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兩漢 / 張衡 / 陳留吊蔡中郎二十四韻
拼

《陳留吊蔡中郎二十四韻》

張衡 〔兩漢〕

道出陳留郡,車停潁水濱。不勝懷古意,為吊鼓琴人。

王粲稱前輩,張衡記後身。軼才真曠世,偉貌迥殊倫。

淹貫鴻都學,輝皇清廟珍。於時良策蘊,應詔直言陳。

鸞鳳偏垂翅,驪龍漫角鱗。幽囚北寺獄,遠徙朔方塵。

禍稔天心酷,憂深國步屯。妖氛纏黑氣,賊寇起黃巾。

炎祚傾危日,梟雄剝亂辰。徵車憐迫促,解綬悔逡巡。

殄滅嗟元惡,彌縫賴大臣。然臍誠已晚,動色亦何因。

過細寧難宥,冤奇竟莫伸。踉蹌付廷尉,涕泣遍朝紳。

已矣儒宗失,悲哉史筆淪。無兒延嗣續,有女歷艱辛。

忠孝名終在,風流跡未泯。篆書垂一代,碑版照千春。

尚論追芳軌,遐思托德鄰。茫茫尋故里,寂寂委荒榛。

事往浮雲散,文傳炳日新。虎賁猶得似,想象為傷神。

复制

陳留吊蔡中郎二十四韻 - 賞析

張衡

作者:張衡

張衡(78-139),字平子,漢族,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人,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製圖學家、文學家、學者,在漢朝官至尚書,為我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由於他的貢獻突出,聯合國天文組織曾將太陽系中的1802號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 

