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黃庭堅 / 送范德孺知慶州
拼 译 译

《送范德孺知慶州》

黃庭堅 〔宋代〕

乃翁知國如知兵,塞垣草木識威名。

敵人開戶玩處女,掩耳不及驚雷霆。

平生端有活國計,百不一試薶九京。

阿兄兩持慶州節,十年騏驎地上行。

潭潭大度如臥虎,邊頭耕桑長兒女。

折衝千里雖有餘,論道經邦政要渠。

妙年出補父兄處,公自才力應時須。

春風旍旗擁萬夫,幕下諸將思草枯。

智名勇功不入眼,可用折箠笞羌胡。

送范德孺知慶州 - 譯文及註釋

譯文你父親懂得治理國事有如懂用兵,邊塞上連草木都知道如名。他使敵人打開門戶以我為處女,又使敵人掩耳不沖畏我如雷篷。平生確有救國的大計,百分之一也不曾試行便葬身九京。你哥哥兩次持着慶州節,十年中像騏驏地上行。眼沉大度好似臥虎,使邊民耕田種桑生兒育女。運籌帷幄雖有餘裕,論大道治邦國正需要渠。你青春年少外任補官在父兄之處,自然是才力能應時勢所需。春風吹動旌旗擁有萬夫,幕下將領們盼望塞外草枯。個人的智勇功名都不在你的眼裡,你要用折斷的馬鞭捶打羌胡。

注釋乃翁:你父親,指范仲淹。塞垣(yuán)草木識威名:范仲淹曾仼陝西經略副使,兼知延州。曾攻取橫山,恢復靈武,迫使西夏請和,不敢來犯。當時民謠稱:「軍中有一范,西賊聞之心膽戰。軍開戶:出自《孫子·九地》「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後如脫兔,敵不沖拒。軍這是戰爭開始時表現安靜柔弱,象少女一樣,麻痹敵人,使使敵方不作戒備,像打開門戶一樣。玩:玩忽。掩耳不沖驚雷霆:變用「迅雷不沖掩耳軍語,比喻軍事行動像雷突降,敵方來不沖防備和抗拒。端:真的、實在。活國:救活國家。謂范仲淹有治好國家的能力。百不一試:百分才能沒有施展一分。薶(mái):同「埋軍。九京:九原,九泉之下。阿兄:指范純仁,熙寧七年(1074年)沖元豐八年(1085年)兩度為慶州知州。節:符節,符節是用於軍事指揮的。騏驎(qí lín):良馬,日行千里,常用以比喻有大志、有能力的人オ。潭潭:幽眼之狀,喻眼沉大度。耕桑:表示安居樂業。長:養育。折衝:《晏子春秋》:「不出尊俎之間,而知千里之外,……可謂折衝矣。軍原指在酒席上談判,可以制勝敵人於干里之外。這裡稱讚范純仁「運籌帷幄,決勝干里軍。政:同「正軍。要:須要,需要。渠:他。應時須:適應時勢需要。思草枯:昐望着塞外草枯。涼秋九月,塞外草枯,便於進兵征討。不入眼:不放在心上,指不追求個人功名。箠(chuí):鞭子。本用於打馬,這裡卻說折鞭可以鞭打敵人,喻取勝甚易。笞(chī):用鞭子打人,轉為打擊。羌胡:北方的一個少數民族。這裡代指與宋對峙的西北邊西夏政權。▲

朱安群,杜華平,葉樹發譯註.黃庭堅詩文選譯:巴蜀書社,1991年10月:87

送范德孺知慶州 - 賞析

全詩共十八句,每段六句,章法井然。

詩一開始就以縱論軍國大事的雄健筆調,寫出了其父范仲淹的才能、業績和威名,有高屋建瓴的氣勢。「塞垣草木識威名」,用翻進一層的寫法,極寫范仲淹的名震邊睡。草木為無情之物,原本談不上識與不識,此時草木都能識,足見其聲威之盛。草木尚能如此,人則更不待言。所以透過草木,實是寫人。這一句是對范仲淹功業威名的高度概括。接着寫其傑出的軍事才能。「敵人開戶玩處女」一句用《孫子·九地》語:「是故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後如脫兔,敵不及拒。」以此形容宋軍鎮靜自着,不露聲色。「掩耳不及驚雷霆」,則寫迅捷的軍事行動,出其不意,攻其不備。這裡用「驚雷」代替「脫兔」的比喻,表現出黃庭堅對典故的改造與化用。《晉書·石勒載記》有「迅雷不及掩耳」之說,《舊唐書·李靖傳》也說:「兵貴神速,機不可失……所謂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上策。」「驚雷」對「處女」,不僅有動靜的對比,而且更加有聲有色,形象的反襯更為鮮明。這兩句詩是范仲淹用兵如神的真實寫照。如他率兵築大順城,「一旦引兵出,諸將不知所向。軍至柔遠,始號令告其地處,使往築城。至於版築之用,大小畢具,而軍中初不知。賊以騎三萬來爭,公戒諸將,戰而賊走,追勿過河。已而賊果走,追者不渡,而河外果有伏。賊失計,乃引去。於是諸將皆服公為不可及。」接下二句又是一轉:范仲淹不僅是傑出的統帥,更是治國的能臣。「平生端有活國計」就是讚揚他的經邦治國的才能,「百不一試」,即還未來得及全面施展,就溘然長逝,沉埋九泉了。這兩句也是寫實。宋仁宗慶曆三年(1043年),范仲淹入為樞密副使,旋為參知政事,推行了一系列刷新朝政的措施,史稱「慶曆新政」,但只一年多即遭挫折而失敗。

