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劉禹錫 / 酬樂天詠老見示
拼 译 译

《酬樂天詠老見示》

劉禹錫 〔唐代〕

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

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灸為隨年。

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酬樂天詠老見示 - 譯文及註釋

譯文人誰不害怕衰老,老了又有誰來憐惜?身體日漸消瘦衣帶也越收越緊,頭髮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總是偏斜到一邊。不再看書是為了愛惜眼睛,經常用艾灸是因為年邁力衰諸病多纏。經歷過的世事見多識也就廣,閱歷人生如同積水成川一樣。細細想來老了也有好的一面,克服了對老的憂慮就會心情暢快無掛也無牽。不要說日落時光照桑榆樹端已近傍晚,它的霞光餘輝照樣可以映紅滿天。

注釋酬樂天:作詩酬答白居易。顧:念,指考慮。憐:憐惜,愛惜。帶:腰帶。頻減:多次縮緊。冠:帽子。廢書:丟下書本,指不看書。灸(jiǔ):艾灸,在穴位燃艾灼之。中醫的一種治療方法。隨年:適應身老體衰的需要,這裡指延長壽命。諳(ān):熟悉。閱人如閱川:意謂閱歷人生如同積水成川一樣。語出陸機《嘆逝賦》:「閱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世閱人而為世,人冉冉而行暮。」閱,經歷。幸:幸運,引申為優點。下此:指改變對衰老的憂慮心情。下,攻下,等於說「解決」、「領悟」。此,指「顧老」,對衰老的憂慮和擔心。翛(xiāo)然:自由自在,心情暢快的樣子。桑榆:日落時光照桑榆樹端,因以指日暮。比喻晚年;垂老之年。霞:霞光,這裡指晚霞。▲

梁守中.《劉禹錫詩文選譯》(修訂版).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178

《劉禹錫詩文選注》編輯組.《劉禹錫詩文選注》(修訂本).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1982:282

高志忠.《劉禹錫詩詞譯釋》.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2:250

酬樂天詠老見示 - 賞析

此觀闡明作者的觀點,作者認為人到老年雖然有人瘦、是稀、視力奮弱、多病等不利的一面,也還有處事經驗豐富、懂得珍惜時間、自奮自勵等有利的一面,對此如果細緻全面地加以思考,就能樹立正確的老年觀,就能從嗟老嘆老的情緒中解示出來,而有所作為。全觀表達了劉禹錫對生死問題的清醒而樂觀的認識,說明他在任何情況下都能用唯物的態度積極對待人生。「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二句,深為人們讚賞,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觀的前六句承接白居易的原唱,表示對白居易的關於「老」的看法頗有同感。一二句寫「顧老」是人之常情,人們誰都顧慮衰老,老了就沒有人憐惜。接着四句進一步交代了「顧老」的原因,觀人用形象的語言作了描繪:因為衰老,身體一天天消瘦,腰帶要不斷地緊縮,頭是漸漸稀疏,帽子就自然要偏斜。書卷廢置不看,是為了保護眼睛;經常用艾灸,是為了延年益壽。

「經事還諳事……下此便翛然」四句從另一個方面談了對「老」的看法,是針對白居易的「傷老」而言。劉禹錫認為,老固然有老的短處,但是老也有老的長處。老的短處是體衰多病,「身瘦帶頻奮,是稀帽自偏。」老的長處是閱歷豐富,「經歷還諳事,閱人如閱川。」年歲大了,經歷的事多了,了解的事理也多,看見過的人多了,閱歷也就更加深廣。仔細想起來,這也是一件幸事。所以觀人吟道:「下此便翛然。」觀人勸慰他的朋友對待衰老不要過多的憂慮,只要正確對待,便可翛然自樂。

最後兩句是全觀點睛之筆,意境優美。氣勢豪放,大有曹操「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之慨。觀人面對衰老,不消極,不悲觀,要用有生之年撒出滿天的紅霞。這兩句觀既是觀人的內心世界的自我剖白,又是對老朋友白居易的寬慰和鼓勵。

這首觀前後兩段一反一正,轉折自然,很有辯證的觀點和說服力量。最後兩句尤為精闢,實為警策之語,後人多以此自勉自勵。▲

何民勝.《詠老詩詞鑑賞》.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1993:146-147

酬樂天詠老見示 - 創作背影

公元836年(唐文宗開成元年),六十四歲的劉禹錫以太子賓客的身份分司東都洛陽;此時,他的同齡人白居易以同樣的身份留居洛陽也已三年。終於相聚在一起,彼此都十分高興。但白居易在寫給劉禹錫的《詠老贈夢得》一詩中,表現出了對衰老的一種消極悲觀情緒,劉禹錫便寫了這首答詩。

