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杜牧 / 李賀小傳
拼 译 译

《李賀小傳》

杜牧 〔唐代〕

  京兆杜牧為李長吉集序,狀長吉之奇甚盡,世傳之。長吉姊嫁王氏者,語長吉之事尤備。

  長吉細瘦,通眉,長指爪,能苦吟疾書。最先為昌黎韓愈所知。所與游者,王參元、楊敬之、權璩、崔植輩為密,每旦日出與諸公游,未嘗得題然後為詩,如他人思量牽合,以及程限為意。恆從小奚奴,騎距驢,背一古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及暮歸.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見所書多.輒曰:「是兒要當嘔出心乃已爾。」上燈,與食。長吉從婢取書,研墨疊紙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弔喪日率如此,過亦不復省。王、楊輩時復來探取寫去。長吉往往獨騎往還京、洛,所至或時有著,隨棄之,故沈子明家所餘四卷而已。

  長吉將死時,忽晝見一緋衣人,駕赤虬,持一板,書若太古篆或霹靂石文者,雲當召長吉。長吉了不能讀,欻下榻叩頭,言:「阿彌老且病,賀不願去。」緋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樓,立召君為記。天上差樂,不苦也。」長吉獨泣,邊人盡見之。少之,長吉氣絕。常所居窗中,勃勃有煙氣,聞行車嘒管之聲。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許時,長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謂長吉者,實所見如此。

  嗚呼,天蒼蒼而高也,上果有帝耶?帝果有苑囿、宮室、觀閣之玩耶?苟信然,則天之高邈,帝之尊嚴,亦宜有人物文采愈此世者,何獨眷眷於長吉而使其不壽耶?噫,又豈世所謂才而奇者,不獨地上少,即天上亦不多耶?長吉生二十七年,位不過奉禮太常,時人亦多排擯毀斥之,又豈才而奇者,帝獨重之,而人反不重耶?又豈人見會勝帝耶?

复制

李賀小傳 - 賞析

  京兆杜牧為李長吉集序,狀長吉之奇甚盡,世傳之。長吉姊嫁王氏者,語長吉之事尤備。
  京兆杜牧給李賀的詩集作序,描繪李長吉的奇特之處很是詳盡,世上流傳李賀的這些事跡。李長吉的嫁入王家的姐姐說起長吉的事來尤其完備。

  長吉細瘦,通眉,長指爪,能苦吟疾書。最先為昌黎韓愈所知。所與游者,王參元、楊敬之、權璩、崔植輩為密,每旦日出與諸公游,未嘗得題然後為詩,如他人思量牽合,以及程限為意。恆從小奚奴,騎距驢,背一古破錦囊,遇有所得,即書投囊中。及暮歸.太夫人使婢受囊出之,見所書多.輒曰:「是兒要當嘔出心乃已爾。」上燈,與食。長吉從婢取書,研墨疊紙足成之,投他囊中。非大醉及弔喪日率如此,過亦不復省。王、楊輩時復來探取寫去。長吉往往獨騎往還京、洛,所至或時有著,隨棄之,故沈子明家所餘四卷而已。
  李長吉身材纖瘦,雙眉幾乎相連,手指很長,能苦吟詩,能快速書寫。最先他被昌黎人韓愈所了解。與長吉一起交遊的人,以王參元、楊敬之、權璩、崔植這些人最為密切。長吉每天早上出去與他們一同出遊,從不曾先確立題目然後再寫詩,如同他人那樣湊合成篇,把符合作詩的規範放在心裡。他常常帶着一個小書童,騎着弱驢,背着一個又古又破的錦帛製作的袋子,碰到有心得感受的,就寫下來投入囊中。等到晚上回來,他的母親讓婢女拿過錦囊取出裡面的詩稿,見所寫的稿子很多,就說:「這個孩子要嘔出心才罷休啊!」說完就點燈,送上飯給長吉吃。長吉讓婢女取出草稿,研好墨,鋪好紙,把那些詩稿補成完整的詩,再投入其他袋子,只要不是碰上大醉及弔喪的日子,他全都這樣做,過後也不再去看那些作品,王參元、楊敬之等經常過來從囊中取出詩稿抄好帶走。長吉常常獨自騎驢來往於京城長安和洛陽之間,所到之處有時寫了作品,也隨意丟棄,所以沈子明家的僅是所保存下來的李賀的詩作只有四卷罷了。

