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宋代 / 蘇轍 / 寓居六詠
拼

《寓居六詠》

蘇轍 〔宋代〕

手植天隨菊,晨添苜蓿盤。

叢長憐夏苦,花晚怯秋寒。

素食舊所愧,長齋今未闌。

殷勤拾落蕊,眼暗讀書難。

复制
蘇轍

作者:蘇轍

蘇轍(1039—1112年),字子由,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與其兄蘇軾同登進士科。神宗朝,為制置三司條例司屬官。因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為河南推官。哲宗時,召為秘書省校書郎。元祐元年為右司諫,歷官御史中丞、尚書右丞、門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豐諸臣,出知汝州,貶筠州、再謫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復太中大夫,又降居許州,致仕。自號潁濱遺老。卒,諡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與父洵、兄軾齊名,合稱三蘇。 

蘇轍其它诗文

《次韻廣州陳繹諫議和陳薦宋敏求二龍圖二首》

蘇轍 〔宋代〕

琳宮清淨思悠哉,頗似山林未肯回。

五日趨朝真自適,一樽無事得頻開。

董狐執筆何時易,馬援征蠻未遽來。

奔走安閒誰定是,都門攜手一徘徊。

复制

《上樞密韓太尉書》

蘇轍 〔宋代〕

太尉執事:轍生好為文,思之至深。

以為文者氣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學而能,氣可以養而致。

孟子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

」今觀其文章,寬厚宏博,充乎天地之間,稱其氣之小大。

太史公行天下,周覽四海名山大川,與燕、趙間豪俊交遊,故其文疏盪,頗有奇氣。

此二子者,豈嘗執筆學為如此之文哉?其氣充乎其中而溢乎其貌,動乎其言而見乎其文,而不自知也。

轍生十有九年矣。

其居家所與游者,不過其鄰里鄉黨之人;所見不過數百里之間,無高山大野可登覽以自廣;百氏之書,雖無所不讀,然皆古人之陳跡,不足以激發其志氣。

恐遂汩沒,故決然捨去,求天下奇聞壯觀,以知天地之廣大。

過秦、漢之故都,恣觀終南、嵩、華之高,北顧黃河之奔流,慨然想見古之豪傑。

至京師,仰觀天子宮闕之壯,與倉廩、府庫、城池、苑囿之富且大也,而後知天下之巨麗。

見翰林歐陽公,聽其議論之宏辯,觀其容貌之秀偉,與其門人賢士大夫游,而後知天下之文章聚乎此也。

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無憂,四夷之所憚以不敢發,入則周公、召公,出則方叔、召虎。

