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清代 / 自成 / 平南王祝詞
拼

《平南王祝詞》

自成 〔清代〕

勳業金縢冠古今,擎天八干自成林。堯風扇岳千尋壯,舜海歸河萬載深。

已見昇平登樂國,長忻誦禱得秋心。汾陽五福疑還缺,閬苑神仙詎可尋。

复制

平南王祝詞 - 賞析

自成

作者:自成

自成,號蓮溪,江都人,本姓方。翠屏洲荻秋庵僧。

自成其它诗文

《由南港入暖暖莊口號》

自成 〔清代〕

瓦屋茅檐傍水濱,家家織竹自成鄰。村童夾道隨看馬,野老攀輿笑款人。

高下園田皆沃土,紆迴溪澗自通津。鄉風到處爭延致,禮貌依然古處純。

复制

《出石壁》

自成 〔清代〕

倚空山嶄岩,平地石齟齬。脩途繞危磴,千里無寸土。

山高不見日,霧重自成雨。入壁天始明,出壁日過午。

青蒼斷崖谷,開豁見天宇。稻田棋局方,梯山種禾黍。

道傍兩三家,稍稍聞笑語。始知在人寰,邂逅得徒旅。

倦仆飢欲啼,遊子歡自許。攜孥老一廛,白髮無處所。

何當把春犁,望月耕隴畝。閉門了殘年,危磴不復取。

复制

《贈陸心梅》

自成 〔清代〕

擺亂風煙不可禁,紛紛紅紫自成林。一登姑射逢仙質,描盡人間濃艷心。

复制

《和陶彭澤歸田園居 其三》

自成 〔清代〕

偶影自成酌,知音相與稀。山深日將夕,坐看孤雲歸。

疏柳蔭前除,涼風吹我衣。衣單亦何恤,所恨願多違。

复制

《避暑傅氏山莊次陸學士廉伯韻二首 其二》

自成 〔清代〕

北來燕趙舊山川,平野蒼茫海色連。客子行游非素約,野人墟落自成廛。

尋涼有馬能知路,弔古無碑可問年。九日忙時閒一日,新詩莫惜被人傳。

复制

《禱雨龍洞山》

自成 〔清代〕

蒼山如犬牙,細路入深谷。絕壁千餘仞,上有凌雲木。

陰崖不受日,洞穴自成屋。蕭森人跡少,薈蔚獸攸伏。

雲林互隱映,澗道相回復。翔禽薄穹霄,鳴鳥響岩曲。

臨橋濯清颸,汲井漱寒玉。神物此淵潛,愆陽有祈祝。

風漓慚善教,吏懦恥厚祿。暫懷塵外想,獨往疑有梏。

過幽難久居,濟勝乏高躅。策馬尋故蹊,歸樵相追逐。

复制

《句》

自成 〔清代〕

江南春晚經行地,賸有唐昌玉蕊花。

露綺煙絺無限態,冰清玉潤自成葩。

复制

《謝陸少監分惠渭南劍南家集》

自成 〔清代〕

故家騷雅傳,翼翼見芳繼。況如孫仲謀,不敗乃翁事。

圭殘入裒拾,璧斷歸次第。自成一家學,忍使隻字棄。

若翁喻蜀時,名勝各超詣。初從漢西京,綿綿振末裔。

相如子云後,經術奮多士。巋然今隴蜀,淵乎古洙泗。

馮劉振風霆,劉李渺涯涘。況復有小李,雋永出大胾。

翁來試掉鞅,平地快奔駟。逸駕相後先,六月乃一稅。

渭南問風俗,劍南看形勢。岷峨連蓬婆,風賦達駢儷。

雕鐫到微茫,抉剔逮菑翳。連絡數十城,八萬四千偈。

彬彬奐文采,爛爛存表制。分甘成暗投,效顰更拙計。

瓊琚報木李,美齊詔當世。乃今得瓊琚,何以答佳惠。

复制

《戲贈慎微寺主道安上座三僧正》

自成 〔清代〕

甘露灑空惟一味,旃檀移植自成薰。

遙知暢獻分南北,應用調柔致六群。

复制

《台灣竹枝詞 其二十四》

自成 〔清代〕

不事耘鋤亂插田,條條溪澗自成川。水雲六月魚鱗雨,斗米何曾值百錢。

复制

《詠井詩》

自成 〔清代〕

乃鑒長林時。

有浚廣庭前。

即源已為浪。

因方自成圓。

兼冬積溫水。

疊暑泌寒泉。

不甘未應竭。

既涸斷來翾。

复制

《古代文論選段》

自成 〔清代〕

《毛詩序》選段

  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典論·論文》選段

  蓋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是以古之作者,寄身於翰墨,見意於篇籍,不假良史之辭,不託飛馳之勢,而聲名自傳於後。

《詩品序》選段

  若乃春風春鳥,秋月秋蟬,夏雲暑雨,冬月祁寒,斯四候之感諸詩者也。嘉會寄詩以親,離群託詩以怨。至於楚臣去境,漢妾辭宮。或骨橫朔野,魂逐飛蓬。或負戈外戍,殺氣雄邊。塞客衣單,孀閨淚盡。或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女有揚蛾入寵,再盼傾國。凡斯種種,感盪心靈,非陳詩何以展其義?非長歌何以騁其情?故曰:「詩可以群,可以怨。」使窮賤易安,幽居靡悶,莫尚於詩矣。

《與元九書》  選段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聲,莫深乎義。詩者:根情,苗言,華聲,實義。

《題畫》畫竹題記一則

  江館清秋,晨起看竹,煙光日影露氣,皆浮動於疏枝密葉之間。胸中勃勃遂有畫意。其實胸中之竹,並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總之,意在筆先者,定則也;趣在法外者,化機也。獨畫云乎哉!

《人間詞話》三則

  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里尋他千百度,回頭驀見,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此等語皆非大詞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釋諸詞,恐為晏、歐諸公所不許也。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