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先秦 / 孟子 / 孟子·仁熟
拼

《孟子·仁熟》

孟子 〔先秦〕

雖然仁道繫心根,熟處工夫在所存。

惟是日新常不息,取之左右自逢原。

复制

孟子·仁熟 - 賞析

孟子

作者:孟子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 ,鄒國(今山東鄒城東南)人。戰國時期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後、荀子之前的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孟子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思想,被韓愈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元朝追封為「亞聖」。孟子的言論著作收錄於《孟子》一書。其中《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於國也》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等篇編入中小學語文教科書中。

孟子其它诗文

《孟子三章》

孟子 〔先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環而攻之而不勝。夫環而攻之,必有得天時者矣,然而不勝者,是天時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順之。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戰,戰必勝矣。

  富貴不能淫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舜發於畎畝之中,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是人 一作:斯人)

  人恆過,然後能改;困於心衡於慮而後作;征於色發於聲而後喻。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然後知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也。

复制

《孟子四章》

孟子 〔先秦〕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主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四端也,猶其有四體也。有是四端而自謂不能者,自賊者也;謂其君不能者,賊其君者也。凡有四端於我者,知皆擴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民為貴

  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是故得乎丘民而為天子,得乎天子為諸侯,得乎諸侯為大夫。諸侯危社稷,則變置,犧牲既成,粢盛既絜,祭祀以時,然而旱乾水溢,則變置社稷。」

  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公孫丑問曰):「敢問夫子惡乎長?」曰:「我知言,我善養吾浩然之氣。」「敢問何謂浩然之氣?」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於心,則餒矣。我故曰,告子未嘗知義,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無若宋人然。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長者寡矣。以為無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長者,揠苗者也。非徒無益,而又害之。」