第二段寫范純仁。「兩持慶州節」,指熙寧七年(1074年)及元豐八年(1085年)兩度為慶州知州。「騏驎地上行」襲用杜甫的詩句「肯使騏驎地上行」。馳騁廣野的千里馬正用以比喻范純仁。「潭潭」二句寫他戍邊衛國的雄姿。「潭潭」,深沉寬廣,形容他的統帥氣度,如臥虎鎮邊,敵人望而生畏,不敢輕舉妄動。「邊頭」一句則寫他的惠政:勸民耕桑,撫循百姓,使他們生兒育女,安居樂業。同上段的中間二句一樣,這兩句也是一個對比:對敵人有臥虎之威,對人民則具長者之仁。「折衝」一句承上經略邊事之意而來,是活用成語。《晏子春秋》:「夫不出尊俎之間,而折衝於千里之外,晏子之謂也。」原指在杯酒言談之間就能禦敵致勝於千里之外,此處用以指范純仁在邊陲遠地折衝禦侮,應付裕如。但下句一個轉折,又把意思落到了經邦治國之上:范純仁雖富有軍事韜略,但治理國家正少不了他。

第三段歸結為送別范純粹,臨別贈言,寄以厚望。「妙年」一句承接上面的「父兄」而來,銜接極為緊密。「春風」二句描寫儀仗之盛、軍容之壯,幕下諸將士氣高昂,期待着秋日草枯,好展露鋒芒。王維《觀獵》:「風勁充弓鳴,將軍獵渭城。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所謂「射獵」有時常用以指代作戰,如高適《燕歌行》:「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照理,順着此層意思應是希望戰績輝煌,揚威異域。但是詩意又一轉折:不要追求智名勇功,只需對「羌胡」略施教訓即可。孫子曾經說過:「善戰者,無智名,無勇功。」「折箠」,即折下策馬之杖,語出《後漢書·鄧禹傳》:「赤眉來東,吾折箠笞之。」詩至最後,宛轉地揭出了詩人的期望:不要輕啟戰端,擅開邊釁,守邊之道不在於戰功的多少,重要的是能安邊定國。

至此,就表現出這首詩的立意與匠心了。詩中寫韜略,寫武功,只是陪襯,安邦治國才是其主旨。所以第一句就極可玩味,「知國如知兵」,「知國」為主,「知兵」為賓,造語精切,絕不可前後顛倒。「知國」是提挈全詩的一個綱。因而一、二段寫法相同:先寫軍事才能,然後一轉,落到治國之才。詩入突出父兄的這一共同點,正是希望范德孺繼承其業績,因而最後一段在寫法上也承接上面的詩意:由諸將的思軍功轉為期望安邊靖國,但這一期望在最後卻表達得很委婉曲折。儘管如此,聯繫上面的筆意可知,如果直白說出,反嫌重複淺露,缺乏蘊藉之致。

這首送人之作,不寫依依借別之情,不作兒女臨路之嘆,而是發為論道經邦的雄闊慷慨之調,送別意即寓於期望之中。詩人如同在寫詩體的史傳論贊,雄深雅健,氣度不凡。這正表現出黃庭堅以文為詩的特色。這種特色還體現於獨特的語言風格方面。他以散文語言入詩,多用虛詞斡旋,大量運用典故成語,力盤硬語,造語獨特,使詩產生散文一樣的氣勢,好像韓愈寫的贈序,渾灝流轉。如「敵人」一聯,點化成語,別具一種格調,是未經人道之語。「平生」、「折衝」二聯都是十足的散文句式,古雅朴茂,「百不一試」連用四個仄聲字,奇崛頓挫,惋惜之情溢於言表。

這首詩的用韻也別具一格。它一反常用的以換韻標誌段落的寫法,第一段用「名、霆、驚」韻,第三段用「須、枯、胡」韻,中間一段卻三換其韻,首聯、尾聯分別與第一段及第三段押同一韻,中間一聯則押仄聲的「虎」、「女」。全詩三段,句子安排勻稱,而韻律卻參差有變。▲

繆鉞等撰寫 .宋詩鑑賞辭典 .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7.12 :第506-508頁

