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劉禹錫 / 瑕疵自不見,妍態隨意生。一日四五照,自言美傾城。
拼

《瑕疵自不見,妍態隨意生。一日四五照,自言美傾城。》

劉禹錫 〔唐代〕

鏡之工列十鏡於賈奩,發奩而視,其一皎如,其九霧如。或曰:「良苦之不侔甚矣。」工解頤謝曰:「非不能盡良也,蓋賈之意,唯售是念,今來市者,必歷鑒周睞,求與己宜。彼皎者不能隱芒杪之瑕,非美容不合,是用什一其數也。」予感之,作《昏鏡詞》。

昏鏡非美金,漠然喪其晶。

陋容多自欺,謂若他鏡明。

瑕疵自不見,妍態隨意生。

一日四五照,自言美傾城。

飾帶以紋繡,裝匣以瓊瑛。

秦宮豈不重,非適乃為輕。

复制

瑕疵自不見,妍態隨意生。一日四五照,自言美傾城。 - 賞析

永貞元年(805年)初,唐順宗任用王叔文、王伾、劉禹錫、柳宗元等人進行政治革新,由於革新觸及了宦官和藩鎮的既得利益,遭到他們的聯合反撲,八月,順宗被迫「內禪」,稱太上皇,憲宗作為宦官和藩鎮的代理人宗即位,革新失敗。憲宗一上台,即重用宦官佞臣,對革新派人士橫加迫害。八月貶王叔文渝州(今四川重慶)司戶,王伾開州(今四川開縣)司馬(不久病死)。九月,貶劉禹錫、柳宗元等人遠州刺史;十一月,又加貶遠州司馬,同貶者八人,史稱「八司馬」,劉禹錫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馬。十二月,朝臣請上太上皇尊號,憲宗不得已而於次年正月舉行,隨即便為打擊部分朝臣對太上皇和革新派的同情心理,改年號元和,殺害太上皇,賜死王叔文,詔令八司馬「縱逢恩赦,不在量移之限」。這首詩便是針對憲即位之初重用宦官佞臣而一再迫害革新派人士的這一系列舉動而發的,當作於元和元年(806年)順宗及王叔文遇害消息並八司馬永不量移詔令傳到朗州時。

  此詩以明鏡喻賢良,指憲宗棄絕的革新派人士;昏鏡喻邪僻,指憲宗親信的宦官佞臣;那個喜歡昏鏡的陋容之人便指憲宗。

  詩前引子記述制鏡工匠談投合人們愛憎好噁心理的生意經,揭示出一個日常生活中的常見事實:人們挑選鏡子,並不講求鏡子質量的優劣,而務在「求與己宜」——選擇與自己容貌相宜者,明鏡「不能隱芒杪之瑕,非美容不合」,故喜昏鏡者十居其九,而喜明鏡者十難有一。用這個日常生活中的常見事實來比況君主用人,即是說君主用人,同人們挑選鏡子一樣,亦在「求與己宜」,因而,賢良之才不遇英明之君,便不合而遭棄置。用意在為革新派人士辯冤,說他們遭貶被殺,並不是他們真有什麼罪,而在於憲宗不是英明之君,是憲宗的愛憎好惡所至。引子重在闡明明鏡何以遭棄置,為革新派人士辯冤,詩則重在揭示昏鏡何以受重視,諷刺憲宗君臣。詩的層次分明,語言簡潔明快,意旨明白易了。

  頭二句寫昏鏡的製作材料和透明度差,徒有鏡子之形而無鏡子之實,揭示其醜陋本質。古時鏡子以精銅磨製而成,「美金」即指精銅。「非美金」,是說鏡子本要用「美金」——精銅製成,而昏鏡則不然。「喪其晶」,是說制鏡本要講求晶瑩明亮,透明度高,而「非美金」製成的昏鏡則喪失了這個特徵。二語僅用否定修辭手段,便構成美醜的強烈對比,造語簡練之極而表現效果鮮明突出,頗為精妙。「漠然」,形容昏鏡暗淡的樣子。

  三四句揭露喜歡昏鏡的人的醜陋本質。「陋容」寫其客觀容貌醜陋,「自欺」寫其主觀心理醜陋:二陋合一,於是喜歡昏鏡,說昏鏡同明鏡一樣明亮。詩人非常注意表述的準確性和精練。喜愛昏鏡的是陋容之人,但陋容之人並非都喜愛昏鏡,僅是其中有「自欺」心理者喜愛,着一「多」字,即把這種區分和數量關係清楚地表現出來,並突出了其表現的重心——「自欺」,精練準確之至,相當考究。「他鏡」,指「美金」製成的明鏡。

  五六七八句寫昏鏡使陋容之人的「自欺」心理得到充分滿足:「瑕疵既不見」,隱瞞其陋,不見真容;於是「妍態隨意生」,自以為美貌無瑕,稱心如意;於是「一日四五照」,自我欣賞,自我陶醉;於是「自言美傾城」,自詡天下第一美人舍我莫屬。這四句極盡幽默諷刺之能事,言詞尖刻,意境生動,把陋容之人面對昏鏡的「自欺」表演和得意心理描寫得維妙維肖,諷刺得淋漓盡致。「隨意生」三字新奇而意味深長,是詩人刻意所為的篇中傳神之筆。

