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先秦 / 宋玉 / 屈原列傳
拼 译 译

《屈原列傳》

宋玉 〔先秦〕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平屬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曰:「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為『非我莫能為也。』」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離騷」者,猶離憂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若《離騷》者,可謂兼之矣。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而見義遠。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蟬蛻於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屈原既絀。其後秦欲伐齊,齊與楚從親,惠王患之。乃令張儀佯去秦,厚幣委質事楚,曰:「秦甚憎齊,齊與楚從親,楚誠能絕齊,秦願獻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懷王貪而信張儀,遂絕齊,使使如秦受地。張儀詐之曰:「儀與王約六里,不聞六百里。」楚使怒去,歸告懷王。懷王怒,大興師伐秦。秦發兵擊之,大破楚師于丹、淅,斬首八萬,虜楚將屈匄,遂取楚之漢中地。懷王乃悉發國中兵,以深入擊秦,戰於藍田。魏聞之,襲楚至鄧。楚兵懼,自秦歸。而齊竟怒,不救楚,楚大困。明年,秦割漢中地與楚以和。楚王曰:「不願得地,願得張儀而甘心焉。」張儀聞,乃曰:「以一儀而當漢中地,臣請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而設詭辯於懷王之寵姬鄭袖。懷王竟聽鄭袖,復釋去張儀。是時屈原既疏,不復在位,使於齊,顧反,諫懷王曰:「何不殺張儀?」懷王悔,追張儀,不及。

  其後,諸侯共擊楚,大破之,殺其將唐眜。時秦昭王與楚婚,欲與懷王會。懷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國,不可信,不如毋行。」懷王稚子子蘭勸王行:「奈何絕秦歡!」懷王卒行。入武關,秦伏兵絕其後,因留懷王,以求割地。懷王怒,不聽。亡走趙,趙不內。復之秦,竟死於秦而歸葬。

  長子頃襄王立,以其弟子蘭為令尹。楚人既咎子蘭以勸懷王入秦而不反也。屈平既嫉之,雖放流,眷顧楚國,繫心懷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然終無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見懷王之終不悟也。

  人君無愚智賢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然亡國破家相隨屬,而聖君治國累世而不見者,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懷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蘭,兵挫地削,亡其六郡,身客死於秦,為天下笑,此不知人之禍也。《易》曰:「井渫不食,為我心惻,可以汲。王明,並受其福。」王之不明,豈足福哉!令尹子蘭聞之,大怒。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於頃襄王。頃襄王怒而遷之。屈原至於江濱,被發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歟?何故而至此?」屈原曰:「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漁父曰:「夫聖人者,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舉世皆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江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之溫蠖乎?」乃作《懷沙》之賦。於是懷石,遂自投汨羅以死。

  屈原既死之後,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辭而以賦見稱。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其後楚日以削,數十年竟為秦所滅。自屈原沉汨羅後百有餘年,漢有賈生,為長沙王太傅。過湘水,投書以吊屈原。

  太史公曰:「余讀《離騷》、《天問》、《招魂》、《哀郢》,悲其志。適長沙,過屈原所自沉淵,未嘗不垂涕,想見其為人。及見賈生吊之,又怪屈原以彼其材游諸侯,何國不容,而自令若是!讀《鵩鳥賦》,同死生,輕去就,又爽然自失矣。」

复制

屈原列傳 - 賞析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為楚懷王左徒。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xián)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
  屈原名平,與楚國的王族同姓。他曾擔任楚懷王的左徒。見聞廣博,記憶力很強,通曉治理國家的道理,熟悉外交應對辭令。對內與懷王謀劃商議國事,發號施令;對外接待賓客,應酬諸侯。懷王很信任他。
  楚之同姓:楚王族本姓羋(mǐ),楚武王熊通的兒子瑕封於屈,他的後代遂以屈為姓,瑕是屈原的祖先。楚國王族的同姓。屈、 景、昭氏都是楚國的王族同姓。楚懷王:楚威王的兒子,名熊槐,公元前年至前年在位。左徒:楚國官名,職位僅次於令尹。博聞強志:見識廣博,記憶力強。志,同「記」明於治亂:通曉國家治亂的道理嫻於辭令:擅長講話。嫻,熟悉。辭令,指外交方面應酬交際的語言。

