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杜甫 /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拼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杜甫 〔唐代〕

望岳(一)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望岳(二)西嶽崚嶒竦處尊,諸峰羅立似兒孫。安得仙人九節杖,拄到玉女洗頭盆。車箱入谷無歸路,箭栝通天有一門。稍待秋風涼冷後,高尋白帝問真源。望岳(三)南嶽配朱鳥,秩禮自百王。歘吸領地靈,鴻洞半炎方。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則亡。洎吾隘世網,行邁越瀟湘。渴日絕壁出,漾舟清光旁。祝融五峯尊,峯峯次低昴。紫蓋獨不朝,爭長嶫相望。恭聞魏夫人,羣仙夾翱翔。有時五峯氣,散風如飛霜。牽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岡。歸來覬命駕,沐浴休玉堂。三嘆問府主,曷以贊我皇。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复制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 賞析

鑑賞一

杜甫《望岳》詩,共有三首,分詠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這一首是望東嶽泰山。736年(開元二十四年),二十四歲的詩人開始過一種「裘馬清狂」的漫遊生活。該詩即寫於北游齊、趙(今河南、河北、山東等地)時,是已存杜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裡行間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種蓬蓬勃勃的朝氣。

這首詩是杜甫青年時代的作品,充滿了詩人青年時代的浪漫與激情。全詩沒有一個「望」字,卻緊緊圍繞詩題「望岳」的「望」字着筆,由遠望到近望,再到凝望,最後是俯望。詩人描寫了泰山雄偉磅礴的氣象,抒發了自己勇於攀登,傲視一切的雄心壯志,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氣。

首句「岱宗夫如何?」寫乍一望見泰山時,高興得不知怎樣形容才好的那種揣摹勁和驚嘆仰慕之情,非常傳神。岱是泰山的別名,因居五嶽之首,故尊為岱宗。「夫如何」,就是到底怎麼樣呢?「夫」字在古文中通常是用於句首的語氣助詞,這裡把它融入詩句中,是個新創,很別致。這個「夫」字,雖無實在意義,卻少它不得,所謂「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可謂匠心獨具。

接下來「齊魯青未了」一句,是經過一番揣摹後得出的答案。它沒有從海拔角度單純形容泰山之高,也不是像謝靈運《泰山吟》那樣用「崔崒刺雲天」這類一般化的語言來形容,而是別出心裁地寫出自己的體驗──在古代齊魯兩大國的國境外還能望見遠遠橫亘在那裡的泰山,以距離之遠來烘托出泰山之高。泰山之南為魯,泰山之北為齊,這一句描寫出地理特點,寫其他山嶽時不能挪用。明代莫如忠《登東郡望岳樓》詩說:「齊魯到今青未了,題詩誰繼杜陵人?」他特別提出這句詩,並認為無人能繼。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兩句,寫近望中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是上句「青未了」的註腳。「鍾」字,將大自然寫得有情。山前向日的一面為「陽」,山後背日的一面為「陰」(山南水北為「陽」,山北水南為陰),由於山高,天色的一昏一曉判割於山的陰、陽面,所以說「割昏曉」。「割」本是個普通字,但用在這裡,一個「割」字寫出了高大的泰山,將山南山北的陽光割斷,形成不同的景觀,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由此可見,詩人杜甫那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創作作風,在他的青年時期就已養成。

「盪胸生曾雲,決眥入歸鳥」兩句,是寫細望。見山中雲氣層出不窮,故心胸亦為之蕩漾;因長時間目不轉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決裂。「歸鳥」是投林還巢的鳥,可知時已薄暮,詩人還在望。其中蘊藏着詩人對祖國河山的熱愛和對祖國山河的讚美之情。