  九十兩句承前說,昏鏡即使陋容之人的「自欺」心理得到充分滿足,於是得到陋容之人的愛重:用繡花帶子裝飾它,用美玉匣子盛放它。以上十句詠昏鏡,極力挖掘昏鏡受愛重的原因,以揭露和諷刺喜愛昏鏡的人。末兩句概括題旨,暗示寫作的目的。陋容之人喜昏鏡而棄明鏡,在於「適」與「非適」,「適」則受愛重,「非適」則被輕視,「非適乃為輕」,就二者言,概括出一篇主旨。「秦宮」,指明鏡,傳說秦始皇宮中有面方鏡,能照見人的臟腑,辨別人心忠奸(見《西京雜記》卷三),這裡用這個典故極寫明鏡貴重,並用反詰語氣加以強調,把「適」與「非適」的題旨表現得非常突出。這兩句寫得感慨至深,孤憤之情溢於言表,頗能見出作者以明鏡自比(包括革新人士)的寄託之意,與秦始皇愛寶鏡的典故聯繫,暗示出作品的現實寓意——針對親信宦官佞臣而迫害革新人士的唐憲宗而發。又唐太宗曾論魏徵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劉禹錫這首詩的立意顯然受此啟發。太宗曾為秦王,用「秦宮」頗切太宗此事,是雙關語(劉禹錫長於此道),譴責憲宗不肖,喜昏棄明,違背祖訓,實是妙絕。

劉禹錫

作者: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劉禹錫其它诗文

《別夔州官吏》

劉禹錫 〔唐代〕

三年楚國巴城守,一去揚州揚子津。

青帳聯延喧驛步,白頭俯傴到江濱。

巫山暮色常含雨,峽水秋來不恐人。

惟有九歌詞數首,里中留與賽蠻神。

复制

《和牛相公雨後寓懷見示》

劉禹錫 〔唐代〕

金火交爭正抑揚,蕭蕭飛雨助清商,曉看紈扇恩情薄,夜覺紗燈刻數長。

樹上早蟬才發響,庭中百草已無光。

當年富貴亦惆悵,何況悲翁發似霜。

复制

《樂天寄重和晚達冬青一篇,因成再答》

劉禹錫 〔唐代〕

風雲變化饒年少,光景蹉跎屬老夫。

秋隼得時凌汗漫,寒龜飲氣受泥塗。

東隅有失誰能免,北叟之言豈便無。

振臂猶堪呼一擲,爭知掌下不成盧。

复制

《白舍人自杭州寄新詩有柳色春藏蘇小家…寄浙東元相公》

劉禹錫 〔唐代〕

錢塘山水有奇聲,暫謫仙官領百城。

女妓還聞名小小,使君誰許喚卿卿。

鰲驚震海風雷起,蜃斗噓天樓閣成。

莫道騷人在三楚,文星今向鬥牛明。

复制

《送周使君罷渝州歸郢州別墅》

劉禹錫 〔唐代〕

君思郢上吟歸去,故自渝南擲郡章。

野戍岸邊留畫舸,綠蘿陰下到山莊。

池荷雨後衣香起,庭草春深綬帶長。

只恐鳴騶催上道,不容待得晚菘嘗。

复制

《令狐相公見示新栽蕙蘭二草之什,兼命同作》

劉禹錫 〔唐代〕

上國庭前草,移來漢水潯。

朱門雖易地,玉樹有餘陰。

艷彩凝還泛,清香絕復尋。

光華童子佩,柔軟美人心。

惜晚含遠思,賞幽空獨吟。

寄言知音者,一奏風中琴。

复制

《同留守王僕射各賦春中一物,從一韻至七》

劉禹錫 〔唐代〕

鶯。

能語,多情。

春將半,天欲明。

始逢南陌,復集東城。

林疏時見影,花密但聞聲。

營中緣催短笛,樓上來定哀箏。

千門萬戶垂楊里,百轉如簧煙景晴。

复制

《酬牛相公獨飲偶醉寓言見示》

劉禹錫 〔唐代〕

宮漏夜丁丁,千門閉霜月。

華堂列紅燭,絲管靜中發。

歌眉低有思,舞體輕無骨。

主人啟酡顏,酣暢浹肌發。

猶思城外客,阡陌不可越。

春意日夕深,此歡無斷絕。

复制

《寄陝州姚中丞(時分司東都)》

劉禹錫 〔唐代〕

八月天氣肅,二陵風雨收。

旌旗闕下來,雲日關東秋。

禹跡想前事,漢台餘故丘。

徘徊襟帶地,左右帝王州。

留滯悲昔老,恩光榮徹侯。

相思望棠樹,一寄商聲謳。

复制

《題壽安甘棠館二首》

劉禹錫 〔唐代〕

公館似仙家,池清竹徑斜。

山禽忽驚起,沖落半岩花。

門前洛陽道,門裡桃花路。

塵土與煙霞,其間十餘步。

复制

《答表臣贈別二首》

劉禹錫 〔唐代〕

昔為瑤池侶,飛舞集蓬萊。

今作江漢別,風雪一徘徊。

嘶馬立未還,行舟路將轉。

江頭暝色深,揮袖依稀見。

复制

《雜歌謠辭 步虛詞二首 其一》

劉禹錫 〔唐代〕

阿母種桃雲海際,花落子成三千歲。

海風吹折最繁枝,跪捧瓊盤獻天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