張衡其它诗文

《龍潭瀑布泉》

張衡 〔兩漢〕

古木千章蔭淺灘,干霄危石噀飛湍。

水晶簾下誰安女,亂擲珍珠落玉盤。

复制

《思玄賦》

張衡 〔兩漢〕

衡常思圖身之事,以為吉凶倚伏,幽微難明,乃作《思玄賦》,以宣寄情志。

其辭曰:仰先哲之玄訓兮,雖彌高其弗違。

匪仁里其焉宅兮,匪義跡其焉追?潛服膺以永靚兮,綿日月而不衰。

伊中情之信修兮,慕古人之貞節。

竦余身而順止兮,遵繩墨而不跌。

志團團以應懸兮,誠心固其如結。

旌性行以制佩兮,佩夜光與瓊枝。

纗幽蘭之秋華兮,又綴之以江離。

美襞積以酷裂兮,允塵邈而難虧。

既姱麗而鮮雙兮,非是時之攸珍。

奮余榮而莫見兮,播余香而莫聞。

幽獨守此仄陋兮,敢怠遑而舍勤?幸二八之遌虞兮,喜傅說之生殷。

尚前良之遺風兮,恫後辰而無及。

何孤行之煢煢兮,孑不群而介立。

感鸞鷖之特棲兮,悲淑人之稀合。

彼無合其何傷兮,患眾偽之冒真。

旦獲讟於群弟兮,啟金縢而乃信。

覽烝民之多僻兮,畏立辟以危身。

曾煩毒以迷或兮,羌孰可與言己?私湛憂而深懷兮,思繽紛而不理。

願竭力以守義兮,雖貧窮而不改。

執雕虎而試象兮,阽焦原而跟止。

庶斯奉以周旋兮,要既死而後已。

俗遷渝而事化兮,泯規矩之圜方。

珍蕭艾於重笥兮,謂蕙芷之不香。

斥西施而弗御兮,羈要裊以服箱。

行陂僻而獲志兮,循法度而離殃。

惟天地之無窮兮,何遭遇之無常!不抑操而苟容兮,譬臨河而無航。

欲巧笑以干媚兮,非余心之所嘗。

襲溫恭之黻衣兮,披禮義之繡裳。

辮貞亮以為鞶兮,藝技藝以為珩。

昭彩藻與雕琢兮,璜聲遠而彌長。

淹棲遲以恣欲兮,燿靈忽其西藏。

恃己知而華予兮,鶗鴂鳴而不芳。

冀一年之三秀兮,遒白露之為霜。

時亶亶而代序兮,疇可與乎比伉?咨妒嫮之難並兮,想依韓以流亡。

恐漸冉而無成兮,留則蔽而不章。

心猶與而狐疑兮,即岐阯而攄情。

文君為我端蓍兮,利飛遁以保名。

歷眾山以周流兮,翼迅風以揚聲。

二女感於崇岳兮,或冰折而不營。

天蓋高而為澤兮,誰雲路之不平!勔自強而不息兮,蹈玉階之嶢崢。

懼筮氏之長短兮,鑽東龜以觀禎。

遇九皋之介鳥兮,怨素意之不逞。

游塵外而瞥天兮,據冥翳而哀鳴。

鵰鶚競於貪婪兮,我修絮以益榮。

子有故於玄鳥兮,歸母氏而後寧。

占既吉而無悔兮,簡元辰而俶裝。

旦余沐於清原兮,晞余發於朝陽。

漱飛泉之瀝液兮,咀石菌之流英。

翾鳥舉而魚躍兮,將往走乎八荒。

過少皥之窮野兮,問三丘乎勾芒。

何道真之淳粹兮,去穢累而票輕。

登蓬萊而容與兮,鰲雖抃而不傾。

留瀛洲而采芝兮,聊且以乎長生。

憑歸雲而遐逝兮,夕余宿乎扶桑。

噏青岑之玉醴兮,餐沆瀣以為糧。

發昔夢於木禾兮,谷崑崙之高岡。

朝吾行於湯谷兮,從伯禹於稽山。

集群神之執玉兮,疾防風之食言。

指長沙以邪徑兮,存重華乎南鄰。

哀二妃之未從兮,翩儐處彼湘瀕。

流目覜夫衡阿兮,睹有黎之圮墳。

痛火正之無懷兮,托山陂以孤魂。

愁蔚蔚以慕遠兮,越卬州而愉敖。

躋日中於昆吾兮,憩炎天之所陶。

揚芒熛而絳天兮,水泫沄而涌濤。

溫風翕其增熱兮,惄鬱邑其難聊。

顝羈旅而無友兮,余安能乎留茲?顧金天而嘆息兮,吾欲往乎西嬉。

前祝融使舉麾兮,纚朱鳥以承旗。

躔建木於廣都兮,拓若華而躊躇。

超軒轅於西海兮,跨汪氏之龍魚。

聞此國之千歲兮,曾焉足以娛余?思九土之殊風兮,從蓐收而遂徂。

欻神化而蟬蛻兮,朋精粹而為徒。

蹶白門而東馳兮,雲台行乎中野。

亂弱水之潺湲兮,逗華陰之湍渚。

號馮夷俾清津兮,棹龍舟以濟予。

會帝軒之未歸兮,悵相佯而延佇。

呬河林之蓁蓁兮,偉《關雎》之戒女。

黃靈詹而訪命兮,摎天道其焉如。

曰:「近信而遠疑兮,六籍闕而不書。

神逵昧其難覆兮,疇克謨而從諸?牛哀病而成虎兮,雖逢昆其必噬。

鱉令殪而屍亡兮,取蜀禪而引世。

死生錯而不齊兮,雖司命其不晰。