  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平屬(zhǔ)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曰:「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為『非我莫能為也。』」王怒而疏屈平。
  上官大夫和他同在朝列,想爭得懷王的寵幸,心裡嫉妒屈原的才能。懷王讓屈原制訂法令,屈原起草尚未定稿,上官大夫見了就想強行更改它(想邀功),屈原不贊同,他就在懷王面前讒毀屈原說:「大王叫屈原制訂法令,大家沒有不知道的,每一項法令發出,屈原就誇耀自己的功勞說:除了我,沒有人能做的。」懷王很生氣,就疏遠了屈原。
  上官大夫:楚大夫。上官,複姓。憲令:國家的重要法令。屬:寫作。

  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chán)(chǎn)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離騷」者,猶離憂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dá),未嘗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fěi)而不亂。若《離騷》者,可謂兼之矣。上稱帝嚳(kù),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舉類邇(ěr)而見義遠。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zhuó)(nào)污泥之中,蟬蛻(tuì)於濁(zhuó)(huì),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jiào)然泥(niè)而不滓(zǐ)者也。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屈原痛心懷王惑於小人之言,不能明辨是非,小人混淆黑白,使懷王看不明白,邪惡的小人妨礙國家,端方正直的君子則不為朝廷所容,所以憂愁苦悶,寫下了《離騷》。「離騷」,就是遭到憂愁的意思。天是人類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處於困境就會追念本源,所以到了極其勞苦疲倦的時候,沒有不叫天的;遇到病痛或憂傷的時候,沒有不叫父母的。屈原行為正直,竭儘自己的忠誠和智慧來輔助君主,讒邪的小人來離間他,可以說到了困境了。誠信卻被懷疑,忠實卻被誹謗,能夠沒有怨恨嗎?屈原之所以寫《離騷》,其原因大概是從怨憤引起的。《國風》雖然多寫男女愛情,但不過分而失當。《小雅》雖然多譏諷指責,但並不宣揚作亂。像《離騷》,可以說是兼有二者的特點了。它對遠古上溯到帝嚳,近世稱述齊桓公,中古稱述商湯和周武王,用來諷刺當時的政事。闡明道德的廣闊崇高,國家治亂興亡的道理,無不完全表現出來。他的文筆簡約,詞意精微,他的志趣高潔,行為廉正。就其文字描寫來看,不過尋常事物,但它的旨趣是極大的(因為關係到國家的治亂),舉的是近事,而表達的意思卻十分深遠。由於志趣高潔,所以文章中稱述的事物也是透散着芬芳的,由於行為廉正,所以到死也不為奸邪勢力所容。他獨自遠離污泥濁水之中,像蟬脫殼一樣擺脫濁穢,浮游在塵世之外,不受濁世的玷辱,保持皎潔的品質,出污泥而不染。可以推斷,屈原的志向,即使和日月爭輝,也是可以的。
  《離騷》:屈原的代表作,自敘生平的長篇抒情詩。關於詩題,後人有二說。一釋「離」為「罹」的通假字,離騷就是遭受憂患。二是釋「離」為離別,離騷就是離別的憂愁。反本:追思根本。反,通「返」。慘怛:憂傷。蓋:表推測性判斷,大概。帝嚳:古代傳說中的帝王名。相傳是黃帝的曾孫,號高辛氏,齊桓:即齊桓公,名小白,春秋五霸之一,公元前年至前年在位。湯:商朝的開國君主。武:指周武王,滅商建立西周王朝。條貫:條理,道理。「見」同「現」。指:同「旨」。邇:近。「見」同「現」。稱物芳:指《離騷》中多用蘭、桂、蕙、芷等香花芳草作比喻。疏:離開。濯淖:污濁。蟬蛻:這裡是擺脫的意思。獲:玷污。滋:通「茲」,黑。皭然:潔白的樣子。泥:通「涅」,動詞,染黑。滓:污黑。

