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先秦 / 孟子 / 第八十二回
拼

《第八十二回》

孟子 〔先秦〕

  收英才六科列榜 中春闈二弟還家

  建文十九年秋作月,吳學誠至濟南朝見帝師,自陳知識寡昧,赴闕獨後,猶幸軍師垂鑒,不棄封菲,臣實怕悚。月君諭曰:「自古以來,遭逢國變,忠烈之士,唯今為盛。皆由高皇之載植,聖主之涵育。其殺身夷族者,正氣塞於天地;捐生殉國者,大節貫二古今;扈從出亡,與追求行在者,至義充乎宇宙。事雖殊而忠則一也。呂律薦爾才堪參贊,道可經綸。以彼之明。焉得有爽?」隨拜學誠為太師,任元相之職。趙天泰為太傅,任左相。金焦為太保,任右相。梁田玉為少師,王璡為少傅,郭節為少保,皆任亞相之職。再品律所薦姚襄,特授荊門開府。以寧義、餘慶二將,隸入標下。俞如海授為鎮守楚塞將軍。余悉照請補授。六科並舉一疏,敕下宗伯衙門議復,亦如所請。君批示曰:

  人才者,國家之楨幹;文章者,廟堂之黼黻。比因饑饉洊臻,軍旅孔亟,致曠大典。茲據呂律奏請六科並舉以補缺略,廣為搜羅,任此盤錯,正合大臣以人事君之義。着速欽遵施行!

  統行各開府、各將軍遵照,不消說得。

  未幾,軍師題報錢芹復命及其遺表,與建文皇帝御製詩冊,並請贈錢芹爵諡奏章,接踵而至。月君覽過,交御製詩文發與史館,載入本紀。諸舊臣見了,一則以喜,一則以悲。悲者,為帝眷念從亡之士,與思悼殉節之人;喜者為鑾輿之復不遠,泰階之平有日。

  忽忽過了殘歲,又是建文二十年春王正月。五開府及監軍道,並各將軍所屬文武之士,已次第送集濟南闕下。月君隨命吳學誠為文場正主考,王資為副主考,同考官:經術科呂儒,經濟科陣鶴山,詩賦科劉炎。其試經術者,專經一篇,四書兩篇,文以八家為主。有能兼通兩三經及五經者,皆從超等兼齲經濟科,試策一篇,系當今之務;論一篇,系往古之事;奏疏一篇,聽其自發已裁。文亦以八家為宗。詩賦科,試古詩、近體並賦各一首,賦以六朝為則,篇段不拘長短;詩以三唐為法,體格不拘五言、七言,但流入詞曲調者概不錄。

  請問:這樣取士之法,豈不太簡?然以作書者論之,尤為繁也。如春秋列國遊說之士,皆以立談取卿相,而人才輩出,即孔門之徙與孟氏亦然;漢重處士,名曰征君,起自岩阿,登於郎廟。而文章經術,莫盛於漢,且有出身從事,位至三公者,未聞試其文也;唐之進士,皆試詩賦一篇,甚有止以五言絕句,甲於名榜,而為天下所稱道者;至宋以策論取士,亦止兩篇,而歐、蘇、曾、王之手筆,凌轢今古,亦為一代之盛。自五安石造為制藝之文,而奇才窘束;朱晦庵集成經書之注,而學者眼孔錮蔽。臨場搜檢,等之盜賊,於是豪傑之士,且奮而掉臂去矣!從此制科之文日多,五年莫載。即衡文者,亦未窺千伯之什一。是使庸流得以抄襲而掇高魁,不亦濫觴之至哉!尤可怪者,春秋兩闈,悉系手,試文至於七篇之多,策、論、表、判無一不具,既有總裁,正、副主考,分房同考,公同甄拔,又有監臨提調,彌封謄錄,用印收卷官,防閒稽察,而卒不得一才士。何者?其文不由中出也。孔子論《詩》三百篇之旨,只「思無邪」三字盡之;今以數句之題,而必律以八股排比之文,其策論亦必囿之以格式,表間則律之以駢詞,皆娓娓數千言不止,即使班、馬再生,亦無兼善盡美之法,斯得不出於拾牙慧、竊唾餘,以粉飾一些。是故人闈所中之文,皆其平日在窗下熟讀強記文也。甚有黠者,師作之面弟讀之,不假思索,寫之而已。其間庸有長才,能揣摩人彀者,亦脫不得「油腔熟調」四字。昔者韓昌黎以曠古雄文,試輒不中,只得違心勉效時作,方獲一第。公自閱其文而笑曰:「不意我文庸腐爛惡至此!」唐季且然,而況後世?乃今之校勘科闈者固何在也。若夫法愈繁而弊滋甚,又有不悄於言專利號矣!御陽子有鑑於此,一切法網,盡行削之,但取真文而拔奇才,以吐英豪之氣。

  一在不攻冒籍,天之生才,不囿於隅,所以湯孰中立賢無方,不但越郡縣由之,即越省分亦由之。王者以四海為家,何處不可應試耶?一在不定額數,每郡、縣取十人亦可,一、二人亦可,至於並無一人亦無不可。夫才者,豈若草木之有地即生耶?奈之何定以每邑幾名也!余足跡遍天下,見一縣有童子試而至於千人,及二、三千者,有不及百人,或十許而僅止四、五人者。至其應取額數,大概不甚縣絕,故有目不識丁而跡列入黌者矣。一在不行搜撿,夫取之於我心者方謂之真文。文既真,則才亦無不真。有真才之人,苦泉之有源,浩科充沛而不可遏。即使書笥、書囊雜陳於前,不但不要看,而亦不悄看,又豈肯在袖中攜帶一兩而之文字哉!而其取法這嚴,則在於其應試。蓋不決於一日之文,而決其平素之經給予學業。大抵人在二十以內,尚有你師督責,中才力學,變甚淺保縱使神單,不過文詞敏給,安能通達聖賢大道?孔子三十而立,孟子四十不動心主是出臨民社之候。所謂「學優則仕」者如此,苦彼後世有弱冠登第,少年拜爵者,反優于于孔、孟也耶?然其至嚴之中,又具至簡至捷之法,而使人樂從。初試於郡、縣,再試於科闈,中者即成進士,其被黜者仍為布衣。雖若放棄之,而實寓磨勵之意,蓋激之再讀書而再進也。今者取士,至於三試而甫得為秀才,又再三試而後得成為時士,舉天下之秀才,而能得中春、秋兩闈者,不啻千百之什一。究竟進士之文,變不見其果優於舉人、貢士、秀才者,何也?以黜陟者總非真文也。且彼之為秀才者,亦既薄有前程,而又不能登於仕途,往往武斷鄉曲,挾制官府。甚或作奸犯科,骨玷宮牆,亦安用此秀才、貢士名色為哉。

