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朱熹 / 觀書有感二首·其一
拼 译 译

《觀書有感二首·其一》

朱熹 〔宋代〕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那 通:哪)

复制

觀書有感二首·其一 - 賞析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pái)(huái)
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打開,清澈明淨,天光、雲影在水面上閃耀浮動。
方塘:又稱半畝塘,在福建尤溪城南鄭義齋館舍(後為南溪書院)內。鑒:一說為古代用來盛水或冰的青銅大盆。鏡子;也有學者認為鏡子。指像鑒(鏡子)一樣可以照人。徘徊:來回移動。

問渠(qú)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那 通:哪)
要問池塘里的水為何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永不枯竭的源頭源源不斷地為它輸送活水。
為:因為。渠:它,第三人稱代詞,這裡指方塘之水。那得:怎麼會。那:怎麼的意思。清如許:這樣清澈。如:如此,這樣。清:清澈。源頭活水:比喻知識是不斷更新和發展的,從而不斷積累,只有在人生的學習中不斷地學習、運用和探索,才能使自己永保先進和活力,就像水源頭一樣。

  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詩。全詩以方塘作比喻,形象地表達了一種微妙難言的讀書感受。池塘並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鏡一樣,清澈見底,映照着天光雲影。這種情景,同一個人在讀書中搞通問題、獲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認識時的情形頗為相似。這首詩所表現的讀書有悟、有得時的那種靈氣流動、思路明暢、精神清新活潑而自得自在的境界,正是作者作為一位大學問家的切身的讀書感受。詩中所表達的這種感受雖然僅就讀書而言,卻寓意深刻,內涵豐富,可以做廣泛的理解。特別是「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兩句,借水之清澈,是因為有源頭活水不斷注入,暗喻人要心靈澄明,就得認真讀書,時時補充新知識。因此人們常常用來比喻不斷學習新知識,才能達到新境界。人們也用這兩句詩來讚美一個人的學問或藝術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淵源。讀者也可以從這首詩中得到啟發,只有思想永遠活躍,以開明寬闊的胸襟,接受種種不同的思想、鮮活的知識,廣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斷,新水長流。這兩句詩已凝縮為常用成語「源頭活水」,用以比喻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

  這是一首極其有藝術哲理性的小詩。人們在品味書法作品時,時常有一種神采飛揚的藝術感覺,詩中就是以象徵的手法,將這種內心感覺化作可以感觸的具體形象加以描繪,讓讀者自己去領略其中的奧妙。所謂「源頭活水」,當指書寫者內心的不竭藝術靈感。

  詩的寓意很深,以源頭活水形象地比喻豐富的書法藝術靈感才是書法藝術作品真正的不竭源泉,闡明了作者獨特的讀書感受,很符合書法藝術創作的特色,也反映了一般藝術創作的本質。

1、 黃坤 譯註.朱熹詩文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0:81-82

觀書有感二首·其一 - 創作背影

  公元1196年(慶元二年)朱熹應南城縣上塘蛤蟆窩村吳倫、吳常兄弟之邀,到該村講學,為吳氏廳堂書寫「榮木軒」,為讀書亭書寫「書樓」,並為吳氏兄弟創辦的社倉撰寫了《社倉記》,還在該村寫下了《觀書有感二首》。   

朱熹

作者: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又稱紫陽先生、考亭先生、滄州病叟、雲谷老人、逆翁。諡文,又稱朱文公。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朱熹其它诗文

