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辛棄疾 / 聲聲慢·滁州旅次登樓作和李清宇韻
拼 译 译

《聲聲慢·滁州旅次登樓作和李清宇韻》

辛棄疾 〔宋代〕

征埃成陣,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層樓。

指點檐牙高處,浪擁雲浮。

今年太平萬里,罷長淮、千騎臨秋。

憑欄望,有東南佳氣,西北神州。

千古懷嵩人去,還笑我、身在楚尾吳頭。

看取弓刀,陌上車馬如流。

從今賞心樂事,剩安排、酒令詩籌。

華胥夢,願年年、人似舊遊。

聲聲慢·滁州旅次登樓作和李清宇韻 - 譯文及註釋

譯文路上行人,踏起的陣陣塵埃四處飛揚,行客相逢的時候,都交口稱道:這座大樓像幻覺中出現的奇景。他們指點着最高處的檐牙,稱讚它建築的奇異雄偉,像波浪起涌,浮雲飄動。今年這一帶有萬里長的地方,金兵沒有來侵犯,人們過着太平的日子。但是,這還不夠,還要廢除長淮的界限,恢復原來宋朝的版圖。我們要建立一支有千騎的地方軍,用以保衛地方上的安寧。登上高樓,憑靠着欄干觀望,東南臨安的上空,有一股吉祥的氣象,這可能是皇帝下決心要發兵打過長淮去,收復西北的神州。有很長的時間了,懷念嵩洛的李德裕早已去世了;有人笑我,為什麼在這個楚尾吳頭的地方不走?看吧!像刀弓一樣的田中小道上,往來的車馬像流水似的連綿不斷。從現在起,我們要盡情地享受這賞心樂事的快樂,要儘快安排酒令詩籌等娛樂器具,以供應人們來這裡飲酒賦詩的時候用,我們要把這裡建設成華胥國,雖然這是個夢,但是,我們祝願人們年年來這裡象舊地重遊一樣。

注釋(1)征埃:行路人走起來的塵埃。(2)幻出:虛構的意思。(3)檐牙:古代建築屋檐上翹的叫飛檐,沿着屋檐的邊沿下垂的叫檐牙。(4)長淮:指淮河之長。淮河源出河南桐柏山,東經河南、安徽,注入江蘇的洪澤湖而入長江。全長約二千公里。金兵侵略時,宋室南逃,雙方議定,以淮河為界。「罷長淮」,就是不承認以淮河為界。(5)千騎:辛棄疾在滁州建立了一支地方武裝。農忙時生產,閒時訓練,戰時打仗。(6)憑欄:倚着欄干。(7)佳氣:吉祥的氣象。(8)神州:泛指中國。(9)懷嵩:懷嵩樓。懷嵩樓即今北樓,唐李德裕貶滁州,作此樓,取懷嵩洛之意。(《輿地紀勝·滁州景物下》)(10)楚尾吳頭:滁州為古代楚吳交界之地。,故可稱「楚尾吳頭」。(11)陌上:田野小道。(12)華胥(xū):人名。傳說是伏羲氏的母親。﹝黃帝﹞晝寢,而夢遊於華胥氏之國。華胥氏之國在弇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齊國幾千萬里。蓋非舟車足力之所及,神遊而已。其國無帥長,自然而已;其民無嗜欲,自然而已……黃帝既寤,怡然自得。(《列子·黃帝》)▲

李肇翔.辛棄疾詞:萬卷出版社,2009年:第23頁

聲聲慢·滁州旅次登樓作和李清宇韻 - 賞析

辛棄疾的這首詞由登樓而有感,登高遠望,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作者胸懷天下,仍不能忘懷的是還在淪陷的中原大地,但作者同樣對失地的收復充滿希望。