末句的「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兩句,不僅寫出了泰山的雄偉,也表現出詩人的心胸氣魄,引起讀者強烈的共鳴。寫出了詩人從望岳產生了登岳的想法,逼真的描寫出了「會當」是唐人口語,意即「一定要」。如王勃《春思賦》:「會當一舉絕風塵,翠蓋朱軒臨上春。」有時單用一個「會」字,如孫光憲《北夢瑣言》:「他日會殺此豎子!」即杜詩中亦往往有單用者,如「此生那老蜀,不死會歸秦!」(《奉送嚴公入朝》)如果把「會當」解作「應當」,便欠準確,神氣索然。眾山的小和高大的泰山進行對比,表現出詩人不怕困難,敢於攀絕頂。從這兩句富有啟發性和象徵意義的詩中,可以看到詩人杜甫不怕困難、敢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清代浦起龍認為杜詩「當以是為首」,並說「杜子心胸氣魄,於斯可觀。取為壓卷,屹然作鎮。」(《讀杜心解》)也正是從這兩句詩的象徵意義着眼的。這和杜甫在政治上「自比稷與契」,在創作上「氣劘屈賈壘,目短曹劉牆」,正是一致的。該詩被後人譽為「絕唱」,並刻石為碑,立在山麓。全文沒有「望」,卻句句寫「望」。空間由遠而近,首聯遠望,頷聯近望,頸聯凝望,尾聯俯望。

詠華山一首,作者所寫的華山亦同樣雄偉。不過,與年青時代一首相比,這無疑是一首失意之作。自天寶亂來,作者飽歷憂患方得重返朝廷,而今因宰相房琯敗績喪師於陳濤斜被罰,抗疏救之而獲罪被貶。作者人至中年,除了官拜左拾遺一年境遇較佳,一直極備艱辛。因此,詩中亦有流露出失意徬徨之感。作者發端「西嶽崚嶒竦處尊,諸峰羅立似兒孫」即寫華山崇高。作者雖然極欲登山,但「安得仙人九節杖」一句「安得」二字詰問,已表明了作者之願難以實現。這好比作者欲要報國,卻總是報國無門,無可奈何的心情。「車箱入谷無歸路,箭栝通天有一門」兩句寫作者仰望之餘,預計攀登之路。不過這始終並未實行,只是作者在望岳時的盤算,藉以自我安慰而已。情況一如作者縱有一腔抱負理想,卻只能空自盤算,無法行之於世。最後,本詩以「稍待西風涼冷後,高尋白帝問真源。」作結,作者宦途的坎坷更是可見。現實環境的不順,使得作者產生了厭倦宦途之情,期望於熱鬧中尋得涼冷以自療創痛。以華山之頂比白帝之居,更表現了作者自感理想無可實現的失意徬徨。

詠衡山的《望岳》寫於作者晚暮之年,首尾抒發議論,中間寫景敘事。「南嶽配朱鳥,秩禮自百王。欻吸領地靈,鴻洞半炎方」幾句寫歷代帝王皆設職官崇禮衡山。「在德非馨香」句,寓有諷喻之意,以微婉之詞道出,勸勉君主要以德治國。九、十兩句,作者敘自己因世亂所驅投奔南國,所以有望岳的機會。接下來自「渴日絕壁出」至「散風如飛霜」寫衡山景色,乃全篇中心所在。最後以祀岳之意作結,呼應起筆「秩禮」。而「曷以贊我皇」一句,杜甫愛國之心,強烈地洋溢於字裡行間。這首《望岳》通篇皆流露着作者忠君愛國的情懷,即使飄泊江湖,仍是關心朝政,無日或忘。

由於三首詩的寄意不同,所形成的風格亦不一致。詠泰山的《望岳》表現的是一種積極用世的思想,因此詩句如「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都予人雄奇壯闊的感覺,全詩形成了遒勁峻潔、氣魄雄放的風格。詠華山一首流露作者宦途失意,報國無門之情,但篇中並無一字明言之,我們只是從「安得仙人九節杖」、「高尋白帝問真源」得知,此詩因而顯得委婉曲折,沉鬱頓挫。詠衡山一首則因書於晚年,即或是有所諷喻,都不過是「在德非馨香」澹澹數語。所寫景色如「渴日絕壁出,漾舟清光旁」更有靈光飄淼之感。全詩表現出一種典贍雍容、厚重忠忱的感覺。