  至於取武三科,將材則取知勇兼全,試之兵法二篇,閱其練士百日。其或有知而無勇者,果有將略,亦必甄拔。若武藝一科,試之以千斤之鼎、十石之弓、三十餘斤軍器,各就其所長而試之。如善用槍者不試刀,善用刀者不試鞭、鐧,善弓弩者方試其射。一藝果精,自可臨陣,取其真武藝,亦猶之乎取真文章也。今之武科,反以策論為主,何人不可能乎?所以武童不進,忽然改而為文;文童不進,亦忽然改而為武。若此者,其可臨陣乎?備邊乎?既曰取其武藝,正不必又責其能文也。外此而有山林處士,學貫天人,才通文武者,責令郡、縣徵聘,如其齒德兼尊,召以安車蒲輪,天子與之坐而問道,不以臣禮待之。夫如是,則天下之賢才,莫不登於廊廟,而不肖者不得以幸進矣!夫人苟無才,則一官只供一職,猶慮其意闒茸;誠有才,則一人常兼數事,曾不患其隕越。苟非賢才,雖一年而常易數官,終屬無濟;誠是賢才,即十年而不出一缺,正可收其成效。如趙充國之治兵,於定國之治獄,劉晏、韓滉之理財,皆久於其職任,而後為千古之名臣。孔子云才難,不其然乎?乃後世一秋闈而進者千餘,一春闈而進者數百餘,及其服官而升遷,則禮、樂、兵、農諸務,皆使之周流歷遍。初則泛然而取之,繼則泛然而任之,豈非舉名器而棄之,舉民社而廢之也哉?

  如今且說各開府將軍所貢文士,積至六科之久,止六十有三名,武士二十有九名。吳學誠等典試文闈,又黜一十七名。

  董彥杲等考校武場,又去了八名。文者進呈試卷,武者進呈武藝冊,俱請殿試。月君臨軒諭曰:「卿等居心至公至明,閱文至允至當,曷用再試?但孤家閱經術科,第一名黃述祖,而又有黃纘祖、黃念祖二人,孤欲並登於榜首,以為盛典。其先後次序,當聽於天。」隨令將三人名字貯於玉瓶,供於金案,先命吳學誠以龍箸夾起一名,是黃纘祖,遂定為殿元;又命趙天泰、金焦各夾起一名,黃念祖為第二,黃述祖為第三。月君又以經濟科第一名是王者興,而詩賦科第四名有王者師,因其姓名有讖,亦拔為本科第一。其武科將材並無一人,劍術科止有一名曰尹伐夏,武藝科第一名曰屠龍,皆無所更易。

  月君諭三公曰:「唐朝之制,既中進士,人主又必面考身、言、書、判四者,然後授官,此法極善。大約一命之榮,皆為庶人所瞻仰,若使面缺耳鼻,身壞肢體,或口眼女曼斜,其何以臨民上?至若言者,身之文也。施教聽政,決獄斷囚,所關甚大。倘或有舌蹇鼻塞、聲音模糊之人,胥吏尚不能聽其語言,何況庶民?縱有才能,不宜授職。孤亦不須親察以揚其丑,但示令不赴殿試,仍以進士終身可也。其武士不在此例。」退朝而散。

  至第三日,百官會集傳臚,第一名黃纘祖奏曰:「臣父禮部侍郎黃觀,殉難於羅剎磯;母翁氏,與二姊盡節於淮清橋。臣向逃匿郢中,謬承丞相呂軍師鑒拔送試的。」第二名黃念祖奏道:「臣本姓唐,先臣諱夔,字堯舉。流寓蒲台,已經四世。臣隨舅氏遷在江陵原籍,向叨教育,所以冒了外姓。而今黃述祖就是舅父之子,與臣為中表昆弟。」念祖奏出履歷,廷臣咸知一為帝師之弟,一為帝師之內侄。而月君默無一語,若絕不相關者。

  又傳唱第三名黃述祖,月君乃問:「汝父是何官?」奏道:「臣父是布衣。黃念祖之父,是臣之姑父。」月君又問:「汝父母尚在否?」又奏:「父母俱在。」唱到第四名井宿五,前奏道:「臣父工部侍郎張安國,與母賈氏,鑿舟沈於太湖,全家殉國。唯臣托於故舊井家,因從其姓。」月君諭道:「張亦為第五宿,可複本姓為張宿五,毋忘宗祧。」第五名甘採薇奏道:「臣父監察御史甘霖,殉節之日,遺命帝不復位,子孫永遠不許出仕。今幸乘輿將返,赴闕應試的。」此五人各專一經,因題曰:「五魁榜。」又傳經濟科第一名王者興,前奏:「臣父監察御史王度,奉敕勞軍徐州。聞燕王渡江,馳赴國難,時臣甫五歲。臣父託孤於中州義士晉希嬰,攜歸撫養。所以合族被戮,臣得免難。尚有一王者師,是浙江殉難臬司王良之子,晉希嬰在錢塘收匿回家的。與臣同堂誦讀,今亦叨中詩賦科。臣二人在顛沛之時,豈復知有今日?」月君顧謂大臣道:「忠義之子,鹹得登科,此天之所以報施也!」其第二名戴天蒼,詢是殉難給事中戴德彝之少子。月君呼之使前曰:「汝伯母項夫人,受盡炮烙慘刑而死,方得免一家之難。此等奇烈,亘古所無,汝知之乎?」天蒼悲泣不勝,奏曰:「伯母仰邀帝師旌典,光垂百世,臣一門幸甚!」又第三名胡復,即元相吳學誠收養少師寇胡昭之侄子,近日同歸闕下者。又唱詩賦科第一名王者師,正是王良之子。第二名金南,為合門殉國修撰王叔英之少子,育於外家襲姓金氏。月君諭曰:「爾複本姓為王南,亦是佳讖。」第三名林挺瓊,即御史林英之子。林英與袁州府太守楊任共圖起義,謀復建文帝,事泄而自縊者。以上六人,皆忠臣之令似,不出三名之內,因題曰:「鼎甲榜。」

