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劉長卿 / 五言律詩 / 秋日登吳公台上寺遠眺
拼 译 译

《秋日登吳公台上寺遠眺》

劉長卿 〔唐代〕

古台搖落後,秋日望鄉心。

野寺來人少,雲峰隔水深。

夕陽依舊壘,寒磬滿空林。

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至今。

秋日登吳公台上寺遠眺 - 譯文及註釋

譯文古台破敗草木已經凋落,秋天景色引起我的鄉思。荒野的寺院來往行人少,隔水眺望雲峰更顯幽深。夕陽依戀舊城遲遲下落,空林中迴蕩着陣陣磬聲。感傷南朝往事不勝惆悵,只有長江奔流從古到今。

注釋吳公台:在今江蘇省江都縣,原為南朝沈慶之所築,後陳將吳明徹重修。搖落:零落。凋殘。這裡指台已傾廢。語出宋玉《九辨》:「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搖落而變衰。」野寺:位於偏地的寺廟。這裡指吳公台上寺。依:靠,這裡含有「依戀」之意。舊壘:指吳公台。壘:軍事工事。按吳公台本為陳將吳明徹重築的弩台。磬:寺院中敲擊以召集眾僧的鳴器,這裡指寺中報時拜神的一種器具。因是秋天,故云「寒磬」。寒磬:清冷的磬聲。空林:因秋天樹葉脫落,更覺林空。南朝事:因吳公台關乎到南朝的宋和陳兩代事,故稱。惆悵:失意,用來表達人們心理的情緒。南朝:宋、齊、梁、陳,據地皆在南方,故名。▲

蘅塘退士 等.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北京:華文出版社,2009年11月版:第124頁

秋日登吳公台上寺遠眺 - 賞析

這是一首登臨懷古詩。首聯扣題,挈領全篇。由台上落葉起興,觸景生情,悲秋意緒溢滿紙端。秋風颯颯,落木蕭蕭,使人頓生悲涼之意。「秋入」二字有的版本作「秋日」,可能出於對仗工穩的考慮,「秋日」與「古台」相對才恰切。但我以為用「入」字更妥貼,首先它緊承上句末尾時間名詞「後」字,揭示了詩人情隨景遷的心理流向。其次用「入」字這個趨向動詞更有力度,更微妙地傳達出詩人內心的愁苦與悵惘。懷鄉病本足以令人黯然傷神的了;且時又逢秋,這種鄉愁之苦就更增一層了,仿佛秋風秋氣將詩人的一顆傷痕累累的懷鄉之心團團裹挾住,沉甸甸的,無法解脫。再者,律詩首聯並不苛求對仗,用「入」字,使句法靈活而不板滯。

頷聯宕開一筆,不寫鄉思;轉而細寫登台所望之景,別開生面。上句寫近景,寺院地處荒山僻嶺,故而人跡罕至。着一「野」字,分明投射出詩人處江湖之遠、仕途失遇的苦悶;着一「少」字也暗示了詩人漂泊他鄉的孤獨。下句寫遠景。隔岸青山層巒疊嶂,雲遮霧繞,清淨幽深:這樣一個超然於熙攘塵世之外的所在或許是蕩滌詩人心頭重重煩慮的佳處。此聯景中含情,宛然有一種橫空出世的虛靜散淡的韻致。

如果說頷聯是用一片清幽的風景將詩人內心的愁緒清洗沖淡,乃至使讀者突然不見了詩人鄉愁的影子;那麼頸聯則由作者的運命乖舛之酸辛躍遷到朝代興替之感喟,筆觸更渾厚了。頸聯繼續寫景,由遠而近,寫出了古台四周蒼茫的暮色,用筆細緻。上句寫遠景。西風殘照,落日熔金,廢壘寂寂,鍾罄悠悠,聲振空林······時間仿佛停止了腳步,空間似乎也在沉思。詩人工於用字,「依」字下得極雅,極有韻味。「依」字在句中有「枕靠」「依憑」之意,夕陽本是無情,而用「依」字,卻賦予「夕陽」人格化的形象,仿佛這漸行漸遠的夕陽也為「古台」「舊壘」的滄桑之變而嘆惋悱惻,而眷戀難捨。若說上句妙在繪形,則下句是精於摹聲。以「寒」字來修飾鐘磬的聲音,將聽覺感受的印象轉化成觸覺感受的形象,這是通感手法的得體運用。詩人還覺得不夠到位,又以「滿」字加以強調,寫足了淒神寒骨、悄愴幽邃的意境。俞陛雲說「此二句試曼聲誦之,不僅寫荒寒之意,且神韻絕佳」,誠為切中肯綮。劉長卿曾有「謫居秋瘴里,夕陽何處歸」的感喟,這兩句表面上是發思古之幽情,但其底里深處還是脫不了自我身世之痛。

