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於石 / 題羅浮石(刻於石上)
拼

《題羅浮石(刻於石上)》

於石 〔宋代〕

清景持芳菊,涼天倚茂松。名山何必去,此地有群峰。

复制

題羅浮石(刻於石上) - 賞析

於石

作者:於石

於石,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宋元間婺州蘭溪人,字介翁,號紫岩,更號兩溪。貌古氣剛,喜詼諧,自負甚高。宋亡,隱居不出,一意於詩。豪宕激發,氣骨蒼勁,望而知其為山林曠士。有《紫岩集》。元詩選石字介翁,婺之蘭溪人。貌古氣剛,喜詼諧。早慕杜古高之為人,後從王宗庵業詞賦,自負甚高。年三十而宋亡,隱居不出。一意於詩,出入諸家,豪宕激發,氣骨蒼勁,望而知其為山林曠士也。因所居鄉自號紫岩,晚徙城中,更號兩溪。有詩三卷,門人同里吳師道正傳選次,金履祥吉父為之序。全宋詩於石(一二四七~?)(生平據本集卷一《鄰叟招飲》「三十將遠遊,海波忽揚塵」推定),字介翁,號紫岩,晚號兩溪,蘭溪(今屬浙江)人。宋亡,隱居不仕,一意於詩,生前刊有集七卷,卒後散失,由門人吳師道就藏本及所藏續抄者選為《紫岩詩選》三卷。事見《吳禮部集》卷一七《於介翁詩選後題》,明萬曆《金華府志》卷一六、《宋季忠義錄》卷一三有傳。 於石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校以清朱彝尊鈔本(簡稱朱本,藏北京大學圖書館)、清光緒於國華留耕堂刻傅增湘校本(簡稱傅校本,藏北京圖書館)。新輯集外詩附於卷末。

於石其它诗文

《己卯寒食》

於石 〔宋代〕

今年客路逢寒食,村落無煙春寂寂。荒冢累累人不識,芳草淒淒吐花碧。

麥飯一盂酒一滴,哀哀兒女春衫濕。我過其傍因太息,有墳可酹何須泣。

干戈滿地邊雲黑,路傍多少征人骨。

复制

《姑惡》

於石 〔宋代〕

村南村北麥花老,姑惡聲聲啼不了。有姑不養反怨姑,至今為爾傷風教。

噫,君雖不仁臣當忠,父雖不慈子當孝。

复制

《紫薇翁歌》

於石 〔宋代〕

一掬之泉,可湘可沿。一拳之石,可漱可眠。其動也以天。

萬壑之風,不琴而弦。兩山之雲,不爐而煙。其靜也以天。

前鍾後鼎,左瓢右簞。何榮何辱,孰愚孰賢,先生笑而不言。

复制

《蟬》

於石 〔宋代〕

斜陽掛庭樹,有蟬鳴樹顛。無端聒人耳,驚我閒窗眠。

吾觀動物中,至清莫如蟬。翩然蛻污濁,飽餐風露寒。

此外一無求,何苦浪喧喧。口給祇屢憎,不如且忘言。

复制

《小三洞其二》

於石 〔宋代〕

洞門相對是吾家,朝看煙雲暮看霞。鐵笛一聲山石裂,老松驚落半岩花。

复制

《次韻吳子益》

於石 〔宋代〕

四野杳無車馬喧,竹陰籬落半開門。牛歸落葉徑邊徑,犬吠斜陽村外村。

老樹不搖波弄影,扁舟已去岸留痕。悠然樂意相關處,坐對青山兩不言。

复制

《雪中梅》

於石 〔宋代〕

蕊珠宮闕傍冰壺,森列群仙下藐姑。玉骨輕勻鉛粉面,霜紈薄襯素羅襦。

兩般誰識花開謝,一色中分香有無。底事陽春藏不得,凝陰消盡轉清癯。

复制

《次韻徐月卿秋興》

於石 〔宋代〕

西風渺何許,安處即家鄉。社舞鄰呼飲,時思禮薦嘗。

孤燈茅屋雨,落葉石橋霜。雞黍當年約,誰能繼范張。

复制

《山居》

於石 〔宋代〕

結屋萬山頂,柴扉晝懶開。搗茶驚鶴醒,拋果引猿來。

筍短和泥掘,松高倚石栽。有時尋勝去,多趁暮鍾回。

复制

《水亭小集》

於石 〔宋代〕

亭俯一泓碧,倚欄思濯纓。游魚驚扇影,幽鳥避歌聲。

雲斷遠山出,林疏落日明。竹風如有意,為我掃棋枰。

复制

《吳山圖記》

於石 〔宋代〕

  吳、長洲二縣,在郡治所,分境而治。而郡西諸山,皆在吳縣。其最高者,穹窿、陽山、鄧尉、西脊、銅井。而靈岩,吳之故宮在焉,尚有西子之遺蹟。若虎丘、劍池及天平、尚方、支硎,皆勝地也。而太湖汪洋三萬六千頃,七十二峰沉浸其間,則海內之奇觀矣。

  余同年友魏君用晦為吳縣,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為給事中。君之為縣,有惠愛,百姓扳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於其民。由是好事者繪《吳山圖》以為贈。

  夫令之於民,誠重矣。令誠賢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澤而有榮也;令誠不賢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君於吳之山川,蓋增重矣。異時吾民將擇勝於岩巒之間,尸祝於浮屠、老子之宮也,固宜。而君則亦既去矣,何復惓惓於此山哉?昔蘇子瞻稱韓魏公去黃州四十餘年而思之不忘,至以為《思黃州》詩,子瞻為黃人刻之於石。然後知賢者於其所至,不獨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已,亦不能自忘於其人也。

  君今去縣已三年矣。一日,與余同在內庭,出示此圖,展玩太息,因命余記之,噫!君之於吾吳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

复制

《葉翰林令畫僧作偃松於石林堂壁有詩餘次韻 其一》

於石 〔宋代〕

試驅毛潁沐方諸,盤礴經營慘澹初。莫作世間虛妄見,筆端三昧入無餘。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