  長吉將死時,忽晝見一緋衣人,駕赤虬,持一板,書若太古篆或霹靂石文者,雲當召長吉。長吉了不能讀,欻下榻叩頭,言:「阿彌老且病,賀不願去。」緋衣人笑曰:「帝成白玉樓,立召君為記。天上差樂,不苦也。」長吉獨泣,邊人盡見之。少之,長吉氣絕。常所居窗中,勃勃有煙氣,聞行車嘒管之聲。太夫人急止人哭,待之如炊五斗黍許時,長吉竟死。王氏姊非能造作謂長吉者,實所見如此。
  李長吉快要死的時候,忽然在大白天裡看見一個穿着紅色絲帛衣服的人駕着紅色的蒼龍,拿着一塊木板,上面寫着遠古的篆體字或石鼓文,說是召喚長吉,長吉全都不認識,忽然下床來磕頭說:「我母親老了,而且生着病,我不願意去啊。」紅衣人笑着說:「天帝剛剛建成一座白玉樓,馬上召你去為樓寫記。天上的生活還算快樂,並不痛苦啊!」長吉獨自哭泣,旁邊的人都看見了。一會兒,長吉氣絕。他平時所住的房屋的窗子裡,有煙氣,裊裊向上空升騰,還聽到行車的聲音和微微的奏樂聲。長吉的母親趕緊制止他人的哭聲,等了如同煮熟五斗小米那麼長時間,長吉最終死了。嫁入王家的姐姐不是那種編造、虛構故事來描述長吉的人,她所見到的確實像這樣。

杜牧

作者:杜牧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字牧之,號樊川居士,漢族,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唐代詩人。杜牧人稱「小杜」,以別於杜甫。與李商隱並稱「小李杜」。因晚年居長安南樊川別墅,故後世稱「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 

