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前不見古人)

/ 詩人(前不見古人) / 小說(前不見古人) / 古籍(前不見古人)

《蓦山溪(忆古人诗云“满城风雨近重阳”因成此词)》

赵长卿 〔宋代〕

滿城風雨,又是重陽近。

黃菊媚清秋,倚東籬、商量開盡。

紅萸白酒,景物一年年,人漸遠,夢還稀,贏得無窮恨。

釵分鏡破,一一關方寸。

強醉欲消除,醉魂醒、淒涼越悶。

鴛鴦宿債,償了惡因緣,當時事,只今愁,斑盡安仁鬢。

复制

《经仙人渚即沈山下古人沈义白日升仙处》

皎然 〔唐代〕

日月人間短,何時此得仙。

古山春已盡,遺渚事空傳。

不見騰雲駕,徒臨洗藥泉。

如今成逝水,翻使恨流年。

复制

《虞博士扁所居东西曰陶曰邵以寓尚友古人之意各赋一首》

尹廷高 〔元代〕

重華苗裔許誰同,寓意階前舊菊叢。一片古音人未識,無弦琴里操南風。

复制

《虞博士扁所居东西曰陶曰邵以寓尚友古人之意各赋一首其二》

尹廷高 〔元代〕

髣髴行窩舊典型,神遊八極手鞭霆。群兒鬥草春風亂,欹枕窗前看畫屏。

复制

《予自存博解印归乡心日夜相趣古人有名山川处辄忘归然归未易忘也梦得一联续之》

仇远 〔元代〕

業風宦海足波瀾,常憶西湖南北山。熟處肯忘生處樂,別時雖易見時難。

奉親還舍君先得,投檄歸田我未閒。漫說桃源人跡絕,故園松菊半荒殘。

复制

《我思古人》

陈深 〔宋代〕

繄古人之寥寥兮,夫何思之弗諼。蹇餘生之獨後兮,曾不得與之周旋。

曠斯世而勿見兮,故增欷而永嘆。撫遺籍而玄覽兮,幸所聞之可尊。

彼丹心之耿著兮,諒雖亡而實存。苟溯風而遐契兮,尚何有於古今。

覽元化兮無窮,感徂景兮如駛。余發兮種種,余懷兮亹亹。

駟黃虬兮遐征,仰超然之高軌。猗聖言兮如天,至道兮如海。

超鴻濛兮何極,窺浩茫兮無涘。孰導余以正適兮,遵坦塗而容曳。

惟諒友之昭昭,庶訂余之憒憒。嗚呼噫嘻,古之人兮,惠我無疆。

忽不見兮心之傷,余之思兮曷雲其忘。往者不可及,來者猶可望。

非夫君之相和兮,誰逍遙以徜徉。

复制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陆游 〔宋代〕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复制