尾聯議論抒情,因眼前之斷壁殘垣的蕭索敗落的景象,而浮想起南朝的繁華與戰亂等等,只覺滿腹的惆悵。「惆悵」是本詩的關鍵,點出了主旨。明則為歷史興衰無常而惆悵,實則有人生坎坷多難而傷感。劉長卿《送子婿崔真父歸長安》中寫到「惆悵暮帆何處落,青山隱隱水漫漫」,理想破滅、前途難料的悽苦消沉還是融合到弔古傷今的慨嘆中來了。值得一提的是,「惆悵」一詞(或說「惆悵」這種情緒以及與之相關的諸如「夕陽」「暮鍾」「暮帆」「獨鳥」「白髮」等等意象在劉長卿、李端等大曆詩人的詩作中是屢見不鮮的)。「長江獨至今」這句以景語作結。大江東去,南朝英雄們都已被浪花淘盡,無處尋覓沈之、吳明徹的蹤影。正所謂「是非成敗轉頭空,青山依舊在,依舊夕陽紅」,歷史的虛無、人生的幻滅等等情愫隨着這訇然的江流聲紛至沓來。這不僅是劉長卿一人的心靈哀歌,也是中唐時期大曆詩人共有心態的裸呈。

《唐詩癸簽》說「劉長卿得騷人之旨,專主情景」。宋犖《漫堂說詩》說劉長卿五律「清辭妙句,令人一唱三嘆」。此詩即是典例,全詩既「工於鑄意」,又「巧不傷雅」(清人沈德潛語),借景抒情,情景交融,含蓄蘊藉,回味不盡。▲

於海娣 等.唐詩鑑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247-248頁

吉林大學中文系.唐詩鑑賞大典(七):吉林大學出版社,2009:112-114

秋日登吳公台上寺遠眺 - 創作背影

此詩作於劉長卿旅居揚州之時。安史之亂爆發後,劉長卿長期居住的洛陽落入亂軍之手,詩人被迫流亡到江蘇揚州一帶,秋日登高,來到吳公台,寫下這首弔古之作。

於海娣 等.唐詩鑑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年12月版:第247-248頁

劉長卿

作者:劉長卿

劉長卿(709—789),字文房,漢族,宣城(今屬安徽)人,唐代詩人。後遷居洛陽,河間(今屬河北)為其郡望。唐玄宗天寶年間進士。肅宗至德中官監察御史,蘇州長洲縣尉,代宗大曆中任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後,又被誣再貶睦州司馬。因剛而犯上,兩度遷謫。德宗建中年間,官終隨州刺史,世稱劉隨州。 

