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李商隱 / 七言絕句 / 夜雨寄北
拼 译 译

《夜雨寄北》

李商隱 〔唐代〕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夜雨寄北 - 譯文及註釋

譯文
你問我回家的日期,歸期難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漲滿秋池。
什麼時候我們才能一起秉燭長談,相互傾訴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注釋
寄北:寫詩寄給北方的人。詩人當時在巴蜀(現在四川省),他的親友在長安,所以說「寄北」。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親友的深刻懷念。
君:對對方的尊稱,等於現代漢語中的「您」。
歸期:指回家的日期。
巴山:指大巴山,在陝西南部和四川東北交界處。這裡泛指巴蜀一帶。
秋池:秋天的池塘。
何當:什麼時候。
共:副詞,用在謂語前,表示動作行為是由兩個或幾個施事者共同發生的。可譯為「一起」。
剪西窗燭:剪燭,剪去燃焦的燭芯,使燈光明亮。這裡形容深夜秉燭長談。「西窗話雨」「西窗剪燭」用作成語,所指也不限於夫婦,有時也用以寫朋友間的思念之情。
卻話:回頭說,追述。

參考資料:

1、 《夜雨寄北》解析鑑賞 .人民教育出版社[引用日期2014-04-9]
2、 王一川.文學理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19

夜雨寄北 - 賞析

現傳李詩各本題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有人經過考證,認為它作於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後,因而不是「寄內」詩,而是寫贈長安友人的。但從詩的內容看,按「寄內」理解,似乎更確切一些。

第一句一問一答,先停頓,後轉折,跌宕有致,極富表現力。翻譯一下,那就是:「你問我回家的日期;唉,回家的日期嘛,還沒個時間啊!」其羈旅之愁與不得歸之苦,已躍然紙上。接下去,寫了此時的眼前景:「巴山夜雨漲秋池」,那已經躍然紙上的羈旅之愁與不得歸之苦,便與夜雨交織,綿綿密密,淅淅瀝瀝,漲滿秋池,瀰漫於巴山的夜空。然而此愁此苦,只是借眼前景而自然顯現;作者並沒有說什麼愁,訴什麼苦,卻從這眼前景生發開去,馳騁想象,另闢新境,表達了「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的願望。其構思之奇,真有點出人意外。然而設身處地,又覺得情真意切,字字如從肺腑中自然流出。「何當」(何時能夠)這個表示願望的詞兒,是從「君問歸期未有期」的現實中迸發出來的;「共剪……」、「卻話……」,乃是由當前苦況所激發的對於未來歡樂的憧憬。盼望歸後「共剪西窗燭」,則此時思歸之切,不言可知。盼望他日與妻子團聚,「卻話巴山夜雨時」,則此時「獨聽巴山夜雨」而無人共語,也不言可知。獨剪殘燭,夜深不寐,在淅淅瀝瀝的巴山秋雨聲中閱讀妻子詢問歸期的信,而歸期無准,其心境之鬱悶、孤寂,是不難想見的。作者卻跨越這一切去寫未來,盼望在重聚的歡樂中追話今夜的一切。於是,未來的樂,自然反襯出今夜的苦;而今夜的苦又成了未來剪燭夜話的材料,增添了重聚時的樂。四句詩,明白如話,卻何等曲折,何等深婉,何等含蓄雋永,餘味無窮!

姚培謙在《李義山詩集箋》中評《夜雨寄北》說:「'料得閨中夜深坐,多應說着遠行人'(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是魂飛到家裡去。此詩則又預飛到歸家後也,奇絕!」這看法是不錯的,但只說了一半。實際上是:那「魂」「預飛到歸家後」,又飛回歸家前的羈旅之地,打了個來回。而這個來回,既包含空間的往復對照,又體現時間的迴環對比。桂馥在《札朴》卷六里說:「眼前景反作後日懷想,此意更深。」這着重空間方面而言,指的是此地(巴山)、彼地(西窗)、此地(巴山)的往復對照。徐德泓在《李義山詩疏》里說:「翻從他日而話今宵,則此時羈情,不寫而自深矣。」這着重時間方面而言,指的是今宵、他日、今宵的迴環對比。在前人的詩作中,寫身在此地而想彼地之思此地者,不乏其例;寫時當今日而想他日之憶今日者,為數更多。但把二者統一起來,虛實相生,情景交融,構成如此完美的意境,卻不能不歸功於李商隱既善於借鑑前人的藝術經驗,又勇於進行新的探索,發揮獨創精神。

