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王之道 / 東都賦
拼

《東都賦》

王之道 〔宋代〕

  東都主人喟然而嘆曰:「痛乎風俗之移人也。子實秦人,矜誇館室,保界河山,信識昭、襄而知始皇矣,烏睹大漢之云為乎?夫大漢之開元也,奮布衣以登皇位,由數期而創萬代,蓋六籍所不能談,前聖靡得言焉當此之時,功有橫而當天,討有逆而順民。故婁敬度勢而獻其說,蕭公權宜而拓其制。時豈泰而安之哉,計不得以已也。吾子曾不是睹,顧曜後嗣之末造,不亦暗乎?今將語子以建武之治,永平之事,監於太清,以變子之惑志。往者王莽作逆,漢祚中缺,天人致誅,六合相滅。於時之亂,生人幾亡,鬼神泯絕,壑無完柩,郛罔遺室。原野厭人之肉,川谷流人之血,秦、項之災,猶不克半,書契以來,未之或紀。故下人號而上訴,上帝懷而降監,乃致命乎聖皇。於是聖皇乃握乾符,闡坤珍,披皇圖,稽帝文,赫然發憤,應若興雲,霆擊昆陽,憑怒雷震。遂超大河,跨北嶽,立號高邑,建都河、洛。紹百王之荒屯,因造化之蕩滌,體元立制,繼天而作。系唐統,接漢緒,茂育群生,恢復疆宇,勛兼乎在昔,事勤乎三五。豈特方軌並跡,紛紛後辟,治近古之所務,蹈一聖之險易云爾哉。且夫建武之元,天地革命,四海之內,更造夫婦,肇有父子,君臣初建,人倫實始,斯乃伏犧氏之所以基皇德也。分州土,立市朝,作盤輿,造器械,斯乃軒轅氏之所以開帝功也。龔行天罰,應天順人,斯乃湯、武之所以昭王業也。遷都改邑,有殷宗中興之則焉。即土之中,有周成隆平之制焉。不階尺土一人之柄,同符乎高祖。克己復禮,以奉終始,允恭乎孝文。憲章稽古,封岱勒成,儀炳乎世宗。