侯健.《養生箴言:歷代名家養生詩欣賞》.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1994:222

劉禹錫

作者: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劉禹錫其它诗文

《竹枝詞九首·其五》

劉禹錫 〔唐代〕

兩岸山花似雪開,家家春酒滿銀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宮外踏青來。

复制

《秋扇詞》

劉禹錫 〔唐代〕

莫道恩情無重來,人間榮謝遞相催。

當時初入君懷袖,豈念寒爐有死灰。

复制

《贈東嶽張鍊師》

劉禹錫 〔唐代〕

東嶽真人張鍊師,高情雅淡世間稀。

堪為列女書青簡,久事元君住翠微。

金縷機中拋錦字,玉清台上著霓衣。

雲衢不要吹簫伴,只擬乘鸞獨自飛。

复制

《城東閒遊》

劉禹錫 〔唐代〕

借問池台主,多居要路津。

千金買絕境,永日屬閒人。

竹徑縈紆入,花林委曲巡。

斜陽眾客散,空鎖一園春。

复制

《秋日過鴻舉法師寺院,便送歸江陵》

劉禹錫 〔唐代〕

看畫長廊遍,尋僧一徑幽。

小池兼鶴淨,古木帶蟬秋。

客至茶煙起,禽歸講席收。

浮杯明日去,相望水悠悠。

复制

《七夕二首》

劉禹錫 〔唐代〕

河鼓靈旗動,嫦娥破鏡斜。

滿空天是幕,徐轉斗為車。

機罷猶安石,橋成不礙槎。

誰知觀津女,竟夕望雲涯。

天衢啟雲帳,神馭上星橋。

初喜渡河漢,頻驚轉斗杓。

餘霞張錦幛,輕電閃紅綃。

非是人間世,還悲後會遙。

复制

《酬樂天七月一日夜即事見寄》

劉禹錫 〔唐代〕

夜樹風韻清,天河雲彩輕。

故苑多露草,隔城聞鶴鳴。

搖落從此始,別離含遠情。

聞君當是夕,倚瑟吟商聲。

外物豈不足,中懷向誰傾。

秋來念歸去,同聽嵩陽笙。

复制

《望衡山》

劉禹錫 〔唐代〕

東南倚蓋卑,維岳資柱石。

前當祝融居,上拂朱鳥翮。

青冥結精氣,磅礴宣地脈。

還聞膚寸陰,能致彌天澤。

复制

《謁柱山會禪師》

劉禹錫 〔唐代〕

我本山東人,平生多感慨。

弱冠游咸京,上書金馬外。

結交當世賢,馳聲溢四塞。

勉修貴及早,狃捷不知退。

錙銖揚芬馨,尋尺招瑕纇.淹留郢南都,摧頹羽翰碎。

安能咎往事,且欲去沉痗.吾師得真如,寄在人寰內。

哀我墮名網,有如翾飛輩。

曈曈揭智燭,照使出昏昧。

靜見玄關啟,歆然初心會。

夙尚一何微,今得信可大。

覺路明證入,便門通懺悔。

悟理言自忘,處屯道猶泰。

色身豈吾寶,慧性非形礙。

思此靈山期,未卜何年載。

复制

《葡萄歌(一作蒲桃)》

劉禹錫 〔唐代〕

野田生葡萄,纏繞一枝高。

移來碧墀下,張王日日高。

分岐浩繁縟,修蔓蟠詰曲。

揚翹向庭柯,意思如有屬。

為之立長檠,布濩當軒綠。

米液溉其根,理疏看滲漉。

繁葩組綬結,懸實珠璣蹙。

馬乳帶輕霜,龍鱗曜初旭。

有客汾陰至,臨堂瞪雙目。

自言我晉人,種此如種玉。

釀之成美酒,令人飲不足。

為君持一斗,往取涼州牧。

复制

《巫山神女廟》

劉禹錫 〔唐代〕

巫山十二郁蒼蒼,片石亭亭號女郎。

曉霧乍開疑卷幔,山花欲謝似殘妝。

星河好夜聞清佩,雲雨歸時帶異香。

何事神仙九天上,人間來就楚襄王。

复制

《奉和裴令公新成綠野堂即書》

劉禹錫 〔唐代〕

藹藹鼎門外,澄澄洛水灣。

堂皇臨綠野,坐臥看青山。

位極卻忘貴,功成欲愛閒。

官名司管籥,心術去機關。

禁苑凌晨出,園花及露攀。

池塘魚撥剌,竹徑鳥綿蠻。

志在安瀟灑,嘗經歷險艱。

高情方造適,眾意望征還。

好客交珠履,華筵舞玉顏。

無因隨賀燕,翔集畫梁間。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