  三科傳臚已畢,人數雖多,其無關係者不敘。內有經濟科第五名,面若獅形,聲如鯨吼,向前奏道:「臣父兵部郎中譚翼,當國難時,舉火自焚。母鄒氏、兄謹,與妹瑛姑皆縊死。臣幼出嗣,不曾與難。」月君隨問:「汝知兵乎?」奏曰:「粗知大略。」又問:「汝好武乎?」奏曰:「臣重文而愛武,前曾應過武闈,適以病疾中止。」月君諭曰:「今者忠臣之後,咸在元魁之列,以汝文武通才,屈於五名。目下將才缺典,是天欲使爾一人任之,以光令典。」遂以譚符獨占將材一科,曰:「武甲榜。」譚符大喜,叩首遵命。又唱武藝首名曰屠龍,善使大刀,重三十六斤。月君問:「刀法如何?」賓鴻代奏:「本朝考武的刀,重八十一斤,這些武舉,臉紅頸赤,狠命使個背花,總是和身轉動,不是真正力氣;若到上陣,就給他十來斤的刀,也手顫筋麻,動不得半分。屠龍的刀法,可以上得陣,殺得賊的了。又且善用飛叉,能殺人於百步之外,所以取為第一。」

  月君道:「武比文,更為難得如此。」屠龍隨奏:「徽州府太守陳彥回,是臣之姊丈。當日起兵勤王,先兄屠蛟,同日被難。臣願得殺身報仇也!」月君道:「大有志氣!足稱第一名。」第二是朱飛虎,系陣亡都指揮朱鑒之子。生得鐵面虬髯,尖鼻吊眼,身材瘦削,骨格棱崢,卻是拐一足的。而能徒步跳躍,馬上如飛,因此上人稱為「飛虎」。月君諭道:「首名是龍,次名是虎,有龍虎風雲之兆,應題此科曰:『龍虎榜。」』賓鴻又奏:「當日失一朱飛虎,今日又得一朱飛虎,二虎膂力不相上下,獨是所用兩柄鐵錘,五師傳授,只可以當步戰。但壞了一足,必須跨馬,而又不能用長大軍器,所以列為第二。」又唱第三名,叫做小貫虱龔殳。其父龔翊,原是金川門的守兵,因李景隆開門降燕,他就逃去不食而死,是儲福一流人物。伊子在童稚之時,便好的射箭,百發百中,人比之沈休貫虱,故有此號。

  董彥杲奏道:「論他的箭法,可以與由基、皂旗二人相較。只因弓軟了些,不能穿札,屈為第三。」龔殳奏道:「臣父本一小卒,雖然殉國,世無知者。臣不自量來應武科,冀得為先父顯揚大節!」月君慰諭道:「忠、孝本無二致,爾父為不亡矣!」

  隨看第四名陳鉞,年甫弱冠,用的是鈎鐮槍。月君問:「有人傳授否?」陳鉞奏:「是先父授了,又經自己操練出來的。」月君又問:「汝父是甚名字?」奏道:「都督陳暉。曾與燕王百戰陣亡的。臣今來應武科,不貪富貴,只要學得先人,與燕賊進個死活罷了!」彥杲奏道:「他的鈎鐮槍法甚精,可以敵硬斗強。演他一軍,亦顯威武。」

  以下幾人,雖各有武藝,總不能超越尋常,只可充偏裨之數。武科唱畢,月君乃問尹伐夏:「汝能劍術,從何處得來?」回奏:「臣父即鄖陽國國師尹天峰。授臣以飛劍法術,不論遠近,能取人首級。特來應試,輔佐中朝的。」月君又問:「飛劍斬人,還能飛回否?」應道:「不能。要斬是斬個主兒,曷用飛回?」月君降諭道:「飛劍法術,只有得劍仙,其劍能屈能伸,能剛能柔,能短能長,可以通靈變化。若在劍俠,只講得擊刺,算在武藝之列。如今尹伐夏的劍術,大抵用符咒遣着鬼神去的,若是正神,豈有助人行殺?若是邪神,擅行殺戮,必致上千天怒,這算是邪術。堂堂天朝,曷用此為?但彼既遠來,孤家別有調度。以後劍術一科,只索虛懸罷了。」隨退朝回宮。

  越三日,賜宴於西湖之歷下亭,文武進士咸集。比漢之上林、唐之曲江止宴文者為殊也。月君又降敕三道。其一曰:

  黃念祖為孤之弟,雖原籍江陵,而流寓蒲台,已經五世。曾祖、祖、禰墳墓,咸在於斯,其可舍此而去乎?汝其仍復唐姓,原歸蒲邑,田園未蕪,松菊猶存也。古人四十強仕,方為道明德立之時。汝尚須閉戶讀書,潛心養氣,學成而名自立。當以不朽之業為己任,勿以暫時之榮華為可悅,方得謂古之學者,可以繼爾祖父之志矣!黃述祖為孤之表弟,年輕學淺,驟得科名,若不能謹身修德,殊非家門之美事。況汝雙親已老,晨昏溫清,正宜常依膝下。古人有云:「報君之日長,報親之日短」矣!余今為帝師,爾二人比肩立朝,非使其子弟為卿,大有乖於聖賢之旨乎!恭候皇帝復位之日,爾等方可出仕。各賜白金一千兩,速歸故里。欽哉,毋忽!

  敕下之日,諸元魁俱在相府,吳學誠讀罷,矍然大驚,曰:「帝師非仙人,乃聖人也!」念祖隨稟道:「某等若希富貴,早就尋來,何俟今日?舅父有命曰:『恐帝師不知汝輩下落,未免縈懷,若去請謁,又涉干求。是以假途應試,微帝師降敕,亦即辭歸也。」諸大臣皆大讚道:「唐介公真可謂世其家者!」

  余兩敕,一文科忠臣之後,先行補缺,黃纘祖、張宿五、甘採薇、王者師,均授學士;王者興、金南、林挺瓊,皆僉憲御史;胡復、戴天蒼,並除監軍道。一武科譚符,授為京營監軍;屠龍、陳鉞畀為左右翼;小貫虱龔殳為前鋒使;朱飛虎發往司韜軍門,任中營副將之職;尹天峰發往登州董彥嵩軍前,防海擢用。其餘文武,皆由大冢宰次第掣選,不在話下。

  忽報建文皇帝,差侍臣二員,齎敕旨到來。諸舊臣大喜,整頓出郊迎接。正是:鑾駕未還,先下九天鳳詔;朝儀已定,允稱百世鴻猷。且看下回分解。

复制
孟子

作者:孟子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 ,鄒國(今山東鄒城東南)人。戰國時期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後、荀子之前的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孟子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思想,被韓愈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元朝追封為「亞聖」。孟子的言論著作收錄於《孟子》一書。其中《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於國也》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等篇編入中小學語文教科書中。