上述藝術構思的獨創性又體現於章法結構的獨創性。「期」字兩見,而一為妻問,一為己答;妻問促其早歸,己答嘆其歸期無准。「巴山夜雨」重出,而一為客中實景,緊承己答;一為歸後談助,遙應妻問。而以「何當」介乎其間,承前啟後,化實為虛,開拓出一片想象境界,使時間與空間的迴環對照融合無間。近體詩,一般是要避免字面重複的,這首詩卻有意打破常規,「期」字的兩見,特別是「巴山夜雨」的重出,正好構成了音調與章法的迴環往復之妙,恰切地表現了時間與空間迴環往復的意境之美,達到了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宋人王安石《與寶覺宿龍華院》云:「與公京口水雲間,問月'何時照我還?'邂逅我還(回還之還)還(還又之還)問月:'何時照我宿鐘山?'」楊萬里《聽雨》云:「歸舟昔歲宿嚴陵,雨打疏篷聽到明。昨夜茅檐疏雨作,夢中喚作打篷聲。」這兩首詩俊爽明快,各有新意,但在構思謀篇方面受《夜雨寄北》的啟發,也是顯而易見的。 (霍松林) 。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夜雨寄北 - 創作背影

這首詩選自《玉溪生詩》卷三,是李商隱留滯巴蜀(今四川省)時寄懷長安親友之作。因為長安在巴蜀之北,故題作《夜雨寄北》。

在南宋洪邁編的《萬首唐人絕句》里,這首詩的題目為《夜雨寄內》,意思是詩是寄給妻子的。他們認為,李商隱於大中五年(851)七月赴東川節度使柳仲郢梓州幕府,而王氏是在這一年的夏秋之交病故,李商隱過了幾個月才得知妻子的死訊。

現傳李詩各本題作《夜雨寄北》,「北」就是北方的人,可以指妻子,也可以指朋友。有人經過考證認為它作於作者的妻子王氏去世之後,因而不是「寄內」詩,而是寫贈長安友人的。

就詩的內容看,按「寄內」解,便情思委曲,悱惻纏綿;作「寄北」看,便嫌細膩恬淡,未免纖弱。

 

參考資料:

1、 《夜雨寄北》解析鑑賞 .人民教育出版社[引用日期2014-04-9]
李商隱

作者:李商隱

李商隱(約813年-約858年),字義山,號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於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裡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崑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李商隱其它诗文

《鈞天》

李商隱 〔唐代〕

上帝鈞天會眾靈,昔人因夢到青冥。

伶倫吹裂孤生竹,卻為知音不得聽。

复制

《崇讓宅東亭醉後沔然有作》

李商隱 〔唐代〕

曲岸風雷罷,東亭霽日涼。

新秋仍酒困,幽興暫江鄉。

搖落真何遽,交親或未忘。

一帆彭蠡月,數雁塞門霜。

俗態雖多累,仙標發近狂。

聲名佳句在,身世玉琴張。

萬古山空碧,無人鬢免黃。

驊騮憂老大,鶗鴂妒芬芳。

密竹沈虛籟,孤蓮泊晚香。

如何此幽勝,淹臥劇清漳。

复制

《寄永道士》

李商隱 〔唐代〕

共上雲山獨下遲,陽台白道細如絲。

君今並倚三珠樹,不記人間落葉時。

复制

《飲席戲贈同舍》

李商隱 〔唐代〕

洞中屐響省分攜,不是花迷客自迷。

珠樹重行憐翡翠,玉樓雙舞羨鵾雞。

蘭回舊蕊緣屏綠,椒綴新香和壁泥。

唱盡陽關無限疊,半杯松葉凍頗黎。

复制

《藥轉》

李商隱 〔唐代〕

鬱金堂北畫樓東,換骨神方上藥通。

露氣暗連青桂苑,風聲偏獵紫蘭叢。

長籌未必輸孫皓,香棗何勞問石崇。

憶事懷人兼得句,翠衾歸臥繡簾中。

复制

《華清宮(天寶六載,改驪山溫泉宮曰華清宮)》

李商隱 〔唐代〕

華清恩幸古無倫,猶恐蛾眉不勝人。

未免被他褒女笑,只教天子暫蒙塵。

复制

《正月崇讓宅》

李商隱 〔唐代〕

密鎖重關掩綠苔,廊深閣迥此徘徊。

先知風起月含暈,尚自露寒花未開。

蝙拂簾旌終展轉,鼠翻窗網小驚猜。

背燈獨共餘香語,不覺猶歌起夜來。

《如有》

李商隱 〔唐代〕

如有瑤台客,相難復索歸。芭蕉開綠扇,菡萏薦紅衣。

浦外傳光遠,煙中結響微。良宵一寸焰,回首是重幃。

复制

《懷求古翁》

李商隱 〔唐代〕

何時粉署仙,傲兀逐戎旃。關塞猶傳箭,江湖莫繫船。

欲收棋子醉,竟把釣車眠。謝脁真堪憶,多才不忌前。

复制

《宋玉》

李商隱 〔唐代〕

何事荊台百萬家,惟教宋玉擅才華。楚辭已不饒唐勒,

風賦何曾讓景差。落日渚宮供觀閣,開年雲夢送煙花。

可憐庾信尋荒徑,猶得三朝托後車。

复制

《代贈二首·其一》

李商隱 〔唐代〕

樓上黃昏欲望休,玉梯橫絕月中鈎。(月中鈎一作:月如鈎)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复制

《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

李商隱 〔唐代〕

深居俯夾城,春去夏猶清。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並添高閣迥,微注小窗明。越鳥巢干後,歸飛體更輕。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