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古籍 / 史部 / 地理類 / 嶺外代答 / 卷三(兵丁門)
拼

兵丁門

嶺外代答

〔史部〕

沿邊兵

祖宗分置將兵,廣西得二將焉。邊州,邕管為上,宜次之,欽次之,融又次之。靜江帥府,元屯半將二千五百人,又駐泊兵二千人,效用五百人,又殿前摧鋒軍五百人,又有雄略、忠敢等軍,軍容頗盛。無事足以鎮撫,有事足以調發。邕屯全將五千人,以三千人分戍橫山、太平、永平、古萬四寨及遷龍鎮,其二千人留州更戍。宜州屯半將二千五百人,乃靜江一將之分屯者。高峰、帶溪、北遐、思立、鎮寧諸寨之戍,乃多用天河、思恩、河池三縣之土丁。而宜州在城與夫溪峒都巡檢兵,蓋不滿千人。欽之澄海,與夫管界、沿海二巡檢,合集不過五百人。而如昔之戍,出於峒丁,抵桌之戍,出於土丁。融州舊撥靜江府馬軍二百人,都巡檢兵亦不過二三百輩。祖宗時,以廣右事力綿薄,而邊防急切,故歲賜錢一百一十餘萬緡,而諸郡稅賦以之,養兵積威,宜有餘裕。南渡以來,歲賜已絕,又歲取廣西鹽鈔錢四十萬緡,經、總制錢數十萬緡,歷年滋久,故諸郡銷兵以自足爾。

土丁戍邊

邕、欽與交址為境,自昔二郡土丁,雜官軍戍邊。邕州土丁戍邊之事未詳,欽之抵桌寨,以安遠縣土丁百人更戍,季一替。厥後宜有南丹莫公晟之擾,大觀元年,始詔宜州土丁,依邕、欽例戍邊。正兵長戍二百人,土丁更戍三百人,以天河、思恩、河池三縣土丁,父子全不分番戍守其間。河池一縣,最近高峰,與南丹對境,要害地也。而河池一縣土丁,止可分為兩番,一季一替。乃於腹里之宜山、忻城二縣,三丁抽一,分為三番,月一替。是則宜之土丁,其役更重於邕、欽也。宜之守臣,屢請於朝,乞差次邊柳、象、賓、橫州土丁,與宜之土丁更戍,以紓極邊之民,不報。而宜之戍,至今不已。

峒丁戍邊

羈縻州之民,謂之峒丁,強武可用。溪峒之酋,以為兵衛,謂之田子甲。官欲用其一民,不可得也。唯欽州七峒峒丁,為官戍邊。蓋七峒權力弱於邕管,故聽命也。舊制,欽峒置巡防使臣一名,以官軍百人戍如昔峒,以備交址。因官軍虐之,峒酋乞不用官軍,願自以峒丁更戍,以故欽州獨有峒丁之戍。

田子甲

邕州溪峒之民,無不習戰,刀弩槍牌,用之頗精,峒民事讎殺,是以人習於戰鬥,謂之田子甲,言耕其田而為之甲士也。又朝廷馬政,正在其地,所謂良馬,彼多得之。峒豪頗習驍騎,峒官出入,前驅千人,後騎數十,整整不亂,亦謂之馬前排。靖康之變,峒兵有勤王者,遺老猶能言之,日:「峒民素儉,勤王之役,日得券錢,積而不用。比歸,人有二三百緡之積。」至今以為美談。嘗有官員,自儂峒借人夫至欽,所從數人,道間麋興於前,能合而取之;鳶飛於天,能仰而落之。一夕逆旅劫盜,人有懼色,惟峒人整暇以待,盜不敢前。昔漢高祖用板楯蠻以取關中,武王伐商,亦用微、盧、彭、濮人,正使今日有疆場之事而用之,當必有功。

峒丁

邕州左、右江提舉峒丁,與夫經略司買馬乾官兼提舉,皆此職也。熙寧中,系籍峒丁四萬餘人,今其籍不可考矣。官名提舉,實不得管一丁。而生殺予奪,盡出其酋。欽州峒丁,雖不如邕管之已甚,所以奉其酋者,亦類此。嘗聞道家有言,人罪重者,謫為邊民,罔有藝極。峒丁日各以職,供水陸之產,為之力作,終歲而不得一飽。為之效死戰爭,而復加科斂。一有微過,遣所親軍斬之上流,而自於下流閱其屍也。日昏,酋醉酣,杖劍散步,峒丁避不及者,手刃焉。類以此為服人之威,何其酷也!