  案《六經》而校德,眇古昔而論功,仁聖之事既該,而帝王之道備矣。至於永平之際,重熙而累洽,盛三雍之上儀,修袞龍之法服,鋪鴻藻,信景鑠,揚世廟,正雅樂。人神之和允洽,群臣之序既肅。乃動大輅,遵皇衢,省方巡狩,窮覽萬國之有無,考聲教之所被,散皇明以燭幽。然後增周舊,修洛邑,扇巍巍,顯翼翼。光漢京於諸夏,總八方而為之極。是以皇城之內,宮室光明,闕庭神麗,奢不可逾,儉不能侈。外則因原野以作苑,填流泉而為沼,發 苹藻以潛魚,豐圃草以毓獸,制同乎梁鄒,誼合乎靈囿。若乃順時節而搜狩,簡車徒以講武,則必臨之以《王制》,考之以《風》《雅》,歷《騶虞》,覽《駟鐵》,嘉《車攻》,采《吉日》,禮官整儀,乘輿乃出。於是發鯨魚,鏗華鍾,登玉輅,乘時龍,鳳蓋棽麗,和鑾玲瓏,天官景從,寢威盛容。山靈護野,屬御方神,雨師泛灑,風伯清塵,千乘雷起,萬騎紛紜,元戎竟野,戈鋌彗雲,羽旄掃霓,旌旗拂天。焱焱炎炎,揚光飛文,吐焰生風,欱野噴山,日月為之奪明,丘陵為之搖震。遂集乎中囿,陳師案屯,駢部曲,列校隊,勒三軍,誓將帥。然後舉烽伐鼓,申令三驅, 輶車霆激,驍騎電騖,由基發射范氏施御,弦不睼禽,轡不詭遇,飛者未及翔,走者未及去。指顧倏忽,獲車已實,樂不極盤,殺不盡物,馬踠余足,士怒未渫,先驅復路,屬車案節。於是薦三犧,效五牲,禮神祇,懷百靈,覲明堂,臨辟雍,揚緝熙,宣皇風,登靈台,考休徵。俯仰乎乾坤,參象乎聖躬,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西盪河源,東澹海漘,北動幽崖,南趯朱垠。殊方別區,界絕而不鄰。自孝武之所不征,孝宣之所未臣,莫不陸讋水栗,奔走而來賓。遂綏哀牢,開永昌,春王三朝,會同漢京。是日也,天子受四海之圖籍,膺萬國之貢珍,內撫諸夏,外綏百蠻。爾乃盛禮興樂,供帳置乎雲龍之庭,陳百寮而贊群後,究皇儀而展帝容。於是庭實千品,旨酒萬鍾,列金罍,班玉觴,嘉珍御,太牢饗。爾乃食舉《雍》徹,太師奏樂,陳金石,布絲竹,鐘鼓鏗鍧,管弦燁煜。抗五聲,極六律,歌九功,舞八佾,《韶》《武》備,泰古華。四夷間奏,德廣所及,僸佅兜離,罔不具集。萬樂備,百禮暨,皇歡浹,群臣醉,降煙熅,調元氣,然後撞鐘告罷,百寮遂退。於是聖上親萬方之歡娛,又沐浴於膏澤,懼其侈心之將萌,而怠於東作也,乃申舊間,下明詔,命有司,班憲度,昭節儉,示太素。去後宮之麗飾,損乘輿之服御,抑工商之淫業,興農桑之盛務。遂令海內棄末而反本,背偽而歸真,女修織紝,男務耕耘,器用陶匏,服尚素玄,恥纖靡而不服,賤奇麗而弗珍,捐金於山,沈珠於淵。於是百姓滌瑕盪穢而鏡至清,形神寂漠,耳目弗營,嗜欲之源滅,廉恥之心生,莫不優遊而自得,玉潤而金聲。是以四海之內,學校如林,庠序盈門,獻酬交錯,俎豆莘莘,下舞上歌,蹈德詠仁。登降飪宴之禮既畢,因相與嗟嘆玄德,讜言弘說,咸含和而吐氣,頌曰:「盛哉乎斯世!」今論者但知誦虞、夏之《書》,詠殷、周之《詩》,講羲、文之《易》,論孔氏之《春秋》,罕能精古今之清濁,究漢德之所由。唯子頗識舊典,又徒馳騁乎末流。溫故知新已難,而知德者鮮矣。且夫僻界西戎,險阻四塞,修其防禦,孰與處乎土中,平夷洞達,萬方輻湊?秦嶺、九崚,涇、渭之川,曷若四瀆、五嶽,帶河溯洛,圖書之淵?建章、甘泉,館御列仙,孰與靈台、明堂,統和天人?太液、昆明,鳥獸之囿,曷若辟雍海流,道德之富?遊俠逾侈,犯義侵禮,孰與同履法度,翼翼濟濟也?子徒習秦阿房之造天,而不知京洛之有制也。識函谷之可關,而不知王者之無外也。主人之辭未終,西都賓矍然失容,逡巡降階,揲然意下,捧手欲辭。」主人曰:「復位,今將授予以五篇之詩。」賓既卒業,乃稱曰:「美哉乎斯詩!義正乎揚雄,事實乎相如,匪唯主人之好學,蓋乃遭遇乎斯時也。小子狂簡,不知所裁,既聞正道,請終身而誦之。」

复制

東都賦 - 賞析

  杜篤的《論都賦》建議遷都長安,寫得很策略;班固維護建都洛陽,在處理對前漢西都評價上,也極為謹慎小心。《西都賦》本為讚美、誇耀之詞,不用說。《東都賦》開頭云:

  東都主人喟然而嘆曰:「痛乎風俗之移人也。子實秦人,矜誇館室,保界河山,信識昭襄而知始皇矣,烏睹大漢之云為乎?」

  批評的矛頭對準的是秦皇而非漢帝。下面接着一小段寫「大漢之開元」,十分概括。因為後漢以承前漢之皇統自居,對前漢不能不加肯定;但從前、後漢的比較來說,當時統治者需要的是對後漢功業和東都洛陽的讚揚、歌頌,故對前漢的功業不能作太具體、詳細的表述。下面說:「今將語子以建武之治,永平之事,監於太清,以變子之惑志」,開始對後漢王朝功業、禮制的鋪敘。又說:「遷都改邑,有殷宗中興之則焉;即土之中,有周成隆平之制焉。」又從歷史方面來論證定都洛邑,前有先例,且居天下之中,得地利之便。由賦中內容的安排和措詞的上下照應情況,可以看出當時最高統治者的心態和班固對此的把握。