孟子其它诗文

《丈軒詩》

孟子 〔先秦〕

謫仙獨立風埃外,函丈席間藏法界。食前不愧孟子譏,容膝尚笑陶生隘。

若知北斗可藏身,定是須彌堪納芥。不容廣坐九百萬,誰信維摩室本大。

复制

《上樞密韓太尉書》

孟子 〔先秦〕

  太尉執事: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以為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致。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今觀其文章,寬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間,稱其氣之小大。太史公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與燕、趙間豪俊交遊,故其文疏盪,頗有奇氣。此二子者,豈嘗執筆學為如此之文哉?其氣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動乎其言而見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轍生十有九年矣。其居家所與游者,不過其鄰里鄉黨之人;所見不過數百里之間,無高山大野可登覽以自廣;百氏之書,雖無所不讀,然皆古人之陳跡,不足以激發其志氣。恐遂汩沒,故決然捨去,求天下奇聞壯觀,以知天地之廣大。過秦、漢之故都,恣觀終南、嵩、華之高,北顧黃河之奔流,慨然想見古之豪傑。至京師,仰觀天子宮闕之壯,與倉廩、府庫、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後知天下之巨麗。見翰林歐陽公,聽其議論之宏辯,觀其容貌之秀偉,與其門人賢士大夫游,而後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無憂,四夷之所憚以不敢發,入則周公、召公,出則方叔、召虎。而轍也未之見焉。

  且夫人之學也,不志其大,雖多而何為?轍之來也,於山見終南、嵩、華之高,於水見黃河之大且深,於人見歐陽公,而猶以為未見太尉也。故願得觀賢人之光耀,聞一言以自壯,然後可以盡天下之大觀而無憾者矣。

  轍年少,未能通習吏事。向之來,非有取於斗升之祿,偶然得之,非其所樂。然幸得賜歸待選,使得優遊數年之間,將以益治其文,且學為政。太尉苟以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复制

《同子瞻次過遠重字韻》

孟子 〔先秦〕

孟子自誇心不動,未試永嘉鐵輪重。

弟兄六十老病餘,萬里同遭海隅送。

長披羊裘類嚴子,罷食豬肝同閔仲。

大男留處事田畝,幼子隨行躬釜瓮。

低眉語笑接鄰父,彈指吁嗟到蠻洞。

茅茨一日敢忘葺,桑柘十年須勉種。

來時邂逅得相攜,歸去逡巡應復從。

莫驚憂患爾來同,久知出處平生共。

雖令子孫治家學,休炫文章供世用。

潁川築室久未成,夜來忽作西湖夢。

复制

《孟子·赤子之心》

孟子 〔先秦〕

真淳未鑿本諸天,飲食啼號所性然。

情慾不生無外誘,聖人之質自渾全。

复制

《孟子·養志》

孟子 〔先秦〕

世俗養親惟口體,誰能養志若曾參。

至誠順遷無違咈,為是心其父母心。

复制

《孟子·孟子見梁惠王》

孟子 〔先秦〕

道氣淒涼七百年,招賢一舉獨非天。

當場禮義難分別,回首空山重惘然。

复制

《孟子·萬物皆備》

孟子 〔先秦〕

一性之中兼萬善,人人無欠亦無餘。

倍蓰什伯相為遠,性分之原豈有殊。

复制

《別潮州》

孟子 〔先秦〕

閫侯兵卒初辭去,刺史漁丁復遣來。傳食如今非孟子,灘聲愁聽惡溪雷。

复制

《黎太監永思詩》

孟子 〔先秦〕

大家東徵逐子回,子如從龍母當來。龍飛在天隨百雷,蟒衣玉帶晏清陪。

有羹可遺荅涓埃,高涼墓水黃猿哀。谷異死同趨夜台,慈烏啞啞傷痛哉。

負土封丘如黃能,長楸森森手自栽。寺人孟子心未灰,凡百君子詩可裁。

复制

《四十》

孟子 〔先秦〕

孔子四十而不惑,孟子四十不動心。

爾年已及德未就,可不汲汲痛自箴。

复制

《哭孟子乾行人三首 其二》

孟子 〔先秦〕

雙淚闌干麻紵衣,素溪何日再漁磯。義當有激身如寄,死可無慚願竟違。

鵬翼九天孤眾望,龍逢千古話同歸。舊緘不忍重開讀,腸斷當年急手揮。

复制

《雜劇·崔鶯鶯待月西廂記·張君瑞鬧道場(第一本)》

孟子 〔先秦〕

楔子

(外扮老夫人上,開)老身姓鄭,夫主姓崔,官拜前朝相國,不幸因病告殂。只生得個小姐,小字鶯鶯。年一十九歲,針指女工,詩詞書算,無不能者。老相公在日,曾許下老身之侄--乃鄭尚書之長子鄭恆--為妻。因俺孩兒父喪未滿,未得成合。又有個小妮子,是自幼伏侍孩兒的,喚作紅娘。一個小廝,喚做歡郎。先夫棄世之後,老身與女孩兒扶柩至博陵安葬;因路途有阻,不能得去,來到河中府,將這靈柩寄在普救寺內。這寺是先夫相國修造的,是則天娘娘香火院,況兼法本長老又是俺相公剃度的和尚;因此俺就這西廂下一座宅子安下。一壁寫書附京師去,喚鄭恆來相扶回博陵去。我想先夫在日,食前方丈,從者數百;今日至親則這三四口兒,好生傷感人呵!

【仙呂】【賞花時】夫主京師祿命終,子母孤孀途路窮;因此上旅櫬在梵王宮。盼不到博陵舊冢,血淚灑杜鵑紅。

今日暮春天氣,好生困人,不免喚紅娘出來分付他。紅娘何在?(旦來,扮紅見科)(夫人云)你看佛殿上沒人燒香呵,和小姐閒散心耍一回去來。(紅雲)謹依嚴命。(夫人下)(紅雲)小姐有請。(正旦扮鶯鶯上)(紅雲)夫人着俺和姐姐佛殿上閒耍一回去來。(旦唱)

【么篇】可正是人值殘春蒲郡東,門掩重關蕭寺中;花落水流紅,閒愁萬種,無語怨東風。(並下)

第一折

(正末扮張生騎馬,引倈人上,開)小生姓張,名珙,宇君瑞,本貫西洛人也。先人拜禮部尚書,不幸五旬之上,因病身亡。後一年喪母。小生書劍飄零,功名未遂,游於四方。即今貞元十七年二月上旬,唐德宗即位,欲往上朝取應,路經河中府過。蒲關上有一故人,姓杜名確,字君實,與小生同郡同學,當初為八拜之交。後棄文就武,遂得武舉狀元,官拜征西大元帥,統領十萬大軍,鎮守着蒲關。小生就望哥哥一遭,卻往京師求進。暗想小生螢窗雪案,刮垢磨光,學成滿腹文章,尚在湖海飄零,何日得遂大志也呵!萬金寶劍藏秋水,滿馬春愁壓繡鞍。

【仙呂】【點絳唇】遊藝中原,腳根無線、如蓬轉。望眼連天,日近長安遠。

【混江龍】向詩書經傳,蠹魚似不出費鑽研。將棘圍守暖,把鐵硯磨穿。投至得雲路鵬程九萬里,先受了雪窗螢火二十年。才高難入俗人機,時乖不遂男兒願。空雕蟲篆刻,綴斷簡殘編。

行路之間,早到蒲津。這黃河有九曲,此正古河內之地,你看好形勢也呵!