《我思古人答焦千之伯强》

王令 〔宋代〕

我思古人兮,不古今之異時。

生茲世之誰期,欲勿思而奈何。

獨斯人之不見,聊永懷而自歌。

樂吾行之舒舒,忘茲世之汲汲。

睇萬里以自驚兮,豈寧俯以效拾。

載重道遠兮,予欲行而誰與。

累九鼎以自重兮,顧尪羸之弗舉。

矯身以為衡兮,權世之重輕。

廣道以為路兮,聽人之來去。

复制

《古人名诗》

权德舆 〔唐代〕

藩宣秉戎寄,衡石崇勢位。年紀信不留,弛張良自愧。

樵蘇則為愜,瓜李斯可畏。不顧榮官尊,每陳豐畝利。

家林類岩巘,負郭躬斂積。忌滿寵生嫌,養蒙恬勝智。

疏鍾皓月曉,晚景丹霞異。澗谷永不諼,山樑冀無累。

頗符生肇學,得展禽尚志。從此直不疑,支離疏世事。

复制

《潞公与梅圣俞论古人有纯用平声字为诗如枯桑》

郑刚中 〔宋代〕

江梅非凡根,先春花南枝。

玲瓏皆瑤英,雕鐫誰為之。

天高孤芳寒,風來幽香隨。

朝暾晞霜華,蘭膏塗真妃。

移之當疏簾,吟腸清相宜。

吾將讒花神,妖紅徒紛披。

何如今江梅,芬芳無休時。

終愁芝蘭嗔,侵渠名聲衰。

复制

《信手翻古人诗随所得次韵二首 其二 除夜沐浴》

陆游 〔宋代〕

孔門春服成,弟子從沂浴。

老氏坐中庭,莊生記新沐。

古聖自潔清,如日浴暘谷。

豈比流俗人,蟣虱生桎梏。

老人喜時節,良夕當爆竹。

未濯三生垢,湯沐意亦足。

豈惟寓蕭散,亦以洗榮辱。

悠然獨酌罷,投枕睡已熟。

复制

《俞舜俞作墨梅八轴皆取古人诗句请余赋之》

沈继祖 〔明代〕

天生萬物俱森羅,詩人於梅詩獨多。

不言成蹊桃與李,何敢當此不類歌。

由來畫中有新詩,俞君造次以筆追。

渾然莫知詩畫異,手與心猶不自知。

紅杏花開驚羯鼓,虞美草認歌聲舞。

筆能招此玉梅夢,花非解語如欲語。

我生身世兩茫茫,獨與此花交分長。

書窗有月半弄影,山驛無風遠有香。

溪流落英送我別,誰念孤芳增皎潔。

此時我有萬斛愁,吹斷參差山石裂。

吳霜忽點雙鬢華,故人各在天一涯。

南望一枝書斷絕,臨風不復三嘆嗟。

天花何曾着禪定,百憂煉心澄古井。

世有鐵心石腸人,舉似我詩應首肯。

复制

《奉和鲁望寒日古人名一绝》

皮日休 〔唐代〕

北顧歡游悲沈宋,南徐陵寢嘆齊梁。

水邊韶景無窮柳,寒被江淹一半黃。

复制

《寒日古人名》

陆龟蒙 〔唐代〕

初寒朗詠裴回立,欲謝玄關早晚開。

昨日登樓望江色,魚梁鴻雁幾多來。

复制

《予自存博解印归乡心日夜相趣古人有名山川处》

仇远 〔元代〕

業風宦海足波瀾,常憶西湖南北山。

熟處肯忘生處樂,別時雖易見時難。

奉親還舍君先得,投檄歸田我未閒。

漫說桃源人跡絕,故園松菊半荒殘。

复制

《题八咏楼》

李清照 〔宋代〕

千古風流八詠樓,江山留與後人愁。

水通南國三千里,氣壓江城十四州。

《古人铸鉴》

沈括 〔宋代〕

古人鑄鑒,鑒大則平,鑒小則凸。

凡鑒凹則照人面大,凸則照人面小。

小鑒不能全視人面,故令微凸,收人面令小,則鑒雖小而能全納人面。

仍復量鑒之小大,增損高下,常令人面與鑒大小相若。

此工之巧智,後人不能造。

比得古鑒,皆刮磨令平,此師曠所以傷知音也。

世有透光鑒,鑒背有銘文,凡二十字,字極古,莫能讀。

以鑒承日光,則背文及二 十字皆透,在屋壁上了了分明。

人有原其理,以謂鑄時薄處先冷,唯背文上差厚後冷,而銅縮多。

文雖在背,而鑒面隱然有跡,所以於光中現。

予觀之,理誠如是。

然余家有三鑒,又見他家所藏,皆是一樣,文畫銘字無纖異者,形制甚古。

唯此鑒光透,其他鑒雖至薄者,皆莫能透。

意古人別自有術 。

《古人谈读书》

佚名 〔未知〕

論語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朱熹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則眼不看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曾國藩蓋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

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識者也;有恆者則斷無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