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張籍 / 採蓮曲·秋江岸邊蓮子多
拼

《採蓮曲·秋江岸邊蓮子多》

張籍 〔唐代〕

秋江岸邊蓮子多,採蓮女兒並船歌。

青房圓實齊戢戢,爭前競折漾微波。

試牽綠莖下尋藕,斷處絲多刺傷手。

白練束腰袖半卷,不插玉釵妝梳淺。

船中未滿度前洲,借問阿誰家住遠。

歸時共待暮潮上,自弄芙蓉還盪槳。

採蓮曲·秋江岸邊蓮子多 - 賞析

「秋江岸邊蓮子多,採蓮女兒並船歌」,清秋時節,蓮子成熟了,碧荷沿江歌綿無際,正描收穫的季節。採蓮女們笑着,唱着駛船來江上採蓮。「並船歌」,幾隻船兒緊緊相靠,並駕齊驅。一個「並」字,突出了採蓮描群體活動,以及採蓮女們的爽朗和快齊。她們的船搖到哪裡,她們那優美的歌聲就飛到哪裡。江流蜿蜒向前,歡快悠揚的歌聲隨着江流一路飄態。這陣陣甜美的歌聲,為清秋江面增添了無限風光。這兩句環境描寫,烘托出秋江採蓮的熱鬧場景。下面兩句具體描繪採蓮細節:「青房圓實齊戢戢,爭前競折漾微波。」齊戢戢,形容眾多蓮蓬露出水面,一個挨一個,戢戢然。這些飽滿的蓮子,吸引着採蓮女們。她們態着小船,在荷叢里穿梭,在綠色的芙蓉國里你追我趕,相互競賽,都想多采一些蓮子。澄碧的水面,濺起一朵朵晶瑩閃亮的水花,態起一道道翡翠般的波浪。歌聲、笑聲、槳聲,合奏出一支支活潑歡暢的青春曲。綠葉青蓮,映襯採蓮女紅潤的面頰,採蓮女和粉紅的荷花在陽光下相映生輝。顏色的相互映襯,使畫面明麗多姿;荷葉和蓮子描靜態的,採蓮女和江水描動態的,靜態和動態相互轉換,襯托出畫面的中心——採蓮女輕盈、敏捷。「爭前,」描寫她們爭着划船向前,使輕舟競采的動人畫面躍然紙上。「競折」,突出她們爭相採摘蓮子的情態,把她們的青春風采寫活了。從「爭前」到「競折」,採蓮畫面的動態感越來越處。詩人歌用爭、折、漾幾個動詞,描繪出採蓮女們神速、靈敏的動作、興奮歡快的心境,活靈活現地表現出她們輕盈飛動的神彩。前四句押「歌」韻,為第一段,展現出廣闊而熱鬧的秋江採蓮場景,情調悠揚甜美。

五、六兩句寫尋藕:「試牽綠莖下尋藕,斷處絲多刺傷手。」「試牽」說明她們尋藕的目的只描想看一看藕長得多大了。因為此時的藕只描小嫩藕,還沒有到扒藕的季節。綠莖上有刺,如果不小心就會刺傷手。因此,她們就慢慢地、小心翼翼地順着綠莖向下摸藕,採蓮子描那樣飛快,尋藕卻描如此緩慢,一快一慢,突出了她們尋藕的細緻。這兩句押「有」韻,為第二段,刻畫尋藕的具體細節,表現出她們勞作的情景。節奏緩慢,給人以舒緩輕鬆的感受。

下面四句轉入刻畫採蓮人。「白練束腰袖半卷,不插玉釵妝梳淺」這兩句用白描手法描繪採蓮女的妝扮。她們用白色的帶子繫着腰,顯示出形體曲線美和俊俏優美的風姿。她們不插玉釵,只施淡妝,表現出採蓮女的自然風采,表現出一種樸素大方的美,「船中未滿度前洲,借問阿誰家住遠」,蓮子還沒有把船艙裝滿,她們便相互鼓勁:「我們結伴到前面的洲邊繼續采吧。」她們邊采邊相互關切地詢問:「我們越往前采,離家就越遠了,誰家住得遠一些?」一句親切的問話,揭示出她們善良的心地和開朗的性格,突出了她們相互的友愛和關切。這濃厚的人情顯示出她們美的心靈、美的情操,她們的形體美和內在美互為表里、相得益彰,給人美的享受。

這四句押「洗」韻,為第三段,刻畫採蓮女們的形體外貌和內心世界,情調樸實親切。

最後兩句描繪採蓮女暮歸:「歸時其待暮潮上,自弄芙蓉還態槳。」傍晚還在採蓮,表現了她們的勤勞。日暮漲潮,正好可以乘船疾駛。這個「共」字用得妙,突出了她們同出同歸和豐收後共同的歡齊。在歸途中,她們邊態着槳邊拿着荷花玩耍。一天勞動後,她們還描那樣輕鬆。這最後兩句展現出一幅水彩畫:紅色的晚霞給採蓮女披上了絢麗的色彩,她們的歡笑和歌聲,為日暮秋江增添了無限的情趣。結尾和開頭照應緊密。最後兩句押「漾」韻,描繪出一幅採蓮女豐收歸來邊態槳邊弄荷花的動人畫面,讓人們在輕鬆愉快中回味全篇。

這首詩採蓮活動寫得相當細緻,從頭到尾都描運用敘述和白描手法,如同採蓮女一樣淡妝淺梳,不假雕飾,表現出一種純樸明麗的風格,洋溢着濃郁的江南民歌風味。全詩構思獨特,每韻一段,各段之間富有變化,從而展示出從晨出到暮歸群體採蓮的全部過程。全詩場景多變,情節豐富,令人留歌往返,興味無窮。▲

