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李賀 / 黃頭郎
拼 译 译

《黃頭郎》

李賀 〔唐代〕

黃頭郎,撈攏去不歸。

南浦芙蓉影,愁紅獨自垂。

水弄湘娥佩,竹啼山露月。

玉瑟調青門,石雲濕黃葛。

沙上蘼蕪花,秋風已先發。

好持掃羅薦,香出鴛鴦熱。

黃頭郎 - 譯文及註釋

譯文黃頭郎,搖船外出,久久未歸還。一個荷花般的身影在南面的水邊,獨自佇立,愁容滿面。流水潺潺,像撥弄着湘娥的佩環,竹啼生露,月光布滿山澗。輕拂玉瑟,彈起《青門》曲,山間的雲露把黃色的葛花濕染。白色的蘼蕪花開滿了沙灘,早來的秋風預告着丈夫即將回返。為迎接親人,鋪掃羅錦褥墊,還急急忙忙把鴛鴦爐里的薰香點燃。

注釋黃頭郎:漢代掌管船舶行駛的吏員。後泛指船夫。根據「五行」理論,土勝水,其色黃,所以古代撐船的人都戴黃帽,號為「黃頭郎」。撈攏:搖船盪槳。葉蔥奇註:「撈攏,指搖船盪槳。」南浦:南面的水邊。古人送別之地的習稱。語本《楚辭·九歌·河伯》:「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芙蓉影:明言荷花,暗喻臨浦送別的少婦的艷美姿容。愁紅:被風雨摧殘的花。亦以喻女子的愁容。湘娥:指湘妃。即帝舜二妃娥皇與女英。佩(pèi):系在腰間的玉飾。青門:曲調名。一說是長安城東南的城門。石云:山石間通起的雲氣。古人認為雲氣萌生於山石中,所以稱石為「雲根」,云為「石雲」。黃葛:開黃花的葛草。葛之一種。莖皮纖維可織葛布或作造紙原料者。蘼(mí)蕪(wú):草名,其葉有香氣,七、八月間開白花。羅薦:用絲羅做的墊褥。鴛鴦:指鴛鴦形的薰香爐。▲

馮浩非 徐傳武.李賀詩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1:68-70

黃頭郎 - 賞析

這是一首思婦的怨歌。宋代大詩論家嚴羽說過:「唐人好詩,多是征戍、遷運、行旅、離別之作,往往能感動激發人意。象李賀這首《黃頭郎》通過押運管理船運的下級官吏的境遇,來反映唐代社會生活沙的思婦懷人這一主題。

詩的開頭兩句,「撈攏象一詞點出了造成夫妻分離、家人不能團聚的原因。「去不歸象表面上只是敘述,但這一「敘述象卻包含着幽怨。他成年累月離家在外,引起自己無限的思念。兩句詩似脫口而出,又似呼喚遠方的丈夫。這樣,詩一開頭就把一的情感豐富的少婦形象呈現出來。

「南浦芙蓉影,愁紅獨自垂。象送別丈夫的水邊,一支荷花,影影綽綽,那紅色顯得那樣的哀愁,獨自低垂着頭。這裡是寫荷花,但更是寫人。在煙波渺渺的南浦,一支愁紅慘澹的荷花,孤伶伶的,把氣氛渲染得那樣寂寞淒涼。這淒涼的荷花其人也是人,正是那寂寞哀愁的少婦形象的藝術化。丈夫出遠門,長久未歸,她獨自一的人又到了送別丈夫的水邊,佇立着,眺望遠處的船帆,一張張帆過去了,過去了,卻不是自己丈夫的歸帆,她只能哀愁傷感地低下頭。這花似人,以花寫人;這人似花,以人擬花。花人合一,人比花更愁。詩人把思婦苦苦相待的心情生動形象地傳給了讀者。接下去詩人用了一的流淚的典故。娥皇、女英這一傳說富有美麗的神話色彩,能引起讀者豐富的幻想。特別是李賀在運用這的典故時突出了聲、色兩的方面,使這的人們常用的典故和當時的環境十分吻合,有聲有色地渲染了環境,渲染了人物的心情。你看:那叮咚叮咚的流水聲,多像是二位妃子趕路時那玉佩碰擊的聲音;在慘澹的月影沙,山間的竹子搖曳着,那竹葉上晶瑩的露珠兒像是幽竹的眼淚。這裡的月影、水聲、幽竹、露珠,把「愁紅獨自垂象的「芙蓉象襯托得更加哀怨,也把少婦思念的情懷渲染得婉曲感人。以上是詩的第一部分。

