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明代 / 侯方域 / 馬伶傳
拼 译 译

《馬伶傳》

侯方域 〔明代〕

馬伶者,金陵梨園部也。

金陵為明之留都,社稷百官皆在,而又當太平盛時,人易為樂。

其士女之問桃葉渡、游雨花台者,趾相錯也。

梨園以技鳴者,無慮數十輩,而其最著者二:曰興化部,曰華林部。

一日,新安賈合兩部為大會,遍征金陵之貴客文人,與夫妖姬靜女,莫不畢集。

列興化於東肆,華林於西肆,兩肆皆奏《鳴鳳》,所謂椒山先生者。

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墜疾徐,並稱善也。

當兩相國論河套,而西肆之為嚴嵩相國者曰李伶,東肆則馬伶。

坐客乃西顧而嘆,或大呼命酒,或移座更近之,首不復東。

未幾更進,則東肆不復能終曲。

詢其故,蓋馬伶恥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

馬伶者,金陵之善歌者也。

既去,而興化部又不肯輒以易之,乃竟輟其技不奏,而華林部獨著。

去後且三年而馬伶歸,遍告其故侶,請於新安賈曰:「今日幸為開宴,招前日賓客,願與華林部更奏《鳴鳳》,奉一日歡。

」既奏,已而論河套,馬伶復為嚴嵩相國以出,李伶忽失聲,匍匐前稱弟子。

興化部是日遂凌出華林部遠甚。

其夜,華林部過馬伶:「子,天下之善技也,然無以易李伶。

李伶之為嚴相國至矣,子又安從授之而掩其上哉?」馬伶曰:「固然,天下無以易李伶;李伶即又不肯授我。

我聞今相國崑山顧秉謙者,嚴相國儔也。

我走京師,求為其門卒三年,日侍崑山相國於朝房,察其舉止,聆其語言,久乃得之。

此吾之所為師也。

」華林部相與羅拜而去。

馬伶,名錦,字雲將,其先西域人,當時猶稱馬回回雲。

侯方域曰:異哉,馬伶之自得師也。

夫其以李伶為絕技,無所干求,乃走事崑山,見崑山猶之見分宜也;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嗚乎!恥其技之不若,而去數千里為卒三年,倘三年猶不得,即猶不歸耳。

其志如此,技之工又須問耶?。

馬伶傳 - 譯文及註釋

譯文馬伶是金陵戲班子裡的演員。金陵是明朝的留都,文武百官也都在這裡,此時又處在太平盛世,人們容易尋歡作樂。那些男男女女探訪桃葉渡,遊覽雨花台,腳踩腳多得數不清。戲班因技藝高超而出名的,豈止有幾十個,而其中最著名的有兩個:一個叫興化部,一個叫華林部。

一天,新安的商人會合這兩個戲班子,辦了一個大堂會,廣泛邀請了金陵城裡的貴客文人和那些艷麗的婦人、嫻靜文雅的才女,這些人全都會集在一起。興化部被安排在場子的東面,華林部安排在場子的西面。兩邊的場中都演出《鳴鳳記》,這場戲演出的就是人們稱為椒山先生的故事。等演到一半時,雙方的演唱都符合節拍,講究音律,曲調的高低快慢,變化很多,都稱得上很好。當演到兩位相國爭論是否收復河套的情景,西面戲台扮宰相嚴嵩的演員,是李伶,東面戲台則是馬伶。坐着的客人就看着西面的戲台讚嘆,有的人還大聲呼喊叫人拿酒來,有的人移動座位更加靠近西面的戲台,頭不再轉向東面。演出繼續進行不多久,東面的戲台已不能再演下去了。詢問其中的緣故,原來馬伶因自己的演技比不上李伶而感到恥辱,已經卸妝逃走了。馬伶是金陵城裡善於演唱的演員。他走了以後,興化部又不肯立即替換他,竟然就停止演出,從此在金陵只有華林部獨自著名。

