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兩漢 / 佚名 / 十五從軍行 / 十五從軍征
拼 译 译

《十五從軍行 / 十五從軍征》

佚名 〔兩漢〕

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穀持作飯,采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不知飴阿誰。

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十五從軍行 / 十五從軍征 - 譯文及註釋

譯文剛滿十五歲的少年就從軍出征,到了八十歲才回來。在鄉間路上遇到同鄉人,問:「我家裡還有哪些人健在?」「遠遠看去那就是你家,但現在已經是松柏青翠,墳冢相連了。」走到家門前看見野兔從狗洞裡出進,野雞在屋脊上飛來飛去。院子裡長着野生的穀子,野生的葵菜環繞着井台。用搗掉殼的野谷來做飯,摘下葵葉來煮湯。湯和飯一會兒都做好了,卻不知贈送給誰吃。走出大門向着東方遠望,老淚縱橫灑落在征衣上。

注釋始:才。歸:回家。道逢:在路上遇到。道:路途上。阿:語氣詞,沒有意思。君:你,表示尊敬的稱呼。遙看:遠遠地望去。松柏(bǎi):松樹、柏樹。冢(zhǒng):墳墓。累累:與「壘壘」通,形容丘墳一個連一個的樣子。狗竇(gǒu dòu):給狗出入的牆洞,竇,洞穴。雉(zhì):野雞。中庭:屋前的院子。生:長。旅:旅生,植物未經播種而野生。旅谷:野生的穀子。旅葵(kuí):即野葵。舂(chōng):把東西放在石臼或乳缽里搗掉穀子的皮殼或搗碎。持:用。作:當做。羹(gēng):就是飯菜的意思。一時:一會兒就。飴:同「貽」。送,贈送。沾:滲入。▲

語文出版社教材研究中心 .八年級(下).語文版語文書 .北京 :語文出版社 ,2003 .

十五從軍行 / 十五從軍征 - 賞析

這是一首敘事詩,描繪了一個「少小離家老大回」的老兵返鄉途中與到家之後的情景,抒發了這一老兵的情感,也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現實,具有一定的典型意義。開篇便不同凡響:「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這兩句,直言老兵「十五」歲從軍,「八十」歲方回,看似平淡無奇,像不經意間道來,實卻耐人尋味,頗見功力。他「十五從軍征」,奔赴何處,詩中未作說明;其軍旅生活如何,戰況怎樣,詩中也均未交代。這就給讀者留下眾多想象的空間。但有一點是明確的,那就是他「從軍征」,系出於戰事,而且這一去就是數十年!「八十」與「十五」相對照,突出其「從軍征」時間之久;「始得歸」與「從軍征」相呼應,則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來。

《十五從軍征》,是一首暴露封建社會不合理的兵役制度的漢代樂府民歌,反映了勞動人民在當時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作品真實、深刻、令人感憤,催人泣下。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主人公的思想脈絡由六十五年的征戰生活進入邈邈曠野、漫漫古道,對親人家園的現狀由茫然無際的想象到急切地、盼知又怕知地詢問,讀者由開頭兩句詩展開的遐想的翅翼也在主人公焦急的劈頭問話聲中收束。,一句「家中有阿誰」的追問,推出了作品的聚光點——家。六十五年了,豈敢奢望家人安然無恙、親人健在?能有一二倖存者已是不幸中之萬幸了。所以他只問,家中還有誰僥倖苟活人世呢?可是,「鄉里人」的回答卻如站在雪地里澆下的一盆冰水:「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在這動亂的年月,我的親人們竟無一倖存者?多少年來積壓心底的感情,向誰傾訴、向誰表達啊?唯有那青青松柏、壘壘墳冢嗎?那,就是我的家嗎?不,不,不可能!

