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明代 / 楊榮 / 送張大尹之建陽
拼

《送張大尹之建陽》

楊榮 〔明代〕

東館編摩近一年,清時多士羨才賢。書成已荷恩光重,命下還聞邑政專。

匹馬蕭蕭辭北闕,雙鳧杳杳向南天。建陽此去誰雲遠,士庶歡迎錦水邊。

复制

送張大尹之建陽 - 賞析

楊榮

作者:楊榮

(1371—1440)明福建建安人,字勉仁,初名子榮。建文二年進士。授編修。成祖即位,入文淵閣,令更名榮。多次從成祖北巡及出塞,凡宣詔出令,及旗志符驗,必得榮奏乃發。累官文淵閣大學士。永樂二十二年之役,抵達蘭納穆爾河,不見敵,議進止,惟榮與金幼孜言宜班師。帝從之。中途,帝卒。榮與幼孜以去京師遠,秘不發喪。仁宗即位,累進謹身殿大學士,工部尚書。宣德元年,漢王朱高煦反,榮首請帝親征。加少傅。正統三年進少師。榮歷事四朝,謀而能斷。與楊士奇、楊溥同輔政,並稱三楊。卒諡文敏。有《後北征記》、《文敏集》。

楊榮其它诗文

《瑞應騶虞詩》

楊榮 〔明代〕

於維聖皇,德被八垠。神武不殺,恢乎至仁。恩信誕敷,膏澤旁及。

九族雍睦,萬邦寧輯。蠻貊戎夷,罔不來庭。飛潛動植,以遂以生。

治化重熙,海宇同春。雨暘時若,禎祥駢臻。黃犀白象,集於靈囿。

馴雉祥麟,見於郊藪。景星慶雲,煜煜氳氳。甘露醴泉,如酎如餳。

嘉禾瑞麥,芃芃其茂。赤草靈芝,煜煜其秀。黃河載清,海不揚波。

靈龜表孝,神人協和。天地自位,萬物並育。瑞應之來,以迓景福。

癸巳之歲,仲夏初吉。坤祇效靈,騶虞再出。維此曹邑,瑤光降靈。

義獸在野,草木光榮。匪兕匪虎,匪熊匪貙。白質黑章,猊首虎軀。

尾長於身,是曰騶虞。其內仁厚,其外舒舒。不食生物,不踐生芻。

神馳靈邁,一日千里。周旋中規,其儀可喜。驅之不迫,撫之不驚。

虞人致之,進獻神京。士庶駿奔,歡聲沸騰。僉曰噫嘻,徒聞往古。

今乃得之,瑞物斯睹。於維聖皇,乃文乃武。維武不用,諸福畢聚。

吁嗟騶虞,實為上瑞。昭我皇仁,以彰信義。庖羲立極,龍圖是呈。

堯舜繼作,鳳凰和鳴。夏符洛龜,殷降玄鳥。赤雀興周,八百斯兆。

維茲仁獸,應時而來。皇繼往聖,澤洞九垓。孰雲漢唐,文禽青兕。

赤騠白象,曷足倫儗。維皇聖神,異物不寶。所寶維賢,豐年是禱。

端拱無為,以成至治。瑞應斯蕃,匪約而至。皇不自聖,皇仁如天。

光昭鴻業,傳序萬年。臣愧謏聞,忻逢盛美。作為詩歌,以繼麟趾。

复制

《題折枝翎毛四首 其二 梔子寒雀》

楊榮 〔明代〕

梔子花開素影低,哺雛野雀趁幽棲。上林更是春光好,莫與鷦鷯飲啄齊。

复制

《翠筠軒為黔國公子沐可觀題》

楊榮 〔明代〕

世人見竹愛者稀,子獨愛種當軒墀。長梢密葉自瀟灑,虛心勁節同襟期。

拂雲高並青霄直,秀壓琅玕繞檐碧。千竿颯爽風雨聲,四面陰森冰雪色。

蒼然滿眼如瀟湘,敲金戛玉相鏗鏘。虬龍露角帶春雨,鳳凰振羽鳴朝陽。

有時攜客玩佳景,滿地扶疏散涼影。掃石彈棋白晝長,鈎簾對月清宵永。