馬伶走後將近三年又回來了,告知他昔日演戲的所有夥伴,並向那新安商人請求說:「希望今天能為我開一次宴會,再招來上次那些賓客,我願意與華林部一起再演一次《鳴鳳記》,敬獻一日的歡樂。」演出開始後不久,又演到爭論是否收復河套,馬伶再次扮相國嚴嵩登場演出。李伶忽然失聲驚叫,匍匐上前,對着馬伶自稱弟子。在這一天,興化部的名聲於是大大地超過了華林部。

當天晚上,華林部的人來拜訪馬伶,說:「您雖是當今十分優秀的演員,可本來是不可能超過李伶的。李伶扮演嚴相國已好到了極點,您又是從哪兒學來的演技而超過李伶了呢?」馬伶說:「的確是這樣,現在天下的演員不可能超過李伶,而李伶當時又不肯把演技傳授給我。我聽說當今的相國崑山顧秉謙,是嚴相國一類的人。我跑到京城,請求在他門下做了三年差役。每天在朝房裡侍奉他,觀察他的行為舉止,細聽他的講話,時間長了就掌握了他的特點,這就是我求師的方法。」華林部的人一起向馬伶羅列而拜,然後離去。

馬伶,名錦,字雲將,他的祖先是西域人,當時還稱他為馬回回。

侯方域說:真是不尋常啊,馬伶自己這種求師的經歷。他認為李伶的演出已是絕技,無處能學到超過他的技藝,竟然跑去侍奉顧秉謙,見到顧秉謙就猶如見到了嚴嵩一樣,讓嚴嵩本人來教演嚴嵩的人,怎麼能不精妙呢?唉!馬伶以自己的技藝不如人家為恥,就遠走幾千里,做了三年差役。倘若三年還不能學到要學的東西,就仍然不回來。他的意志如此堅定,技藝的精湛又何須再問呢?

