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張栻 / 登法華台
拼

《登法華台》

張栻 〔宋代〕

山間景物轉流年,台上風光處處傳。

放目便應雲夢小,憑欄平挹祝融巔。

忽尋故國占天際,誰看孤舟系岸邊。

百感還將山下去,肯同槁木墮深禪。

复制
張栻

作者:張栻

張栻(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字敬夫,後避諱改字欽夫,又字樂齋,號南軒,學者稱南軒先生,諡曰宣,後世又稱張宣公。南宋漢州綿竹(今四川綿竹市)人,右相張浚之子。南宋初期學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從祀孔廟,後與李寬、韓愈、李士真、周敦頤、朱熹、黃干同祀石鼓書院七賢祠,世稱石鼓七賢。 

張栻其它诗文

《初食荔枝》

張栻 〔宋代〕

開奩未暇論香味,便合令居第一流。

細擘輕紅傾瑞露,周南端復且淹留。

复制

《題劉氏綠映亭二首》

張栻 〔宋代〕

涼葉翻翻不受塵,芒鞋藤杖及清晨。

開簾小放前溪入,澄綠光中獨岸中。

复制

《路出祝融背仰見上封寺遂登絕頂》

張栻 〔宋代〕

我尋西園路,徑上上封寺。

竹輿不留行,及此秋容霽。

磴危霜葉滑,林空山果墜。

崇蘭供清芬,深壑遞幽吹。

不知山益高,但覺冷侵袂。

路回屹陰崖,突兀聳蒼翠。

故應禍融尊,群峰拱而侍。

金碧雖在眼,勇往詎容憩。

絕頂極遐觀,腳力聊一試。

昔游冰雪中,未盡登臨意。

茲來天宇肅,舉目淨纖翳。

遠邇地遁形,高低同一視。

永惟元化功,清濁分萬類。

運行有機緘,浩蕩見根柢。

此理復何窮,臨風但三喟。

复制

《和元晦詠雪》

張栻 〔宋代〕

兀坐竹輿穿澗壑,仰看石徑接煙霞。

是間故有春消息,散作千林瓊玉花。

复制

《和元晦擇之有詩見懷》

張栻 〔宋代〕

作別又如許,何當置我旁。

卷舒書在手,展轉月侵床。

合志師千載,相思謾一方。

臨風三嘆息,此意渺難量。

复制

《臘後一日尋梅東門外馬上遇雪》

張栻 〔宋代〕

羸驂出東郭,靜與幽意期。

尋梅冷入眼,野路信所之。

寒萼靳未吐,我自愛橫枝。

雪花忽排空,成此一段奇。

歲晚故人闊,天寒鴻雁稀。

南國少霜霰,北山多蕨薇。

坐看節物改,莫遣心事違。

角巾風獵獵,日暮獨吟歸。

复制

《謁陶唐帝廟詞》

張栻 〔宋代〕

溪交流兮谷幽,山作屏兮層丘。

木偃蹇兮枝相謬,皇胡為兮於此留。

藹冠佩兮充庭,潔芳馨兮載陳。

純衣兮在御,東風吹兮物為春。

皇之仁兮其天,四時敘兮何言。

出門兮四顧,渺宇宙兮茫然。

复制

《晚望》

張栻 〔宋代〕

獨上荒亭數過帆,橫林疎處見蒼灣。

固知不入豪華眼,送與鳧鷗自在看。

复制

《壽定叟弟 其四》

張栻 〔宋代〕

秋風想已治歸裝,吾亦扁舟具碧湘。世味祇應諳歷遍,何如兄弟對方床。

复制

《和友人夢遊西山》

張栻 〔宋代〕

故人疇昔隱西峰,野寺幽房一徑通。無復老僧談舊事,空餘修竹滿清風。

夢中尋勝忘南北,句里論心豈異同。我欲壁間題唱和,他年留得詫南公。

复制

《和元晦贈上封長老》

張栻 〔宋代〕

上方元自好,一榻有餘清。祇趁晨鐘起,寧聞山鳥聲。

高僧足幽事,野客富詩情。試問峰頭景,今朝作麼生。

复制

《某敬采民言成六韻為安撫閣老尚書壽伏幸過目 其三》

張栻 〔宋代〕

清坐鈴齋公事稀,春來風日更遲遲。胸中水鏡渠自避,卻笑缿筒徒爾為。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