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清代 / 納蘭性德 / 蝶戀花·眼底風光留不住
拼 译 译

《蝶戀花·眼底風光留不住》

納蘭性德 〔清代〕

眼底風光留不住,和暖和香,又上雕鞍去。

欲倩煙絲遮別路,垂楊那是相思樹。

惆悵玉顏成間阻,何事東風,不作繁華主。

斷帶依然留乞句,斑騅一系無尋處。

蝶戀花·眼底風光留不住 - 譯文及註釋

譯文眼前的美好風光是留不住的,在一片溫暖和芳香里,他叉上馬去遠行。想要請柳絲拂動起來遮擋他前進的路,但楊柳樹不是相思樹,怎會懂得我的傷心。為我們的天涯相隔而倍感痛苦惆悵,這東風為什麼留不住這繁華舊夢。身邊還留有當年他所寫的信,但他的馬已經走遠,不知道現在身在何處。

注釋蝶戀花:詞牌名。又名《鳳棲梧》《鵲踏枝》等,雙調六十字,上下片各五句四仄韻。和暖和香:伴着溫暖,帶着芳香。雕鞍:馬鞍的美稱。倩:請。煙絲:煙霧籠罩的楊柳。相思樹:出自典故,後人用於男女相愛,生死不渝之情。玉顏:指亡妻美麗的容貌。閒阻,阻隔,此處引申為將來無法相見。斷帶,斷掉的衣帶。乞句:請求(對方)寫的詩句。斑騅:身上長着花斑紋的馬。一系:將馬拴在樹下。▲

小橋流水著.家家爭唱飲水詞,納蘭心事幾人知 納蘭詞經典鑑賞:中國畫報出版社,2013.05:第61頁

(清)納蘭性德著.孫紅穎解譯,納蘭詞全鑒:中國紡織出版社,2016.02:第163頁

蝶戀花·眼底風光留不住 - 賞析

此詞寫的是兩戀人依依別離的場景,寫出了情人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及內心的傷感、惆悵。

上片寫外出遊玩之時,觸景生情,想起了自己的亡妻。從「和暖和香」、「煙絲」、「垂楊」、「東風」這些意象可知,此時正是春意盎然之時。納蘭並沒有把和伊人離別的春天故意寫成一片黯淡,而是如實地寫出它的濃麗,從而顯現出在這春光大好時離別的難堪之情,以及自己內心的悲苦。「眼底風光留不住」套用辛棄疾的「有底風光留不住。煙波萬頃春江櫓」,而一個「又」字,則表明分別已經不是一次,而是多次。這個時候,「眼底風光」並不是指風暖花香、楊柳依依,而是指即將遠行的征人。面對騎馬離去的征人,女主角無力挽留,所以她把希望寄托在被煙霧籠罩的楊柳上,請它們遮住征路,以便將征人留住,但垂柳並不是相思樹,它是無情的,自然也不會滿足女主角的願望。

下片轉換角度,寫自己的失落之情,抒寫征人的傷別之情。伊人捨不得征人,征人更不願離開伊人,但是聖命難違,征人只能離家遠行,以至「玉顏成閒阻」。此時,征人的心中備感痛苦惆悵,於是開始埋怨東風為什麼留不住繁華舊夢,其隱喻的意思就是:為什麼幸福不能永駐呢?東風「不作繁華主」正是納蘭無可奈何的感慨。

尾句再次轉換了角度,寫伊人的相思之情,伊人割斷的衣帶上還留有當年她求征人寫的詩句,可如今征人遠行,與自己相隔萬水千山,也不知道他的坐騎現在系在何處。▲

(清)納蘭性德著;聶小晴註譯.《納蘭詞全編箋注》: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3.08:第262頁

蝶戀花·眼底風光留不住 - 創作背影

此詞可能作於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三月,詞人扈駕東出山海關至盛京,觸景生情,想起了自己的亡妻,生出無窮無盡的空虛、寂寞、惆悵之情,於是創作了這首詞抒發滿心愁緒。

