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唐代 / 杜荀鹤 / 小松
拼 译 译

《小松》

杜荀鹤 〔唐代〕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小松 - 译文及注释

译文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现在才发现已经长的比蓬蒿高出了许多。世上的人不认识这是将来可以高入云霄的树木,一直要等到它已经高入云霄了,才承认它的伟岸。

注释刺头:指长满松针的小松树。蓬蒿(pénghāo):即蓬草、蒿草。直待:直等到。凌云:高耸入云。始道:才说。

萧涤非 等著.《唐诗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3年

小松 - 赏析

《小松》借松写人,托物讽喻,寓意深长。

松,树木中的英雄、勇士。数九寒天,百草枯萎,万木凋零,而它却苍翠凌云,顶风抗雪,泰然自若。然而凌云巨松是由刚出土的小松成长起来的。小松虽小,即已显露出必将“凌云”的苗头。《小松》前两句,生动地刻画出这一特点。

“自小刺头深草里”描写小松刚出土,的确小得可怜,路边野草都比它高,以至被淹没在“深草里”。

但它虽小而并不弱,在“深草”的包围中,它不低头,而是“刺头”——那长满松针的头,又直又硬,一个劲地往上冲刺,锐不可当。那些弱不禁风的小草是不能和它相匹敌的。“刺头”的“刺 ”,一字千钧,不 但准确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点,而且把小松坚强不屈的性格 、勇敢的精神 ,形象地勾画出来了。一个“刺”字,显示出小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它的“小”,只是暂时的,相对的,随着时间的推进,它必然由小变大。

“而今渐觉出蓬蒿。”蓬蒿即蓬草、蒿草,草类中长得较高者。小松原先被百草踩在脚底下,可现在它已超出蓬蒿的高度;其他的草当然更不在话下。这个“出”字用得精当,不仅显示了小松由小转大、生长变化的情景,而且在结构上也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出”是“刺”的必然结果,也是未来“凌云”的预兆。事物发展总是循序渐进,不可能一步登天,故小松从“刺头深草里”到“出蓬蒿”,只能“渐觉。“渐觉”说得既有分寸,又很含蓄。是谁“渐觉”的呢?

只有关心、爱护小松的人,时时观察、比较,才能“渐觉”;至于那些不关心小松生长的人,视而不见,哪能谈得上“渐觉”呢?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小诗的后两句是说,那些人当时不识这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直到它高耸入云霄,人们才说它高。后两句,作者笔锋一转,发出深深的慨叹。这里连说两个“凌云”,前一个指小松,后一个指大松。大松凌云,已成事实,称赞它高,并不说明有眼力,也无多大意义。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样貌不惊人,如果能识别它就是“凌云木”,而加以爱护、培养那才是有识见,才有意义。然而时俗之人所缺少的正是这个见识,所以诗人感叹说:眼光短浅的时人,是不会把小松看作栋梁之才的,有多少小松由于时人不识,而被摧残、被砍杀啊!这些小松,和韩愈笔下“骈死于槽枥之间”的千里马,不是遭到同样悲惨的命运吗?

杜荀鹤出身寒微,虽然年青时就才华毕露,但由于“帝里无相识”(《辞九江李郎中入关》),以至屡试不中,报国无门,一生潦倒。埋没深草里的“小松”,不也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由于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炼传神,诗情与哲理,幽默和严肃,在这首诗里得到有机的统一,字里行间,充满理趣,耐人寻味。▲

傅德岷 卢晋.《成长的书香:教你欣赏唐诗名篇》: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

杜荀鹤

作者:杜荀鹤

杜荀鹤(846~904),唐代诗人。字彦之,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大顺进士,以诗名,自成一家,尤长于宫词。大顺二年,第一人擢第,复还旧山。宣州田頵遣至汴通好,朱全忠厚遇之,表授翰林学士、主客员外郎、知制诰。恃势侮易缙绅,众怒,欲杀之而未及。天祐初卒。自序其文为《唐风集》十卷,今编诗三卷。事迹见孙光宪《北梦琐言》、何光远《鉴诫录》、《旧五代史·梁书》本传、《唐诗纪事》及《唐才子传》。 

杜荀鹤其它诗文

《醉书僧壁》

杜荀鹤 〔唐代〕

九华山色真堪爱,留得高僧尔许年。

听我吟诗供我酒,不曾穿得判斋钱。

复制

《鸬鹚》

杜荀鹤 〔唐代〕

一般毛羽结群飞,雨岸烟汀好景时。

深水有鱼衔得出,看来却是鹭鹚饥。

复制

《关试后筵上别同人》

杜荀鹤 〔唐代〕

日午离筵到夕阳,明朝秦地与吴乡。

同年多是长安客,不信行人欲断肠。

复制

《宿栾城驿却寄常山张书记》

杜荀鹤 〔唐代〕

一更更尽到三更,吟破离心句不成。

数树秋风满庭月,忆君时复下阶行。

复制

《过巢湖》

杜荀鹤 〔唐代〕

世人贪利复贪荣,来向湖边始至诚。

男子登舟与登陆,把心何不一般行。

复制

《春来燕》

杜荀鹤 〔唐代〕

我屋汝嫌低不住,雕梁画阁也知宽。

大须稳择安巢处,莫道巢成却不安。

复制

《钓叟》

杜荀鹤 〔唐代〕

田不曾耕地不锄,谁人闲散得如渠。

渠将底物为香饵,一度抬竿一个鱼。

复制

《寄温州崔博士》

杜荀鹤 〔唐代〕

怀君劳我写诗情,窣窣阴风有鬼听。

县宰不仁工部饿,酒家无识翰林醒。

眼昏经史天何在,心尽英雄国未宁。

好向贤侯话吟侣,莫教辜负少微星。

复制

《寄温州朱尚书并呈军倅崔太博(朱名褒)》

杜荀鹤 〔唐代〕

永嘉名郡昔推名,连属荀家弟与兄。

教化静师龚渤海,篇章高体谢宣城。

山从海岸妆吟景,水自城根演政声。

今日老输崔博士,不妨疏逸伴双旌。

复制

《赠袒肩和尚》

杜荀鹤 〔唐代〕

山衣草屐染莓苔,双眼犹慵向俗开。

若比吾师居世上,何如野客卧岩隈。

才闻锡杖离三楚,又说随缘向五台。

乘醉吟诗问禅理,为谁须去为谁来。

复制

《秋日卧病(一作秋日旅中)》

杜荀鹤 〔唐代〕

浮世浮名能几何,致身流落向天涯。

少年心壮轻为客,一日病来思在家。

山顶老猿啼古木,渡头新雁下平沙。

不堪吟罢西风起,黄叶满庭寒日斜。

复制

《乱后旅中遇友人》

杜荀鹤 〔唐代〕

念子为儒道未亨,依依心向十年兄。

莫依乱世轻依托,须学前贤隐姓名。

大国未知何日静,旧山犹可入云耕。

不如自此同归去,帆挂秋风一信程。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