竇號行於代路兮,後膺祚而繁廡。

王肆侈於漢廷兮,卒銜恤而絕緒。

尉尨眉而郎潛兮,逮三葉而遘武。

董弱冠而司袞兮,設王隧而弗處。

夫吉凶之相仍兮,恆反側而靡所。

穆負天以悅牛兮,豎亂叔而幽主。

文斷祛而忌伯兮,閹謁賊而寧後。

通人暗於好惡兮,豈愛惑之能剖?嬴擿讖而戒胡兮,備諸外而發內。

或輦賄而違車兮,孕行產而為對。

慎灶顯於言天兮,占水火而妄誶。

梁叟患夫黎丘兮,丁厥子而事刃。

親所睇而弗識兮,矧(shěn)幽冥之可信。

毋綿攣以涬己兮,思百憂以自疢。

彼天監之孔明兮,用棐忱而佑仁。

湯蠲體以禱祈兮,蒙厖褫以拯人。

景三慮以營國兮,熒惑次於它辰。

魏顆亮以從理兮,鬼亢回以敝秦。

咎繇邁而種德兮,樹德懋於英六。

桑末寄夫根生兮,卉既凋而己毓。

有無言而不讎兮,又何往而不復?盍遠跡以飛聲兮,孰謂時之可蓄?仰矯首以遙望兮,魂僘惘而無疇。

逼區中之隘陋兮,將北度而宣游。

行積冰之磑磑兮,清泉冱而不流。

寒風淒而永至兮,拂穹岫之騷騷。

玄武縮於殼中兮,螣蛇蜿而自糾。

魚矜鱗而並凌兮,鳥登木而失條。

坐太陰之屏室兮,慨含欷而增愁。

怨高陽之相寓兮,仙顓頊之宅幽。

庸織絡於四裔兮,斯與彼其何瘳?望寒門之絕垠兮,縱余紲乎不周。

迅飆潚其媵我兮,騖翩飄而不禁。

越谽谺之洞穴兮,標通淵之碄碄。

經重陰乎寂漠兮,愍墳羊之潛深。

追慌忽於地底兮,軼無形而上浮。

出右密之暗野兮,不識蹊之所由。

速燭龍令執炬兮,過鐘山而中休。

瞰瑤谿之赤岸兮,吊祖江之見劉。

聘王母於銀台兮,羞玉芝以療飢。

戴勝慭其既歡兮,又誚余之行遲。

載太華之玉女兮,召洛浦之宓妃。

咸姣麗以蠱媚兮,增嫮眼而蛾眉。

舒妙婧之纖腰兮,揚雜錯之袿徽。

離朱唇而微笑兮,顏的礫以遺光。

獻環琨與璵縭兮,申厥好以玄黃。

雖色艷而賂美兮,志浩蕩而不嘉。

雙材悲於不納兮,並詠詩而清歌。

歌曰:「天地煙熅,百卉含葩。

鳴鶴交頸,雎鳩相和。

處子懷春,精魂回移。

如何淑明,忘我實多。

」將答賦而不暇兮,爰整駕而亟行。

瞻崑崙之巍巍兮,臨縈河之洋洋。

伏靈龜以負坻兮,亘螭龍之飛梁。

登閬風之曾城兮,搆不死而為床。

屑瑤蕊以為餱兮,斞(原字為「奭」+「斗」)白水以為漿。

抨巫咸以占夢兮,乃貞吉之元符。

滋令德於正中兮,合嘉禾以為敷。

既垂穎而顧本兮,爾要思乎故居。

安和靜而隨時兮,姑純懿之所廬。

戒庶寮以夙會兮,僉恭職而並迓。

豐隆軯其震霆兮,列缺曄其照夜。

雲師蘧以交集兮,涷雨沛其灑塗。

轙雕輿而樹葩兮,擾應龍以服輅。

百神森其備從兮,屯騎羅而星布。

振余袂而就車兮,修劍揭以低昂。

冠咢咢其映蓋兮,佩綝纚以輝煌。

僕夫儼其正策兮,八乘攄而超驤。

氛旄溶以天旋兮,蜺旌飄而飛揚。

撫軨軹而還睨兮,心灼藥其如湯。

羨上都之赫戲兮,何迷故而不忘。

左青雕以健芝兮,右素威以司鉦。

前長離使拂羽兮,委水衡乎玄冥。

屬箕伯以函風兮,澄淟涊而為清。

曳雲旗之離離兮,鳴玉鸞之嚶嚶。

涉清霄而升遐兮,浮蔑蒙而上征。

紛翼翼以徐戾兮,焱回回其揚靈。

叫帝閽使辟扉兮,覿天皇於瓊宮。

聆《廣樂》之九奏兮,展泄泄以肜肜。

考理亂於律鈞兮,意建始而思終。

惟盤逸之無斁兮,懼樂往而哀來。

素撫弦而餘音兮,大容吟曰念哉。

既防溢而靜志兮,迨我暇以翱翔。

出紫宮之肅肅兮,集太微之閬閬。

命王良掌策駟兮,逾高閣之鏘鏘。

建罔車之幕幕兮,獵青林之芒芒。

彎威弧之撥剌兮,射嶓冢之封狼。

觀壁壘於北落兮,伐河鼓之磅硠。

乘天潢之泛泛兮,浮雲漢之湯湯。

倚招搖、攝提以低回剹流兮,察二紀、五緯之綢繆遹皇。

偃蹇夭矯娩以連卷兮,雜沓叢顇颯以方驤。

戫汨飂淚沛以罔象兮,爛漫麗靡藐以迭逿。

凌驚雷之砊磕兮,弄狂電之淫裔。

逾厖澒於宕冥兮,貫倒景而高厲。

廓蕩蕩其無涯兮,乃今窮乎天外。

據開陽而頫盼兮,臨舊鄉之暗藹。