  《東都賦》以封建禮法為準則,讚揚了建武、永平的盛世,以「盛乎斯世」一語作為大段描述的結尾,對西都賓先予稱讚,再予批評,行文搖曳多姿,善於達意。下面又將西都同東都的形勢及風俗直接加以比較:「且夫辟界西戎,險阻四塞,修其防禦,孰與處乎土中,平夷洞達,萬方輻湊?秦嶺九崚,涇渭之川,曷若四瀆五嶽,帶河泝洛,圖書之淵?建章、甘泉,館御列仙,孰與靈台、明堂,統和天人?太液、昆明,鳥獸之囿,曷若辟雍海流,道德之富?遊俠逾侈,犯義侵禮,孰與同履法度,翼翼濟濟也?」態度鮮明地稱讚東都洛陽地利、形勢及禮俗之淳厚,建築、設置之合於王道。「統和天人」、「同履法度」,點出了《東都賦》的主題;「圖書之淵」、「道德之富」,是《東都賦》着力鋪敘、宣揚之所在。下面照應《兩都賦》開頭部分:「子徒習秦阿房之造天,而不知京洛之有制也;識函谷之可關,而不知王者之無外也」。完全以一個新的尺度來衡量秦(實際上是代指前漢)和東漢王朝政教之得失。接着以西都賓的折服為賦正文部分的收束。這同《上林賦》的結尾完全一樣。但整個說來,班固的《兩都賦》開頭、結尾、過渡等章法更為嚴謹、自然,且富於情態,長於韻味。

  班固此賦由於創作的目的在於表述一個政治問題上的個人見解,甚至是為了參與一場爭論,故它不似《子虛》、《上林》的有很多虛誇的部分,以氣爭勝,而更多實證。它主要不是抒發一種情感,表現一種精神,而是要表現一種思想,體現一種觀念。這也可以說是同時代風氣有關,是當時文風和社會風氣的體現。另外,同該賦中強調禮制、強調崇儒思想相一致,賦的語言典雅和麗(馬積高《賦史》即已指出這一點),節奏步武從容,和鑾相鳴,可謂金聲玉振,有廟堂朝儀的風度。

  在結構上,此賦對《子虛》、《上林》也有突破,上文已言及。下面再看看其結尾上的創意。作為全賦的結束,《東都賦》末尾不是在西都賓「矍然失容,逡巡降階,惵然意下,捧手欲辭」之後即結束,下面接上說:「主人曰:復位,今將授予以五篇之詩。」大約是考慮到下面即錄附詩,會使結尾割裂而失去風韻,故將詩附於篇末,而以西都賓的稱讚為結尾:賓既卒業,乃稱曰:「美哉乎斯詩!義正乎揚雄,事實乎相如,匪唯主人之好學,蓋乃遭遇乎斯時也。小子狂簡,不知所裁,既聞正遭,請終身而誦之。」 顯得輕鬆而詼諧,多少帶有一點寓言的味道,使這篇騁辭大賦在莊嚴之中,帶有活潑之氣。其中「義正乎揚雄,事實乎相如」,也可以看作是班固自己對《兩都賦》特色的概括。

  因為此賦寫洛陽的形勝、制度、文物等,同《子虛》、《上林》的僅寫田獵者相比,內容要更為豐富、開闊,也更能集中地、多角度、多方面地展現一個時代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狀況,因而後世時有人加以摹擬,形成「京都賦」的類型。《昭明文選》分賦為十五類,「京都賦」列在第一。《文苑英華》、《歷代賦匯》等也有「京都」或「都邑」一類。

王之道

作者:王之道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彥猷,廬州濡須人。生於宋哲宗元祐八年,卒於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歲。善文,明白曉暢,詩亦真朴有致。為人慷慨有氣節。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與兄之義弟之深同登進士第。對策極言燕雲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調歷陽丞。紹興和議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陳辱國非便。大忤秦檜意,謫監南雄鹽稅。坐是淪廢者二十年。後累官湖南轉運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庫總目》相山詞一卷,《文獻通考》傳於世。 