【油葫蘆】九曲風濤何處顯,則除是此地偏。這河帶齊梁,分秦晉,隘幽燕;雪浪拍長空,天際秋雲卷;竹索纜浮橋,水上蒼龍偃;東西潰九州,南北串百川。歸舟緊不緊如何見?卻便似弩箭乍離弦。

【天下樂】只疑是銀河落九天;淵泉、雲外懸,入東洋不離此徑穿。滋洛陽千種花,潤梁園萬頃田,也曾泛浮槎到日月邊。

話說間早到城中。這裡一座店兒,琴童接下馬者!店小二哥那裡?(小二上,雲)自家是這狀元店裡小二哥。官人要下呵,俺這裡有乾淨店房。(末雲)頭房裡下,先撒和那馬者!小二哥,你來,我問你:這裡有甚麼閒散心處?名山勝境,福地寶坊皆可。(小二雲)俺這裡有一座寺,名曰普救寺,是則天皇后香火院,蓋造非俗:琉璃殿相近青宵,舍利塔直侵雲漢。南來北往,三教九流,過者無不瞻仰;則除那裡可以君子遊玩。(末雲)琴童料持下晌午飯!俺到那裡走一遭便回來也。(童雲)安排下飯,撒和了馬,等哥哥回家。(下)

(法聰上)小僧法聰,是這普救寺法本長老座下弟子。今日師父赴齋去了,着我在寺中,但有探長老的,便記着,待師父回來報知。山門下立地,看有甚麼人來。(末上,雲)卻早來到也。(見聰了,聰問雲)客官從何來?(末雲)小生西洛至此,聞上剎幽雅清爽,一來瞻仰佛像,二來拜謁長老。敢問長老在麼?(聰雲)俺師父不在寺中,貧僧弟子法聰的便是,請先生方丈拜茶。(末雲)既然長老不在呵,不必吃茶;敢煩和尚相引,瞻仰一遭,幸甚!(聰雲)小僧取鑰匙,開了佛殿、鐘樓、塔院、羅漢堂、香積廚,盤桓一會,師父敢待回來。(做看科)(未雲)是蓋造得好也呵!。

【村里迓鼓】隨喜了上方佛殿,早來到下方僧院。行過廚房近西,法堂北,鐘樓前面。遊了洞房,登了寶塔,將迴廊繞遍。數了羅漢,參了菩薩,拜了聖賢。(鶯鶯引紅娘捻花枝上,雲)紅娘,俺去佛殿上耍去來。(末做見科)呀!正撞着五百年前風流業冤。

【元和令】顛不剌的見了萬千,似這般可喜娘的龐兒罕曾見。則着人眼花撩亂口難言,魂靈兒飛在半天。他那裡盡人調戲嚲着香肩,只將花笑捻。

【上馬嬌】這的是兜率宮,休猜做了離恨天。呀,誰想着寺里遇神仙!我見他宜嗔宜喜春風面,偏、宜貼翠花鈿。

【勝葫蘆】則見他宮樣眉兒新月偃,斜侵入鬢雲邊。(旦雲)紅娘,你覷:寂寂僧房人不到,滿階苔襯落花紅。(末雲)我死也!未語人前先靦腆,櫻桃紅綻,玉粳白露,半響恰方言。

【幺篇】恰便似嚦嚦鶯聲花外囀,行一步可人憐。解舞腰肢嬌又軟,千般裊娜,萬般旖旎,似垂柳晚風前。

(紅雲)那壁有人,咱家去來。(旦回顧覷末,下)(末雲)和尚,恰怎麼觀音現來?(聰雲)胡說,這是河中開府崔相國的小姐。(末雲)世間有這等女子,豈非天姿國色乎?休說那模樣兒,則那一對小腳兒,價值百縊之金。(聰雲)偌遠地,他在那壁,你在這壁,繫着長裙兒,你便怎知他腳兒小?(末雲)法聰,來、來、來,你問我怎便知,你覷:

【後庭花】若不是襯殘紅,芳徑軟,怎顯得步香塵底樣兒淺。且休題眼角兒留情處,則這腳蹤兒將心事傳。慢俄延,投至到櫳門兒前面,剛挪了一步遠。剛剛的打個照面,風魔了張解元。似神仙歸洞天,空餘下楊柳煙,只聞得鳥雀喧。

【柳葉兒】呀,門掩着梨花深院,粉牆兒高似青天。恨天,天不與人行方便,好着我難消遣,端的是怎留連。小姐呵,則被你兀的不引了人意馬心猿?(聰雲)休惹事,河中開府的小姐去遠了也。(末唱)

【寄生草】蘭麝香仍在,珮環聲漸遠。東風搖曳垂楊線,遊絲牽惹桃花片,珠簾掩映芙蓉面。你道是河中開府相公家,我道是南海水月觀音現。"十年不識君王面,始信嬋娟解誤人"。小生便不往京師去應舉也罷。(覷聰雲)敢煩和尚對長老說知,有僧房借半間,早晚溫習經史,勝如旅邸內冗雜。房金依例拜納,小生明日自來也。

【賺煞】餓眼望將穿,饞口涎空咽,空着我透骨髓相思病染,怎當他臨去秋波那一轉!休道是小生,便是鐵石人也意惹情牽。近庭軒,花柳爭妍,日午當庭塔影圓。春光在眼前,爭奈玉人不見,將一座梵王宮疑是武陵源。(並下)

第二折

(夫人上,白)前日長老將錢去與老相公做好事,不見來回話。道與紅娘,傳着我的言語去問長老:幾時好與老相公做好事?就着他辦下東西的當了,來回我話者。(下)(淨扮潔上)老僧法本,在這普救寺內做長老。此寺是則天皇后蓋造的,後呆崩損,又是崔相國重修的,觀今崔第夫人領着家眷扶柩回博陵,因路阻暫寓本寺西廂之下,待路通回博陵遷葬。夫人處事溫儉,治家有方,是是非非,人莫敢犯。夜來老僧赴齋,不知曾有人來望老僧否?(喚聰問科)(聰雲)夜來有一秀才自西洛而來,特謁我師,不遇而返。(潔雲)山門外覷着,若再來時,報我知道。(末上)昨日見了那小姐,倒有顧盼小生之意。今日去問長老借一間僧房,早晚溫習經史;倘遇那小姐出來,必當飽看一會。

【中呂】【粉蝶兒】不做周方,埋怨殺你個法聰和尚!借與我半間兒客舍僧房,與我那可憎才居止處門兒相向。雖不能夠竊玉偷香,且將這盼行雲眼睛兒打當。

【醉春風】往常時見傅粉的委實羞,畫眉的敢是謊;今日多情人一見了有情娘,着小生心兒里早癢、癢。迤逗得腸慌,斷送得眼亂,引惹得心忙。(末見聰科)(聰雲)師父正望先生來哩,只此少待,小僧通報去。(潔出見末科)(末雲)是好一個和尚呵!

