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高適 / 薊中作
拼 译 译

《薊中作》

高適 〔唐代〕

策馬自沙漠,長驅登塞垣。

邊城何蕭條,白日黃雲昏。

一到征戰處,每愁胡虜翻。

豈無安邊書,諸將已承恩。

惆悵孫吳事,歸來獨閉門。

薊中作 - 譯文及註釋

譯文打馬驅馳越過沙漠,長途跋涉來到邊疆。邊城一帶如此蕭條,日光慘澹白雲昏黃。身臨沙場爭戰之處,常為胡虜的反覆侵擾而憂傷。胸中不是沒有安邊良策,無奈將帥己得封賞無心邊防。才如孫吳卻無處施展呀,只好歸來閉門獨自惆悵。

注釋薊(jì)中:指薊城,今河北大興西南。垣(yuán):城上矮牆。蕭條:冷落。翻:同「反」,反叛。安邊書:安邊的策略。諸將:指安祿山等人。孫吳事:指孫武、吳起用兵之事。孫武,春秋齊國人,古代著名軍事家,著有《孫子兵法》十三篇。吳起,戰國時衛人,任魏國將軍,大敗秦兵,亦有兵法行世。▲

余正松編選,邊塞詩選,鳳凰出版社,2012.04,第220頁

朱德才,楊燕主編,唐宋詩詞 上冊,山東文藝出版社,1992.10,第206頁

薊中作 - 賞析

薊中指薊城,在今北京市大興縣西南。高適於公元752年(天寶十一年)春南返封丘,寫下了這首詩。

詩一開篇,就以「沙漠」、「塞垣」這樣特有的塞外景物,勾勒出一幅浩瀚偉岸的典型圖畫。接着以「策馬」、「長驅」和「登」這三個動作,勾畫出一個揮鞭馳騁、飛越大漠、慷慨激昂、勇赴國難的英雄形象。

三、四句,則寫詩人登上塞垣的所見:映入眼帘的,是衰草遍地、寒風呼嘯的「蕭條」荒涼景象;縱目遠眺,只見「白日」昏暗,寒雲蒼茫,天地玄黃。開始四句敘事寫景,以白描之法大筆勾勒,境界闊大,人物雖尚未出場,但通過「策馬」「長驅」的壯烈之舉,落日黃雲的蒼茫之色,特別是「落日何蕭條」句中的「何」字,突出了主人公的感慨之深,憂愁之重。

「一到征戰處,每愁胡虜翻」,這兩句既是由前面的敘事寫景到下文議論抒情的轉折,又是具體揭示前文「邊城何蕭條」的原因:征戰不息,原來是「胡虜」的反叛造成的,同時也暗示對安祿山以「邊功市寵」,引起戰端。據《通鑑·玄宗天寶四載》記載:安祿山欲以邊功市寵,數侵掠奚、契丹,逼得「奚契丹各殺公主以叛。」可見天寶時期東北邊境的「邊患」,主要是安祿山進行不義戰爭造成的。儘管當時安祿山手握三鎮雄兵,是被唐玄宗封為東平郡王的顯赫人物,而高適「棲遲一尉」,人微言輕,對此倒行逆施卻已難捺憤怒,因此感情的激流勇掀波瀾,以一強烈的反詰:「豈無安邊書?」對統治者進行了強烈的抨擊,同時也表現出自己安邊定遠的高度自信心。

史言高適「喜言王霸大略」,「逢時多難,以安危為己任。」(《舊唐書·高適傳》)對給國家、人民帶來苦難的不義戰爭,高適堅決反對。但現實卻是賢者沉淪,奸邪得志。「諸將已承恩」一句回答,包含着詩人多少深沉的憤慨!這一起一伏之中,詩人的感情又由激越轉向沉痛。這樣自然引出末尾兩句,「惆悵孫吳事,歸來獨閉門!」這兩句各用一典,孫、吳指戰國時著名的軍事家孫臏和吳起,「閉門」指東漢末年大名士陳寔有感於世道黑暗,拒絕入仕,故「閉門懸車,棲遲養老」(見《後漢書·陳寔傳》)。此二句含蘊的情感十分深厚強烈,有言少意多之妙。不過,第二句的「閉門」之說,是對現實極為不滿的反語,其實高適對現實是十分關注的,對政治是極為熱衷的。正如鍾惺所評:「 欲言塞下事,天子不召見,歸咎於君;『豈無安邊書,諸將已成恩』,歸咎於臣。」「『已承恩』三字偷惰欺蔽二意俱在其中,可為邊事之戒。」(《唐詩歸》卷十二)。

藝術上敘事寫景,形象逼真,襯托出壯烈的情懷。議論抒情,出言深睿精警,意緒起伏捭闔,透射出詩人強烈的憤懣和不願同流合污的凜凜風儀。全詩語言看似平淡質樸,但由於「感賞之情,殆出常表」(徐獻忠《唐詩品》)同樣具有攝人心魄的藝術魅力。▲

《唐詩鑑賞辭典補編》.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198-200頁

薊中作 - 創作背影

《文苑英華》與敦煌唐寫本殘卷《唐人選謝詩》中此詩皆題作《送兵還作》,可知此詩是高適在天寶十年(751)冬天送兵後,於次年春天南返封丘時所作。

丁敏翔,白雪,李倩編著,唐詩鑑賞大全集 上,中國華僑出版社,2012.08,第247頁

高適

作者:高適

高適(704—765年),字達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縣)人,後遷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陽)。安東都護高侃之孫,唐代大臣、詩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騎常侍,封渤海縣侯,世稱高常侍。於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贈禮部尚書,諡號忠。作為著名邊塞詩人,高適與岑參並稱「高岑」,與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其詩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着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高適其它诗文