杜牧其它诗文

《懷政禪師院》

杜牧 〔唐代〕

山齋路幾層,敗衲學真乘。

寒暑移雙樹,光陰盡一燈。

風飄高竹雪,泉漲小池冰。

莫訝頻來此,修身欲到僧。

复制

《石池》

杜牧 〔唐代〕

通竹引泉脈,泓澄深石盆。

驚魚翻藻葉,浴鳥上松根。

殘月留山影,高風耗水痕。

誰家洗秋藥,來往自開門。

复制

《除官行至昭應,聞友人出官因寄》

杜牧 〔唐代〕

賤子來千里,明公去一麾。

可能休涕淚,豈獨感恩知。

草木窮秋後,山川落照時。

如何望故國,驅馬卻遲遲。

复制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韻》

杜牧 〔唐代〕

昔事文皇帝,叨官在諫垣。

奏章為得地,齰齒負明恩。

金虎知難動,毛釐亦恥言。

掩頭雖欲吐,到口卻成吞。

照膽常懸鏡,窺天自戴盆。

周鍾既窕槬,黥陣亦瘢痕。

鳳闕觚稜影,仙盤曉日暾。

雨晴文石滑,風暖戟衣翻。

每慮號無告,長憂駭不存。

隨行唯跼蹐,出語但寒暄。

宮省咽喉任,戈矛羽衛屯。

光塵皆影附,車馬定西奔。

億萬持衡價,錙銖挾契論。

堆時過北斗,積處滿西園。

接棹隋河溢,連蹄蜀棧刓.漉空滄海水,搜盡卓王孫。

鬥巧猴雕刺,夸趫索掛跟。

狐威假白額,梟嘯得黃昏。

馥馥芝蘭圃,森森枳棘藩。

吠聲嗾國猘,公議怯膺門。

竄逐諸丞相,蒼茫遠帝閽。

一名為吉士,誰免吊湘魂。

間世英明主,中興道德尊。

崑岡憐積火,河漢注清源。

川口堤防決,陰車鬼怪掀。

重雲開朗照,九地雪幽冤。

我實剛腸者,形甘短褐髡。

曾經觸蠆尾,猶得憑熊軒。

杜若芳洲翠,嚴光釣瀨喧。

溪山侵越角,封壤盡吳根。

客恨縈春細,鄉愁壓思繁。

祝堯千萬壽,再拜揖餘樽。

复制

《酬許十三秀才兼依來韻》

杜牧 〔唐代〕

多為裁詩步竹軒,有時凝思過朝昏。

篇成敢道懷金璞,吟苦唯應似嶺猿。

迷興每慚花月夕,寄愁長在別離魂。

憑君把卷侵寒燭,麗句時傳畫戟門。

复制

《龍丘途中二首(一作李商隱詩)》

杜牧 〔唐代〕

漢苑殘花別,吳江盛夏來。

唯看萬樹合,不見一枝開。

水色饒湘浦,灘聲怯建溪。

淚流回月上,可得更猿啼。

复制

《送國棋王逢》

杜牧 〔唐代〕

玉子紋楸一路饒,最宜檐雨竹蕭蕭。

羸形暗去春泉長,拔勢橫來野火燒。

守道還如周柱史,鏖兵不羨霍嫖姚。

浮生七十更萬日,與子期於局上銷。

《許七侍御棄官東歸瀟灑江南頗聞自適高秋企望題詩寄贈十韻》

杜牧 〔唐代〕

天子繡衣吏,東吳美退居。有園同庾信,避事學相如。

蘭畹晴香嫩,筠溪翠影疏。江山九秋後,風月六朝餘。

錦帙開詩軸,青囊結道書。霜岩紅薜荔,露沼白芙蕖。

睡雨高梧密,棋燈小閣虛。凍醪元亮秫,寒鱠季鷹魚。

塵意迷今古,雲情識卷舒。他年雪中棹,陽羨訪吾廬。

复制

《送許侍郎知宣州》

杜牧 〔唐代〕

我公名滿東西川,一持使節幾十年。

橋經萬里坂九折,兒童學語知公賢。

上皇詔上嗟見晚,歸來荷橐趨甘泉。

平生所學欲盡試,新語僅奏囊中篇。

兩淮破碎賴整理,百工蠱敝資鑱鐫。

念公雖老猷自壯,何謂宜云請益堅。

玉音三諭不可挽,一麾且復臨江壖。

宣城景物今更妍,木瓜如瓠栗如拳。

敬亭山下躡游屐,疊嶂樓中呼酒船。

謝公已往詩句在,公有妙語真齊肩。

卻招李白吊杜牧,收攬風月酬雲煙。

中原未復敵未滅,政成請公須著鞭。

吾君有意詢黃髮,廟堂之謀當萬全。

复制

《西湖春日》

杜牧 〔唐代〕

爭得才如杜牧之,試來湖上輒題詩。

春煙寺院敲茶鼓,夕照樓台卓酒旗。

濃吐雜芳熏巇崿,濕飛雙翠破漣漪。

人間幸有蓑兼笠,且上漁舟作釣師。

复制

《摸魚兒 懷舊》

杜牧 〔唐代〕

記昔年、十分輕健,秦淮白下游遍。結交儘是高懷侶,多伴舞衫歌扇。

心眷戀。縱雨阻、泥妨幽興何曾倦。曲房小院。有鯽鱠銀絲,蟻浮綠醞,暢飲醉仍勸。

分離也,恰似雲鴻海燕。音書特寄無便。風流杜牧今憔悴,謾想柳眉花面。

江萬轉。山萬疊、怎生能勾重相見。光陰似箭。回首是衰翁,思量前事,清淚落如霰。

复制

《銘詩一首》

杜牧 〔唐代〕

眼如電,十年讀。

腹如櫛,三冬足。

昔池上,賡黃鵠。

今田間,叱黃犢。

耕谷口,廬汾曲。

潔去就,免殆辱。

余先人,奮白屋。

忠孝家,文章錄。

修名遠,大運促。

藐諸孤,忝似續。

既顯庸,亦老宿。

如毛德,如天福。

郭之東,溪之北,

百弓地,十圍木。

幾哉丘,吾所卜。

漢趙岐,唐杜牧。

皆自銘,不它屬。

雖短章,頗實錄。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