擺在他面前的現實是:「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由遙看到近見,滿眼更加荒涼淒楚的景象。作者沒說室空無人,而是抓住野兔見人鑽進家畜窩中自以為得所,野雞驚飛落到屋內樑上自以為安的情景;作者沒有直書庭園荒蕪雜亂,只攝取了井邊、中庭隨意生長的葵菜和穀物兩個「鏡頭」,人去屋空,人亡園荒,更其形象,倍傷人心神。一個風塵僕僕的老人,站在曾經炊火融融、庭園整潔的「家」的面前,站在盼望了六十五年可又無一親人相迎的家的面前,竟然比想象的還不堪十倍、百倍……這是怎樣一種情境,將掀起讀者怎樣的感情波瀾呢?

「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他走出年久失修的破門,向東方看去,他也許還抱着希望,他看到了誰?看到了什麼呢?他也許看到了久別的親人?也許什麼也沒有看到。他茫然地從幻想中走出來,低聲哭了起來 「淚落沾我衣」五個字,飽和了多麼豐富、多麼深厚、多麼沉痛的感情內涵啊! 主人公和他的家的相互映襯的敘寫,把作品的主題和藝術水平都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服了整整六十五年兵役的人,竟然還是全家唯一的倖存者,那些沒有服兵役的親人們,墳上松柏都已蔥蔥鬱郁,可以想見他們生前貧寒悽苦的生活還不如每時每刻都可能犧牲的士卒;作品具體寫的是主人公為國征戰六十五載卻有家歸不得,等到歸時卻又無家可歸的不幸遭遇和慘痛心情,而他的不幸與那些苟生且不能只有走進靜默、暗濕、冰冷的墳墓的親人們相比,他又是「幸運者」了。作品就不僅僅暴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惡,不僅僅表現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當時整個社會現實的黑暗,表現了比個人不幸更深廣的全體人民的不幸和社會的凋敝、時代的動亂,

詩的最後兩句於對老兵的動作描繪中進一步抒發老兵心中的悲哀。這裡,突出老兵出門張望(「出門東向看」)與老淚縱橫(「淚落沾我衣」)這一細節,將舉目無親、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將其悲痛欲絕的茫然之情抒發得淋漓盡致。試想,他「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家中已了無親人,而只有荒涼的景象,怎能不悲從中來?以後的生活,又當如何呢?他又怎能不感到茫然呢?他向遠方望去,難道自己的祖國里,只有自己一家是這樣的嗎?不是的。其悲慘的遭遇是誰造成的,儘管詩中未明言直說,但我們只要聯繫到此詩產生的時代背景,則不難看出這一點。根據吳兢《樂府古題要解》的說法,此詩晉時已譜入樂府,當可視之為漢魏戰亂之際的作品。正是當時窮兵黷武的統治者與無休無止的戰爭,造成了該老兵的悲慘遭遇。反映該老兵的悲慘遭遇,也就反映了當時在沉重的徭役壓迫之下的平民百姓的悲慘遭遇,深刻地揭露了當時黑暗的社會現實。

全詩突出寫了「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的老士兵的形象,也着力刻劃了「家」的形象,同時只寫了一筆的「鄉里人」的形象也很鮮明。飽經風霜、蒼老惶切的老人,無須顧忌、直言不諱的鄉親,衰草古柏荒墳的家園,共同構成了一幅真實動人的具有社會意義的主題的畫面,典型地反映了漢代社會現實的一個側面。尤其是主人公和他的家的相互映襯的敘寫,把作品的主題和藝術水平都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服了整整六十五年兵役的人,竟然還是全家唯一的倖存者,那些沒有服兵役的親人們,墳上松柏都已蔥蔥鬱郁,可以想見他們生前貧寒悽苦的生活還不如每時每刻都可能犧牲的士卒;作品具體寫的是主人公為國征戰六十五載卻有家歸不得,等到歸時卻又無家可歸的不幸遭遇和慘痛心情,而他的不幸與那些苟生且不能只有走進靜默、暗濕、冰冷的墳墓的親人們相比,他又是「幸運者」了。這樣,作品就不僅僅暴露了封建兵役制度的黑暗、罪惡,不僅僅表現了八十老翁一人的不幸,而且反映了當時整個社會現實的黑暗,表現了比個人不幸更深廣的全體人民的不幸和社會的凋敝、時代的動亂,使作品的主題得到了升華。全詩寫得既含蘊簡潔,又深湛凝重,內容的取捨剪裁,結構的布置安排,都恰到好處,獨具匠心,很好地收到了「意在言外」、主旨盡在言與不言中、意境深遠、韻味綿長的藝術效果。