(清)納蘭性德著.納蘭性德詞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05:第98頁

納蘭性德

作者:納蘭性德

納蘭性德(1655-1685),滿洲人,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詞人之一。其詩詞「納蘭詞」在清代以至整個中國詞壇上都享有很高的聲譽,在中國文學史上也占有光彩奪目的一席。他生活於滿漢融合時期,其貴族家庭興衰具有關聯於王朝國事的典型性。雖侍從帝王,卻嚮往經歷平淡。特殊的生活環境背景,加之個人的超逸才華,使其詩詞創作呈現出獨特的個性和鮮明的藝術風格。流傳至今的《木蘭花令·擬古決絕詞》——「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等閒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富於意境,是其眾多代表作之一。 

納蘭性德其它诗文

《自鳴鐘賦》

納蘭性德 〔清代〕

緬昔二儀肇判,三辰初曦。

軒轅制器尚象。

伊祁治歷明時。

岐伯鑄鐘而調嶰竹,挈壺司漏以協璿璣。

用能揆合昏旦之盈縮,平章度數之精微。

是以仲叔、羲和守之,百世而勿失;天官、太史用之,億代而靡違者也。

丕惟聖祖龍興,造邦中宇。

聰明時憲,風雲應虡。

改革制度,厘定規矩。

歷授西洋,法依古里。

厥初爰有自鳴之鐘,創於利馬豆氏。

雖形體之大小多所殊,而循環於亥子初無異。

至其後人之傳教,推步益臻於神妙。

帝乃命以欽天,紀官司於鳳鳥;易刻漏以茲鍾,建靈台於雲表。

顯列眾辰之圖,深藏運機之奧。

抉宣夜之淵弘,殫周髀之浩渺爾。

其外之可見者,加尺莖於圓上,儼窺天之玉衡。

譬夸父之逐日,莫之推而勇行。

辰標上下四刻之初正,刻著一十四分之奇贏。

尺每交於一辰之疆界,則內鍾之不可睹者,若為考擊而聞聲。

始則宮商間發,繼則剽棧齊鳴。

璫璫丁丁,鏦鏦錚錚。

隨煙高下,從風飄零。

既猶倫、夔之和律呂,漸若襄、曠之奏韶韺。

逾半晷而稍歇,遇中正而愈鍧。

蓋如龍吟寂而虎嘯旋起,猿啼息而雞號迭興。

實動儀蒼昊健行之無息,而一準朱輪飛轡之均平。

賜谷虞淵,蚤暮不差於累黍;昆吾濛汜,書宵罔忒於權衡。

故其為聲也,不假鯨魚之象,非由樂人之撞。

四序流音於漢殿,奚關銅岫之頹;終年叶韻於豐山,豈盡繁霜之降。

於以範圍歲月,統章而無乖;消息寒暑,晦朔而勿爽。

此其造歷之密,不徒與太初、麟德為頡頏;製作之精,非僅同弘度、承天相揖讓。

知自此楓庭蓂莢,可勿生階;彤陛雞人,無煩戴絳。

總由一機柚所自舒捲,若有群鬼神為之鼓盪。

於是深宮聽之,不失九重之宵旰;在位聞之,毋愆百職之居諸。

縱令雨晦風瀟,而惜陰之士自識晨昏而運甓;即使終霾且曀,而刺繡之姬應知中昃而添絲。

或處深山幽谷之中,若聆音而起,當弗昧於茅索綯之候;或居修竹長林之內,若辨響而興,亦勿迷弋鳧與雁之期矣。

余為輾轉思維,末由悟其蘊;低徊俯仰,惟有嘆其神。

則知焉是鍾者,誠默奪造化之工巧,潛移二氣之屈伸。