而轍也未之見焉。

且夫人之學也,不志其大,雖多而何為?轍之來也,於山見終南、嵩、華之高,於水見黃河之大且深,於人見歐陽公,而猶以為未見太尉也。

故願得觀賢人之光耀,聞一言以自壯,然後可以盡天下之大觀而無憾者矣。

轍年少,未能通習吏事。

向之來,非有取於斗升之祿,偶然得之,非其所樂。

然幸得賜歸待選,使得優遊數年之間,將以益治其文,且學為政。

太尉苟以為可教而辱教之,又幸矣!。

《夏六月,過廬山,知其勝而不敢留。》

蘇轍 〔宋代〕

元豐三年,余得罪遷高安。夏六月,過廬山,知其勝而不敢留。留二日,涉其山之陽,入棲(ㄒ|)賢谷。谷中多大石,岌嶪(ㄐ|ˊ|ㄝˋ;危急的樣子)相倚。水行石間,其聲如雷霆,如千乘車行者,震掉不能自持,雖三峽之險不過也。故其橋曰三峽。渡橋而東,依山循水,水平如白練,橫觸巨石,匯為大車輪,流轉洶湧,窮水之變。院據其上流,右倚石壁,左俯流水,石壁之趾,僧堂在焉。狂峰怪石,翔舞於檐上。杉松竹箭,橫生倒植,蔥蒨(ㄘㄨㄥㄑ|ㄢˋ;形容草木青翠茂盛)相糾。每大風雨至,堂中之人,疑將壓焉。問之習廬山者,曰:「雖玆山之勝,棲賢蓋以一二數矣。」明年,長老智遷使其徒惠遷謁余於高安,曰:「吾僧堂自始建至今六十年矣。瓦敗木朽,無以待四方之客,惠遷能以其勤力新之,完壯邃密,非復其舊,願為文以志之。」余聞之,求道者非有飲食、衣服、居處之求,然使其飲食得充,衣服得完,居處得安,於以求道而無外擾,則其為道也輕。此古之達者所以必因山林築室廬,蓄蔬米,以待四方之游者,而二遷之所以置力而不懈也。夫士居於塵垢之中,紛紜之變,日進於前,而中心未始一日忘道。況乎深山之崖,野水之垠(|ㄣˊ;河岸、水邊),有堂以居,有食以飽,是非榮辱不接於心耳,而忽焉不省也哉?孔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今夫騁鶩(ㄨˋ;形容前往趨附)乎俗學而不聞大道,雖勤勞沒齒,余知其無以死也。苟一日聞道,雖即死無餘事矣。故余因二遷之意,而以告其來者,夫豈無人乎哉!四年五月初九日,眉陽蘇轍記。(選自《唐宋八大家散文鑑賞辭典》)