注釋馬伶:姓馬的演員。伶:古時稱演戲、歌舞、作樂的人金陵:南京市舊名。梨園部:戲班。《新唐書·禮樂志》記載,唐玄宗「選坐部伎子弟三百,教於梨園,號梨園弟子」。後世因稱戲劇團體為梨園。部,行業的組織。明之留都:明代開國時建都金陵,成祖朱棣遷都北京,以金陵為留都,改名南京,也設置一套朝廷機構。社稷:古代帝王、諸侯所祭的土神和穀神。《白虎通義·社稷》:「王者所以有社稷何?為天下求福報功。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地廣博,不可遍也;五穀眾多,不可一一祭也。故封土立社,示有土尊;稷,五穀之長,故立稷而祭之也。」後來遂用作國家之代稱。這裡仍用本來的含義。盛時:國家興隆的時期。問:探訪。桃葉渡:南京名勝之一,是秦淮河的古渡口,相傳東晉王獻之送其妾桃葉在此渡江,因而得名。雨花台:在南京中華門外,三國時稱石子崗,又稱聚寶山。相傳梁武帝時,元光法師在此講經,落花如雨,故名趾相錯:腳印相交錯,形容遊人之多。以技鳴:因技藝高而出名。無慮:大概。輩:同一等級、同一類別的人。引申為「群」、「隊」。這裡指「部」。新安:今安徽歙(shè)縣。賈(gǔ):商人。征:召集。妖姬:艷麗女人。靜女:語出《詩經·邶風·靜女》:「靜女其姝。」指少女。畢集:都來了。肆:店鋪,這裡指戲場。《鳴鳳》:指明代傳奇《鳴鳳記》,傳為王世貞門人所作,演夏言、楊繼盛諸人與權相嚴嵩鬥爭故事。椒山先生:楊繼盛,字仲芳,號椒山,容城(今屬河北省)人,官至南京兵部右侍郎,因彈劾嚴嵩被害。迨(dài):等到。半奏:演到中間。引商刻羽:演奏音樂。商、羽,古五音名。宋玉《對楚王問》:「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國中屬而和者,不過數人而已。是其曲彌高,其和彌寡。」抗墜疾徐:聲音高低快慢。《禮記·樂記》:「歌者上如抗,下如隊(墜)。」孫希旦集解引方氏愨說:「抗,言聲之發揚;隊,言聲之重濁。」兩相國論河套:指《鳴鳳記》第六出《兩相爭朝》,情節是宰相夏言和嚴嵩爭論收復河套事。河套,地名,黃河流經今內蒙古自治區西南部,形曲如套子,中間一帶稱作河套。在明代,河套為韃靼(dádá達達)族所聚居,經常內擾,楊繼盛、夏言諸人主張收復,嚴嵩反對,所以發生廷爭。嚴嵩為當時專攬朝政的權臣,官至太子少師,結黨營私,後被劾罷免。嚴嵩:字惟中,分宜(今屬江西)人,弘治年間中進士,得到明世宗信任。他弄權納賄,結黨營私,陷害忠良,是著名的奸臣。西顧:往西看,指為華林部李伶的演出所吸引。嘆:讚嘆,讚賞。命酒:叫人拿酒來。首不復東:頭不再往東看,意為不願看興化部馬伶演出。未幾:沒有多久。更進:繼續往下演出。「蓋馬伶」兩句:原因是馬伶恥於居李伶之下,卸裝逃走。易衣,這裡指卸裝。既去:已離開。既,表示行動完成。輒以易之:隨便換人。輒,猶「即」。《漢書·吾丘壽王傳》:「盜賊不輒伏辜,免脫者眾。」可引申為隨便。輟(chuò):停止。且三年:將近三年。故侶:舊日伴侶,指同班藝人。幸:冀也,希望。更奏:再次獻演。奉:敬獻。已而:不久。失聲:控制不住,不覺出聲。「李伶」二句:李伶頓然驚愕,不禁出聲,伏地稱弟子。匐匍(pú fú),伏在地上。凌出:高出,凌駕於對方之上。華林部:指華林部伶人。過:拜訪。子:你,對對方的尊稱。易:輕視。《左傳·襄公四年》:「貴貨易土。」引申為勝過。為:此是扮演的意思。至矣:像極、妙極。安從授之:從哪裡學到。掩其上:蓋過他。掩,蓋過。《國語·晉語五》:「爾童子,而三掩人於朝。」固然:確實。即:通「則」。崑山:縣名,在江蘇省。顧秉謙:明熹宗天啟年間(—)為首輔,是閹黨中人。儔:同類人。走:跑到。門卒:門下的差役。朝房:百官上朝前休息的地方。「察其」二句:觀察其行動,聆聽其言語。聆,聽。羅拜:數人環列行禮。西域:古代地理名稱,指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及中亞一部分地方。回回:舊時對於回族及伊斯蘭教徒的稱呼。無所干求:沒有辦法得到。走事崑山:到顧秉謙處去做僕從。事,侍奉。崑山,古人習慣以籍貫指代人,這裡即指顧秉謙。下句「分宜」,即指嚴嵩,嚴嵩為分宜(今江西分宜縣)人。見崑山句:見到顧秉謙就好像見到了嚴嵩。以分宜教分宜:意即以生活中的嚴嵩為榜樣來學演嚴嵩。工:精。「恥其」句:恥於自己的演技不如人家。不若,不如。爾:同「耳」,表決然語氣。無論:豈止。▲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馬伶傳 - 賞析

1639年(崇禎十二年),侯方域遊歷南方,後來居留南京,參加復社,與魏黨餘孽阮大鉞進行過鬥爭。這篇人物小傳,是他寓居南京時寫就。

這篇文章講述了馬伶努力提升自己的表演能力的故事。作者通過張揚馬伶其人其事,並將矛頭指向顧秉謙,旁敲側擊,來譏諷阮大鉞。

這篇人物傳記把筆墨集中在結果截然相反的兩場演出對壘上。第一次馬伶對壘中失敗,負氣出走,到實際生活中去學習,三年後技藝大進,在第二次競賽中獲得成功。作者通過記敘馬伶這一件事,顯示了馬伶好勝、自強的性格特徵。