徇足媲銅儀玉簫,垂為典則而難改;且可配大撓章亥,祀之奕世而常新。

迨將黜公輸而褫子野,夫何周禮鳧氏之足雲。

复制

《班婕妤怨歌》

納蘭性德 〔清代〕

團團望舒月,皓皓冰蠶絹。

欲卻炎天暑,比月裁成扇。

望舒圓易缺,金風換炎節。

風涼秋氣寒,匣扇復誰看。

扇棄何足道,感妾傷懷抱。

對月淚如絲,君恩異舊時。

复制

《芳樹》

納蘭性德 〔清代〕

連理無分影,同心豈獨芳?傍檐巢翡翠,臨水宿鴛鴦。

葉葉含春思,枝枝向畫廊。

君情若比樹,妾意復何傷?陌上誰攀折,閨中思復侵。

眼凝清露重,眉斂翠煙深。

羌笛臨風曲,悲笳出塞音。

縱垂千萬縷,那系別離心。

复制

《浣溪沙·十里湖光載酒游》

納蘭性德 〔清代〕

十里湖光載酒游,青簾低映白苹洲。

西風聽徹采菱謳。

沙岸有時雙袖擁,畫船何處一竿收。

歸來無語晚妝樓。

《踏莎美人·清明》

納蘭性德 〔清代〕

拾翠歸遲,踏春期近,香箋小迭鄰姬訊。

櫻桃花謝已清明, 何事綠鬟斜嚲、寶釵橫。

淺黛雙彎,柔腸幾寸,不堪更惹其他恨。

曉窗窺夢有流鶯,也覺個儂憔悴、可憐生。

《沁園春·代悼亡》

納蘭性德 〔清代〕

夢冷蘅蕪,卻望姍姍,是耶非耶?悵蘭膏漬粉,尚留犀合;金泥蹙繡,空掩蟬紗。

影弱難持,緣深暫隔,只當離愁滯海涯。

歸來也,趁星前月底,魂在梨花。

鸞膠縱續琵琶。

問可及、當年萼綠華。

但無端摧折,惡經風浪;不如零落,判委塵沙。

最憶相看,嬌訛道字,手剪銀燈自潑茶。

令已矣,便帳中重見,那似伊家。

《臨江仙·昨夜個人曾有約》

納蘭性德 〔清代〕

昨夜個人曾有約,嚴城玉漏三更。

一鈎新月幾疏星。

夜闌猶未寢,人靜鼠窺燈。

原是瞿唐風間阻,錯教人恨無情。

小闌干外寂無聲。

幾迴腸斷處,風動護花鈴。

《清平樂·將愁不去》

納蘭性德 〔清代〕

將愁不去,秋色行難住。

六曲屏山深院宇。

日日風風雨雨。

雨晴籬菊初香,人言此日重陽。

回首涼雲暮葉,黃昏無限思量。

《於中好·雁帖寒雲次第飛》

納蘭性德 〔清代〕

雁帖寒雲次第飛,向南猶自怨歸遲。

誰能瘦馬關山道,又到西風撲鬢時。

人杳杳,思依依,更無芳樹有烏啼。

憑將掃黛窗前月,持向今宵照別離。

《於中好·別緒如絲夢不成》

納蘭性德 〔清代〕

別緒如絲夢不成,那堪孤枕夢邊城。

因聽紫塞三更雨,卻憶紅樓半夜燈。

書鄭重,恨分明,天將愁味釀多情。

起來呵手封題處,偏到鴛鴦兩字冰。

《金縷曲·疏影臨書卷》

納蘭性德 〔清代〕

疏影臨書卷。

帶霜華、高高下下,粉脂都遣。

別是幽情嫌嫵媚,紅燭啼痕休泫。

趁皓月、光浮冰繭。

恰與花神供寫照,任潑來、淡墨無深淺。

持素障,夜中展。

殘釭掩過看逾顯。

相對處、芙蓉玉綻,鶴翎銀扁。

但得白衣時慰藉,一任浮雲蒼犬。

塵土隔、軟紅偷免。

簾幕西風人不寐,恁清光、肯惜鸘裘典。

休便把,落英剪。

《記征人語》

納蘭性德 〔清代〕

邊月無端照別離,

故園何處寄相思。

西風不解征人語,

一夕蕭蕭滿大旗。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