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杜荀鶴 / 小松
拼 译 译

《小松》

杜荀鶴 〔唐代〕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

小松 - 譯文及註釋

譯文松樹小的時候長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沒看不出來,現在才發現已經長的比蓬蒿高出了許多。世上的人不認識這是將來可以高入雲霄的樹木,一直要等到它已經高入雲霄了,才承認它的偉岸。

注釋刺頭:指長滿松針的小松樹。蓬蒿(pénghāo):即蓬草、蒿草。直待:直等到。凌云:高聳入雲。始道:才說。

蕭滌非 等著.《唐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年

小松 - 賞析

《小松》借松寫人,托物諷喻,寓意深長。

松,樹木中的英雄、勇士。數九寒天,百草枯萎,萬木凋零,而它卻蒼翠凌雲,頂風抗雪,泰然自若。然而凌雲巨松是由剛出土的小松成長起來的。小松雖小,即已顯露出必將「凌雲」的苗頭。《小松》前兩句,生動地刻畫出這一特點。

「自小刺頭深草里」描寫小松剛出土,的確小得可憐,路邊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淹沒在「深草里」。

但它雖小而並不弱,在「深草」的包圍中,它不低頭,而是「刺頭」——那長滿松針的頭,又直又硬,一個勁地往上衝刺,銳不可當。那些弱不禁風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敵的。「刺頭」的「刺 」,一字千鈞,不 但準確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點,而且把小松堅強不屈的性格 、勇敢的精神 ,形象地勾畫出來了。一個「刺」字,顯示出小松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它的「小」,只是暫時的,相對的,隨着時間的推進,它必然由小變大。

「而今漸覺出蓬蒿。」蓬蒿即蓬草、蒿草,草類中長得較高者。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腳底下,可現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當然更不在話下。這個「出」字用得精當,不僅顯示了小松由小轉大、生長變化的情景,而且在結構上也起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出」是「刺」的必然結果,也是未來「凌雲」的預兆。事物發展總是循序漸進,不可能一步登天,故小松從「刺頭深草里」到「出蓬蒿」,只能「漸覺。「漸覺」說得既有分寸,又很含蓄。是誰「漸覺」的呢?

只有關心、愛護小松的人,時時觀察、比較,才能「漸覺」;至於那些不關心小松生長的人,視而不見,哪能談得上「漸覺」呢?

「時人不識凌雲木,直待凌雲始道高。」小詩的後兩句是說,那些人當時不識這可以高聳入雲的樹木,直到它高聳入雲霄,人們才說它高。後兩句,作者筆鋒一轉,發出深深的慨嘆。這裡連說兩個「凌雲」,前一個指小松,後一個指大松。大松凌雲,已成事實,稱讚它高,並不說明有眼力,也無多大意義。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樣貌不驚人,如果能識別它就是「凌雲木」,而加以愛護、培養那才是有識見,才有意義。然而時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這個見識,所以詩人感嘆說:眼光短淺的時人,是不會把小松看作棟樑之才的,有多少小松由於時人不識,而被摧殘、被砍殺啊!這些小松,和韓愈筆下「駢死於槽櫪之間」的千里馬,不是遭到同樣悲慘的命運嗎?

杜荀鶴出身寒微,雖然年青時就才華畢露,但由於「帝里無相識」(《辭九江李郎中入關》),以至屢試不中,報國無門,一生潦倒。埋沒深草里的「小松」,不也正是詩人的自我寫照?由於詩人觀察敏銳,體驗深切,詩中對小松的描寫,精煉傳神,詩情與哲理,幽默和嚴肅,在這首詩里得到有機的統一,字裡行間,充滿理趣,耐人尋味。▲

傅德岷 盧晉.《成長的書香:教你欣賞唐詩名篇》:黑龍江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年

杜荀鶴

作者:杜荀鶴

杜荀鶴(846~904),唐代詩人。字彥之,號九華山人。漢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順進士,以詩名,自成一家,尤長於宮詞。大順二年,第一人擢第,復還舊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學士、主客員外郎、知制誥。恃勢侮易縉紳,眾怒,欲殺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為《唐風集》十卷,今編詩三卷。事跡見孫光憲《北夢瑣言》、何光遠《鑒誡錄》、《舊五代史·梁書》本傳、《唐詩紀事》及《唐才子傳》。 

杜荀鶴其它诗文

《關試後筵上別同人》

杜荀鶴 〔唐代〕

日午離筵到夕陽,明朝秦地與吳鄉。

同年多是長安客,不信行人慾斷腸。

复制

《哭貝韜》

杜荀鶴 〔唐代〕

交朋來哭我來歌,喜傍山家葬荔蘿。

四海十年人殺盡,似君埋少不埋多。

复制

《空閒二公遞以禪律相鄙因而解之》

杜荀鶴 〔唐代〕

一教誰雲辟二途,律禪禪律智歸愚。

念珠在手隳禪衲,禪衲披肩壞念珠。

象外空分空外象,無中有作有中無。

有無無有師窮取,山到平來海亦枯。

复制

《贈袒肩和尚》

杜荀鶴 〔唐代〕

山衣草屐染莓苔,雙眼猶慵向俗開。

若比吾師居世上,何如野客臥岩隈。

才聞錫杖離三楚,又說隨緣向五台。

乘醉吟詩問禪理,為誰須去為誰來。

复制

《秋日臥病(一作秋日旅中)》

杜荀鶴 〔唐代〕

浮世浮名能幾何,致身流落向天涯。

少年心壯輕為客,一日病來思在家。

山頂老猿啼古木,渡頭新雁下平沙。

不堪吟罷西風起,黃葉滿庭寒日斜。

复制

《友人贈舍弟依韻戲和》

杜荀鶴 〔唐代〕

吾家此弟有何知,多愧君開道業基。

不覺裹頭成大漢,昨來竹馬作童兒。

還緣世遇兵戈鬧,只恐身修禮樂遲。

及見和詩詩自好,eh公不到更何時。

复制

《題開元寺門閣》

杜荀鶴 〔唐代〕

一登高閣眺清秋,滿目風光盡勝游。

何處畫橈尋綠水,幾家鳴笛咽紅樓。

雲山已老應長在,歲月如波只暗流。

唯有禪居離塵俗,了無榮辱掛心頭。

复制

《獻新安於尚書》

杜荀鶴 〔唐代〕

九土雄師竟若何,未如良牧與天和。

月留清俸資家少,歲計陰功及物多。

四野綠雲籠稼穡,千山明月靜干戈。

行人耳滿新安事,儘是無愁父老歌。

复制

《與友人對酒吟》

杜荀鶴 〔唐代〕

憑君滿酌酒,聽我醉中吟。

客路如天遠,侯門似海深。

新墳侵古道,白髮戀黃金。

共有人間事,須懷濟物心。

复制

《貽里中同志》

杜荀鶴 〔唐代〕

鄉里為儒者,唯君見我心。詩書常共讀,雨雪亦相尋。

貧賤志氣在,子孫交契深。古人猶晚達,況未鬢霜侵。

复制

《舟行晚泊江上寺》

杜荀鶴 〔唐代〕

久勞風水上,禪客喜相依。掛衲雖無分,修心未覺非。

日沈山虎出,鍾動寺禽歸。月上潮平後,談空漸入微。

复制

《宿穆陵關效杜荀鶴體》

杜荀鶴 〔唐代〕

野館千山里,頹垣少四鄰。雄圖追往古,衰鬢憶吾親。

岩月望不出,秋蟲聒殺人。關門候明發,南去有通津。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