复制

《幕中書懷》

孟子 〔先秦〕

宦遊老歲月,春花漸空枝。

坐耗鏡中顏,日饒鬢邊絲。

流俗宜重輕,青雲勢參差。

剛腸寡所合,出門復何之。

趨向於今乖,考古聊自怡。

黃卷有聖賢,目覽心與期。

君子顧萬世,小人較一時。

不見九原骨,貴賤共狐狸。

惟有賢愚名,縱久亦兩岐。

退之賦二鳥,無乃為物移。

信己一推天,孟子真吾師。

得喪付濁醪,身外非所知。

复制

《勸學示江原諸生》

孟子 〔先秦〕

古人名教自詩書,淺俗頹風好力扶。口誦聖賢皆進士,身為仁義媽真儒。

任從客笑原思病,莫管時譏孟子迂。通要設施窮要樂,不須隨世問榮枯。

复制

《司馬遷》

孟子 〔先秦〕

孔鸞負文章,不忍留枳棘。

嗟子刀鋸間,悠然止而食。

成書與後世,憤悱聊自釋。

領略非一家,高辭殆天得。

雖微樊父明,不失孟子直。

彼欺以自私,豈啻相十百。

复制

《能賦台》

孟子 〔先秦〕

萬頃玻瓈水浸空,台前佳色詠難窮。

倚欄人在煙霞外,落筆詩成笑語中。

屬句畏慚非孟子,供歡端合有車公。

解將能否分優劣,過眼昭然向與雄。

复制

《三君子篇》

孟子 〔先秦〕

老氏結巨網,釋迦懸利鈎。紛紛下人海,垂餌當亂流。

以彼溷中趣,兼之性命浮。何患英雄人,不來流上頭。

流頭大魚上,形瑰果如牛。變化直飛去,二老胡不收。

乃知青雲上,招手有孔丘。借問孔夫子,何術招此儔。

彼無異端在,一語教人愁。氣盡即無我,長生言不讎。

輪迴不可得,寂滅終恥羞。蓋棺萬物盡,惟獨斯文留。

沈雄乃不死,精力斯當勠。此道一深入,機來難自由。

胸中沃至味,玉瓚盛黃流。貪瞋怨慟怖,一一皆謬悠。

乃知師恩重,聳我出我幽。與我一世間,福祿諸天侔。

假非玉書聖,不恐寧肇修。萬年弗可揭,一揭乾坤休。

老聃樹桃李,獨秀惟莊周。此人澹無欲,永可泥塗龜。

一朝感鯤鵬,欲作逍遙遊。公然脫彼網,吾學同喜憂。

靈均亦在楚,孟子還居鄹。當日三君子,朝朝閱九州。

复制

《丹陽孫思和訪余於洞庭詩以送之 其一》

孟子 〔先秦〕

曾訪南徐孟子灣,七峰高處恣躋攀。何當再約孫明復,遍覽長江兩岸山。

复制

《孟子》

孟子 〔先秦〕

孟子不肯比伊尹,仲尼方可期文王。

聖賢自得固厚重,庸俗始以己較量。

微生喜以佞面詆,臧氏惡非禮所當。

惜哉二子不自重,以人可否何不詳。

复制

《谷里章》

孟子 〔先秦〕

上有青山,下有滄洲。步有回波,面有紅流。吞吐風雲,呼吸觜昴。

審能處之可銷憂,退谷中人帶笭箵。山中繚繞茅舍旁,寒泉之流激琅琅。

雙石西峰我在東,無情鈎加此漫郎,性情荒浪氣志剛。

東鄰之人揮鈎車,胎鰾孤■浪屋加。鈎綸相投不遑舍,聱牙會懾歸吾家。

我蓑我笠聊自娛,沒溺愧彼鄰舍漁。沙門招提宅谷西,金仙宮殿雲漢齊。

撞鐘擊磬禮耶毗,子欲詣之持清齋。箇中有人坐無為,飢餐困眠氣答酡。

撫掌咍然笑呵呵,吾昏將奈此子何。漫歌八曲音清泠,風高水寒三嘆聲。

勿哦大洞修黃庭,谷中之樂寔難名。長江北來,樊水流東,樊山水曲大回中。

倏倏之魚泳油洋,鈎舟漁人鼓鳴榔。

浩歌一闋清滄浪,終焉無求漫相忘。大江之東叢石起,谽谺聚石江鳴水。

小回中間浪不惡,釣台嵯峨瞰城郭。去來客船是中泊,漫成二闋回中曲。

豪人仲謀當漢衰,建安之際鼎祚移。江淮萬里吳帝之,冕旒十二龍捲垂。

輅車華蓋日月旗,荒墟之中不可求。宮室故處春草青,長刀大劍可治生。

我先田老相次耕,大夫勸相歌三成。江北洲,西陽國,蕪城桑柘彌阡陌。

婦可力蠶身力穡,四歌不用愁衣食。一元大武牽何之,良田附郭吳東陲,牧童田父麻單衣。

叔閒修治木駃騠,從吾真者真吾兒。西陽罷田飽飯嘻,五歌六歌神自怡。

李甥叔靜盪兩槳,弱翁將船欲安往。大回小回閒釣魚,送客便擬酣醺如。

酒徒之誚謂浪名,世俗交加漫不聽。行無惡客相逢迎,醉歌七終將八成。

杯樽杯湖上杯亭,浪翁杯飲醉少醒。嬉然自打舴艋行,菰蒲芰荷出青萍,仰天大笑風泠泠。

杯湖西南為退谷,壽藤累累縈壽木。涓泉奔注匯樊曲,醉耳琤瑽亂鳴玉。

城中友生綰銅墨,身備四殊攸好德。窪樽日醉主與客,挾以石門天地窄。

杯湖退穀人好游,可厭之類乃所羞。

忽焉草木成高丘,此游此泛生幽憂。淵明之風繼者誰,士源孟子接武來。

嚴霜皓雪春風熙,倒置日月寒溫移。來游者子充良知,子能得之可勿疑。

此道不迂不回遹,子能識之可游佚。勉強行之今是古,谷中之人君踵武。

狂生作此谷里章,意追浪叟俱商羊。

松風颼飀蘭草香,與君壽考終不忘。

复制

《象祠記》

孟子 〔先秦〕

  靈、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慰安君,因諸苗夷之請,新其祠屋,而請記於予。予曰:「毀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新之也,何居乎?」曰:「斯祠之肇也,蓋莫知其原。然吾諸蠻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舉而不敢廢也。」予曰:「胡然乎?有鼻之祀,唐之人蓋嘗毀之。象之道,以為子則不孝,以為弟則傲。斥於唐,而猶存於今;壞於有鼻,而猶盛於茲土也,胡然乎?」

  我知之矣:君子之愛若人也,推及於其屋之烏,而況於聖人之弟乎哉?然則祀者為舜,非為象也。意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後乎?不然,古之驁桀者豈少哉?而象之祠獨延於世,吾於是蓋有以見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澤之遠且久也。

  象之不仁,蓋其始焉耳,又烏知其終之不見化於舜也?《書》不云乎:「克諧以孝,烝烝乂,不格奸。」 瞽瞍亦允若,則已化而為慈父。象猶不弟,不可以為諧。進治於善,則不至於惡;不抵於奸,則必入於善。信乎,象蓋已化於舜矣!《孟子》曰:「天子使吏治其國,象不得以有為也。」斯蓋舜愛象之深而慮之詳,所以扶持輔導之者之周也。不然,周公之聖,而管、蔡不免焉。斯可以見象之既化於舜,故能任賢使能而安於其位,澤加於其民,既死而人懷之也。諸侯之卿,命於天子,蓋《周官》之制,其殆仿於舜之封象歟?

  吾於是蓋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無不可化之人也。然則唐人之毀之也,據象之始也;今之諸夷之奉之也,承象之終也。斯義也,吾將以表於世,使知人之不善,雖若象焉,猶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雖若象之不仁,而猶可以化之也。」

复制

《孟子見梁襄王》

孟子 〔先秦〕

  孟子見梁襄王。出,語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見所畏焉。

  卒然問曰:『天下惡乎定?』

  吾對曰:『定於一。』『孰能一之?』

  對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

  『孰能與之?』

  對曰:『天下莫不與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間旱,則苗槁矣。天油然作雲,沛然下雨,則苗浡然興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殺人者也。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誠如是也,民歸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