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常建 / 谁念独枯槁,四十长江干。
拼

《谁念独枯槁,四十长江干。》

常建 〔唐代〕

高山臨大澤,正月蘆花干。陽色薰兩崖,不改青松寒。

士賢守孤貞,古來皆共難。明君錯甚才,台上飛三鸞。

操與霜雪明,量與江海寬。束身視天涯,安能窮波瀾。

孤鶴在枳棘,一枝非所安。逸翮望絕霄,見欲凌雲端。

層台何其高,山石流洪湍。固知非天池,鳴躍同所歡。

誰念獨枯槁,四十長江干。責躬貴知己,效拙從一官。

折翮悲高風,苦飢候朝餐。湖月映大海,天空何漫漫。

託身未知所,謀道庶不刊。吟彼喬木詩,一夕常三嘆。

复制
常建

作者:常建

常建(708-765),唐代詩人,字號不詳,有說是邢台人或說長安(今陝西西安)人,開元十五年與王昌齡同榜進士,長仕宦不得意,來往山水名勝,過着一個很長時期的漫遊生活。後移家隱居鄂渚。天寶中,曾任盱眙尉。 

常建其它诗文

《吳故宮》

常建 〔唐代〕

越女歌長君且聽,芙蓉香滿水邊城。

豈知一日終非主,猶自如今有怨聲。

复制

《聽琴秋夜贈寇尊師》

常建 〔唐代〕

琴當秋夜聽,況是洞中人。

一指指應法,一聲聲爽神。

寒蟲臨砌急,清吹裊燈頻。

何必鍾期耳,高閒自可親。

复制

《送李大都護》

常建 〔唐代〕

單于雖不戰,都護事邊深。

君執幕中秘,能為高士心。

海頭近初月,磧里多愁陰。

西望郭猶子,將分淚滿襟。

复制

《第三峰》

常建 〔唐代〕

西山第三頂,茅宇依雙松。

杳杳欲至天,雲梯升幾重。

瑩魄澄玉虛,以求鸞鶴蹤。

逶迤非天人,執節乘赤龍。

旁映白日光,縹緲輕霞容。

孤輝上煙霧,餘影明心胸。

願與黃麒麟,欲飛而莫從。

因寂清萬象,輕雲自中峰。

山暝學棲鳥,月來隨暗蛩。

尋空靜餘響,裊裊雲溪鍾。

复制

《送陸擢》

常建 〔唐代〕

聖代多才俊,陸生何考槃。

南山高松樹,不合空摧殘。

九月湖上別,北風秋雨寒。

殷勤嘆孤鳳,早食金琅玕.。

复制

《落第長安》

常建 〔唐代〕

家園好在尚留秦,恥作明時失路人。

恐逢故里鶯花笑,且向長安度一春。

《塞下曲四首》

常建 〔唐代〕

玉帛朝回望帝鄉,烏孫歸去不稱王。

天涯靜處無征戰,兵氣銷為日月光。

北海陰風動地來,明君祠上望龍堆。

髑髏皆是長城卒,日暮沙場飛作灰。

龍斗雌雄勢已分,山崩鬼哭恨將軍。

黃河直北千餘里,冤氣蒼茫成黑雲。

因嫁單于怨在邊,蛾眉萬古葬胡天。

漢家此去三千里,青冢常無草木煙。

复制

《江行》

常建 〔唐代〕

平湖四無際,此夜泛孤舟。明月異方意,吳歌令客愁。

鄉園碧雲外,兄弟淥江頭。萬里無歸信,傷心看鬥牛。

复制

《西山》

常建 〔唐代〕

一身為輕舟,落日西山際。常隨去帆影,遠接長天勢。

物象歸餘清,林巒分夕麗。亭亭碧流暗,日入孤霞繼。

渚日遠陰映,湖雲尚明霽。林昏楚色來,岸遠荊門閉。

至夜轉清迥,蕭蕭北風厲。沙邊雁鷺泊,宿處蒹葭蔽。

圓月逗前浦,孤琴又搖曳。泠然夜遂深,白露沾人袂。

复制

《湖月映大海,天空何漫漫。》

常建 〔唐代〕

高山臨大澤,正月蘆花干。陽色薰兩崖,不改青松寒。

士賢守孤貞,古來皆共難。明君錯甚才,台上飛三鸞。

操與霜雪明,量與江海寬。束身視天涯,安能窮波瀾。

孤鶴在枳棘,一枝非所安。逸翮望絕霄,見欲凌雲端。

層台何其高,山石流洪湍。固知非天池,鳴躍同所歡。

誰念獨枯槁,四十長江干。責躬貴知己,效拙從一官。

折翮悲高風,苦飢候朝餐。湖月映大海,天空何漫漫。

託身未知所,謀道庶不刊。吟彼喬木詩,一夕常三嘆。

复制

《南山高松樹,不合空摧殘。》

常建 〔唐代〕

聖代多才俊,陸生何考槃。南山高松樹,不合空摧殘。

九月湖上別,北風秋雨寒。殷勤嘆孤鳳,早食金琅玕.

复制

《游虞山記》

常建 〔唐代〕

  虞山去吳城才百里,屢欲游,未果。辛丑秋,將之江陰,舟行山下,望劍門入雲際,未及登。丙午春,復如江陰,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詭云:「距劍門二十里。」仍未及登。

  壬子正月八日,偕張子少弋、葉生中理往游,宿陶氏。明晨,天欲雨,客無意往,余已治筇屐,不能阻。自城北沿緣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詠詩處,今潭名空心,取詩中意也。遂從破龍澗而上,山脈怒坼,赭石縱橫,神物爪角痕,時隱時露。相傳龍與神斗,龍不勝,破其山而去。說近荒惑,然有跡象,似可信。行四五里,層折而度,越巒嶺,躋蹬道,遂陟椒極。有土坯磈礧,疑古時冢,然無碑碣志誰某。升望海墩,東向凝睇。是時雲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頃之,雨至,山有古寺可駐足,得少休憩。雨歇,取徑而南,益露奇境:齦齶摩天,嶄絕中斷,兩崖相嵌,如關斯劈,如刃斯立,是為劍門。以劍州、大劍、小劍擬之,肖其形也。側足延,不忍捨去。遇山僧,更問名勝處。僧指南為太公石室;南而西為招真宮,為讀書台;西北為拂水岩,水下奔如虹,頹風逆施,倒躍而上,上拂數十丈,又西有三杳石、石城、石門,山後有石洞通海,時潛海物,人莫能名。余識其言,欲問道往游,而雲之飛浮浮,風之來冽冽,時雨飄灑,沾衣濕裘,而余與客難暫留矣。少霽,自山之面下,困憊而歸。自是春陰連旬,不能更游。

  噫嘻!虞山近在百里,兩經其下,為踐游屐。今之其地矣,又稍識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歷。心甚怏怏。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輒盡者,始焉欣欣,繼焉索索,欲求餘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艱,且得半而止者,轉使人有無窮之思也。嗚呼!豈獨尋山也哉!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