此詩圍繞老兵的返鄉經歷及其情感變化謀篇結構,巧妙自然。全詩運用白描手法繪景寫人,層次分明,語言質樸,且以哀景寫哀情,情真意切,頗具特色,也頗能體現漢樂府即景抒情的藝術特點。▲

吳小如等 .漢魏六朝詩鑑賞辭典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92 :186 .

十五從軍行 / 十五從軍征 - 創作背影

《十五從軍征》晉代已入樂。在它被用為橫吹曲辭以前,是否曾入樂,已難查考。這首詩詩原來或許是漢魏間大動亂時代的民歌,是為控訴殘酷繁複的兵役制度而創作的。

吳小如等.漢魏六朝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2:186

佚名其它诗文

《寄田舍人》

賈誼 〔兩漢〕

山處升沉不足悲,羨君操履是男兒。

左遷郡印辭綸閣,直諫書囊在殿帷。

未有僉諧徵賈誼,可無章疏雪微之。

朝行孤立知音少,閒步蒼苔一淚垂。

复制

《其八十 醒》

李俊民 〔金朝〕

暫出陶陶境,那禁種種愁。舉觴邀明月,卻帶醉鄉侯。

复制

《思佳客·迷蝶無蹤曉夢沉》

吳文英 〔宋代〕

迷蝶無蹤曉夢沉,寒香深閉小庭心。

欲知湖上春多少,但看樓前柳淺深。

愁自遣,酒孤斟。

一簾芳景燕同吟。

杏花宜帶斜陽看,幾陣東風晚又陰。

《觀騎射》

李益 〔唐代〕

邊頭射鵰將,走馬出中軍。

遠見平原上,翻身向暮雲。

复制

《集古 王公樓上會飲》

李俊民 〔金朝〕

詩酒能消一半春(趙嘏),紫微才調復知兵(崔道融)。

黃河九曲今歸漢(薛逢),獨上高樓故國情(羊士諤)。

复制

《送趙總戎之北平》

胡應麟 〔明代〕

大纛高牙照彩虹,除書遙下建章宮。

前驅半雜三河少,別隊新分六郡雄。

騕裊登台呈逸步,麒麟開閣待殊功。

平津突兀鈞天上,吐哺能無憶轉蓬。

《幽思賦》

曹植 〔兩漢〕

倚高台之曲隅,處幽僻之閒深。

望翔雲之悠悠,羌朗霽而夕陰。

顧秋華而零落,感歲莫而傷心。

觀躍魚於南沼,聆鳴鶴於北林。

搦素筆而慷慨,揚大雅之哀吟。

仰清風以嘆息,寄餘思於悲弦。

信有心而在遠,重登高以臨川。

何余心之煩錯,寧翰墨之能傳。

复制

《漁家傲 送春六曲其五》

段克己 〔金朝〕

詩句一春渾漫與。紛紛紅紫俱塵土。樓外垂楊千萬縷。

風盪絮。欄干倚遍空無語。畢竟春歸何處所。樹頭樹底無尋處。惟有閒愁將不去。

依舊住。伴人直到黃昏暮。

复制

《春景 柳塘春水漫》

劉辰翁 〔宋代〕

柳外澹煙光,芊綿去路長。風花隨世界,春水漫池塘。

手種青青許(四庫本作樹),堤回曲曲香。綠猶深舊雨,流不動斜陽。

濠上知魚樂,橋邊看燕忙。欄干風起晚,人影皺羅裳。

复制

《白髭行》

范成大 〔宋代〕

四十踰四髭始黃,手持漢節臨大荒。

輿疾歸來皮骨在,兩鬢尚作青絲光。

俛仰行年四十九,萬里南馳復西走。

斑斑頷下點吳霜,猶可芟夷誑賓友。

屈指如今又十年,兩年憊臥秋風前。

人生血氣能幾許,不待覽鏡知皤然。

長安後輩輕前輩,百方染藥千金賣。

撋煩包里夜不眠,無奈霞頭出光怪。

病翁高臥門長扃,垂雪匆匆骨更清。

兒童不作居士喚,喚作堂中老壽星。

复制

《陌上桑》

王冕 〔元代〕

陌上桑,無人采,入夏綠陰深似海。行人來往得清涼,借問蠶姑無個在。

蠶姑不在在何處?聞說官司要官布。大家小家都捉去,豈許蠶姑獨能住?

日間績麻夜織機,養蠶種田俱失時。田夫奔走受鞭笞,飢苦無以供支持。

蠶姑且將官布辦,桑老田荒空自嘆。明朝相對淚滂沱,米糧絲稅將奈何?