悲離居之勞心兮,情悁悁而思歸。

魂眷眷而屢顧兮,馬倚輈而徘徊。

雖遨遊以偷樂兮,豈愁慕之可懷?出閶闔兮降天塗,乘飆忽兮馳虛無。

雲霏霏兮繞余輪,風眇眇兮震余旟。

繽聯翩兮紛暗曖,倏眩眃兮反常閭。

收疇昔之逸豫兮,卷淫放之遐心。

修初服之娑娑兮,長余佩之參參。

文章煥以粲爛兮,美紛紜以從風。

御六藝之珍駕兮,游道德之平林。

結典籍而為罟兮,驅儒墨而為禽。

玩陰陽之變化兮,詠《雅》《頌》之徽音。

嘉曾氏之《歸耕》兮,慕歷陵之欽崟。

共夙昔而不貳兮,固終始之所服也。

夕惕若厲以省諐兮,懼余身之未勅也。

苟中情之端直兮,莫吾知而不恧。

墨無為以凝志兮,與仁義乎消搖。

不出戶而知天下兮,何必歷遠以劬勞!系曰:天長地久歲不留,俟河之清只懷憂。

願得遠度以自娛,上下無常窮六區。

超逾騰躍絕世俗,飄颻神舉逞所欲。

天不可階仙夫希,《柏舟》悄悄吝不飛。

松喬高跱孰能離,結精遠遊使心攜。

回志朅來從玄諆,獲我所求夫何思!。

《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懷寄獻尚書》

張衡 〔兩漢〕

下客依蓮幕,明公念竹林。縱然膺使命,何以奉徽音。

投刺雖傷晚,酬恩豈在今。迎來新瑣闥,從到碧瑤岑。

水勢初知海,天文始識參。固慚非賈誼,惟恐後陳琳。

前席驚虛辱,華樽許細斟。尚憐秦痔苦,不遣楚醪沈。

既載從戎筆,仍披選勝襟。瀧通伏波柱,簾對有虞琴。

宅與嚴城接,門藏別岫深。閣涼松冉冉,堂靜桂森森。

社內容周續,鄉中保展禽。白衣居士訪,烏帽逸人尋。

佞佛將成傳,耽書或類淫。長懷五羖贖,終著九州箴。

良訊封鴛綺,餘光借玳簪。張衡愁浩浩,沈約瘦愔愔。

蘆白疑粘鬢,楓丹欲照心。歸期無雁報,旅抱有猿侵。

短日安能駐,低雲只有陰。亂鴉沖曬網,寒女簇遙砧。

東道違寧久,西園望不禁。江生魂黯黯,泉客淚涔涔。

逸翰應藏法,高辭肯浪吟。數須傳庾翼,莫獨與盧諶。

假寐憑書簏,哀吟叩劍鐔。未嘗貪偃息,那複議登臨。

彼美回清鏡,其誰受曲針。人皆向燕路,無乃費黃金。

复制

《答徐司馬榮奉化道中寄懷作用原韻》

張衡 〔兩漢〕

漫郎病困百計懶,性惟癖友還癖詩。良朋遣走遞情語,若匿冰窖邀陽曦。

眼前佳人半宿草,劍心斬斬持示誰?白雲生憎冉冉去,青山苦與寥寥期。

兜春巷曲綰疏髻,強搜風月相嚅唲。頗思散騎唱中婦,玉蘭花釅同療飢。

玉蘭初花三五枝,黃毛乳鶯飛當楣。愁弦自媚張衡思,老面已丑猶嬌痴。

醉魂能御綠蛇馬,冒星擬向君邊馳。君行剡曲川岩奇,野桃正發公棠湄。

我魂傍汝汝不見,問之枯狖當能知。我容枯瘦近如狖,縛藤守洞難揚眉。

幸茲飲啄慣荼蓼,未肯濫受塵韁羈。念君煩苦易疲悴,亦弗冒瘴行淹遲。

馬蚿百足不逃憤,見夔斯訴君毋嗤。

复制

《送刑部韓員外同年致仕歸華山》

張衡 〔兩漢〕

抗表辭烏府,歸山鬢未秋。

朝簪還獬豸,塵世謝蜉蝣。

拂袖人生事,縣車帝命優。

名光新日曆,官占好詞頭。

應宿郎曹美,尋仙物景幽。

繡衣移蕙帶,驄馬換耕牛。

對枕蓮峰翠,當門瀑布流。

妻閒栽藥草,兒戲雜猿猴。

買竹憑牙板,疏泉濕鹿裘。

四推離督責,三院肯淹留。

接武陶貞白,差肩許遠遊。

十洲如得侶,萬戶任封侯。

脫酒因君去,龍鍾使我羞。

遷鶯情最洽,化鶴術難求。

掌誥無文彩,謀身足悔尤。

紫垣頻忝竊,白髮合歸休。

應璉叨三入,張衡志四愁。

亦期婚嫁畢,攘袂逐浮丘。

复制

《張衡山南山瑞芝》

張衡 〔兩漢〕

君不見商山昔有龐眉叟,道德高風聳山斗。茹芝歲久得長年,身與此山俱不朽。

張公道與此老同,失身偶墜世網中。卻從神武掛簪紱,林泉歲晚殊從容。

壽宮誰遣芝生柱,三秀煌煌照庭宇。平生心地只天知,天遣芝為靈府助。

商山之老長茹芝,公雖不茹亦不疑。商山南山兩不朽,公壽定應山與齊。

复制

《次韻奉答東橋》

張衡 〔兩漢〕

張衡未老賦歸田,地燒菑理術阡。

