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先秦 / 孟子 / 孟子·王道勸齊王
拼

《孟子·王道勸齊王》

孟子 〔先秦〕

列國分爭幾百年,人心天命不其然。

欲儒概執春秋義,何忍斯民久倒懸。

复制

孟子·王道勸齊王 - 賞析

孟子

作者:孟子

孟子(約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軻,字子輿 ,鄒國(今山東鄒城東南)人。戰國時期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後、荀子之前的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與孔子並稱「孔孟」。孟子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思想,被韓愈列為先秦儒家繼承孔子「道統」的人物,元朝追封為「亞聖」。孟子的言論著作收錄於《孟子》一書。其中《魚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於國也》和《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等篇編入中小學語文教科書中。

孟子其它诗文

《孟子·由仁義行》

孟子 〔先秦〕

聖心仁義相為一,行動無非個裹來。

已自不思並不勉,曷嘗着意為安排。

复制

《孟子·自得》

孟子 〔先秦〕

勿助勿忘隨所事,潛心積慮孰加功。

待須默識心融後,左右逢原觸處通。

复制

《孟子·人不可以無恥》

孟子 〔先秦〕

恥字在人為甚大,根心羞惡不容無。

所存所失分岐路,為跖為堯遂兩途。

复制

《勉學者》

孟子 〔先秦〕

繞座群書如累玉,夜燈忘睡晝忘飢。

文章須用聖賢斷,議論要通今古疑。

孟子豈無仁義國,荀卿猶作帝王師。

太平歧路安於掌,好跨大宛萬里馳。

复制

《能賦台》

孟子 〔先秦〕

萬頃玻瓈水浸空,台前佳色詠難窮。

倚欄人在煙霞外,落筆詩成笑語中。

屬句畏慚非孟子,供歡端合有車公。

解將能否分優劣,過眼昭然向與雄。

复制

《齋中讀書 其八》

孟子 〔先秦〕

素王六經外,《論語》其總龜。紀者六十四,義取《春秋》辭。

同門有不善,一一具書之。由求予亢寮,言失不可追。

揆諸朋友義,情得徇其私。寧形弟子短,但以尊先師。

試觀孟子徒,克丑亦若斯。後儒不曉事,吹毛務求疵。

倡論輟從祀,平反者為誰。不若鄉愿人,非刺無可施。

瞽宗祀此輩,眾口庶不訾。吾思屋上烏,愛由丈人推。

云何七十子,一眚罷其祠。何年復舊典,俎豆敕有司。

复制

《還東野詩》

孟子 〔先秦〕

吾於古人少所同,惟識韓家十八翁。

其辭浩大無崖岸,有似碧海吞浸秋晴空。

此老頗自負,把人常常看。

於時未嘗有夸詫,只說東野口不乾。

我生最遲暮,不識東野身。

能得韓老低頭拜,料得亦是無量文章人。

前日杜子長,借我孟子詩。

三日三夜讀不倦,坐得脊折臀生胑。

旁人笑我苦若是,何為竟此故字紙。

童子請我願去燒,此詩苦澀讀不喜。

吾聞旁人笑,嘆之殊不已。

又畏童子言,藏之不敢示。

奈何天下俱若然,吾與東野安得不泯焉。

复制

《浣溪沙 次韻禮院孟子周僉院秋夜曲二疊》

孟子 〔先秦〕

天闊秋高初夜長。浮塵消盡霧蒼茫。澄澄孤月轉危牆。

金井有聲惟墜露,玉階無色乍疑霜。不聞人語只吟螿。

复制

《贈盧魯山 其二》

孟子 〔先秦〕

一詩將兩年,不出非空然。為子有佳行,重為進德篇。

孔孟有常處,四通八達路。其道甚坦夷,行之莫能御。

夜思而晝行,求至慎勿遽。存誠防他歧,積微從寸步。

積之能不已,其率可馳騖。仁義固其常,忠信乃先具。

正直常與游,前卻慎勿顧。所謂氣馬者,尤宜審其御。

孟子言最詳,揚雄亦深悟。勉之復勉之,子無忽吾語。

凡我今之人,皆欲達其所。而況鄉閭中,待君為處女。

复制

《牆上難為趨》

孟子 〔先秦〕

昔稱梁孟子。兼聞魯孔丘。記政聊為述。問東豈相酬。

末代多僥倖。卿相盡經由。台郎百金價。台司千萬求。

當朝少直筆。趨代皆曲鈎。廷尉十年不得調。將軍百戰未封侯。

夜伏擁門作常伯。自有蒲萄得涼州。白璧求善價。明珠難暗投。

高牆不可踐。井水自難浮。風胡有年歲。銛利比吳鈎。

复制

《諸子喻山水》

孟子 〔先秦〕

  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 《論語·子罕》

  上不天則下不遍覆,心不地則物不必載。太山不立好惡,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小助,故能成其富。故大人寄形於天地而萬物備,歷心於山海而國家富。上無忿怒之毒,下無伏怨之患,上下交朴,以道為舍。故長利積,大功立,名成於前,德垂於後,治之至也。《韓非子·大體》

  海不辭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辭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厭人,故能成其眾;士不厭學,故能成其聖。 《管子·形勢解》

  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論語·雍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論語·子罕》

  徐子曰:「仲尼亟稱於水,曰:『水哉,水哉!』何取於水也?」

  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晝夜,盈科而後進,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爾。苟為無本,七、八月之間雨集,溝澮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孟子·離婁下》

  孟子曰:「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於海者難為水,游於聖人之門者難為言)。觀水有術,必觀其瀾。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於道也,不成章不達。」《孟子·盡心上》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老子》第八章

  江海所以能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王。 《老子》第66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老子》第78章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敵 而制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 《孫子·虛實篇》

复制

《魚我所欲也》

孟子 〔先秦〕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於生者,故不為苟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於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於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於死者,則凡可以辟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辟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鍾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鍾於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歟 通 與;鄉 通 向;辟 通 避)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