文中講述了馬伶為提高自己的表演藝術,不斷刻苦學習、努力探索的故事。馬伶作為一位有名的演員,在經歷一次演出失敗之後,他並沒有氣餒,而是勵志奮發,遠走幾千里,不惜為人奴僕去深入生活,觀察人物的言行舉止、體驗人物的思想感情,終於塑造出了深受觀眾讚賞的舞台形象。這個故事表明,藝術是現實生活的反映,藝術家要想獲得成功就必須深入生活,不斷地進行學習和探索,閉門造車是不能取得高度成就的。文章選材集中,簡繁得當,先敘兩次會演,馬伶始敗終勝,後借馬伶答同敘其緣由,頗有章法。▲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侯方域

作者:侯方域

(1618—1654)明末清初河南商丘人,字朝宗。侯恂子。少時為復社、幾社諸名士所推重,與方以智、冒襄、陳貞慧號四公子。南明弘光時,以不受阮大鋮籠絡,險遭迫害,夜走依總兵官高傑,又曾入史可法幕。入清,應順治八年鄉試,中副榜。文章富才氣,與魏禧、汪琬號清初三家。有《壯悔堂文集》、《四憶堂詩集》。 

侯方域其它诗文

《李姬傳》

侯方域 〔明代〕

  李姬者,名香,母曰貞麗。貞麗有俠氣,嘗一夜博,輸千金立盡。所交接皆當世豪傑,尤與陽羨陳貞慧善也。姬為其養女,亦俠而慧,略知書,能辨別士大夫賢否,張學士溥、夏吏部允彝急稱之。少風調皎爽不群。十三歲,從吳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傳奇,皆能盡其音節。尤工琵琶詞,然不輕發也。

  雪苑侯生,己卯來金陵,與相識。姬嘗邀侯生為詩,而自歌以償之。初,皖人阮大鋮者,以阿附魏忠賢論城旦,屏居金陵,為清議所斥。陽羨陳貞慧、貴池吳應箕實首其事,持之力。大鋮不得已,欲侯生為解之,乃假所善王將軍,日載酒食與侯生游。姬曰:「王將軍貧,非結客者,公子盍叩之?」侯生三問,將軍乃屏人述大鋮意。姬私語侯生曰:「妾少從假母識陽羨君,其人有高義,聞吳君尤錚錚,今皆與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負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安事阮公!公子讀萬卷書,所見豈後於賤妾耶?」侯生大呼稱善,醉而臥。王將軍者殊怏怏,因辭去,不復通。

  未幾,侯生下第。姬置酒桃葉渡,歌琵琶詞以送之,曰:「公子才名文藻,雅不減中郎。中郎學不補行,今琵琶所傳詞固妄,然嘗昵董卓,不可掩也。公子豪邁不羈,又失意,此去相見未可期,願終自愛,無忘妾所歌琵琶詞也!妾亦不復歌矣!」

  侯生去後,而故開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鍰,邀姬一見。姬固卻之。開府慚且怒,且有以中傷姬。姬嘆曰:「田公豈異於阮公乎?吾向之所贊於侯公子者謂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賣公子矣!」卒不往。