由此看來,三首《望岳》旨趣、風格的不同,恰好能代表杜甫在青年、中年、暮年三個時期的心態。詠泰山的《望岳》正代表杜甫青年時期光芒四射,積極進取的人生;詠華山一首正代表杜甫中年時期失徨,動極思靜的人生;詠衡山的《望岳》可代表杜甫晚年時期內斂安命,與人為善的人生。從中可稍得杜甫思想轉變的軌跡。不過,無論他的心態如何改變,有一點始終是相同的,那就是他的忠君愛國之心了。青年時杜甫想要為國出力,中年時他雖不得意,卻仍有報國之思,晚年時他念茲在茲仍是君主與朝政。

《望岳》是中國古代詩歌中吟誦率較高的一首詩。大約在開元二十八年(740),杜甫二十九歲時,到兗州探望父親後由齊入魯,途經泰山,寫下了這首詩。這是詩人僅存少數的早年作品之一。人們在品讀此詩時,除了感受到泰山之雄偉外,恐怕更多的是被詩中那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胸懷所激動、感染,因為這既是盛唐的時代精神的概括,又給人們留下很深的啟示。思想感情:表達了作者不怕困難勇於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杜甫

作者: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杜甫其它诗文

《避地》

杜甫 〔唐代〕

避地歲時晚,竄身筋骨勞。

詩書遂牆壁,奴僕且旌旄。

行在僅聞信,此生隨所遭。

神堯舊天下,會見出腥臊。

复制

《書堂飲既,夜復邀李尚書下馬,月下賦絕句》

杜甫 〔唐代〕

湖水林風相與清,殘尊下馬復同傾。

久判野鶴如霜鬢,遮莫鄰雞下五更。

复制

《南楚》

杜甫 〔唐代〕

南楚青春異,暄寒早早分。

無名江上草,隨意嶺頭雲。

正月蜂相見,非時鳥共聞。

杖藜妨躍馬,不是故離群。

复制

《涪城縣香積寺官閣》

杜甫 〔唐代〕

寺下春江深不流,山腰官閣迥添愁。

含風翠壁孤雲細,背日丹楓萬木稠。

小院迴廊春寂寂,浴鳧飛鷺晚悠悠。

諸天合在藤蘿外,昏黑應須到上頭。

复制

《催宗文樹雞柵》

杜甫 〔唐代〕

吾衰怯行邁,旅次展崩迫。

愈風傳烏雞,秋卵方漫吃。

自春生成者,隨母向百翮。

驅趁制不禁,喧呼山腰宅。

課奴殺青竹,終日憎赤幘。

蹋藉盤案翻,塞蹊使之隔。

牆東有隙地,可以樹高柵。

避熱時來歸,問兒所為跡。

織籠曹其內,令人不得擲。

稀間可突過,觜爪還污席。

我寬螻蟻遭,彼免狐貉厄。

應宜各長幼,自此均勍敵。

籠柵念有修,近身見損益。

明明領處分,一一當剖析。

不昧風雨晨,亂離減憂戚。

其流則凡鳥,其氣心匪石。

倚賴窮歲晏,撥煩去冰釋。

未似屍鄉翁,拘留蓋阡陌。

《遣興三首》

杜甫 〔唐代〕

下馬古戰場,四顧但茫然。

風悲浮雲去,黃葉墜我前。

朽骨穴螻蟻,又為蔓草纏。

故老行嘆息,今人尚開邊。

漢虜互勝負,封疆不常全。

安得廉恥將,三軍同晏眠。

高秋登塞山,南望馬邑州。

降虜東擊胡,壯健盡不留。

穹廬莽牢落,上有行雲愁。

老弱哭道路,願聞甲兵休。

鄴中事反覆,死人積如丘。

諸將已茅土,載驅誰與謀。