复制

《採蓮舞》

史浩 〔宋代〕

清奏當筵,治世之音安以樂。霞舒絳彩,玉照鉛華。玲瓏環佩之聲,綽約神仙之伍。朝回金闕,宴集瑤池。將陳倚棹之歌,式侑迴風之舞。宜邀勝伴,用合仙音。女伴相將,採蓮入隊。勾念了,後行吹雙頭蓮令,舞上,分作五方。竹竿子又勾念:伏以波涵碧玉,搖萬頃之寒光;風動青萍,聽數聲之幽韻。芝華雜B241,羽幰飄颻。疑紫府之群英,集綺筵之雅宴。更憑樂部,齊迓來音。勾念了,後行吹採蓮令,舞轉作一直了,從唱採蓮令:練光浮,煙斂澄波渺。燕脂濕、靚妝初了。綠雲繖上露滾滾,的白樂真珠小。籠嬌媚、輕盈佇眺。無言不見仙娥,凝望蓬島。玉闕匆匆,鎮鎖佳麗春難老。銀潢急、星槎飛到。暫離金砌,為愛此、極目香紅繞。倚蘭棹。清歌縹緲。隔花初見,楚楚風流年少。唱了,後行吹採蓮令,舞分作五方。竹竿子勾念:仗以遏雲妙響,初容與于波間;回雪奇容,乍婆娑於澤畔。愛芙蕖之艷冶,有蘭芷之芳馨。躞蹀凌波,洛浦未饒於獨步;雍容解佩,漢皋諒得以齊驅。宜到階前,分明只對。花心出,念:但兒等玉京侍席,久陟仙階;雲路馳驂,乍游塵世。喜聖明之際會,臻夷夏之清寧。聊尋澤國之芳,雅寄丹台之曲。不慚鄙俚,少頌昇平。未敢自專,仗候處分。竹竿子問,念:既有清歌妙舞,何不獻呈。花心,答問:舊樂何在。竹竿子再問,念:一部儼然。花心答,念:再韻前來。念了,後行吹採蓮曲破,五人眾舞。到入破,先兩人舞出,舞到裀上住,當立處訖。又二人舞,又住,當立處。然後花心舞徹。竹竿子念:伏以仙裾搖曳,擁雲羅霧縠之奇;紅袖翩翻,極鸞翮鳳翰之妙。再呈獻瑞,一洗凡容。已奏新詞,更留雅詠。念了,花心念詩:我本清都侍玉皇。乘雲馭鶴到仙鄉。輕舟刀一葉煙波闊,嗜此秋潭萬斛香。念了,後行吹漁家傲。花心舞上,折花了,唱漁家傲:蕊沼清冷涓滴水。迢迢煙浪三千里。微孕青房包繡綺。薰風裡。幽芳洗盡閒桃李。羽氅飄蕭塵外侶。相呼短棹輕偎倚。一片清歌天際起。聲尤美。雙雙驚起鴛鴦睡。唱了,後行吹漁家傲。五人舞,換坐,當花心立人念詩:我昔瑤池飽宴遊。B146來樂國已三秋。水晶宮裡尋幽伴,菡苕香中盪小舟。念了,後行吹漁家傲。花心舞上,折花了,唱漁家傲:翠蓋參差森玉柄。迎風浥露香無定。不著塵沙真體淨。蘆花徑。酒侵酥臉霞相映。