有時截制紫鸞笙,希音吹徹鈞天清。空中似引飛仙度,翠翹綠佩何輕盈。

塵氛不到淨如洗,幾回吟嘯霜天裡。蔣徑寂寥何足論,淇澳猗猗自堪儗。

君家慶澤流無窮,種德應與種竹同。繩繩後嗣盡英傑,撫綏夷落推元功。

羨子才高踵前躅,早有芳名動南服。?言長養資汗青,留紀清朝世勛錄。

复制

《送袁忠徹尚寶致政歸鄉》

楊榮 〔明代〕

碧空下涼露,玉樹生秋風。朝回別行客,目送南飛鴻。

青冥浩無際,去去不可從。懷君先大夫,夙昔遭奇逢。

潛邸識真主,不羨漢呂公。列職清華地,最沐恩寵隆。

一朝忽仙逝,惕然動宸衷。推恩錫世祿,不獨榮厥躬。

接武登鳳池,垂紳侍重瞳。累績升少卿,出入丹禁中。

侍從歷四朝,眷遇期有終。齒力尚未衰,歸思何匆匆。

封章荷俞允,拜命辭九重。故鄉有先隴,鬱郁羅青松。

歲時伸祀禮,誠意潛感通。忠孝求無愧,令望垂不窮。

复制

《送鄭御史致仕還金華》

楊榮 〔明代〕

驄馬才名出義門,懸車深荷聖君恩。朝天共祝南山壽,歸日頻傾北海尊。

驛路飛花隨去旆,都亭垂柳拂行軒。到家喜得陳恩賜,猶有鄉閭故舊存。

复制

《題長安歸騎圖二首 其二》

楊榮 〔明代〕

元戎玉帳擁貔貅,武略文韜壓眾流。恢拓封疆當聖代,盡收部落入神州。

歸旌想愜輿情望,奏凱親承寵渥優。從此烽煙空絕塞,邊民樂業日歌謳。

复制

《玄兔》

楊榮 〔明代〕

聖皇撫寰宇,盛德致雍熙。雨暘既時若,民物遂蕃滋。

陰陽孕至和,充塞溢兩儀。西夏產靈兔,黝然呈瑞姿。

守臣重驚異,此兔何珍奇。豈非我聖皇,盛德斯致之。

載以雕綺籠,獻之白玉墀。宛若負蒼璧,有如錫玄圭。

炅炅碧曈開,毿毿黑雲垂。初疑育玄圃,又想咽墨池。

乃知造化神,生此誠所宜。大哉天德純,感召良在茲。

置之靈囿間,麟鳳相追隨。天階同率舞,實若唐虞時。

願言著青史,萬載流光輝。

复制

《自宣府至德勝關》

楊榮 〔明代〕

千岩萬壑擁層雲,持節南來日正曛。關塞有兵嚴號令,屯營無事樂耕耘。

人家多在城中住,流水還從澗里分。共喜華夷今一統,萬方咸戴聖明君。

复制

《志訓堂》

楊榮 〔明代〕

夙昔承先訓,孜孜重義方。音容長若睹,夢寐詎能忘。

體魄歸冥漠,泉台隔渺茫。過庭言在耳,灑淚向羹牆。

复制

《送周式縣丞之東莞》

楊榮 〔明代〕

除書朝下彩雲間,晚歲承恩鬢已斑。綠酒正憐官舍別,錦衣應喜故鄉還。

行經梅嶺青春早,吟坐松堂白晝閒。佐縣想能施惠政,頓令黎庶動歡顏。

复制

《恭侍御游萬歲山 其三 小山》

楊榮 〔明代〕

瑤空湧出秀芙蓉,寶樹參差近九重。波泛羽觴來玉澗,泉垂珠箔噴金龍。

四時佳氣浮丹闕,八表晴嵐露碧峰。喜遇太平無事日,共沾雨露沐恩濃。

复制

《親政篇》

楊榮 〔明代〕

  《易》之《泰》:「上下交而其志同。」其《否》曰:「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蓋上之情達於下,下之情達於上,上下一體,所以為「泰」。下之情壅閼而不得上聞,上下間隔,雖有國而無國矣,所以為「否」也。