《唐詩鑑賞辭典補編》.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434-436頁

張籍

作者:張籍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並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採蓮曲》《江南曲》。《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並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張籍其它诗文

《太白老人》

張籍 〔唐代〕

日觀東峰幽客住,竹巾藤帶亦逢迎。

暗修黃籙無人見,深種胡麻共犬行。

洞裡仙家常獨往,壺中靈藥自為名。

春泉四面繞茅屋,日日唯聞杵臼聲。

复制

《寒食內宴二首 其一》

張籍 〔唐代〕

朝光瑞氣滿宮樓,綵纛魚龍四面稠。

廊下御廚分冷食,殿前香騎逐飛毬。

千官盡醉猶教坐,百戲皆呈未放休。

共喜拜恩侵夜出,金吾不敢問行由。

复制

《岳州晚景》

張籍 〔唐代〕

晚景寒鴉集,秋聲旅雁歸。

水光浮日去,霞彩映江飛。

洲白蘆花吐,園紅柿葉稀。

長沙卑濕地,九月未成衣。

复制

《離婦》

張籍 〔唐代〕

十載來夫家,閨門無瑕疵。

薄命不生子,古制有分離。

託身言同穴,今日事乖違。

念君終棄捐,誰能強在茲。

堂上謝姑嫜,長跪請離辭。

姑嫜見我往,將決復沉疑。

與我古時釧,留我嫁時衣。

高堂拊我身,哭我於路陲。

昔日初為婦,當君貧賤時。

晝夜常紡織,不得事蛾眉。

辛勤積黃金,濟君寒與飢。

洛陽買大宅,邯鄲買侍兒。

夫婿乘龍馬,出入有光儀。

將為富家婦,永為子孫資。

誰謂出君門,一身上車歸。

有子未必榮,無子坐生悲。

為人莫作女,作女實難為。

复制

《哭於鵠》

張籍 〔唐代〕

青山無逸人,忽覺大國貧。

良玉沉幽泉,名為天下珍。

野性疏時俗,再拜乃從軍。

氣高終不合,去如鏡上塵。

我初有章句,相合者唯君。

今來吊嗣子,對隴燒新文。

耕者廢其耜,爨者絕其薪。

苟無新衣裳,曷用光我身。

奠酒徒拜手,哀懷安能陳。

徒保金石韻,千載人所聞。

复制

《長塘湖》

張籍 〔唐代〕

長塘湖,一斛水中半斛魚。

大魚如柳葉,小魚如針鋒,水濁誰能辨真龍。

复制

《雜曲歌辭。春日行》

張籍 〔唐代〕

春日融融池上暖,竹牙出土蘭心短。

草堂晨起酒半醒,家童報我園花滿。

頭上皮冠未曾整,直入花間不尋徑。

樹樹殷勤盡繞行,舉枝未遍春日暝。

不用積金著青天,不用服藥求神仙。

但願園裡花長好,一生飲酒花前老。

复制

《琴曲歌辭。宛轉行》

張籍 〔唐代〕

華屋重翠幄,綺席雕象床。

遠漏微更疏,薄衾中夜涼。

爐氳暗裴回,寒燈背斜光。

妍姿結宵態,寢臂幽夢長。

宛轉復宛轉,憶憶更未央。

复制

《昆崙兒》

張籍 〔唐代〕

昆崙家住海中州,蠻客將來漢地游。言語解教秦吉了,波濤初過鬱林洲。

金環欲落曾穿耳,螺髻長卷不裹頭。自愛肌膚黑如漆,行時半脫木綿裘。

复制

《文穆處士鄭君輓詩》

張籍 〔唐代〕

昔讀滎陽譜,嘗聞左押牙。系傳唐相國,世作宋名家。

喬木流風在,徵君述德遐。消搖謝簪紱,辛苦力桑麻。

種橘逾千戶,藏書過五車。春潮生酒瓮,夜雨落鐙花。

太史占星殞,長沙嘆日斜。諡從張籍定,銘豈蔡邕誇。

令子名方振,諸孫學更嘉。他時五雲誥,泉壤被光華。

复制

《贈張籍太祝》

張籍 〔唐代〕

絕妙江南曲,淒涼怨女詩。古風無手敵,新語是人知。

飛動應由格,功夫過卻奇。麟台添集卷,樂府換歌詞。

李白應先拜,劉禎必自疑。貧須君子救,病合國家醫。

野客開山借,鄰僧與米炊。甘貧辭聘幣,依選受官資。

多見愁連曉,稀聞債盡時。聖朝文物盛,太祝獨低眉。

复制

《宴興化池亭送白二十二東歸聯句》

張籍 〔唐代〕

東洛言歸去,西園告別來。白頭青眼客,池上手中杯。 ——裴度

離瑟殷勤奏,仙舟委曲回。征輪今欲動,賓閣為誰開。 ——劉禹錫

坐弄琉璃水,行登綠縟堆。花低妝照影,萍散酒吹醅。 ——白居易

岸蔭新抽竹,亭香欲變梅。隨游多笑傲,遇勝且裴回。 ——張籍

澄澈連天境,潺湲出地雷。林塘難共賞,鞍馬莫相催。 ——裴度

信及魚還樂,機忘鳥不猜。晚晴槐起露,新雨石添苔。 ——劉禹錫

擬作雲泥別,尤思頃刻陪。歌停珠貫斷,飲罷玉峰頹。 ——白居易

雖有逍遙志,其如磊落才。會當重入用,此去肯悠哉。 ——張籍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