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兩漢 / 張衡 / 禺山傳五嶽山人任少海書札兼致問訊因憶
拼

《禺山傳五嶽山人任少海書札兼致問訊因憶》

張衡 〔兩漢〕

五嶽山人相憶,八行書札遙通。

吹簫夜郎月下,採藥白帝雲中。

塵世英雄易老,浮生蹤跡難同。

張衡《四愁》吟斷,宋玉《九辯》悲窮。

复制

禺山傳五嶽山人任少海書札兼致問訊因憶 - 賞析

張衡

作者:張衡

張衡(78-139),字平子,漢族,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人,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製圖學家、文學家、學者,在漢朝官至尚書,為我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由於他的貢獻突出,聯合國天文組織曾將太陽系中的1802號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 

張衡其它诗文

《閒情賦》

張衡 〔兩漢〕

  初,張衡作《定情賦》,蔡邕作《靜情賦》,檢逸辭而宗澹泊,始則盪以思慮,而終歸閒正。將以抑流宕之邪心,諒有助於諷諫。綴文之士,奕代繼作;因並觸類,廣其辭義。余園閭多暇,復染翰為之;雖文妙不足,庶不謬作者之意乎。

  夫何瑰逸之令姿,獨曠世以秀群。表傾城之艷色,期有德於傳聞。佩鳴玉以比潔,齊幽蘭以爭芬。淡柔情於俗內,負雅志於高雲。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長勤;同一盡於百年,何歡寡而愁殷!褰朱幃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送纖指之餘好,攮皓袖之繽紛。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曲調將半,景落西軒。悲商叩林,白雲依山。仰睇天路,俯促鳴弦。神儀嫵媚,舉止詳妍。

  激清音以感余,願接膝以交言。欲自往以結誓,懼冒禮之為愆;待鳳鳥以致辭,恐他人之我先。意惶惑而靡寧,魂須臾而九遷:願在衣而為領,承華首之餘芳;悲羅襟之宵離,怨秋夜之未央!願在裳而為帶,束窈窕之纖身;嗟溫涼之異氣,或脫故而服新!願在發而為澤,刷玄鬢於頹肩;悲佳人之屢沐,從白水而枯煎!願在眉而為黛,隨瞻視以閒揚;悲脂粉之尚鮮,或取毀於華妝!願在莞而為席,安弱體於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經年而見求!願在絲而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節,空委棄於床前!願在晝而為影,常依形而西東;悲高樹之多蔭,慨有時而不同!願在夜而為燭,照玉容於兩楹;悲扶桑之舒光,奄滅景而藏明!願在竹而為扇,含淒飆於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顧襟袖以緬邈!願在木而為桐,作膝上之鳴琴;悲樂極以哀來,終推我而輟音!

  考所願而必違,徒契契以苦心。擁勞情而罔訴,步容與於南林。棲木蘭之遺露,翳青松之餘陰。儻行行之有覿,交欣懼於中襟;竟寂寞而無見,獨悁想以空尋。斂輕裾以復路,瞻夕陽而流嘆。步徙倚以忘趣,色悽慘而矜顏。葉燮燮以去條,氣淒淒而就寒,日負影以偕沒,月媚景於雲端。鳥淒聲以孤歸,獸索偶而不還。悼當年之晚暮,恨茲歲之欲殫。思宵夢以從之,神飄飄而不安;若憑舟之失棹,譬緣崖而無攀。於時畢昴盈軒,北風淒淒,炯炯不寐,眾念徘徊。起攝帶以侍晨,繁霜粲於素階。雞斂翅而未鳴,笛流遠以清哀;始妙密以閒和,終寥亮而藏摧。意夫人之在茲,托行雲以送懷;行雲逝而無語,時奄冉而就過。徒勤思而自悲,終阻山而滯河。迎清風以怯累,寄弱志于歸波。尤《蔓草》之為會,誦《召南》之餘歌。坦萬慮以存誠,憩遙情於八遐。