【迎仙客】我則見他頭似雪,鬢如霜,面如童,少年得內養;貌堂堂,聲朗朗,頭直上只少個圓光。恰便似捏塑來的僧伽像。

(潔雲)請先生方丈內相見。夜來老僧不在,有失迎迓,望先生恕罪!(末雲)小生久聞老和尚清譽,欲來座下聽講,何期昨日不得相遇。今能一見,是小生三生有幸矣。(潔雲)先生世家何郡?敢問上姓大名,因甚至此?(末雲)小生姓張,名珙,字君瑞。

【石榴花】大師一一問行藏,小生仔細訴衷腸,自來西洛是吾鄉,宦遊在四方,寄居咸陽。先人拜禮部尚書多名望,五旬上因病身亡。(潔雲)老相公棄世,必有所遺。(末唱)平生正直無偏向,止留下四海一空囊。

【斗鶴鶉】俺先人甚的是渾俗和光,衠一味風清月朗。(潔雲)先生此一行,必上朝取應去。(末唱)小生無意求官,有心待聽講。小生特謁長老,奈路途奔馳,無以相饋。量着窮秀才人情則是紙半張,又沒甚七青八黃,盡着你說短論長,一任待掂斤播兩。徑稟:有白銀一兩,與常住公用,略表寸心,望笑留是幸!(潔雲)先生客中,何故如此?(末雲)物鮮不是辭,但充講下一茶耳。

【上小樓】小生特來見訪,大師何須謙讓。(潔雲)老僧決不敢受,(末唱)這錢也難買柴薪,不夠齋糧,且備茶湯。(覷聰雲)這一兩銀末為厚禮。你若有主張,對艷妝,將言詞說上,我將你眾和尚死生難忘。(潔雲)先生必有所請。(末雲)小生不揣有懇,因惡旅邸冗雜,早晚難以溫習經史;欲假一室,晨昏聽講。房金按月任意多少。(潔雲)敝寺頗有數問,任先生揀選。(末唱)

【幺篇】也不要香積廚,枯木堂。遠着南軒,離着東牆,靠着西廂。近主廊,過耳房,都皆停當。(潔雲)便不呵,就與老僧同處何如?(末笑雲)要恁怎麼。你是必休提着長老方丈。

(紅上,雲)老夫人着俺問長老:幾時好與老相公做好事?看得停當回話。須索走一遭去來。(見潔科)長老萬福!夫人使侍妾來問:幾時好與老相公做好事?着看的停當了回話。(末背雲)好個女子也呵!

【脫布衫】大人家舉止端詳,全沒那半點兒輕狂。大師行深深拜了,啟朱唇語言得當。

【小梁州】可喜娘的龐兒淺淡妝,穿一套縞素衣裳;胡伶淥老不尋常,偷睛望,眼挫里抹張郎。

【幺篇】若共他多情的小姐同鴛帳。怎捨得他疊被鋪床。我將小姐央,夫人央,他不令許放,我親門寫與從良。

(潔雲)二月十五日,可與老相公做好事。(紅雲)妾與長老同去佛殿看了,卻回夫人話。(潔雲)先生請少坐,老僧同小娘子看一遭便來(末雲)何故卻小生?便同行一遭,又且何如?(潔雲)便同行。(末雲)着小娘子先行,俺近後些。(潔雲)一個有道理的秀才。(末雲)小生有一句話敢道麼?(潔雲)便道不妨。(末唱)

【快活三】崔家女艷汝,莫不是演撒你個老潔郎?(潔雲)俺出家人那有此事?(末唱)既不沙,卻怎睃趁着你頭上放毫光,打扮的特來晃。

(潔雲)先生是何言語!早是那小娘子不聽得哩,若知呵,是甚意思!(紅上撈殿科)(末唱)

【朝天子】過得主廊,引入洞房,好事從天降。我與你看着門兒,你進去。(潔怒雲)先生,此非先王之法言。豈不得罪於聖人之門乎?老僧偌大年紀,焉肯作此等之態?(末唱)好模好樣忒莽撞,沒則羅便罷,煩惱怎麼那唐三藏?怪不得小生疑你,偌大一個宅堂,可怎生別沒個兒郎,使得梅香來說勾當。(潔雲)老夫人治家嚴肅,內外並無一個男子出入。(末背雲)這禿廝巧說。你在我行、口強,硬抵着頭皮撞。(潔對紅雲)這齋供道場都完備了,十五日請夫人小姐拈香。(末問雲)何故?(潔雲)這是崔相國小姐至孝,為報父母之恩。又是老相公禫日,就脫孝服,所以做好事。(末哭科,雲)"哀哀父母,生我劬勞,欲報深恩,吳天罔極。"小姐是一女子,尚然有報父母之心;小生湖海飄零數年,自父母下世之後,並不曾有一陌紙錢相報。望和尚慈悲為本,小生亦備錢五千,怎生帶得一分兒齋,追薦俺父母咱!便夫人知也不妨,以盡人子之心。(潔雲)法聰與這先生帶一分者。(末背問聰雲)那小姐明日來麼?(聰雲)他父母的勾當,如何不來。(末背雲)這五千錢使得有些下落者。

【四邊靜】人間天上,看鶯鶯強如做道場。軟玉溫香,休道是相親傍;若能夠盪他一盪,倒與人消災障。

(潔雲)都到方丈吃茶。(做到科)(末雲)小生更衣咱。(末出科,雲)那小娘子已定出來也,我只在這裡等待問他咱。(紅辭潔雲)我不吃茶了,恐夫人怪來遲,去回話也。(紅出科)(末迎紅娘祗揖科)小娘子拜揖!(紅雲)先生萬福!(末雲)小娘子莫非鶯鶯小姐的侍妾麼?(紅雲)我便是,何勞先生動問?(末雲)小生姓張,名珙,字君瑞,本貫西洛人也,年方二十三歲,正月十七日子時建生,並不曾娶妻……(紅雲)誰問你來?(末雲)敢問小姐常出來麼?(紅怒雲)先生是讀書君子,孟子曰:"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君子"瓜田不納履,李下不整冠。"道不得個"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俺夫人治家嚴肅,有冰霜之操。內無應門五尺之童,年至十二三者,非呼召不敢輒入中堂。向日鶯鶯潛出閨房,夫人窺之,召立鶯鶯於庭下,責之日:"汝為女子,不告而出閨門,倘遇遊客小僧私視,豈不自恥。"鶯立謝而言曰:"今當改過從新,毋敢再犯。"是他親女,尚然如此,何況以下侍妾乎?先生習先王之道,尊周公之禮,不干己事,何故用心?早是妾身,可以容恕,若夫人知其事呵,決無干休。今後得問的問,不得問的休胡說!(下)(末雲)這相思索是害也!