上片描寫奠枕樓的宏偉氣勢以及登高遠眺的所見所感,「征埃成陣,行客相逢,都道幻出層樓。指點檐牙高處,浪擁雲浮。」五句以來往行人的口吻來描述高樓的氣勢,一是奠枕樓建設速度之快,如同一夜之間拔地而起;二是奠枕樓高聳入雲,氣勢非凡。「征埃成陣」,「今年太平萬里」是人民安樂的根本條件,點出了行客如雲,市場繁茂,以前的饑荒淒涼的景象,已經絕跡。接下來寫的是登上樓以後的感受。首先,作者感到欣喜,因為金兵沒有來侵擾,老百姓今年獲得了一個安定豐收的好年景。作者的思路沿着滁州這一個地區擴展到全國,步步深入,一環扣一環,最後把矛頭直接刺向南宋當朝:「東南佳所,西北神州。」弓刀陌上,車馬如流是作者把思路從廣闊的視野又收回到奠枕樓周圍的實景中去。在樓上遠眺,一是寄希望於南宋朝廷,二是面對中原感到痛心不已,東南雖然可以苟安一時,但是不可以忘記了北伐中原的大業。

下片頭三句「千古懷嵩人去,還笑我、身在楚尾吳頭」是由古人聯想到自己。當年李德裕在滁州修建了懷嵩樓,最後終於回到故鄉嵩山。但是作者自己處於這個南北分裂的時代,祖國不能統一,故土難回,肯定會讓李德裕笑話自己。這裡已經道出了詞人心中的悲痛,但看着樓下人來人往的繁榮景象,作者又有了信心。辛棄疾初到滁州,見到的人民是:「方苦於飢,商旅不行,市場翔貴,民之居茅竹相比,每大風作,惴惴然不自安」。(見《鉛刀編·滁州奠枕樓記》)而現在完全換了另一種景象,這是他初現身手的政績,也是他的驕傲。「從今賞心樂事,剩安排、酒令詩籌。華胥夢,願年年、人似舊遊。」作者無法抑制自己喜悅的心情,感到自己即將有所作為,一定能夠讓滁州百姓的生活像黃帝夢中華胥國那樣寧靜和平。

這首詞豪放雄偉,起伏跌宕,層次分明,步步深入,是辛棄疾南渡後,在抗金前哨的一首重要的詞作。▲

李肇翔.辛棄疾詞:萬卷出版社,2009年:第23頁

聲聲慢·滁州旅次登樓作和李清宇韻 - 創作背影

這首詞作於乾道八年(1172年),辛棄疾時年三十三歲,在知滁州任上。辛棄疾到滁州後,採取了一系列的有力措施,經過一番努力,不到半年的時間,各方面都取得好的效果。為了與人民同享歡樂,建了這座奠枕樓。樓成後,他懷着喜悅的心情,與友人李清宇同游奠枕樓,興之所至,寫了這首詞以和李清宇。

李肇翔.辛棄疾詞:萬卷出版社,2009年:第23頁

辛棄疾

作者:辛棄疾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漢族,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由於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帶湖。 