复制

《寄李舍人雯》

侯方域 〔明代〕

金陵門外昔同游,歸去衰遲有故丘。六季春城喧野雀,三山雲氣黯江樓。

嵇康辭吏非關懶,張翰思鄉不為秋。最是月明照顏色,平蕪煙雨使人愁。

复制

《家書附絕句 其一》

侯方域 〔明代〕

送別西園翡翠樓,開帆十月到蘇州。為君寄訊楓橋巷,邱嫂迎門已白頭。

复制

《寄泗上王二丈》

侯方域 〔明代〕

離離禾黍映周京,泗上英圖問舊盟。豈負青鞋尋往約,為留黃髮慰蒼生。

風雄二水江東戍,雨暗三陵日暮城。莫怪阿奴寄狂語,故人原自眷修名。

复制

《寄宋學使徵輿》

侯方域 〔明代〕

宦遊直到越王台,始信艱難嶺嶠開。誰使無諸通漢禮,果然宋玉是《騷》才。

文章自古銷兵後,冠冕還從正朔來。北斗十年新氣象,憑君南服一昭回。

复制

《澄江過韓氏園亭 其一》

侯方域 〔明代〕

不訪幽人去,安知野興長。江城連薜荔,秋色到衣裳。

檻外收平楚,杯中落遠檣。登樓一萬里,醉眼即吾鄉。

复制

《何事》

侯方域 〔明代〕

何事竟頭白,青春一放翁。乾坤羞髀肉,日月誤雕蟲。

藜杖侵苔潤,藥欄啄鳥紅。經年常晏起,非是避牆東。

复制

《澄江過韓氏園亭 其二》

侯方域 〔明代〕

寂寞憐官閣,迢遙憶嶺梅。豈知千萬樹,都向歲時開。

江月愁中笛,春城醉後杯。新詞倘入破,不敢讓清才。

复制

《寄賈三丈開宗》

侯方域 〔明代〕

故人華發今如許,冉冉修名六十年。藥餌須防身尚健,酒豪莫遣興還顛。

傳經有子羞劉向,被褐一官笑鄭虔。卻寄先生珍重處,老饕不必更逃禪。

复制

《送顧副使礽入楚》

侯方域 〔明代〕

舊京西去楚江東,萬里長游感慨中。古月還窺神女廟,孤舟直破大王風。

浮沉漢祚終劉表,伯仲周郎是呂蒙。回首故人勞望眼,莫遲佳信負春鴻。

复制

《家書附絕句 其二》

侯方域 〔明代〕

問君衣帶近如何,我道思鄉減去多。況是王孫芳草外,休添離恨畫雙螺。

复制

《與宋公子牧仲書》

侯方域 〔明代〕

  某叨受太保先公深知,嘗援其難,公子又不以仆為不肖,數下交質以所為文業。仆竊見郡中自吳徐二三子凋謝之後,近二十年絕無有清才標映如公子者,嘗心口嘆頌不能置。今有所欲言,伏惟公子聽之。

  仆聞之賈子曰:諸人以太保既薨,有願公子出而結交天下貴人,一如太保在日,以為克似太保者。竊謂太保在日,乃天下貴人,皆願一當以交太保,非太保之交之也。今論者顧欲公子求而交之,以為克似太保,此不惟不似,而固以相遠甚矣。往郡中貴達子弟,固有然者,然皆以財力自雄,周旋良苦。今公子善病,體不任衣。太保清節,仆之所諒未有厚資貽公子也。所謂財與力者,公子自審能之乎?破其業以致貧,勞其身以致病,而徒博一交結貴人之名,仆竊為公子不取也。

  抑人之所謂克似其先者有道,不可以不辨。有以卿相之子,世為卿相而不必不辱其先;有以卿相之子,乃甘為一介之士,而足以光益其袓父者。若公子不深察其道,即如諸人所云,亦不過仿太保在日存其門戶,方幅外似之耳,非謂公子遂真似太保為宰相也。公子之家昔為宰相,今為秀才,何可強同?顧舍其力之所能,可以得其真似,而必出於不可得之數,以為聊似其外者。何也?夫克似之道,在於守道,讀書。公子才氣超軼,何施不可?願且朝夕自愛調病,病癒之後,以諸人所陳交結之才,多收古今書籍;以交結之力,閉戶力學而篤行之。如此一二十年,亦不必之作太保。即不然,太保亦必含笑於九泉,決不以公子甘為一介之士,遂以為不克似之也。某皇恐再拜。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