  屈原既絀(chù)。其後秦欲伐齊,齊與楚從(zòng)親,惠王患之。乃令張儀佯(yáng)去秦,厚幣委質事楚,曰:「秦甚憎齊,齊與楚從親,楚誠能絕齊,秦願獻商、於(wū)之地六百里。」楚懷王貪而信張儀,遂絕齊,使使如秦受地。張儀詐之曰:「儀與王約六里,不聞六百里。」楚使怒去,歸告懷王。懷王怒,大興師伐秦。秦發兵擊之,大破楚師于丹、淅(xī),斬首八萬,虜楚將屈匄(gài),遂取楚之漢中地。懷王乃悉發國中兵,以深入擊秦,戰於藍田。魏聞之,襲楚至鄧。楚兵懼,自秦歸。而齊竟怒,不救楚,楚大困。明年,秦割漢中地與楚以和。楚王曰:「不願得地,願得張儀而甘心焉。」張儀聞,乃曰:「以一儀而當漢中地,臣請往如楚。」如楚,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jìn)尚,而設詭辯於懷王之寵姬鄭袖。懷王竟聽鄭袖,復釋去張儀。是時屈原既疏,不復在位,使於齊,顧反,諫懷王曰:「何不殺張儀?」懷王悔,追張儀,不及。
  屈原已被罷免。後來秦國準備攻打齊國,齊國和楚國結成合縱聯盟互相親善。秦惠王對此擔憂。就派張儀假裝脫離秦國,用厚禮和信物呈獻給楚王,對懷王說:「秦國非常憎恨齊國,齊國與楚國卻合縱相親,如果楚國確實能和齊國絕交,秦國願意獻上商、於之間的六百里土地。」楚懷王起了貪心,信任了張儀,就和齊國絕交,然後派使者到秦國接受土地。張儀抵賴說:「我和楚王約定的只是六里,沒有聽說過六百里。」楚國使者憤怒地離開秦國,回去報告懷王。懷王發怒,大規模出動軍隊去討伐秦國。秦國發兵反擊,在丹水和淅水一帶大破楚軍,殺了八萬人,俘虜了楚國的大將屈匄,於是奪取了楚國的漢中一帶。懷王又發動全國的兵力,深入秦地攻打秦國,交戰於藍田。魏國聽到這一情況,襲擊楚國一直打到鄧地。楚軍恐懼,從秦國撤退。齊國終於因為懷恨楚國,不來援救,楚國處境極端困窘。第二年,秦國割漢中之地與楚國講和。楚王說:「我不願得到土地,只希望得到張儀就甘心了。」張儀聽說後,就說:「用一個張儀來抵當漢中地方,我請求到楚國去。」到了楚國,他又用豐厚的禮品賄賂當權的大臣靳尚,通過他在懷王寵姬鄭袖面前編造了一套謊話。懷王竟然聽信鄭袖,又放走了張儀。這時屈原已被疏遠,不在朝中任職,出使在齊國,回來後,勸諫懷王說:「為什麼不殺張儀?」懷王很後悔,派人追張儀,已經來不及了。
  絀:通「黜」,廢,罷免。指屈原被免去左徒的職位。從:同「縱」。從親,合縱相親。當時楚、齊等六國聯合抗秦,稱為合縱,楚懷王曾為縱長。惠王:秦惠王,公元前年至年在位。張儀:魏人,主張「連橫」,遊說六國事奉秦國,為秦惠王所重。詳:通「佯」。委:呈獻。質:通「贄」,信物。商、於:秦地名。商,在今陝西商州市東南。於,在今河南內鄉東。丹、淅:二水名。丹水發源於陝西商州市西北,東南流入河南。淅水,發源於南盧氏縣,南流而入丹水。屈匄::楚大將軍。漢中:今湖北西北部、陝西東南部一帶。藍田:秦縣名,在今陝西藍田西。鄧:春秋時蔡地,後屬楚,在今河南鄧州市一帶。明年:指楚懷王十八年(公元前年)。靳尚:楚大夫。一說即上文的上官大夫。顧反:回來。反,通「返」。