辛棄疾其它诗文

《江神子/江城子 和陳仁和韻》

辛棄疾 〔宋代〕

玉簫聲遠憶驂鸞。

幾悲歡。

帶羅寬。

且對花前,痛飲莫留殘。

歸去小窗明月在,雲一縷,玉千竿。

吳霜應點鬢雲斑。

綺窗閒。

夢連環。

說與東風,歸意有無間。

芳草姑蘇台下路,和淚看,小屏山。

复制

《醜奴兒·近來愁似天來大》

辛棄疾 〔宋代〕

近來愁似天來大,誰解相憐。

誰解相憐。

又把愁來做個天。

都將今古無窮事,放在愁邊。

放在愁邊。

卻自移家向酒泉。

《賀新郎·三山雨中游西湖》

辛棄疾 〔宋代〕

三山雨中游西湖有懷趙丞相經始翠浪吞平野。

挽天河誰來照影,臥龍山下。

煙雨偏宜晴更好,約略西施未嫁。

待細把江山圖畫。

千頃光中堆灩澦,似扁舟欲下瞿塘馬。

中有句,浩難寫。

詩人例入西湖社。

記風流重來手種,綠陰成也。

陌上遊人夸故國,十里水晶台榭。

更復道橫空清夜。

粉黛中洲歌妙曲,問當年魚鳥無存者。

堂上燕,又長夏。

《水龍吟·甲辰歲壽韓南澗尚書》

辛棄疾 〔宋代〕

渡江天馬南來,幾人真是經綸手。

長安父老,新亭風景,可憐依舊。

夷甫諸人,神州沉陸,幾曾回首。

算平戎萬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

況有文章山斗。

對桐陰、滿庭清晝。

當年墮地,而今試看,風雲奔走。

綠野風煙,平泉草木,東山歌酒。

待他年,整頓乾坤事了,為先生壽。

《沁園春·城中諸公載酒入山,余不得以止酒為解,遂破戒一醉,再用韻》

辛棄疾 〔宋代〕

杯汝知乎,酒泉罷侯,鴟夷乞骸。更高陽入謁,都稱齏臼,杜康初筮,正得雲雷。細數從前,不堪余恨,歲月都將麴櫱埋。君詩好,似提壺卻勸,沽酒何哉。君言病豈無媒。似壁上雕弓蛇暗猜。記醉眠陶令,終全至樂,獨醒屈子,未免沈災。欲聽公言,慚非勇者,司馬家兒解覆杯。還堪笑,借今宵一醉,為故人來。

复制

《滿江紅·健康史致道留守席上賦》

辛棄疾 〔宋代〕

鵬翼垂空,笑人世、蒼然無物。還又向、九重深處,玉階山立。袖裡珍奇光五色,他年要補天西北。且歸來、談笑護長江,波澄碧。佳麗地,文章伯。金縷唱,紅牙拍。看尊前飛下,日邊消息。料想寶香黃閣夢,依然畫舫青溪笛。待如今、端的約鐘山,長相識。

复制

《玉樓春 其四 用韻答國興、仲洽、岩叟》

辛棄疾 〔宋代〕

青山不會乘雲去。怕有愚公驚著汝。人間踏地出租錢,借使移將無著處。

三星昨夜光移度。妙語來題橋上柱。黃花不插滿頭歸,定倩白雲遮且住。

复制

《好事近(元夕立春)》

辛棄疾 〔宋代〕

彩勝斗華燈,平地東風吹卻。喚取雪中明月,伴使君行樂。

紅旗鐵馬響春冰,老去此情薄。惟有前村梅在,倩一枝隨著。

复制

《水龍吟(別傅先之提舉,時先之有召命)》

辛棄疾 〔宋代〕

只愁風雨重陽,思君不見令人老。行期定否,徵車幾兩,去程多少。有客書來,長安卻早,傳聞追詔。問歸來何日,君家舊事,直須待、為霖了。

從此蘭生蕙長,吾誰與、玩茲芳草。自憐拙者,功名相避,去如飛鳥。只有良朋,東阡西陌,安排似巧。到如今巧處,依前又拙,把平生笑。

复制

《歸朝歡(題晉臣敷文積翠岩)》

辛棄疾 〔宋代〕

我笑共工緣底怒。觸斷峨峨天一柱。補天又笑女媧忙,卻將此石投閒處。野煙荒草路。先生柱杖來看汝。倚蒼苔,摩挲試問,千古幾風雨。

長被兒童敲火苦。時有牛羊磨角去。霍然千丈翠岩屏,鏘然一滴甘泉乳。結亭三四五。曾相暖熱攜歌舞。細思量,古來寒士,不遇有時遇。

复制

《婆羅門引·落星萬點》

辛棄疾 〔宋代〕

落星萬點,一天寶焰下層霄。人間疊作仙鰲。最愛金連側畔,紅粉裊花梢。更鳴鼉擊鼓,噴玉吹簫。曲江畫橋。記花月、可憐宵。想見閒愁未了,宿酒才消。東風搖盪,似楊柳、十五女兒腰。人共柳、那個無聊。

复制

《新荷葉 和趙德莊韻》

辛棄疾 〔宋代〕

人已歸來,杜鵑欲勸誰歸?

綠樹如雲,等閒借與鶯飛。

兔葵燕麥,問劉郎、幾度沾衣?

翠屏幽夢,覺來水繞山圍。

有酒重攜,小園隨意芳菲。

往日繁華,而今物是人非。

春風半面,記當年、初識崔徽。

南雲雁少,錦書無個因依。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