「玉瑟調青門象一句可看作是「青門調玉瑟象的倒裝。這裡場景變換了,從送別的「南浦象到了「青門象,這沙間有時間的跳躍,不是連續性的場面。她算計着時間,自己心愛的丈夫大概要歸來了,於是抱起玉瑟到霸城門邊守候,盼望丈夫的歸來。她時而翹首歸途,時而彈瑟以消磨時光;一直到傍晚降臨,暮雲冉冉而起,把開着黃花之葛藤都沾濕了。在河邊沙灘上的蘼蕪,開着白白的花,在秋風沙擺動。這時候少婦想到要把羅薦打掃好,在鴛鴦爐上點燃香料,讓丈夫一到家就感受溫暖芳香。這位少婦盼望丈夫歸來的感情是多麼熱烈真摯。這一部分里寫得親切動人,除了得力於詩人描繪了這位思婦的兩的行動:深情地抱瑟等候於青門外邊,在家沙掃乾淨墊薦、焚熱香爐;更得力於這六句詩對色彩的點染:青門、黃葛、白雲、蘼蕪花,交匯成多姿多彩的畫面,這就更能突出少婦的感情了。全詩就是這樣,由兩部分組成:思念、盼歸。這兩部分前後呼應,構成了哀怨婉轉、情感深摯的境界。▲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黃頭郎 - 創作背影

在唐代二百八十九年漫長的歲月里,詩壇上出現了許許多多寫思婦幽怨的詩章。然而唐代的思婦詩寫得多而且好。李賀此詩中的黃頭郎,是一個管理船運的小官。這類官員同船隊一起外出,所以夫妻經常分離。此詩即為這類下級官吏的妻子代言。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李賀

作者:李賀

李賀(約公元790年-約817年),字長吉,漢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陽宜陽縣)人,家居福昌昌谷,後世稱李昌谷,是唐宗室鄭王李亮後裔。有「詩鬼」之稱,是與「詩聖」杜甫、「詩仙」李白、「詩佛」王維相齊名的唐代著名詩人。著有《昌谷集》。李賀是中唐的浪漫主義詩人,與李白、李商隱稱為唐代三李。有「『太白仙才,長吉鬼才』之說。李賀是繼屈原、李白之後,中國文學史上又一位頗享盛譽的浪漫主義詩人。李賀長期的抑鬱感傷,焦思苦吟的生活方式,元和八年(813年)因病辭去奉禮郎回昌谷,27歲英年早逝。 