  本文是一篇極為優秀的傳記文學。文章以記敘屈原生平事跡為主,用記敘和議論相結合的方式熱烈歌頌了屈原的愛國精神、政治才能和高尚品德,嚴厲地譴責了楚懷王的昏庸和上官大夫、令尹子蘭的陰險。本文所記敘的屈原的生平事跡,特別是政治上的悲慘遭遇,表現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國的興衰存亡息息相關,他確實是竭忠盡智了。屈原留給後人的財富甚豐,他的高尚品德、愛國精神乃至文學成就,至今具有深遠的影響。
宋玉

作者:宋玉

宋玉,又名子淵,戰國時鄢(今襄陽宜城)人, 楚國辭賦作家。生於屈原之後,曾事楚頃襄王。好辭賦,為屈原之後辭賦家,與唐勒、景差齊名。相傳所作辭賦甚多,《漢書·卷三十·藝文志第十》錄有賦16篇,今多亡佚。流傳作品有《九辨》、《風賦》、《高唐賦》、《登徒子好色賦》等,但後3篇有人懷疑不是他所作。所謂「下里巴人」、「陽春白雪」、「曲高和寡」的典故皆他而來。 

宋玉其它诗文

《河中陪帥游亭(一作陪河中節度使遊河亭)》

宋玉 〔先秦〕

倚闌愁立獨徘徊,欲賦慚非宋玉才。滿座山光搖劍戟,

繞城波色動樓台。鳥飛天外斜陽盡,人過橋心倒影來。

添得五湖多少恨,柳花飄蕩似寒梅。

复制

《渡江雲 揚州感舊追悼西樵荔裳伯吁介夫諸先生並懷阮亭豹人穆倩定九舟次無言諸公》

宋玉 〔先秦〕

揚州何限好,無情江水,送去渺天涯。風流推宋玉,更有烏衣,門第舊琅琊。

珠簾璧月,賓徒盛、多少繁華。記當年、水樓煙郭,滿地採蓮娃。

傷嗟。一城畫鼓,兩岸紅燈,共萬家鴛瓦。都付與、風彫菰米,浪打蘋花。

牧之已老青樓換,重經過、帽側檐斜。風定處,隔江隱隱琵琶。

复制

《哭羅達則》

宋玉 〔先秦〕

太阿出匣捲晴虹,誰肯埋光九地中。萬里攜書來上國,一時揮翰動諸公。

杜陵避地身將老,宋玉招魂事已空。前輩交遊看欲盡,為君彈淚灑秋風。

复制

《感遇其四》

宋玉 〔先秦〕

宋玉事楚王。

立身本高潔。

巫山賦彩雲。

郢路歌白雪。

舉國莫能和。

巴人皆捲舌。

一感登徒言。

恩情遂中絕。

复制

《保定途中偶成》

宋玉 〔先秦〕

高柳平堤列兩行,柔條拂面引風涼。蟬聲遠近鳴相應,馬足東西去各忙。

伏盡相如猶病渴,秋來宋玉更悲傷。獨憐野叟茅檐外,一枕松陰午夢長。

复制

《病起秋懷 其二》

宋玉 〔先秦〕

蕭蕭木葉下平皋,衰鬢鬅鬙怕自搔。烽火東南滄海暗,夕陽西北暮雲高。

閒懷已負青團扇,野興初生白薴袍。蕭散只應輸宋玉,能將九辨續離騷。

复制

《劉阮遇仙圖為提督河道楊克敏通政賦》

宋玉 〔先秦〕

眼中風景非塵寰,熟視毋乃天台山。迥然仙境與世絕,斷崖無罅愁躋攀。

瀑水千尋灑寒雪,危峰十二浮煙鬟。野渡南通赤城道,石橋下鎖清溪灣。

沉沉一洞截山口,恐是天造蓬萊關。深行入洞凡幾里,雞犬聲喧白雲里。