掉撥木蘭煙水暝。月華如練秋空靜。一曲悠揚沙鷺聽。牽清興。香紅已滿蒹葭艇。唱了,後行吹漁家傲。五人舞,換坐,當花心立人念詩:我弄雲和萬古聲。至今江上數峰青。幽泉一曲念憑棹,楚客還應著耳聽。念了,後行吹漁家傲。花心舞上,折花了,唱漁家傲:草軟沙平風掠岸。青蓑一釣煙江畔。荷葉為裀花作幔。知誰伴。醇醪只把鱸魚換。盤縷銀絲杯自暖。筵窗醉著無人喚。逗得醒來橫脆管。清歌緩。彩鸞飛去紅雲亂。唱了,後行吹漁家傲。五人舞,換坐,當花心立人念詩:我是天孫織錦工。龍梭一擲度晴空。蘭橈不逐仙槎去,貪擷芙蕖萬朵紅。念了,後行吹漁家傲。花心舞上,折花了,唱漁家傲:太華峰頭冰玉沼。開花十丈干雲杪。風散天香聞四表。知多少。亭亭碧葉何曾老。試問霏煙登鳥道。丹崖步步祥光繞。折得一枝歸月嶠。蓬萊島。霞裾侍女爭言好。唱了,後行吹漁家傲。五人舞,換坐,當花心立人念詩:我入桃源避世紛。太平才出報君恩。白龜已閱千千歲,卻把蓮巢作酒尊。念了,後行吹漁家傲。花心舞上,折花了,唱漁家傲:珠露氵專氵專清玉宇。霞標綽約消煩暑。時馭清風之帝所。尋舊侶。三千仙仗臨煙渚。舴艋飄颻來復去。漁翁問我居何處。笑把紅蕖呼鶴馭。回頭語。壺中自有朝天路。唱了,後行吹漁家傲。五人舞,換坐如初。竹竿子勾念。伏以珍符BC38至,朝廷之道格高深;年穀屢豐,郡邑之和薰遐邇。式均歡宴,用樂清時。感游女於仙衢,詠奇葩於水國。折來和月,露浥霞腮;舞處隨風,香盈翠袖。既徜徉於玉砌,宜宛轉於雕梁。爰有佳賓,冀聞清唱。念了,眾唱畫堂春:彤霞出水弄幽姿。娉婷玉面相宜。棹歌先得一枝枝。波上畫鯨飛。向此畫堂高會,幽馥散、堪引瑤卮。幸然逢此太平時。不醉可無歸。唱了,後行吹畫堂春。眾舞,舞了又唱河傳:蕊宮閬苑。聽鈞天帝樂,知他幾遍。爭似人間,一曲採蓮新傳。柳腰輕,鶯舌囀。逍遙煙浪誰羈絆。無奈天階,早已催班轉。卻駕彩鸞,芙蓉斜盼。願年年,陪此宴。唱了,後行吹河傳,眾舞。舞了,竹竿子念遣隊:浣花一曲湄江城,雅合鳧鷖醉太平。楚澤清秋余白浪,芳枝今已屬飛瓊。歌舞既闌,相將好去。念了,後行吹雙頭蓮令。五人舞轉作一行,對廳杖鼓出場。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