  交則泰,不交則否,自古皆然,而不交之弊,未有如近世之甚者。君臣相見,止於視朝數刻;上下之間,章奏批答相關接,刑名法度相維持而已。非獨沿襲故事,亦其地勢使然。何也?國家常朝於奉天門,未嘗一日廢,可謂勤矣。然堂陛懸絕,威儀赫奕,御史糾儀,鴻臚舉不如法,通政司引奏,上特視之,謝恩見辭,湍湍而退,上何嘗治一事,下何嘗進一言哉?此無他,地勢懸絕,所謂堂上遠於萬里,雖欲言無由言也。

  愚以為欲上下之交,莫若復古內朝之法。蓋周之時有三朝:庫門之外為正朝,詢謀大臣在焉;路門之外為治朝,日視朝在焉;路門之內為內朝,亦曰燕朝。《玉藻》云:「君日出而視朝,退視路寢聽政。」 蓋視朝而見群臣,所以正上下之分;聽政而視路寢,所以通遠近之情。漢制:大司馬、左右前後將軍、侍中、散騎諸吏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為外朝。唐皇城之北南三門曰承天,元正、冬至受萬國之朝貢,則御焉,蓋古之外朝也。其北曰太極門,其西曰太極殿,朔、望則坐而視朝,蓋古之正朝也。又北曰兩儀殿,常日聽朝而視事,蓋古之內朝也。宋時常朝則文德殿,五日一起居則垂拱殿,正旦、冬至、聖節稱賀則大慶殿,賜宴則紫宸殿或集英殿,試進士則崇政殿。侍從以下,五日一員上殿,謂之輪對,則必入陳時政利害。內殿引見,亦或賜坐,或免穿靴,蓋亦有三朝之遺意焉。蓋天有三垣,天子象之。正朝,象太極也;外朝,象天市也;內朝,象紫微也。自古然矣。

  國朝聖節、冬至、正旦大朝則會奉天殿,即古之正朝也。常日則奉天門,即古之外朝也。而內朝獨缺。然非缺也,華蓋、謹身、武英等殿,豈非內朝之遺制乎?洪武中如宋濂、劉基,永樂以來如楊士奇、楊榮等,日侍左右,大臣蹇義、夏元吉等,常奏對便殿。於斯時也,豈有壅隔之患哉?今內朝未復,臨御常朝之後,人臣無復進見,三殿高閟,鮮或窺焉。故上下之情,壅而不通;天下之弊,由是而積。孝宗晚年,深感有慨於斯,屢召大臣於便殿,講論天下事。方將有為,而民之無祿,不及睹至治之美,天下至今以為恨矣。

  惟陛下遠法聖祖,近法孝宗,盡鏟近世壅隔之弊。常朝之外,即文華、武英二殿,仿古內朝之意,大臣三日或五日一次起居,侍從、台諫各一員上殿輪對;諸司有事咨決,上據所見決之,有難決者,與大臣面議之;不時引見群臣,凡謝恩辭見之類,皆得上殿陳奏。虛心而問之,和顏色而道之,如此,人人得以自盡。陛下雖身居九重,而天下之事燦然畢陳於前。外朝所以正上下之分,內朝所以通遠近之情。如此,豈有近時壅隔之弊哉?唐、虞之時,明目達聰,嘉言罔伏,野無遺賢,亦不過是而已。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