濁水清塵此地分,珠宮貝闕中天起。芝耳曾聞商調悲,松顏不受秦封恥。

澗邊夾路記行蹤,亂插桃花傍流水。西天不教化人城,萬片飛霞散晴綺。

洞中美人冰雪容,星冠玉佩驚游龍。長者為姊弱為妹,臨風宛若雙芙蓉。

未識人間有伉儷,但覺世外無春冬。端居不吟芍藥句,蛾眉肯蹙蓮花峰。

三生有客緣未了,不期而遇真奇逢。雁盪山頭日西沒,採藥迷途意荒忽。

珍禽逸響來繽紛,瑤草幽香散蓬勃。客子由來阮與劉,一一平生有仙骨。

丹室原稱奼女家,藍橋即是神仙窟。雙璧相攜歸洞房,紫衣小隊侍兩旁。

霓旌翠葆總生色,鸞簫鼉鼓紛成行。供炊擬作胡麻飯,合卺先進昆崙觴。

鮫綃文席琥珀枕,百歲寧憂春夜長。天潢牛女漫暌隔,巫山雲雨何荒唐。

流年忽忽如奔電,偶在山中憶鄉縣。請從此別去還來,卻對桃花重開宴。

仙凡便覺兩悠悠,未盡離觴淚如霰。一去如同澗下流,重來事異梁問燕。

輕狂柳絮非妾心,珍重蒲花似郎面。銅燭半銷雲母屏,琅函未啟黃庭經。

鳳笙絕響緱山黑,瑤瑟斷弦湘水青。玄猿長嘯白鶴舞,蒼天赤日空岩扃。

豈知二客一分手,身如夢蝶愁難醒。世移物換幾塵劫,桑田海水雙浮萍。

春來再理登山屐,藥裹行裝感疇昔。人非物是心茫然,小桃花紅水空碧。

耳畔疑聞杵臼聲,道傍只見豺狼跡。風鬟霧鬢今有無,恐在山頭化為石。

此身未老將何從,紫府瑤台繆通籍。人生有合還有離,仙猶未免將奚為。

山經地誌或偶爾,見者何人傳者誰。長生久視本絕欲,誨淫野合能無欺。

赤豹凌風說山鬼,白狐拜鬥成妖姬。危哉二客幸不死,奇逢堪喜還堪悲。

錦衣郎君內供奉,一紙風流百金重。鵝溪新絹寫此圖,把玩精神欲飛動。

銀台敕使偶得之,坐見丹青照梁棟。款予頻挽木蘭舟,催詩旋發蒲萄瓮。

安得人如宋玉才,為君一賦桃源洞。

复制

《青溪道士吟留別京邑諸游好》

宋玉 〔先秦〕

青溪道士餐白石,掃地焚香坐空碧。

月映蒹葭秋水寬,雪覆栟櫚暮雲圻。

山深路僻無人煙,沙泠天空留虎跡。

可惜一朝不自堅,來作清朝蘭省客。

烈日騎馬堀堁中,搔首乾坤嗟迫迮。

下筆連蜷雌蜺氣,吐口夭矯丹霞色。

雄心不除俠骨存,十年學道亦何益。

何物美器橫相加,籍籍聲滿長安陌。

長安大道連平沙,王侯戚里紛豪華。

銀台畫閣三千尺,繡箔珠樓十萬家。

省郎卜居窮巷裡,車馬趨之若流水。

爭設瓊筵借彩毫,朝入西園暮東邸。

摛辭盡道李王孫,執轡皆稱魏公子。

主人轟飲醉向天,淋漓紅燭落花前。

銀漢半斜沉夜柝,繁霜歌罷彈哀弦。

有客醒然不御酒,獨擁香爐對暝煙。

吁嗟乎!美服人所指,器盈神理殃。

為歡尚未畢,含沙已在旁。

匹夫睚眥修七箸,惡聲狺狺安可量。

子蘭讒屈平,登徒毀宋玉。

謂奏相如琴,未滅淳于燭。

禰生鼓吏慚未能,幼輿丘壑無不足。

青天何高高,白日去莽莽。

出門眼看北邙山,令人萬事拋漭瀁。