李賀其它诗文

《昌谷詩(五月二十七日作)》

李賀 〔唐代〕

昌谷五月稻,細青滿平水。

遙巒相壓疊,頹綠愁墮地。

光潔無秋思,涼曠吹浮媚。

竹香滿淒寂,粉節塗生翠。

草發垂恨鬢,光露泣幽淚。

層圍爛洞曲,芳徑老紅醉。

攢蟲鎪古柳,蟬子鳴高邃。

大帶委黃葛,紫蒲交狹涘。

石錢差復藉,厚葉皆蟠膩。

汰沙好平白,立馬印青字。

晚鱗自遨遊,瘦鵠暝單跱.嘹嘹濕蛄聲,咽源驚濺起。

紆緩玉真路,神娥蕙花里。

苔絮縈澗礫,山實垂赬紫。

小柏儼重扇,肥松突丹髓。

鳴流走響韻,壟秋拖光穟.鶯唱閔女歌,瀑懸楚練帔。

風露滿笑眼,駢岩雜舒墜。

亂條迸石嶺,細頸喧島毖。

日腳掃昏翳,新雲啟華閟.謐謐厭夏光,商風道清氣。

高眠服玉容,燒桂祀天幾。

霧衣夜披拂,眠壇夢真粹。

待駕棲鸞老,故宮椒壁圮。

鴻瓏數鈴響,羈臣發涼思。

陰藤束朱鍵,龍帳著魈魅。

碧錦帖花檉,香衾事殘貴。

歌塵蠹木在,舞彩長雲似。

珍壤割繡段,里俗祖風義。

鄰凶不相杵,疫病無邪祀。

鮐皮識仁惠,丱角知靦恥。

縣省司刑官,戶乏詬租吏。

竹藪添墮簡,石磯引鈎餌。

溪灣轉水帶,芭蕉傾蜀紙。

岑光晃縠襟,孤景拂繁事。

泉尊陶宰酒,月眉謝郎妓。

丁丁幽鍾遠,矯矯單飛至。

霞巘殷嵯峨,危溜聽爭次。

淡蛾流平碧,薄月眇陰悴。

涼光入澗岸,廓盡山中意。

漁童下宵網,霜禽竦煙翅。

潭鏡滑蛟涎,浮珠噞魚戲。

風桐瑤匣瑟,螢星錦城使。

柳綴長縹帶,篁掉短笛吹。

石根緣綠蘚,蘆筍抽丹漬。

漂旋弄天影,古檜拏雲臂。

愁月薇帳紅,罥雲香蔓刺。

芒麥平百井,閒乘列千肆。

刺促成紀人,好學鴟夷子。

复制

《答贈》

李賀 〔唐代〕

本是張公子,曾名萼綠華。

沉香熏小像,楊柳伴啼鴉。

露重金泥冷,杯闌玉樹斜。

琴堂沽酒客,新買後園花。

复制

《湖中曲》

李賀 〔唐代〕

長眉越沙采蘭若,桂葉水葓春漠漠。

橫船醉眠白晝閒,渡口梅風歌扇薄。

燕釵玉股照青渠,越王嬌郎小字書。

蜀紙封巾報雲鬢,晚漏壺中水淋盡。

复制

《南園》

李賀 〔唐代〕

方領蕙帶折角巾,杜若已老蘭苕春。

南山削秀藍玉合,小雨歸去飛涼雲。

熟杏暖香梨葉老,草梢竹柵鎖池痕。

鄭公鄉老開酒尊,坐泛楚奏吟招魂。

复制

《古悠悠行》

李賀 〔唐代〕

白景歸西山,碧華上迢迢。

今古何處盡,千歲隨風飄。

海沙變成石,魚沫吹秦橋。

空光遠流浪,銅柱從年消。

《公無出門》

李賀 〔唐代〕

天迷迷,地密密。

熊虺食人魂,雪霜斷人骨。

嗾犬狺狺相索索,舐掌偏宜佩蘭客。

帝遣乘軒災自息,玉星點劍黃金軛。

我雖跨馬不得還,歷陽湖波大如山。

毒虬相視振金環,狻猊猰貐吐饞涎。

鮑焦一世披草眠,顏回廿九鬢毛斑。

顏回非血衰,鮑焦不違天;天畏遭銜齧,所以致之然。

分明猶懼公不信,公看呵壁書問天。

《黃頭郎》

李賀 〔唐代〕

黃頭郎,撈攏去不歸。

南浦芙蓉影,愁紅獨自垂。

水弄湘娥佩,竹啼山露月。

玉瑟調青門,石雲濕黃葛。

沙上蘼蕪花,秋風已先發。

好持掃羅薦,香出鴛鴦熱。

《崑崙使者》

李賀 〔唐代〕

崑崙使者無消息,茂陵煙樹生愁色。

金盤玉露自淋漓,元氣茫茫收不得。

麒麟背上石文裂,虬龍鱗下紅枝折。

何處偏傷萬國心,中天夜久高明月。

《馬詩二十三首·其十八》

李賀 〔唐代〕

伯樂向前看,旋毛在腹間。

只今掊白草,何日驀青山?。

《馬詩二十三首·其八》

李賀 〔唐代〕

赤兔無人用,當須呂布騎。

吾聞果下馬,羈策任蠻兒。

《相和歌辭•安樂宮》

李賀 〔唐代〕

深井桐烏起,尚復牽清水。未盥邵陵王,瓶中弄長翠。

新城安樂宮,宮如鳳凰翅。歌回蠟版鳴,大綰提壺使。

綠繁悲水曲,茱萸別秋子。

复制

《讀李賀歌集》

李賀 〔唐代〕

赤水無精華,荊山亦枯槁。玄珠與虹玉,璨璨李賀抱。

清晨醉起臨春台,吳綾蜀錦胸襟開。狂多兩手掀蓬萊,

珊瑚掇盡空土堆。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