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柳中庸 /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
拼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

柳中庸 〔唐代〕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复制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 - 賞析

這是一首傳誦極廣的邊塞詩。詩中寫到的金河、青冢、黑山,都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境內,唐時屬單于都護府。由此可以推斷,這首詩寫的是一個隸屬於單于都護府的征人的怨情。全詩四句,一句一景,表面上似乎不相連屬,實際上卻統一於「征人」的形象,都圍繞着一個「怨」字鋪開。

前兩句就時記事,說的是:年復一年,東西奔波,往來邊城;日復一日,躍馬橫刀,征戰不休。金河在東而玉門關在西,相距很遠,但都是邊陲前線。馬策、刀環雖小而微,然而對於表現軍中生活來說卻有典型性,足以引起對征戍之事的一系列的聯想。這兩句「歲歲」「朝朝」相對,「金河」「玉關」,「馬策」「刀環」並舉,又加以「復」字、「與」 字,給人以單調困苦、不盡無窮之感,怨情自然透出。

前兩句從「歲歲」說到「朝朝」,似乎已經把話說盡。然而對於滿懷怨情的征人來說,這只是說着了一面。他不僅從那無休止的時間中感到怨苦之無時不在,而且還從即目所見的景象中感到怨苦之無處不有,於是又有三、四句之作。

「青冢」是王昭君的墳墓,在今呼和浩特市境內,當時被認為是遠離中原的一處極僻遠荒涼的地方。傳說塞外草白,惟獨昭君墓上草色發青,故稱青冢。時屆暮春,在苦寒的塞外卻 「春色未曾看」,所見者唯有白雪落向青冢而已。蕭殺如此,令人淒絕。末句寫邊塞的山川形勢:滔滔黃河,繞過沉沉黑山,復又奔騰向前。黃河和黑山相隔甚遠,這裡不可坐實理解。上句說青冢,這裡自然想起青冢附近的黑山,並用一個「繞」字牽合,寄寓綿綿怨情。這兩句寫景,似與詩題無關,其實都是征人常見之景,常履之地,因而從白雪青冢與黃河黑山這兩幅圖畫裡,讀者不僅看到征戍之地的寒苦與荒涼,也可以感受到征人轉戰跋涉的苦辛。詩雖不直接發為怨語,而蘊蓄於其中的怨恨之情足以使人迴腸盪氣。

此詩通篇不着一個「怨」字,卻又處處瀰漫着怨情。詩人抓住產生怨情的緣由,從時間與空間兩方面落筆,讓「歲歲」「朝朝」的戎馬生涯以及「三春白雪」與「黃河」「黑山」的自然景象去現身說法,收到了「不着一字,盡得風流」(司空圖《二十四詩品》)的藝術效果。而這首詩的謹嚴工整也歷來為人稱道。詩不僅每句自對(如首句中的「金河」 對「玉關」),又兩聯各自成對。後一聯的對仗尤其講究:數字對(「三」「萬」)與顏色對(「白」「青」「黃」「黑」)同時出現在一聯之中;顏色對中,四種色彩交相輝映,使詩歌形象富於色澤之美;動詞「歸」「繞」對舉,略帶擬人色彩,顯得別具情韻。這樣精工的絕句,確是不多見的。

柳中庸

作者:柳中庸

柳中庸 (?—約775)名淡,中庸是其字,唐代邊塞詩人。河東(今山西永濟)人,為柳宗元族人。大曆年間進士,曾官鴻府戶曹,未就。蕭穎士以女妻之。與弟中行並有文名。與盧綸、李端為詩友。所選《征人怨》是其流傳最廣的一首。《全唐詩》存詩僅13首。其詩以寫邊塞征怨為主,然意氣消沉,無復盛唐氣象。 

柳中庸其它诗文

《丁評事宅秋夜宴集》

柳中庸 〔唐代〕

翠幕卷迴廊,銀燈開後堂。

風驚擁砌葉,月冷滿庭霜。

綺席人將醉,繁弦夜未央。

共憐今促席,誰道客愁長。

复制

《涼州曲二首》

柳中庸 〔唐代〕

關山萬里遠征人,一望關山淚滿巾。

青海戍頭空有月,黃沙磧里本無春。

高檻連天望武威,窮陰拂地戍金微。

九城弦管聲遙發,一夜關山雪滿飛。

复制

《河陽橋送別》

柳中庸 〔唐代〕

黃河流出有浮橋,晉國歸人此路遙。

若傍闌干千里望,北風驅馬雨蕭蕭。

复制

《寒食戲贈》

柳中庸 〔唐代〕

春暮越江邊,春陰寒食天。

杏花香麥粥,柳絮伴鞦韆。

酒是芳菲節,人當桃李年。

不知何處恨,已解入箏弦。

复制

《征人怨》

柳中庸 〔唐代〕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

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夜渡江·一作姚崇詩》

柳中庸 〔唐代〕

夜渚帶浮煙,蒼茫晦遠天。舟輕不覺動,纜急始知牽。

聽笛遙尋岸,聞香暗識蓮。唯看去帆影,常恐客心懸。

复制

《江行》

柳中庸 〔唐代〕

繁陰乍隱洲,落葉初飛浦。蕭蕭楚客帆,暮入寒江雨。

复制

《黃河流出有浮橋,晉國歸人此路遙。》

柳中庸 〔唐代〕

黃河流出有浮橋,晉國歸人此路遙。

若傍闌干千里望,北風驅馬雨蕭蕭。

复制

《杏花香麥粥,柳絮伴鞦韆。》

柳中庸 〔唐代〕

春暮越江邊,春陰寒食天。杏花香麥粥,柳絮伴鞦韆。

酒是芳菲節,人當桃李年。不知何處恨,已解入箏弦。

复制

《征怨》

柳中庸 〔唐代〕

歲歲金河復玉關,朝朝馬策與刀環。

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

复制

《溪行逢雨與柳中庸》

柳中庸 〔唐代〕

日落眾山昏,蕭蕭暮雨繁。

那堪兩處宿,共聽一聲猿。

复制

《江上別柳中庸》

柳中庸 〔唐代〕

秦人江上見,握手便沾衣。近日相知少,往年親故稀。

遠遊何處去,舊業幾時歸。更向巴陵宿,堪聞雁北飛。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