玉柙珠襦寒雨中,金罍寶瑟高堂上。

不聞黃鵠游洿池,豈有神龍掛魚網。

我欲掩口笑古人,古人英雄亦不達。

子房赤松待興漢,范蠡五湖須霸越。

即如蒙莊與灌園,安用雲台懸日月。

馬蹄雞肋空有無,欲休即休何所圖。

亦不用百官祖道集征虜,亦不用君王詔書賜鑑湖。

一騎蕭然下風雪,空壕斜日啼城烏。

恥為執虎子,寧待車生耳。

懶視張儀舌,不問待詔齒。

是非野鶴騫孤霞,恩怨金幹擘海水。

脫我今日之紅塵,還我舊時之白雲。

王績罷官因坐酒,介推身隱詎須文。

風雷不能為之驅,陰陽不能為之鑄。

胡鷹翻然掣金鎖,碧落茫茫墮秋霧。

銅馬當年悔陸沉,自憐黑髮早抽簪。

當門楊柳黏天碧,繞屋松杉滿地陰。

故人他日如相訪,萬樹桃花何處尋?

复制

《望雲涯引》

宋玉 〔先秦〕

秋容江上,岸花老,苹洲白。露濕蒹葭,浦嶼漸增寒色。閒漁唱晚,鶩雁驚飛處,映遠磧。數點輕帆,送天際歸客。

鳳台人散,漫回首。沈消息。素鯉無憑,樓上暮雲凝碧。時向西風下,認遠笛。宋玉悲懷,未信金樽消得。

复制

《觀社行》

宋玉 〔先秦〕

吾家世南折簡呼,有日曷不見子都。

牽衣況復幼吾幼,閉戶大似愚公愚。

鮮妝袨服出空巷,鈿車繡轂來塞塗。

展烏絲欄擁小玉,設錦步障盛綠珠。

爾時病叟亦隨喜,攜添丁郎便了奴。

非惟兒童競嗤笑,更被傀儡傍揶揄。

平生不識琥珀枕,況敢擊碎珊瑚株。

□言香火埒蔣霍,漸覺鳳俗侔徽衢。

一國若狂孰醉醒,宋玉奚必譏登徒。

殺牛欲賽西鄰祭,苦狗翻哂東門儒。

恍然墮在化人境,又似跳入仙翁壺。

麟台學士固窮者,歲晚與婦爭褌襦。

獨餘太乙舊藜杖,夜窗炯炯供清矑。

平明踐淖行百里,輕快勿假靈壽扶。

安石出山不免耳,德公入州破戒無。

矧君口素銜清議,紛紛諂子愁斧誅。

如齊而觀竊未喻,哉曰有心擊磬乎。

君如精金豈易鑠,十年風雪慣饕虐。

粵人自昔尚巫鬼,魯俗何曾廢儺較。

渠能七步追險韻,聊復一吸空罰爵。

北風清塵宿泥乾,西日漏光陰雲駮。

邊頭刁斗幸小休,棚上鼓笛姑同樂。

苦吟久無王官采,盡言深恐朋友數。

君豪盛氣欲回瀾,吾衰袖手觀返壑。

荔蕉堪薦神送迎,葵棗勿妨農烹剝。

剛腸憤發論尤健。枵腹冥搜詩轉惡。

先持一事試靈君,敢問何年相王朴。

复制

《天仙子·悵望前回夢裡期》

宋玉 〔先秦〕

悵望前回夢裡期,

看花不語苦尋思。

露桃宮裡小腰肢。

眉眼細,鬢雲垂,

唯有多情宋玉知。

复制

《次韻宋顯甫》

宋玉 〔先秦〕

御溝雪融三月初,鳧鷖鴻雁總來居。蒲萄水綠可為酒,楊柳條青堪貫魚。

迤邐天河起箕尾,滉瀁雲海浮青塗。舟前花落傍飛燕,堤上風來濕舞裾。

翠輦時留金騕裊,錦波不著玉芙蕖。臨流宋玉偏能賦,莫待東都客問予。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