劉長卿其它诗文

《雎陽贈李司倉》

劉長卿 〔唐代〕

白露變時候,蛬聲暮啾啾。

飄飄洛陽客,惆悵梁園秋。

只為乏生計,爾來成遠遊。

一身不家食,萬事從人求。

且喜接餘論,足堪資小留。

寒城落日後,砧杵令人愁。

歸路歲時盡,長河朝夕流。

非君深意願,誰復能相憂。

复制

《送姨子弟往南郊》

劉長卿 〔唐代〕

一展慰久闊,寸心仍未伸。

別時兩童稚,及此俱成人。

那堪適會面,遽已悲分首。

客路向楚雲,河橋對衰柳。

送君匹馬別河橋,汝南山郭寒蕭條。

今我單車復西上,郎去灞陵轉惆悵。

何處共傷離別心,明月亭亭兩鄉望。

复制

《寄別朱拾遺》

劉長卿 〔唐代〕

天書遠召滄浪客,幾度臨歧病未能。

江海茫茫春欲遍,行人一騎發金陵。

复制

《罷攝官後將還舊居,留辭李侍御》

劉長卿 〔唐代〕

江海今為客,風波失所依。

白雲心已負,黃綬計仍非。

累辱群公薦,頻沾一尉微。

去緣焚玉石,來為采葑菲。

州縣名何在,漁樵事亦違。

故山桃李月,初服薜蘿衣。

熊軾分朝寄,龍韜解賊圍。

風謠傳吏體,雲物助兵威。

白雪飄辭律,青春發禮闈。

引軍橫吹動,援翰捷書揮。

草映翻營綠,花臨檄羽飛。

全吳爭轉戰,狂虜怯知機。

憶昨趨金節,臨時廢玉徽。

俗流應不厭,靜者或相譏。

世難慵干謁,時閒喜放歸。

潘郎悲白髮,謝客愛清輝。

樗散材因棄,交親跡已稀。

獨愁看五柳,無事掩雙扉。

世累多行路,生涯向釣磯。

榜連溪水碧,家羨渚田肥。

旅食傷飄梗,岩棲憶採薇。

悠然獨歸去,回首望旌旗。

复制

《自紫陽觀至華陽洞,宿侯尊師草堂,簡同游李延年》

劉長卿 〔唐代〕

石門媚煙景,句曲盤江甸。

南向佳氣濃,數峰遙隱見。

漸臨華陽口,雲路入蔥蒨.七曜懸洞宮,五雲抱仙殿。

銀函竟誰發,金液徒堪薦。

千載空桃花,秦人深不見。

東溪喜相遇,貞白如會面。

青鳥來去閒,紅霞朝夕變。

一從換仙骨,萬里乘飛電。

蘿月延步虛,松花醉閒宴。

幽人即長往,茂宰應交戰。

明發歸琴堂,知君懶為縣。

复制

《冬夜宿揚州開元寺烈公房,送李侍御之江東》

劉長卿 〔唐代〕

遷客投百越,窮陰淮海凝。

中原馳困獸,萬里棲飢鷹。

寂寂連宇下,愛君心自弘。

空堂來霜氣,永夜清明燈。

發後望煙水,相思勞寢興。

暮帆背楚郭,江色浮金陵。

此去爾何恨,近名予未能。

爐峰若便道,為訪東林僧。

复制

《送袁明府之任》

劉長卿 〔唐代〕

既有親人術,還逢試吏年。

蓬蒿千里閉,村樹幾家全。

雪覆淮南道,春生潁谷煙。

何時當蒞政,相府待聞天。

复制

《過桃花夫人廟(即息夫人)》

劉長卿 〔唐代〕

寂寞應千歲,桃花想一枝。

路人看古木,江月向空祠。

雲雨飛何處,山川是舊時。

獨憐春草色,猶似憶佳期。

复制

《奉使至申州傷經陷沒》

劉長卿 〔唐代〕

舉目傷蕪沒,何年此戰爭。

歸人失舊里,老將守孤城。

廢戍山煙出,荒田野火行。

獨憐溮水上,時亂亦能清。

复制

《酬張夏別後道中見寄》

劉長卿 〔唐代〕

離群方歲晏,謫宦在天涯。

暮雪同行少,寒潮欲上遲。

海鷗知吏傲,砂鶴見人衰。

只畏生秋草,西歸亦未期。

复制

《從軍六首》

劉長卿 〔唐代〕

回看虜騎合,城下漢兵稀。白刃兩相向,黃雲愁不飛。

手中無尺鐵,徒欲突重圍。

目極雁門道,青青邊草春。一身事征戰,匹馬同苦辛。

末路成白首,功歸天下人。

倚劍白日暮,望鄉登戍樓。北風吹羌笛,此夜關山愁。

回首不無意,滹河空自流。

黃沙一萬里,白首無人憐。報國劍已折,歸鄉身幸全。

單于古台下,邊色寒蒼然。

落日更蕭條,北風動枯草。將軍追虜騎,夜失陰山道。

戰敗仍樹勛,韓彭但空老。

草枯秋塞上,望見漁陽郭。胡馬嘶一聲,漢兵淚雙落。

誰為吮瘡者,此事今人薄。

复制

《宿嚴維宅送包七(一作劉長卿詩,題下作送包》

劉長卿 〔唐代〕

江湖同避地,分手自依依。盡室今為客,經秋空念歸。

歲儲無別墅,寒服羨鄰機。草色村橋晚,蟬聲江樹稀。

夜涼宜共醉,時難惜相違。何事隨陽侶,汀洲忽背飛。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