送范德孺知慶州 - 創作背影

范德孺是范仲淹的第四子,元豐八年(1085年)秋被任命知慶州邊防重鎮。此地范德孺的父兄都曾鎮守過,而且功績卓著。次年春,作者為范送行,於是寫下了這首詩。

龔祖培編.宋詩三百首 配圖本:天地出版社,2004.01:139

黃庭堅

作者:黃庭堅

黃庭堅(1045.8.9-1105.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遊學於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 

黃庭堅其它诗文

《姨母李夫人墨竹二首》

黃庭堅 〔宋代〕

小竹扶疏大竹枯,筆端真有造化爐。

人間俗氣一點無,健婦果勝大丈夫。

复制

《好事近(橄欖)》

黃庭堅 〔宋代〕

瀟灑薦冰盤,滿坐暗驚香集。

久後一般風味,問幾人知得。

畫堂飲散已歸來,清潤轉更惜。

留取酒醒時候,助茗甌春色。

复制

《望遠行》

黃庭堅 〔宋代〕

荔枝,常以遺生。故戲及之自見來,虛過卻、好時好日。這訑尿粘膩得處煞是律。據眼前言定,也有十分七八。冤我無心除告佛。管人閒底,且放我快活{得彳口}。便索些別茶只待,又怎不過偎花映月。且與一班半點,只怕你沒丁香核。

复制

《南鄉子·今年重九,知命已向成都,感之,次韻》

黃庭堅 〔宋代〕

招喚欲千回。暫得尊前笑口開。萬水千山還麽去,悠哉。酒面黃花欲醉誰。顧影又徘徊。立到斜風細雨吹。見我未衰容易去,還來。不道年年即漸衰。

复制

《減字木蘭花·登巫山縣樓作》

黃庭堅 〔宋代〕

襄王夢裡。草綠煙深何處是。宋玉台頭。暮雨朝雲幾許愁。飛花漫漫。不管羈人腸欲斷。春水茫茫。欲度南陵更斷腸。

复制

《廬山秀出南斗傍,登高送遠形神開。》

黃庭堅 〔宋代〕

金華牧羊兒,一粒粟中藏世界。

使君從南來,清風明月不用一錢買。

鸕鶿杯,一杯一杯復一杯,玉山自倒非人推。

廬山秀出南斗傍,登高送遠形神開。

銀河倒掛三石樑,砅崖轉石萬壑雷。

吟詩作賦北窗里,安得青天化作一張紙。

有長鯨白齒若雪山,我願因之寄千里。

复制

《次韻子瞻送顧子敦河北都運二首 其一》

黃庭堅 〔宋代〕

儒者給事中,顧公甚魁偉。經明往行河,商略頗應史。

勞人又費乏,國計安能已。成功渠有命,得人斯可喜。

似聞阻飢餘,惡少驚邑里。啟鑰探珠金,奪懷取姝美。

部中十盜發,一二書奏紙。西連魏三河,東盡齊四履。

此豈小事哉,何但行治水。使民皆農桑,乃是真儒耳。

复制

《菩薩蠻 淹泊平山堂。寒食節,固陵綠事參軍表弟周元固惠酒,為作此詞》

黃庭堅 〔宋代〕

細腰宮外清明雨。雲陽台上煙如縷。雲雨暗巫山。流人殊未還。

阿誰知此意。解遣雙壺至。不是白頭新。周郎舊可人。

复制

《司馬文正公輓詞四首 其一》

黃庭堅 〔宋代〕

元祐開皇極,功歸用老成。惟深萬物表,不令四時行。

日者傾三接,天乎奠兩楹。堂堂寧復有,埋玉慟佳城。

复制

《再次韻呈明略並寄無咎》

黃庭堅 〔宋代〕

夏雲涼生土囊口,周鼎湯盤見科斗。

清風古氣滿眼前,乃是戶曹報章還。

只今書生無此語,已在貞元元和間。

一夫鄂鄂獨無望,千夫唯唯皆論賞。

野人泣血漫相明,和氏之璧無連城。

參軍拄笏看雲氣,此中安知枯與榮。

我夢浮天波萬里,扁舟去作鴟夷子。

兩士風流對酒樽,四無人聲鳥語喜。

夢回擾擾仍世間,心如傷弓怯虛彈。

不堪市井逐乾沒,且願朋舊相追攀。

寄聲小掾篤行李,落日東面空雲山。

复制

《戲題小雀捕飛蟲畫扇》

黃庭堅 〔宋代〕

小蟲心在一啄間,得失與世同輕重。

丹表妙處不可傳,輪扁斲輪如此用。

复制

《浯溪圖》

黃庭堅 〔宋代〕

成子寫浯溪,下筆便造極。

空濛得真趣,膚寸已千尺。

只今中宮寺,在昔漫郎宅。

更作老夫船,檣竿插蒼石。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