【哨遍】聽說罷心懷悒怏,把一天愁都撮在眉尖上。說"夫人節操凜冰霜,不召呼,誰敢輒入中堂?"自思想,比及你心兒里畏懼老母親威嚴,小姐呵,你不合臨去也叫頭兒望。待颺下教人怎颺?赤緊的情沾了肺腑,意惹了肝腸。若今生難得有情人,是前世燒了斷頭香。我得時節手掌里奇擎,心坎兒里溫存,眼皮兒上供養。

【耍孩兒】當初那巫山遠隔如天樣,聽說罷又在巫山那廂。業身軀雖是立在迴廊,魂靈兒巴在他行。本待要安排心事傳幽客,我只怕漏泄春光與乃堂。夫人怕女孩兒春心蕩,怪黃鶯兒作對,怨粉蝶兒成雙。

【五煞】小姐年紀小,性氣剛。張郎倘得相親榜,乍相逢厭見何郎粉,看邂逅偷將韓壽香。才到得風流況,成就了會溫存的嬌婿,怕甚麼能拘束的親娘。

【四煞】夫人忒慮過,小生空妄想,郎才女貌合相仿。休直待眉兒淺淡思張敞,春色飄零憶阮郎,非是咱自誇獎:他有德言工貌,小生有恭儉溫良。

【三煞】想着他眉兒淺淺描,臉兒淡淡妝,粉香膩玉搓咽項。翠裙鴛繡金蓮小,紅袖鸞銷玉筍長。不想呵其實強:你撇下半天風韻,我拾得萬種思量。卻忘了辭長老。(見潔科)小生敢問長老,房舍如何?(潔雲)塔院側過西廂一間房,甚是瀟灑,正可先生安下。現收拾下了,隨先生早晚來。(末雲)小生便回店中搬去。(潔雲)吃齋了去。(末雲)老僧收拾下齋,小生取行李便來。(潔雲)既然如此,老僧準備下齋,先生是必便來。(下)(末雲)若在店中人鬧,倒好消遣;搬在寺中靜處,怎麼捱這淒涼也呵。

【二煞】院宇深,枕簟涼,一燈孤影搖書幌。縱然酬得今生志,着甚支吾此夜長。睡不着如翻掌,少可有一萬聲長吁短嘆,五千遍搗枕槌床。

【尾】嬌羞花解語,溫柔玉有香,我和他乍相逢記不真嬌模樣,我則索手低着牙兒慢慢的想。(下)

第三折

(正旦上,雲)老夫人着紅娘問長老去了,這小賤人不來我行回話。(紅上,雲)回夫人話了,去回小姐話去。(旦雲)使你問長老:幾時做好事?(紅雲)恰回夫人話也。正待回姐姐話:二月十五日,請夫人姐姐拈香。(紅笑雲)姐姐,你不知,我對你說一件好笑的勾當。咱前日寺里見的那秀才,今日也在方丈里。他先出門兒外等着紅娘,深深唱個喏道:"小生姓張,名珙,字君瑞,本貫西洛人也,年二十三歲,正月十七日子時建生,並不曾娶妻。"姐姐,卻是誰問他來?他又問:"那壁小娘子莫非鶯鶯小姐的侍妾乎?小姐常出來麼?"被紅娘搶白了一頓呵回來了。姐姐,我不知他想甚麼哩,世上有這等傻角!(旦笑雲)紅娘,休對夫人說。天色晚也,安排香案,咱花園內燒香去來。(下)(末上,雲)搬至寺中,正近西廂居址。我問和尚每來,小姐每夜花園內燒香。這個花園和俺寺中合着。比及小姐出來,我先在太湖石畔牆角兒邊等待,飽看一會。兩廊僧眾都睡着了。夜深人靜,月朗風清,是好天氣也呵!正是"閒尋方丈高僧語,悶對西廂皓月吟。"

【越調】【鬥鵪鶉】玉宇無塵,銀河瀉影;月色橫空,花陰滿庭;羅袂生寒,芳心自警。側着耳朵兒聽,躡着腳步兒行,悄悄冥冥,潛潛等等。

【紫花兒序】等待那齊齊整整,裊裊婷婷,姐姐鶯鶯。一更之後,萬籟無聲,直至鶯庭。若是迴廊下沒揣的見俺可憎,將他來緊緊的摟定;只問你那會少離多,有影無形。

(旦引紅娘上,雲)開了角門兒,將香桌出來者。(末唱)

【金蕉葉】猛聽得角門呀的一聲,風過處花香細生。踮着腳兒仔細定睛,比我那初見時龐兒越整。(旦雲)紅娘,移香桌兒近太湖石畔放者!(末做看科,雲)料想着嬌厭拘束,等閒飛出廣寒宮。看他容分一捻,體露半襟,辨香袖以無言,垂羅裙而不語。似湘陵妃子,斜倚舜廟朱扉;如玉殿嫦娥,微觀蟾宮素影。是好女子也呵!

【調笑令】我這裡甫能,見娉婷,比着那月殿嫦娥也不恁般撐。遮遮掩掩穿芳徑,料應來小腳兒難行。可喜娘的臉兒百媚生,兀的不引子人魂靈。(旦雲)取香來!(末雲)聽小姐祝告甚麼?(旦雲)此一炷香,願化去先人,早生天界!此一柱香,願中堂老母,身安無事!此一炷香,……(做不語科)(紅雲)姐姐不祝這一炷香,我替姐姐祝告:願俺姐姐早尋一個姐夫,拖帶紅娘咱!(旦再拜雲)心中無限傷心事,盡在深深兩拜中。(長吁科)(末雲)小姐倚欄長嘆,似有動情之意。

【小桃紅】夜深香靄散空庭。簾幕東風靜。拜罷也斜將曲欄憑,長吁了兩三聲。剔團圝明月如懸鏡。又不見輕雲薄霧,都只是香煙人氣,兩般兒氤氳得不分明。

我雖不及司馬相如,我則看小姐頗有文君之意,我且高吟一絕,看他說甚的:"月色溶溶夜,花陰寂寂春;如何臨皓魄,不見月中人?"(旦雲)有人牆角吟詩。(紅雲)這聲音便是那二十三歲不曾娶妻的那傻角。(旦雲)好清新之詩,我依韻做一首。(紅雲)你兩個是好做一首。(旦念詩云)"蘭閨久寂寞,無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應憐長嘆人。"(末雲)好應酬得快也呵!