《奉同張敬夫城南二十詠》

朱熹 〔宋代〕

納湖詩筒連畫卷,坐看復行吟。

想像南湖水,秋來幾許深。

東渚小山幽桂叢,歲暮靄佳色。

花落洞庭波,秋風渺何極!詠歸橋綠漲平湖水,朱欄跨小橋。

舞雩千載事,歷歷在今朝。

船齋考盤雖在陸,滉漾水雲深。

正爾滄洲趣,難忘魏闕心。

麗澤堂堂後林陰密,堂前湖水深。

感君懷我意,千里夢相尋。

蘭澗光風浮碧澗,蘭杜日猗猗。

竟歲無人采,含薰祗自知。

書樓君家一編書,不自圯上得。

石室寄林端,時來玩幽賾。

山齋藏書樓上頭,讀書樓下屋。

懷哉千載心,俯仰數椽足。

蒙軒先生湖海姿,蒙養今自閟。

銘坐仰先賢,點畫存彖系。

石疏此竹下渠,漱彼澗中石。

暮館繞寒聲,秋空動澄碧。

捲雲亭西山雲氣深,徙倚一舒 。

浩蕩忽搴開,為君展遐眺。

柳堤渚華初出水,堤樹亦成行。

吟罷天津句, 風拂面涼。

月榭月色三秋白,湖光四面平。

與君凌倒景,上下極空明。

濯清涉江采芙蓉,十反心無斁。

不遇無極翁,深衷竟誰識?西嶼朝吟東渚風,夕弄西嶼月。

人境諒非遙,湖山自幽絕。

淙琤谷湖光湛不流,嵌竇亦潛注。

倚杖忽琮琤,竹深無覓處。

聽雨舫彩舟停畫槳,容與得欹眠。

夢破蓬窗雨,寒聲動一川。

梅堤仙人冰雪姿,貞秀絕倫擬。

驛使詎知聞,尋香問煙水。

采菱舟湖平秋水碧,桂棹木蘭舟。

一曲菱歌晚,驚飛欲下鷗。

南阜高丘復層觀,何日去登臨?一目長空盡,寒江列暮岑。

《用前韻答林史君》

朱熹 〔宋代〕

十年劇傾馳,此日際風度。胡然龔黃最,未接夔龍步。

詩成肯遽休,客醉那得去。卻恐驛書來,湖山適成趣。

复制

《立春大雪邀劉圭甫諸兄游天湖》

朱熹 〔宋代〕

同雲被四野,寒氣慘悲涼。迴風一以定,密雪來飄揚。

時當冬候窮,開歲五日彊。蓬巷無與適,陟此瓊台岡。

賓友既追隨,兒童亦攜將。攀躋得冢頂,徙倚聊彷徨。

俯視千里空,仰看萬鶴翔。遠迷亂峰翠,近失平林蒼。

偃薄瑩神骨,咀咽清肝腸。朗詠招隱作,悲吟黃竹章。

古人不可見,來者誰能量。且復記茲日,他年亦難忘。

复制

《齋居感興二十首 其七》

朱熹 〔宋代〕

晉陽啟唐祚,王明紹巢封。垂統已如此,繼體宜昏風。

麀聚瀆天倫,牝晨司禍凶。乾綱一以墜,天樞遂崇崇。

淫毒穢宸極,虐焰燔蒼穹。向非狄張徒,誰辦取日功。

云何歐陽子,秉筆迷至公。唐經亂周紀,凡例孰此容。

侃侃范太史,受說伊川翁。春秋二三策,萬古開群蒙。

复制

《訓蒙絕句 三省二首 其一》

朱熹 〔宋代〕

曾子尚憂三者失,自言日致省身功。如何後學不深察,便欲傳心一惟中。

复制

《南塘》

朱熹 〔宋代〕

南塘舊是尚書宅,今作僧居水石清。半夜月明禪定後,松風猶帶管弦聲。

复制

《戲答楊廷秀問訊離騷之句二首 其二》

朱熹 〔宋代〕

春到寒汀百草生,馬蹄香動楚江聲。不甘強借三峰面,且為靈均作杜蘅。

复制

《次呂季克東堂九詠 其九 橘堤》

朱熹 〔宋代〕

君家池上幾時栽,千樹玲瓏亦富哉。荷盡菊殘秋欲老,一年佳處眼中來。

复制

《觀梅小集以齋禁不得奉陪因寄小詩》

朱熹 〔宋代〕

梅花年後欲離披,恰是先生變食時。送與西樓一尊酒,諸君莫負可憐枝。

复制

《送林熙之詩五首 其四》

朱熹 〔宋代〕

十年燈火與君同,誰道年來西復東。不學世情雲雨手,從教人事馬牛風。

复制

《次韻擇之發臨江》

朱熹 〔宋代〕

千里煙波一葉舟,三年已是兩經由。今宵又過豐城縣,依舊長江直北流。

复制

《武夷精舍雜詠 石門塢》

朱熹 〔宋代〕

朝開雲氣擁,暮掩薜蘿深。自笑晨門者,那知孔氏心。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