豐年孰雲遲,甘澤不在早。

耕田秋雨足,禾黍已映道。

春苗九月交,顏色同日老。

勸汝衡門士,忽悲尚枯槁。

時來展材力,先後無丑好。

但訝鹿皮翁,忘機對芳草。

《十月一日》

杜甫 〔唐代〕

有瘴非全歇,為冬亦不難。夜郎溪日暖,白帝峽風寒。

蒸裹如千室,焦糟幸一柈。茲辰南國重,舊俗自相歡。

复制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杜甫 〔唐代〕

望岳(一)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盪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望岳(二)西嶽崚嶒竦處尊,諸峰羅立似兒孫。安得仙人九節杖,拄到玉女洗頭盆。車箱入谷無歸路,箭栝通天有一門。稍待秋風涼冷後,高尋白帝問真源。望岳(三)南嶽配朱鳥,秩禮自百王。歘吸領地靈,鴻洞半炎方。邦家用祀典,在德非馨香。巡守何寂寥,有虞今則亡。洎吾隘世網,行邁越瀟湘。渴日絕壁出,漾舟清光旁。祝融五峯尊,峯峯次低昴。紫蓋獨不朝,爭長嶫相望。恭聞魏夫人,羣仙夾翱翔。有時五峯氣,散風如飛霜。牽迫限修途,未暇杖崇岡。歸來覬命駕,沐浴休玉堂。三嘆問府主,曷以贊我皇。牲璧忍衰俗,神其思降祥。

复制

《賀新郎五首 其四》

杜甫 〔唐代〕

十載嫻風雅。計年來、消磨壯志,一編燈下。杜甫文章千古事,嘆息誰為知者。

唱白雪、而今和寡。蓋世奇才應有數,悵淒涼、風雨悲歌夜。

醉夢語,醒堪伯。

秋蟲春鳥鎦銖攢。問何如、師王遊戲,將軍叱咤。忠雅清剛前聚在,已被庸流嘲罵。

算只有、寸心非假。舊稿改完仍自讀,論編詩、種樹吾方暇。

酌斗酒,對花寫。

复制

《吳長君七十長歌君大參明卿兄也》

杜甫 〔唐代〕

昔日杜甫成狂歌,自言四兄巢許倫。雖然齷齪家人語,能使千載傳其真。

吳卿今年六十五,汝兄七十貌更古。縱令湖海無拘束,稍襲衣冠傍規矩。

朅來種秫兼種粳,手抄魚經復酒經。有酒直尋長樂塸,得魚且泊滄浪亭。

聞道甔甀洞中石,移來半是愚公力。縣官第不橫索錢,野老何妨且爭席。

紅顏宣發青方瞳,綠衫朱黻斑斕中。庭前參差幾玉樹,雲表偃蹇雙冥鴻。

丈人得之必辭避,愚者是兄賢者弟。但呼堯世洗耳翁,何必要第五之名強驃騎。

复制

《題畫四首 其一 杜甫遊春》

杜甫 〔唐代〕

載酒命童子,駕言適橋西。東風倏而來,滿林鶯亂啼。

選幽果何所,無乃黃家蹊。

复制

《雪夜放歌》

杜甫 〔唐代〕

羲和羲和鞭六龍,白日西飛幾時歇。舊年已去新年來,苦厭兵塵尚騷屑。

嗟予流寓客未歸,年老思家心欲折。江雲黯慘北風來,一夜雨花吹作雪。

夜長祇有夢還家,夢破衾棱冷如鐵。起看宇宙絕纖埃,彷佛三山白銀闕。

群陰漸滅陽氣回,柳眼舒春草芽出。君不見漢袁安,僵臥閉門膚欲裂。

一朝富貴來逼人,經邦論道稱材傑。又不見唐杜甫,飢走荒山淚成血。

致君有術徒自憐,布褐許身侔稷契。我今齒落百不堪,況乃疏頑臨事拙。

願銷兵甲事春農,四海清平萬民悅。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