節篆數囊錄。

或同務玄子,楸枰兩三局。

夜對隔林月,膝上奏神曲。

更深興未闌,徐徐啟緘軸。

好來青城君,雲開遠山綠。

复制

《橐籥歌》

張繼 〔唐代〕

休言大道無為作,須向房中明橐籥。

過時不動片時閒,紫霧紅光亂灼灼。

青龍喜,白虎惡,赤蛇纏定烏龜殼。

縱然過得尾閭關,又被曹溪路隔著。

兩條直上絜丹田,決言上有三清閣。

閣下分明有玉池,內有長生不死藥。

依時下手采將來,服了蓬萊受快樂。

复制

《答太守虞察院遊仙岩詩》

張繼 〔唐代〕

累年林下意何長,岩谷風霜亦備嘗。

俗客不曾交得到,達人應未以為狂。

江亭昔造懷寧海,石屋今居似瀨鄉。

誰拎上饒新太守,卻因朝謁到山陽。

复制

《恆甫以新茶戰勝因詠歌之》

張繼 〔唐代〕

人言青白勝黃白,子月新芽賽舊芽。

龍舌急收金鼎火。羽衣爭認雪甌花。

蓬瀛高駕應鬚髮,分武微芳不足夸。

更重主公能事者,蔡君須入陸生家。

复制

《和元規拜違》

張繼 〔唐代〕

才到巍峨畔,還登翠碧重。

調青賡白雪,琴靜撫黃鐘。

履踐古人道,追遊仙者蹤。

自來多福力,想念各疏慵。

何處不為樂,此心知所從。

還如一片月,掛在萬年松。

复制

《望江南(寄陰權)》

張繼 〔唐代〕

秋夜事,月里竹亭亭。清籟與誰喧池水,微風遣我下檐楹。圓缺若為情。

終南道,累寄笑歌聲。丹闕夜涼通馬去,黃河無曉照舟橫。聯轡去還成。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