王之道其它诗文

《好事近·程繼誠生日》

王之道 〔宋代〕

霞影入瑤觴,酒與餘霞同色。人共昌朝方永,過觥籌三百。一枝紅皺石榴裙,簾卷篆煙碧。約我他年湖上,看九華終日。

复制

《滿庭芳·代人上高太尉,時在太學》

王之道 〔宋代〕

蔡水西來,於門南峙,天波擁入華楹。芝蘭爭秀,難弟遇難兄。欲說隨龍雨露,慶千載、河海初清。良辰好,榴花照眼,綠柳隱啼鶯。君恩,隆橫賜,冰桃火棗,來自蓬瀛。正霧橫玉篆,泉瀉金鯨。四座香和酒泛,對妙舞、弦索鏗E639。椿難老,年年今日,論報祝長生。

复制

《西湖花柳傳消息,知是東君客。》

王之道 〔宋代〕

照人何處雙瞳碧,欲去江城北。過江風順莫遲留,快雁序、飛聯翼。

西湖花柳傳消息,知是東君客。家書須辦寫泥金,報科名、題淡墨。

复制

《和胡德輝增明軒》

王之道 〔宋代〕

釣魚聊復效詹何,肯向青山較少多。

身世自憐巢幕燕,利名誰鑾撲燈蛾。

風前逸氣舒長笛,酒里清愁到短歌。

安得梧桐來鸑鷟,一鳴千古繼卷阿。

复制

《含山令尹章邦基即其所居剜山得石嵌空乃作堂》

王之道 〔宋代〕

我聞美玉地所秘,出為世用自有時。

譬猶景星與慶雲,千載往往一見之。

君家玉璧豈無說,鑿山得石夸瑰奇。

豈惟蒼翠實相似,溫潤清越璠璵姿。

細看高廣類牆壁,以璧名之故其宜。

剜劖不已石無盡,此窟未易窺藩籬。

作堂正在佳絕處,下視海岳如城池。

錢塘雪浪涌澎湃,天竺煙岫紛參差。

君於其間日成趣,長篇短句揮蛟螭。

乃知地靈不愛寶,要令景物求新詩。

顧我與君無半面,牽帥阿咸難固辭。

沽哉沽哉吾與玉,它年相見期相知。

复制

《朝中措(和張文伯芍藥)》

王之道 〔宋代〕

老窮無賴事成叢。短髮自蓬鬆。坐想帝城當日,萬花繡出天宮。

幾時臨賦,深浮綠蟻,緩唱黃鐘。莫獲追陪勝賞,虛煩惱亂衰翁。

复制

《夜聞風雨》

王之道 〔宋代〕

狂風橫雨忽來鳴,半夜長亭客夢驚。

想見海門春漲爭,奔軍百萬聽潮聲。

复制

《風流子(和桐城魏宰)》

王之道 〔宋代〕

扁舟南浦岸,分攜處、鳴佩憶珊珊。見十里長堤,數聲啼F774,至今清淚,襟袖斕斑。誰信道,沈腰成瘦減,潘鬢就衰殘。漫把酒臨風,看花對月,不言拄笏,無緒憑闌。

相逢復相感,但凝情秋水,送恨春山。應念馬催行色,泥濺征衫。況芳菲將過,紅英婉娩,追隨正樂,黃鳥間關。爭得此心無著,渾似雲閒。

复制

《再用韻贈湖塘來上人二首》

王之道 〔宋代〕

望外荊榛蔽輞川,我來何必為逃喧。

亂余村疃雞豚盡,秋到江湖藻荇繁。

复制

《題宿松薤山寺》

王之道 〔宋代〕

小驛隳頹不見容,著鞭東走梵王宮。

怪禽落日休相恐,五里松篁一徑通。

复制

《書來上人房》

王之道 〔宋代〕

十里清風水拍天,老僧齋罷抱頭眠。

丹楹畫棟看摧厭,好為僧伽作勝緣。

复制

《梅花十絕追和張文潛韻》

王之道 〔宋代〕

曉來飛雪綴林端,冰玉肌膚巧耐寒。

折得一枝紅半吐,自挼香蘂當朝餐。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