复制

《廬山多名緇,過客禮白足。》

蘇轍 〔宋代〕

昔在京城南,成均封茅屋。

清晨屣履過,不顧車擊轂。

時有江南生,能使多士服。

同儕畏鋒銳,兄弟更馳逐。

文成劇翻水,賦罷有餘燭。

連收領底髭,未耗髀中肉。

飛騰困中路,黽勉啄場粟。

歸來九江上,家有十畝竹。

一官粗包裹,萬卷中自足。

還如白司馬,日聽杜鵑哭。

我來萬里外,命與江波觸。

罪重慚故人,囊空仰微祿。

已為達士笑,尚謂愚者福。

米鹽日草草,奔走常碌碌。

尺書慰貧病,佳句爛圭玉。

多難畏人知,胡為強題目。

徂年慕桑梓,歸念寄鴻鵠。

但願洗余愆,躬耕江一曲。

共居天地間,大類一間屋。

推排出高下,何異車轉轂。

死生本晝夜,禍福固倚伏。

誰令塵垢昏,浪與紛華逐。

譬如薪中火,外照不自燭。

感君探至道,勸我減粱肉。

虛心有遺味,實腹不須粟。

芬敷謝桃杏,清勁比松竹。

息微知氣定,睡少驗神足。

胡為嗜一飽,坐使百神哭。

要知丹砂異,不受腥腐觸。

可憐山林姿,自縛斗升祿。

君看出世士,肯屑世間福。

寧従市井游,與眾同碌碌。

不願束冠裳,腰金佩鳴玉。

斯人今何在,未易識凡目。

恐在廬山中,飛翔逐黃鵠。

試用物色尋,應歌紫芝曲。

百病侵形骸,漸老同破屋。

中有一寸空,能用輻與轂。

忽如丹砂走,不受凡火伏。

前瞻已不遠,後躡愈難逐。

將炊甑中飯,未悟窗下燭。

聰明役聲形,口腹嗜魚肉。

塵泥翳泉井,荊棘敗禾粟。

未知按妙指,漫欲理絲竹。

廬山多名緇,過客禮白足。

達觀等存亡,世欲強歌哭。

確然金石心,不畏蚊蚋觸。

順忍為裳衣,供施謝榮祿。

真人我自有,渡海笑徐福。

眾皆指庸庸,自顧非碌碌。

愧君詩意厚,桃李報瓊玉。

舉網羅眾禽,有獲非一目。

喧啾定無用,要自取黃鵠。

君看大方家,慎勿留一曲。

治生非所長,兒女驚滿屋。

作官又迂疏,不望載朱轂。

因緣掛罪罟,未許即潛伏。

空餘讀書病,日與古人逐。

老妻憐眼昏,入夜屏燈燭。

上官念貧窶,時節饋醪肉。

衰年類蒲柳,世事劇麻粟。

數日望歸田,寄語先栽竹。

文章亦細事,勤苦定何足。

君詩四相攻,欲看守陴哭。

愧無即墨巧,不解火牛觸。

自非太學生,彫琢事干祿。

安心已近道,閉口豈非福。

胡為調狂祠,玉石相落碌。

腹中抱丹砂,舌下漱白玉。

作詩雖雲好,未免亂心目。

奕秋教二人,不取志鴻鵠。

摩詰非不言,遺韻寄終曲。

复制

《十一月十三日雪》

蘇轍 〔宋代〕

南方霜露多,雖寒雪不作。

北歸亦何喜,三年雪三落。

我田在城西,禾麥敢嫌薄。

今年陳宋災,水旱更為虐。

閉糴斯不仁,逐熟自難卻。

饑寒雖吾患,尚可省鹽酪。

飛蝗昨過野,遺種遍陂濼。

春陽百日至,鬧若蠶生箔。

得雪流土中,及泉盡魚躍。

美哉豐年祥,不待炎火灼。

呼兒具樽酒,對婦同一酌。

誤認屋瓦鳴,更願聞雪腳。

复制

《龍川道士》

蘇轍 〔宋代〕

昔我遷龍川,不見平生人。

傾囊買破屋,風雨庇病身。

頎然一道士,野鶴墮雞群。

飛鳴閭巷中,稍與季子親。

刺口問生事,褰裳觀運斤。

俯仰忽三年,愈久意愈真。

送我出重嶺,長揖清江濱。

方營玉皇宮,棟宇期一新。

成功十年後,脫身走中原。

見公心自足,徒步非我勤。

我歸客箕潁,晝日長掩關。

僕夫忽告我,門有萬里賓。

問其所從來,笑指南天雲。

心知故人到,驚喜不食言。

我老益不堪,惟有二頃田。

年年種麥禾,僅能免饑寒。

君來亦何為,助我耕且耘。

嗟古或有是,今世非所聞。

复制

《送文太師致仕還洛三首 其二》

蘇轍 〔宋代〕

齊魯元勛古太師,寂寥千載恐無之。昔歸暫縮經邦手,復起還當問道時。

入謁何曾須掖侍,到家依舊擁旌麾。孔公靈壽固應在,秋晚香山訪佛祠。

复制

《司馬溫公輓詞四首 其四》

蘇轍 〔宋代〕

少年真狷淺,射策本粗疏。欲廣忠言地,先收眾棄餘。

流離見更化,邂逅捧除書。趙孟終知厥,他人恐罵予。

复制

《泛潩水》

蘇轍 〔宋代〕

早歲南遷恨舳艫,歸來平地憶江湖。

半篙春水花千片,八尺輕船酒一壼。

徐轉城陰平野闊,稍通竹徑小亭孤。

前朝宰相終難得,父老咨嗟今亦無。

复制

《范丞相堯夫輓詞二首》

蘇轍 〔宋代〕

持身守忠恕,臨事恥浮沉。

直道更三黜,平生惟一心。

家風來自遠,國論老彌深。

令德真如玉,泥沙枉見侵。

复制

《大行太皇太后輓詞二首》

蘇轍 〔宋代〕

內治隆三世,尊臨極九年。

神孫克負荷,大業付安全。

有道華夷靖,無心怨惡悛。

和熹盛東漢,從此不稱賢。

复制

《同子瞻次梅聖俞舊韻題鄉舍木山》

蘇轍 〔宋代〕

江槎出沒浮犀牛,波濤掀天谷為洲。

江寒水落驚霜秋,危根瘦節鳴寒流。

脆朽吹去誰鐫鎪,連峰疊嶂立酋酋。

吾家此山不易得,十年棄置空自尤。

猿號鶴唳豈無意,委虵怪我懷羔裘。

西歸父老拍手笑,笑憶翁子躬薪樵。

去時三山今有五,不問故園惟一丘。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