复制

《過揚州憶昔四首 其四》

張衡 〔兩漢〕

四城賦擬張衡麗,十鑒書同賈誼哀。腹里春秋納雲夢,案頭今古起風雷。

青山不受折腰辱,白眼豈知徒步回。舟泊城南更回首,寒風吹淚下天台。

复制

《近訊》

張衡 〔兩漢〕

餘哀系馬鳳凰樓,近訊藏船鸚鵡洲。庾信一壺窮日紀,張衡四望入煩憂。

突薪厝積誰當徙,金鐵鏘鳴正未休。聲在樹間君莫問,坐隅童子聽垂頭。

复制

《探春慢 詠愁》

張衡 〔兩漢〕

掃更難開,斷還重續,未信並刀能剪。渺渺無因,絲絲織就,好似冰輪雲掩。

幾度防偏至,恁終古、難消如鏈。怪他乍上眉頭,來時那更能遣。

何地可埋千片,想賦罷張衡,剩來點點。湖畔誰名,盧家魂杳,此後休論深淺。

漫說新添多少,浩蕩不堪重檢。無計閒驅,任教難絕如線。

复制

《禺山傳五嶽山人任少海書札兼致問訊因憶》

張衡 〔兩漢〕

五嶽山人相憶,八行書札遙通。

吹簫夜郎月下,採藥白帝雲中。

塵世英雄易老,浮生蹤跡難同。

張衡《四愁》吟斷,宋玉《九辯》悲窮。

复制

《送張侍御按應天》

張衡 〔兩漢〕

舊識埋輪都下亭,新看直指破青冥。金陵亦是先皇地,玉節仍分漢使星。

朱桁路從飛馭辟,白門人為避驄停。憑高倘有張衡思,兩賦應傳薊北聽。

复制

《登焦山作》

張衡 〔兩漢〕

農山興孔志,疆台試荊游。憑高易以愾,樂勝令人憂。

掛席溯湍險,振衣陟浮丘。威紆隱百疊,澎湃經四周。

江形繞成帶,海氣隮為樓。天吳幾下舞,若木窗中抽。

遙窮島夷界,近覽東南陬。荑英冒芳甸,春色藹神州。

凱風嘯晨鵠,青陽喧渚鷗。雲類魚鱗集,潮湧桃花流。

隱淪既已逝,偓佺亦空求。悢悢千古心,忽忽百歲遒。

願垂任公釣,聊謝張衡愁。

复制

《和李司業懋欽登廬山石耳峰讀空同先生之詩作》

張衡 〔兩漢〕

同聲殊世易懷思,惆悵風流不在茲。真跡愛從苔刻認,舊題多是野僧持。

張衡不負揚雲待,屈子能令宋玉悲。流落當年何足恨,斯文今見後賢知。

复制

《送張衡山》

張衡 〔兩漢〕

昔別青衿子,今為白髮翁。

此行何日見,多難向來同。

官事酣歌里,湖山秀句中。

風塵莫回首,留眼送歸鴻。

复制

《張衡傳》

張衡 〔兩漢〕

  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也。衡少善屬文,游於三輔,因入京師,觀太學,遂通五經,貫六藝。雖才高於世,而無驕尚之情。常從容淡靜,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時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擬班固《兩都》作《二京賦》,因以諷諫。精思傅會,十年乃成。大將軍鄧騭奇其才,累召不應。

  衡善機巧,尤致思於天文、陰陽、歷算。安帝雅聞衡善術學,公車特徵拜郎中,再遷為太史令。遂乃研核陰陽,妙盡璇璣之正,作渾天儀,著《靈憲》、《算罔論》,言甚詳明。

  順帝初,再轉,復為太史令。衡不慕當世,所居之官輒積年不徙。自去史職,五載復還。

  陽嘉元年,復造候風地動儀。以精銅鑄成,員徑八尺,合蓋隆起,形似酒尊,飾以篆文山龜鳥獸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關發機。外有八龍,首銜銅丸,下有蟾蜍,張口承之。其牙機巧制,皆隱在尊中,覆蓋周密無際。如有地動,尊則振龍,機發吐丸,而蟾蜍銜之。振聲激揚,伺者因此覺知。雖一龍發機,而七首不動,尋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驗之以事,合契若神。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嘗一龍機發而地不覺動,京師學者咸怪其無征。後數日驛至,果地震隴西,於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後,乃令史官記地動所從方起。

  時政事漸損,權移於下,衡因上疏陳事。後遷侍中,帝引在帷幄,諷議左右。嘗問天下所疾惡者。宦官懼其毀己,皆共目之,衡乃詭對而出。閹豎恐終為其患,遂共讒之。衡常思圖身之事,以為吉凶倚伏,幽微難明。乃作《思玄賦》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為河間相。時國王驕奢,不遵典憲;又多豪右,共為不軌。衡下車,治威嚴,整法度,陰知奸黨名姓,一時收禽,上下肅然,稱為政理。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复制

《用廣陳君以畫徵題》

張衡 〔兩漢〕

陳君昨從江右歸,元龍豪氣如虹霓。清晨訪我敘契闊,手持錦軸徵余題。

遠山近山凡幾簇,三兩人家住溪曲。酒旗搖曳朝日晴,漁舟來往煙波綠。

屬玉鵁鶄聚暖沙,疏籬老屋帶煙霞。竹邊有客燒新筍,林下何人掃落花。

景趣無窮來宛轉,一抹嵐光見平遠。斯圖精緻非尋常,妙筆原知歸北苑。

君家舊住橋子東,森森喬木含清風。潁川世系年應遠,使節勛名孰與同。

君視黃金猶土苴,好畫如逢不論價。何當乘興去相尋,索看新收古名畫。

复制

《歌》

張衡 〔兩漢〕

浩浩陽春發。楊柳何依依。百鳥自南歸。翱翔萃我枝。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