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李端 / 溪行逢雨與柳中庸
拼 译 译

《溪行逢雨與柳中庸》

李端 〔唐代〕

日落眾山昏,蕭蕭暮雨繁。

那堪兩處宿,共聽一聲猿。

复制
李端

作者:李端

李端(約737年—約784年),字正已,出身趙郡李氏東祖房,唐代詩人。是北齊文宣帝高洋皇后李祖娥的堂弟李孝貞六世孫。少居廬山,師事詩僧皎然。大曆五年進士。曾任秘書省校書郎、杭州司馬。晚年辭官隱居湖南衡山,自號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詩集》三卷。其詩多為應酬之作,多表現消極避世思想,個別作品對社會現實亦有所反映,一些寫閨情的詩也清婉可誦,其風格與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詩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李端其它诗文

《聽夜雨寄盧綸》

李端 〔唐代〕

暮雨蕭條過鳳城,霏霏颯颯重還輕。

聞君此夜東林宿,聽得荷池幾番聲。

复制

《臥病聞吉中孚拜官寄元秘書昆季》

李端 〔唐代〕

漢家采使不求聲,自慰文章道欲行。

毛遂登門雖異賞,韓非入傳濫齊名。

雲歸暫愛青山出,客去還愁白髮生。

年少奉親皆願達,敢將心事向玄成。

复制

《中峰居喜見苗發》

李端 〔唐代〕

自得中峰住,深林亦閉關。

經秋無客到,入夜有僧還。

暗澗泉聲小,荒岡樹影閒。

高窗不可望,星月滿空山。

复制

《送丘丹歸江東》

李端 〔唐代〕

故山霜落久,才子憶荊扉。

旅舍尋人別,秋風逐雁歸。

夢愁楓葉盡,醉惜菊花稀。

肯學求名者,經年未拂衣。

复制

《同苗發慈恩寺避暑》

李端 〔唐代〕

追涼尋寶剎,畏日望璇題。

臥草同鴛侶,臨池似虎溪。

樹閒人跡外,山晚鳥行西。

若問無心法,蓮花隔淤泥。

复制

《救生寺望春寄暢當》

李端 〔唐代〕

東西南北望,望遠悲潛蓄。

紅黃綠紫花,花開看不足。

今年與子少相隨,他年與子老相逐。

复制

《雨雪曲》

李端 〔唐代〕

天山一丈雪,雜雨夜霏霏。濕馬胡歌亂,經烽漢火微。

丁零蘇武別,疏勒范羌歸。若看關頭下,長榆葉定稀。

复制

《雜曲歌辭•古別離二首》

李端 〔唐代〕

水國葉黃時,洞庭霜落夜。行舟聞商估,宿在楓林下。

此地送君還,茫茫似夢間。後期知幾日,前路轉多山。

巫峽通湘浦,迢迢隔雲雨。天晴見海檣,月落聞津鼓。

人老自多愁,水深難急流。清宵歌一曲,白首對汀洲。

與君桂陽別,令君岳陽待。後事忽差池,前期日空在。

木落雁嗷嗷,洞庭波浪高。遠山雲似蓋,極浦樹如毫。

朝發能幾里,暮來風又起。如何兩處愁,皆在孤舟里。

昨夜天月明,長川寒且清。菊花開欲盡,薺菜拍來生。

下江帆勢速,五兩遙相逐。欲問去時人,知投何處宿。

空令猿嘯時,泣對湘潭竹。

复制

《琴曲歌辭•王敬伯歌》

李端 〔唐代〕

妾本舟中客,聞君江上琴。君初感妾嘆,妾亦感君心。

遂出合歡被,同為交頸禽。傳杯惟畏淺,接膝猶嫌遠。

侍婢奏箜篌,女郎歌宛轉。宛轉怨如何,中庭霜漸多。

霜多葉可惜,昨日非今夕。徒結萬里歡,終成一宵客。

王敬伯,淥水青山從此隔。

复制

《感懷 其一》

李端 〔唐代〕

翻瀾不在多,涓滴成江河。滋蔓不在天,茁芽緣高柯。

如何斷不斷,機見獨蹉跎。

复制

《有感》

李端 〔唐代〕

繁枝刪向碧芙蓉,霜干作虬青古松。黃葉半山斜日靜,浮雲偏蔽最高峰。

复制

《送李端彝端行昆仲還嘉魚 其二》

李端 〔唐代〕

自楚來吳幾千里,五湖風月得同游。片帆明日人何處,悵望長江日夜流。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