寨丁

環羈縻溪峒,置寨以臨之,皆吾民也,謂之寨丁。靜江府有桑江寨。融州有融江寨、武陽寨與潯江、文村、茶溪、臨溪四堡。宜州有高峰寨、帶溪寨、北遐寨、思立寨、鎮寧寨。邕州有橫山寨、溫潤寨、太平寨、永平寨、古萬寨、遷隆寨。欽州有如昔寨、抵桌寨。瓊州有寶西寨、西峰寨、延德寨。萬安軍有萬全寨。吉陽軍有通遠寨。凡諸寨之戍,或用官軍,或峒丁,或寨丁。寨官或巡防使臣,或都監,或知寨。或一寨有長貳官屬。是皆系乎寨之大小也。諸寨行事,動關化外,法制不得不少寬,威權不得不稍重。夫諸寨迥居於諸峒之中,寨丁更戍,不下百人。彼寨之境,山谷阻深,異材生之。今邊境晏然,亦未免有采山之役。

土丁保丁

自儂智高平,朝廷聯一路之民以為兵,戶滿五丁者,以一為土丁;二丁者以一為保丁。熙寧六年,詔依河北義勇例,修立條制如禁軍,置都虞候以下六階以隸之。因其民之資序,而為之階級,專屬經略司調發。其保丁則隸於州縣,而以保正統之。八年,廣西諸司乞以土丁教閱,今保丁亦教閱也。每歲農隙,會土、保丁,越州若縣,教以坐作進退號令旗鼓之法,一季而罷。立法之意,蓋以廣民雕弱,人無固志,若素教其民,一旦有警,則百萬之師,可以遽集。今乃州縣私役於教閱之餘,寖失初意,然有不可不役者。廣西城壁,皆以土為周,覆以屋。一歲不葺,多致腐壓。為郡將者,先盡教閱之道,以體立法之意,乃約城屋當用之工,分部竭作,不容私役。旬月集事,即日散之,民亦樂從,而不以為勞矣。

效用

廣右效用,蓋諸郡山川廣莫,生齒不蕃,強弱不侔,又四方之奸民萃焉,於是諸郡所在,假強武之民,以「效用」名之,豪民亦借官為重。自王宣、凌鐵、謝實為變,賴效用立功。厥後經略司乃置效用五百人於靜江。凡強盜貸死、逃卒亡命與其強武願從之民咸集焉。善接短刃以蹙賊,隱然形勢,有足取者。靜江效用,自成一軍。若乃諸郡效用,散在民間,猶存而不廢。

土宣

廣西郡兵卒,歲有押馬綱賞,累至受宣。押馬往來販賣至多貲,亦有累賞補官者。厥後朝廷減賞,只許轉至十將,不許受宣。於是邊州守臣,便宜出帖補副都虞候,謂之土宣。其間亦有以私恩,不令陟階級而補副都虞候者,雖不請厚祿而為排軍矣。

五民

欽民有五種;一曰土人,自昔駱越種類也。居於村落,容貌鄙野,以唇舌雜為音聲,殊不可曉,謂之蔞語。二曰北人,語言平易,而雜以南音。本西北流民,自五代之亂,占籍於欽者也。三曰俚人,史稱俚獠者是也。此種自蠻峒出居,專事妖怪,若禽獸然,語音尤不可曉。四曰射耕人,本福建人,射地而耕也。子孫盡閩音。五曰蜑人,以舟為室,浮海而生,語似福、廣,雜以廣東、西之音。蜑別有記。

惰農

深廣,曠土彌望,田家所耕,百之一爾。必水泉冬夏常注之地,然後為田。苟膚寸高仰,共棄而不顧。其耕也,僅取破塊,不復深易。乃就田點種,更不移秧。既種之後,旱不求水,澇不疏決,既無糞壤,又不耔耘,一任於天。既獲,則束手坐食以卒歲。其妻乃負販以贍之,己則抱子嬉遊,慵惰莫甚焉。彼廣人皆半羸長病,一日力作,明日必病,或至死耳。

僧道

南中州縣,有寺觀而無僧道。人貧不能得度牒,有祠部牒者無幾,余皆童行。以供應聖節為名,判公憑於州縣,權行剃髮戴冠,遂為真僧道。如出公據,其說謂被盜遭火,失去度牒,官為給據為憑,遂以剃戴。

  • 上一篇: 外國門下
  • 下一篇: 風土門
  • 嶺外代答
    嶺外代答
    《嶺外代答》刊刻於淳熙五年(1178年),宋代地理名著。撰,共十卷。
     

    更多目錄古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