【禿廝兒】早是那臉兒上撲堆着可憎,那堪那心兒里埋沒着聰明。他把那新詩和得忒應聲,一字字,訴衷情,堪聽。

【聖藥王】那語句清,抒律輕,小名兒不枉了喚做鶯鶯。他若是共小生、廝覷定,隔牆兒酬和到天明。方信道"惺惺的自古惜惺惺。"

我撞出去,看他說甚麼。

【麻郎兒】我拽起羅衫欲行,(旦做見科)他陪着笑臉兒相迎。(紅雲)姐姐,有人,咱家去來,怕夫人嗔着。(鶯回顧下)(末唱)不做美的紅娘太淺情,便做道"謹依來命"。

【幺篇】我忽聽、一聲、猛驚。原來是撲剌刺宿鳥飛騰,顫巍巍花梢弄影,亂紛紛落紅滿徑。小姐,你去了呵,那裡發付小生!

【絡絲娘】空撇下碧澄澄蒼苔露冷,明皎皎花篩月影。白日淒涼枉耽病,今夜把相思再整。

【東原樂】簾垂下,戶已扃,卻才個悄悄相問,他那裡低低應。月朗風清恰二更。廝傒爭:他無緣,小生薄命。

【綿搭絮】恰尋歸路,佇立空庭,竹梢風擺,斗柄雲橫。呀!今夜淒涼有四星,他不瞅人待怎生!雖然是眼角兒傳情,咱兩個口不言心自省。

今夜甚睡到我眼裡呵!

【拙魯速】對着盞碧螢螢短檠燈,倚着扇冷清清舊幃屏。燈兒又不明,夢兒又不成;窗兒外淅零零的風兒透疏欞,忒楞楞的紙條兒鳴;枕頭兒上孤另,被窩兒坐寂靜。你便是鐵石人,鐵石人也動情。

【幺篇】怨不能,恨不成,坐不安,睡不寧。有一日柳遮花映,霧帳雲屏,夜闌人靜,海誓山盟。恁時節風流嘉慶,錦片也似前程,美滿恩情,咱兩個畫堂春自生。

【尾】一天好事從今定,一首詩分明照證;再不向青瑣闥夢兒中尋,則去那碧桃花樹兒下等。(下)

第四折

(潔引聰上,雲)今日二月十五日開啟,眾僧動法器者。請夫人小姐拈香。比及夫人未來,先請張生拈香。怕夫人問呵,則說道貧僧親者。(末上,雲)今日二月十五日,和尚請拈香,須索走一遭。

【雙調】【新水令】梵王宮殿月輪高,碧琉璃瑞煙籠罩。香煙雲蓋結,諷咒海波潮。幡影飄遙,諸檀越盡來到。

【駐馬聽】法鼓金鐸,二月春雷響殿角;鐘聲佛號,半天風雨灑松梢。侯門不許老僧敲,紗窗外定有紅娘報。害相思的饞眼腦,見他時須看個十分飽。(末見潔科)(潔雲)先生先拈香,恐夫人問呵,則說是老僧的親,(末拈香科)

【沈醉東風】惟願存在的人間壽高,亡化的天上逍遙。為曾、祖、父先靈,禮佛、法、僧三寶。焚名香暗中禱告:則願得紅娘休劣,夫人休焦,犬兒休惡!佛囉,早成就了幽期密約!

(夫人引旦上,雲)長老請拈香,小姐,咱走一遭。(末做見科)(覷聰雲)為你志誠呵,神仙下降也。(聰雲)這生卻早兩遭兒也。(末唱)

【雁兒落】我則道這玉天仙離了碧霄,原來是可意種來清醮。小子多愁多病身,怎當他傾國傾城貌。

【得勝令】恰便似檀口點櫻桃,粉鼻兒倚瓊瑤,淡白梨花面,輕盈楊柳腰。妖嬈,滿面兒撲堆着俏;苗條,一團兒是嬌。

(潔雲)貧僧一句話,夫人行敢道麼?老僧有個敝親,是個飽學的秀才,父母亡後,無可相報。對我說"央及帶一分齋,追薦父母。"貧僧一時應允了,恐夫人見責。(夫人云)長老的親便是我的親,請來廝見咱。(末拜夫人科)(眾僧見旦發科)(末唱)

【喬牌兒】大師年紀老,法座上也凝眺;舉名的班首真呆僗,覷着法聰頭做金磬敲。

【甜水令】老的小的,村的俏的,沒顛沒倒,勝似鬧元宵。稔色人兒,可意冤家,怕人知道,看時節淚眼偷瞧。

【折桂令】着小生迷留沒亂,心癢難撓。哭聲兒似鶯囀喬林,淚珠兒似露滴花梢。大師也難學,把一個發慈悲的臉兒來朦着,擊磬的頭陀懊惱,添香的行者心焦。燭影風搖,香靄雲飄;貪着鶯鶯,燭滅香消。

(潔雲)風滅燈也。(末雲)小生點燈燒香。(旦與紅雲)那生忙了一夜。

【錦上花】外像兒風流,青春年少;內性兒聰明,冠世才學。扭捏着身子兒百般做作,米往向人前賣弄俊俏。

(紅雲)我猜那生。

【幺篇】黃昏這一回,白日那一覺,窗兒外那會鑊鐸。到晚來向書幃里比及睡着,千萬聲長吁怎捱到曉。

(末雲)那小姐好生顧盼小子。

【碧玉簫】情引眉梢,心緒你知道;愁種心苗,情思我猜着。暢懊惱!響鐺鐺雲板敲。行者又嚎,沙彌又哨,您須不奪人之好。

(潔與眾僧發科了)(動法器了,潔搖鈴杵宣疏了,燒紙科)(潔雲)天明了也,請夫人小姐回宅。(末雲)再做一會也好,那裡發付小生也呵!

【鴛鴦煞】有心爭似無心好,多情卻被無情惱。勞攘了一宵,月兒沈,鍾兒響,雞兒叫。暢道是玉人歸去得疾,好事收拾得早,道場畢諸人散了。酩子裡各歸家,葫蘆提鬧到曉。(並下)

【絡絲娘煞尾】則為你閉月羞花相貌,少不得剪草除根大小。

題目老夫人閒春院

崔鶯鶯燒夜香

正名小紅娘傳好事

張君瑞鬧道場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