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元代 / 張翥 / 安童都事字鼎新號太虛徵余賦之集賢院
拼 译 译

《安童都事字鼎新號太虛徵余賦之集賢院》

張翥 〔元代〕

太虛本無象,何有倪與端。至理妙自然,萬化孰控摶。

天地亦一物,而在虛空間。所以豪傑士,不受世網干。

脫跡形氣表,出入凌汗漫。鸞鵠為我導,雲飆作之翰。

仰扳霄衢轡,俯濯龍池瀾。綠文粲瑤軌,高詠瀛洲山。

冥心合玄想,坐以空洞觀。琳腴薦朝食,紫金咀神丹。

無待無窮外,浩然與之還。

复制
張翥

作者:張翥

張翥(1287~1368) 元代詩人。字仲舉,晉寧(今山西臨汾)人。少年時四處遊蕩,後隨著名文人李存讀書,十分勤奮。其父調官杭州,又有機會隨仇遠學習,因此詩文都寫得出色,漸有名氣。張翥有一段時間隱居揚州,至正初年(1341)被任命為國子助教。後來升至翰林學士承旨。 

張翥其它诗文

《題張外史馬塍新居》

張翥 〔元代〕

窈窕丹房古澗阿,長松脩竹繞層坡。

桃園隱者時相遇,茅洞仙人夜或過。

沆瀣杯寒供曉食,青冥笙響答空歌。

白雲浮出池痕滿,知是龍泓宿雨多。

复制

《自悼 其二》

張翥 〔元代〕

夢中常苦不分明,天上人間各有情。

桃葉竹枝無限意,靈芝瑞草可憐生。

若蘭謾織回文字,鸚鵡猶傳響板聲。

欲得近音何處問,風煙遮斷武林城。

《雜詩七首 其一》

張翥 〔元代〕

先人有夙訓,聞在幼壯時。豈意衰暮日,乃復新驗之。

茫茫上天理,詎可私臆知。百年大化中,流浪從推移。

信彼杞憂者,徒為眾所嗤。

复制

《題華山圖》

張翥 〔元代〕

華岳連天向西起,澒洞秦川三百里。巨靈高掌削芙蓉,影落黃河一線水。

雲台霧谷巢神仙,羽衣金節時周旋。大笑失腳白騾背,歸來石上長鼾眠。

千載悠悠寄玄賞,耳孫風骨猶蕭爽。遠從丹丘渡滄海,追挹神蹤欲長往。

何人想像圖真形,疊崖陰洞高林青。上摩金天之帝京,下攬玉女之明星。

峰耶麓耶兩莫極,虎豹叫絕煙霏冥。仙家樓觀超然住,遙認微茫是征路。

丹梯鐵鎖不可攀,直喚茅龍上天去。

复制

《招韓伯清泛湖 其二》

張翥 〔元代〕

段橋春水綠初柔,便有群鳧來上游。好借鴟夷盛酒去,玉簫吹上畫船頭。

复制

《長至後一日小集張氏小軒留題》

張翥 〔元代〕

金殿當頭是廣寒,闌干高倚五雲端。山銜落照虹光闊,海蹙長冰玉氣乾。

仙客上升惟控鯉,月娥來舞每乘鸞。更須載酒春晴日,萬里風煙快一看。

复制

《題鐵石驄馬圖》

張翥 〔元代〕

神厓黑龍時出水,游牝何年得其子。是何毛骨如積鐵,迥立長風獨奇偉。

霜蹄白鼻散五花,倏見馬中真騄駬。美髯奚官能剪拂,不遣雲鬟涴泥滓。

少施鞚勒即飛騰,唾尚不敢況敢捶。馬生豈在粟一石,不飽寧能見才美。

朝燕晡越信汝良,安得壯士同生死。阿師一室巾錫外,時展此圖臨燕几。

三生似是支道林,愛馬苦心同若此。平原豐草秋漠漠,恍惚寒沙颯然起。

英雄有志在青雲,老眼因之空萬里。

复制

《十二月二十七日雪寒奉旨賜宴史局》

張翥 〔元代〕

聖主恩榮六賜筵,玉音躬聽相臣宣。史裁東觀何殊漢,人在瀛洲總是仙。

御酒如春浮浩蕩,宮花與雪斗嬋娟。微生此日沾休澤,祇望丹宸祝萬年。

复制

《六月廿六日泛湖遇雨》

張翥 〔元代〕

忽雷矆䁡奔雨急,山靈晝藏水仙泣。螮蝀下飲湖水立,恍惚疑有蛟龍入。

疾風吹裂南天青,芙蓉放香薰水腥。吳歌楚舞方爛熳,更盡花間雙玉瓶。

复制

《太古樓為豫章傅道士題》

張翥 〔元代〕

羽客棲玄紫極宮,樓居三景自玲瓏。游雲宛在洪荒世,探道元居恍惚中。

窗白夜生南浦月,簾高時卷上江風。如何宴坐忘機者,千劫塵緣一息空。

复制

《正一衝和宮楊弘道以虞學士詩求和 其二》

張翥 〔元代〕

往事真成過眼花,前王俱此走降車。鶴歸華表千年郭,燕入烏衣百姓家。

雨壞苑牆生野薺,雲殘候館老山茶。欲將弔古無窮意,高倚披雲賦落霞。

复制

《烏桕樹》

張翥 〔元代〕

巾子峰前樹,逋仙句最工。迥明霜寺外,半落石池中。

鄭老惟書柿,崔郎只詠楓。山林正寂寞,備此作春紅。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