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李曾伯 / 伏讀靖康宸札有感
拼

《伏讀靖康宸札有感》

李曾伯 〔宋代〕

盟尋城下事方危,尚樂衰民益虜資。

紿楚進曾我紀信,交秦計卒墜張儀。

抗言玉鉉呈何及,捐積瓊林惜已遲。

劫火既灰遺墨在,小臣唯有淚沾頤。

复制

伏讀靖康宸札有感 - 賞析

李曾伯

作者:李曾伯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長孺,號可齋。原籍覃懷(今河南沁陽附近),南渡後寓居嘉興(今浙江嘉興)。南宋中晚期名臣、詞人,太宰李邦彥之後。其詞喜用慷慨悲壯之調,抒發憂時感世之情,自稱「願學稼軒翁(辛棄疾)」《四庫提要》稱其「才氣縱橫,頗不入格,要亦戛戛異人,不屑拾慧牙後」。有《可齋雜稿》等傳世。 

李曾伯其它诗文

《水龍吟(甲寅中秋)》

李曾伯 〔宋代〕

楚鄉三載中秋,倚樓輒值蕭蕭雨。

澄空向午,廉纖數點,又疑虛度。

捲起雲鬟,掣開妝鑒,喜瞻眉宇。

問常娥豐貌,間何闊矣,元不老、只如故。

見了悄然無語。

但令人、不堪懷古。

老蟾應記,舊時人物,孫劉陶庾。

俯仰皆空,陰晴何恨,芳樽頻舉。

問他年,憶取今宵,人如許、月如許。

复制

《登郢州白雪樓》

李曾伯 〔宋代〕

野迥乾坤闊,樓高歲月深。

江山不今古,人物幾登臨。

雲影埋荊樹,風聲快楚襟。

何須喚商女,白雪想遺音。

复制

《沁園春·丙辰歸里和八窗叔韻》

李曾伯 〔宋代〕

萬里戍邊,八載去家,始遂一歸。悵中年早歷,虎頭兵幕,平生屢建,豹尾神旗。乞得閒身,毋庸多議,感荷九重淵聽知。當時事,似狂瀾欲倒,孰障東之。天教狂虜灰飛。更莫問兒郎存血衣。把雪裘霜帽,絕交楚徼,雨蓑風笠,投老吳磯江上有吳王磯,借用。徑與松荒,人同鶴在,交友曉天星樣稀。從今去,共麴生相約,願樂清時。

复制

《醉蓬萊·書院延桂有集,不及與》

李曾伯 〔宋代〕

自鷲峰曾見,金粟如來,猶有英烈。碧玉琅玕,點綴碎瓊屑。不御紛華,獨餐沆瀣,比眾芳殊別。好向涼宵,無風無雨,宜露宜月。身在山中,名香天下,全似幽人,一種修潔。解使多愁,對此亦紓悅。綠綺窗前,烏雲鬢側,休為玉人折。剩賦新詞,滿傾佳醑,為成三絕。

复制

《挽虞滄江提刑 其二》

李曾伯 〔宋代〕

隼旟三易守,駰轡兩觀風。欲掃龍庭穴,猶參虎幄弓。

草餘周圄綠,粟積漢屯紅。野渡方橫棹,俄成夜壑空。

复制

《宜城道間》

李曾伯 〔宋代〕

蕭蕭風雨問南關,客里單衣八月寒。

燈火數家棲逆旅,江山千里走插官。

飄零岐路憑詩紀,寂寞襟懷借酒寬。

亟寫音書寄鄉國,北山高臥盡平安。

复制

《辛丑都司公廨與陳景清諸友小集作》

李曾伯 〔宋代〕

幾年漫浪尚萍流,汩沒京塵雪滿頭。

得意正濃須卻雇,奉身而退是良謀。

未忘雅志懷安石,長憶平生愧少游。

歸去何求閒足矣,數椽村屋一虛舟。

复制

《挽觀登使鄭尚書》

李曾伯 〔宋代〕

憶昨從游日,烏奴桃李春。

通家聯雅好,入幕而佳賓。

綠野歸心切,丹山舊跡陳。

九原多感愴,掩袂重傷神。

复制

《和闕干雪中韻》

李曾伯 〔宋代〕

青女欺寒未肯霜,先將銀鑠散祥光。

芙蓉曉院不禁老,檐蔔滿林惟欠香。

冷入寶環銷翠羽,聲隨石鼎煮羊腸。

兔園賦罷誰能繼,留得詩人祝歲穰。

复制

《丙戌春過梓潼即事》

李曾伯 〔宋代〕

天公殊不間西東,物意人情處處同。

麥壟綠雛猶欠雨,花蹊紅穉不禁鋼。

子規又喚天涯客,布穀還催田舍翁。

欲挽遊絲綱春住,歸鞍催我又匆匆。

复制

《八聲甘州·悵浮生》

李曾伯 〔宋代〕

悵浮生、俯仰跡成空,依然此江山。對秋容如畫,天長雁度,水闊鷗閒。追游未甘老態,憑酒借紅顏。歸騎斜陽外,柳老荷殘。幸對黃花時節,喜賓朋晤語,烽火平安。僅風巾一笑,名尚滿人寰。要流芳、相期千載,肯區區、徒戀片時歡。姑聊爾,招呼楚調,慰藉南冠。

复制

《沁園春·大疏歸來》

李曾伯 〔宋代〕

大疏歸來,小阮適閒,喜同此時。問垂孤歷載,幾番遙祝,舉觴華旦,相會良希。頌以松椿,酌之椒柏,預卜明年百事宜。春猶淺,趁雪晴梅放,且和新詩。

公雖厭直蘭闈。如正色朝端當寧知。看大廷諸老,爭推前席,吾家五祖,自有傳衣。暖律初回,要津立上,卿相時來皆可為。祈公壽,與東君不老,南極齊輝。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