世路風波甘息足,貧家衣食願逢年。

窗臨茂樹清陰直,門對斜川小徑偏。

愛逐西鄰沮溺飲,巾車乘醉穩如船。

复制

《秋夜張太史仁伯宅留別得情字》

張衡 〔兩漢〕

仙郎邂逅鳳凰城,不奈悲秋客子行。下榻一宵期盡醉,隔江三載愧知名。

當尊意氣還他日,把劍風塵任此生。旅鬢於今空浩嘆,詞人自古更多情。

黃金台迥山雲度,白玉堂高海月明。世事年來愁轉劇,同懷祇有漢張衡。

复制

《舅氏黃汝成悉出所藏秘畫視余嗟賞久之因賦三首 其二》

張衡 〔兩漢〕

海內名山未盡游,渭陽圖畫總能收。座間一夕窮千里,卻笑張衡遣四愁。

复制

《雜詩二十首 其九》

張衡 〔兩漢〕

涼風起昨夜,大火忽西移。蟋蟀啼近床,流螢飛入帷。

白髮竟盈把,丹砂尚無期。朝散陸賈金,暮披張衡詩。

四愁郁不開,萬金亦奚為。嘆息竟無語,俛視川波馳。

孤懷易成感,失路多所疑。朝緋猶可典,日日傾芳卮。

复制

《張衡傳》

張衡 〔兩漢〕

  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衡少善屬文,游於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雖才高於世,而無驕尚之情。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時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擬班固《兩都》作《二京賦》,因以諷諫。精思傅會,十年乃成。大將軍鄧騭奇其才,累召不應。

  衡善機巧,尤致思於天文、陰陽、歷算。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公車特徵拜郎中,再遷為太史令。遂乃研核陰陽,妙盡璇璣之正,作渾天儀,著《靈憲》、《算罔論》,言甚詳明。

  順帝初,再轉,復為太史令。衡不慕當世,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自去史職,五載復還。

  陽嘉元年,復造候風地動儀。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其牙機巧制,皆隱在尊中,覆蓋周密無際。如有地動,尊則振龍,機發吐丸,而蟾蜍銜之。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雖一龍發機,而七首不動,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驗之以事,合契若神。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嘗一龍機發而地不覺動,京師學者咸怪其無征。後數日驛至,果地震隴西,於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後,乃令史官記地動所從方起。

  時政事漸損,權移於下,衡因上疏陳事。後遷侍中,帝引在帷幄,諷議左右。嘗問天下所疾惡者。宦官懼其毀己,皆共目之,衡乃詭對而出。閹豎恐終為其患,遂共讒之。衡常思圖身之事,以為吉凶倚伏,幽微難明。乃作《思玄賦》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為河間相。時國王驕奢,不遵典憲;又多豪右,共為不軌。衡下車,治威嚴,整法度,陰知奸黨名姓,一時收禽,上下肅然,稱為政理。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复制

《嘆》

張衡 〔兩漢〕

大火流兮草蟲鳴。繁霜降兮草木零。秋為期兮時已征。思美人兮愁屏營。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