《玉真公主歌》

高適 〔唐代〕

常言龍德本天仙,誰謂仙人每學仙。

更道玄元指李日,多於王母種桃年。

仙宮仙府有真仙,天寶天仙秘莫傳。

為問軒皇三百歲,何如大道一千年。

《同朱五題盧使君義井》

高適 〔唐代〕

高義唯良牧,深仁自下車。

寧知鑿井處,還是飲冰餘。

地即泉源久,人當汲引初。

體清能鑒物,色洞每含虛。

上善滋來往,中和浹里閭。

濟時應未竭,懷惠復何如。

《同群公登濮陽聖佛寺閣》

高適 〔唐代〕

落日登臨處,悠然意不窮。

佛因初地識,人覺四天空。

來雁清霜後,孤帆遠樹中。

裴回傷寓目,蕭索對寒風。

《題尉遲將軍新廟》

高適 〔唐代〕

周室既板蕩,賊臣立嬰兒。

將軍獨激昂,誓欲酬恩私。

孤城日無援,高節終可悲。

家國共淪亡,精魂空在斯。

沉沉積冤氣,寂寂無人知。

良牧懷深仁,與君建明祠。

父子俱血食,軒車每逶迤。

我來薦蘋蘩,感嘆興此詞。

晨光上階闥,殺氣翻旌旗。

明明幽冥理,至誠信莫欺。

唯夫二千石,多慶方自茲。

《三君詠·狄梁公(仁傑)》

高適 〔唐代〕

梁公乃貞固,勛烈垂竹帛。

昌言太后朝,潛運儲君策。

待賢開相府,共理登方伯。

至今青雲人,猶是門下客。

《同薛司直諸公秋霽曲江俯見南山作》

高適 〔唐代〕

南山郁初霽,曲江湛不流。

若臨瑤池前,想望崑崙丘。

回首見黛色,眇然波上秋。

深沉俯崢嶸,清淺延阻修。

連潭萬木影,插岸千岩幽。

杳靄信難測,淵淪無暗投。

片雲對漁父,獨鳥隨虛舟。

我心寄青霞,世事慚白鷗。

得意在乘興,忘懷非外求。

良辰自多暇,欣與數子游。

《別韋參軍》

高適 〔唐代〕

二十解書劍,西遊長安城。

舉頭望君門,屈指取公卿。

國風沖融邁三五,朝廷歡樂彌寰宇。

白璧皆言賜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

歸來洛陽無負郭,東過梁宋非吾土。

兔苑為農歲不登,雁池垂釣心長苦。

世人遇我同眾人,唯君於我最相親。

且喜百年見交態,未嘗一日辭家貧。

彈棋擊築白日晚,縱酒高歌楊柳春。

歡娛未盡分散去,使我惆悵驚心神。

丈夫不作兒女別,臨岐涕淚沾衣巾。

《贈別王十七管記》

高適 〔唐代〕

故交吾未測,薄宦空年歲。

晚節蹤曩賢,雄詞冠當世。

堂中皆食客,門外多酒債。

產業曾未言,衣裘與人敝。

飄颻戎幕下,出入關山際。

轉戰輕壯心,立談有邊計。

雲沙自回合,天海空迢遞。

星高漢將驕,月盛胡兵銳。

沙深冷陘斷,雪暗遼陽閉。

亦謂掃欃槍,旋驚陷蜂蠆。

歸旌告東捷,斗騎傳西敗。

遙飛絕漢書,已築長安第。

畫龍俱在葉,寵鶴先居衛。

勿辭部曲勛,不藉將軍勢。

相逢季冬月,悵望窮海裔。

折劍留贈人,嚴裝遂雲邁。

我行將悠緬,及此還羈滯。

曾非濟代謀,且有臨深誡。

隨波混清濁,與物同丑麗。

眇憶青岩棲,寧忘褐衣拜。

自言愛水石,本欲親蘭蕙。

何意薄松筠,翻然重菅蒯。

恆深取與分,孰慢平生契。

款曲雞黍期,酸辛別離袂。

逢時愧名節,遇坎悲淪替。

適趙非解紛,游燕往無說。

浩歌方振盪,逸翮思凌勵。

倏若異鵬摶,吾當學蟬蛻。

《淇上送韋司倉往滑台》

高適 〔唐代〕

飲酒莫辭醉,醉多適不愁。

孰知非遠別,終念對窮秋。

滑台門外見,淇水眼前流。

君去應回首,風波滿渡頭。

《塞上聽吹笛》

高適 〔唐代〕

雪淨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

《三君詠•郭代公·元振》

高適 〔唐代〕

代公實英邁,津涯浩難識。擁兵抗矯征,仗節歸有德。

縱橫負才智,顧盼安社稷。流落勿重陳,懷哉為悽惻。

复制

《借問落梅凡幾曲,從風一夜滿關山。》

高適 〔唐代〕

胡人吹笛戍樓間,樓上蕭條海月閒。

借問落梅凡幾曲,從風一夜滿關山。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