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劉希夷 / 代悲白頭翁
拼 译 译

《代悲白頭翁》

劉希夷 〔唐代〕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洛陽女兒惜顏色,坐見落花長嘆息。

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

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

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

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祿池台文錦繡,將軍樓閣畫神仙。

一朝臥病無相識,三春行樂在誰邊?宛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髮亂如絲。

但看古來歌舞地,唯有黃昏鳥雀悲。

代悲白頭翁 - 譯文及註釋

譯文洛陽城東的桃花李花隨風飄轉,飛來飛去,不知落入了誰家?洛陽女子有着嬌艷的容顏,獨坐院中,看着零落的桃李花而長聲嘆息。今年我在這裡看着桃花李花因凋零而顏色衰減,明年花開時節不知又有誰還能看見那繁花似錦的勝況?已經看見了俊秀挺拔的松柏被摧殘砍伐作為柴薪,又聽說那桑田變成了汪洋大海。故人現在已經不再悲嘆洛陽城東凋零的桃李花了,而今人卻依舊對着隨風飄零的落花而傷懷。年年歲歲繁花依舊,歲歲年年看花之人卻不相同。轉告那些正值青春年華的紅顏少年,應該憐憫這位已是半死之人的白頭老翁。如今他白髮蒼蒼,真是可憐,然而他從前亦是一位風流倜儻的紅顏美少年。這白頭老翁當年曾與公子王孫尋歡作樂於芳樹之下,吟賞清歌妙舞於落花之前。亦曾像東漢光祿勛馬防那樣以錦繡裝飾池台,又如貴戚梁冀在府第樓閣中到處塗畫雲氣神仙。白頭老翁如今一朝臥病在床,便無人理睬,往昔的三春行樂、清歌妙舞如今又到哪裡去了呢?而美人的青春嬌顏同樣又能保持幾時?須臾之間,已是鶴髮蓬亂,雪白如絲了。只見那古往今來的歌舞之地,剩下的只有黃昏的鳥雀在空自悲啼。

注釋代:擬。白頭翁:白髮老人。這首詩的題目,各個選本都有不同。《唐音》《唐詩歸》《唐詩品匯》《全唐詩》,均作「代悲白頭翁」。《全唐詩》又作「代白頭吟」。《文苑英華》《樂府詩集》《韻語陽秋》作「白頭吟」。尤袤《全唐詩話》作「白頭翁詠」。坐見:一作「行逢」。松柏摧為薪:松柏被砍伐作柴薪。《古詩十九首》:「古墓犁為田,松柏摧為薪。」桑田變成海:《神仙傳》:「麻姑謂王方平曰:『接待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公子」兩句:白頭翁年輕時曾和公子王孫在樹下花前共賞清歌妙舞。光祿:光祿勛。用東漢馬援之子馬防的典故。《後漢書·馬援傳》(附馬防傳)載:馬防在漢章帝時拜光祿勛,生活很奢侈。文錦繡:指以錦繡裝飾池台中物。文,又作「開」、或「丈」,皆誤。將軍:指東漢貴戚梁冀,他曾為大將軍。《後漢書·梁冀傳》載:梁冀大興土木,建造府宅。宛轉蛾眉:本為年輕女子的面部畫妝,此代指青春年華。須臾:一會兒。鶴髮:白髮。古:一作「舊」。▲

丁帆 等.唐詩宋詞選讀.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7:8

於海娣 等.唐詩鑑賞大全集.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10:29-31

代悲白頭翁 - 賞析

這是一首擬古樂府詩。《白頭吟》是漢樂府相和歌楚調曲舊題,古辭寫一個女子向遺棄她的情人表示決絕。劉希夷這首詩則從女子寫到老翁,詠嘆青春易逝、富貴無常。構思獨創,抒情宛轉,語言優美,音韻和諧,藝術性較高,在初唐即受推崇,歷來傳為名篇。

詩的前半寫洛陽女子感傷落花,抒發人生短促、紅顏易老的感慨;後半寫白頭老翁遭遇淪落,抒發世事變遷、富貴無常的感慨,以「但看古來歌舞地,惟有黃昏鳥雀悲」總結全篇意旨。在前後的過渡,以「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二句,點出紅顏女子的未來不免是白頭老翁的今日,白頭老翁的往昔實即是紅顏女子的今日。詩人把紅顏女子和白頭老翁的具體命運加以典型化,表現出這是一大群處於封建社會下層的男女老少的共同命運,因而提出應該同病相憐,具有「醒世」的作用。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詩的開頭兩句,描繪洛陽城東暮春景色。洛陽是唐代的東都,十分繁華;繁華的都市盛開着艷麗的鮮花,滿城春色,生氣勃勃,令人心醉神往。然而時光易逝,此時的洛陽已是落花季節,桃李紛飛,不知飄向何處。這兩句是詩的起興。下文表達的對大好春光、妙齡紅顏的憧憬和留戀,對桃李花落、青春易逝的感傷和惋惜,都是由此生發開來的。

「洛陽女兒好顏色」以下十句,寫年輕的洛陽女兒面對漫天飛舞的落花生出無限感慨。洛陽女兒所感傷的,實際上是由大自然的變化而聯想到美的短暫和人的生命的有限。「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表現的是因為春光的流逝而感嘆紅顏易老、生命無常的心理。「松柏摧為薪」句,出自《古詩十九首·去者日以疏》:「古墓犁為田,松柏摧為薪。」「桑田變成海」,指陸地變成海洋,典出《神仙傳·麻姑》:「麻姑自說雲,接待以來,已見東海三為桑田。」這兩句運用比喻,形象地表現世事變化很大。「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則揭示人生易逝、宇宙永恆的客觀規律。「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兩句,以優美、流暢、工整的對句集中地表現青春易老世事無常的感嘆,富於詩的意境,且具有哲理性,歷來廣為傳誦。

「寄言全盛紅顏子」以下十句,概括敘述白頭翁一生的經歷。白頭老翁曾是一個美貌少年,從前他也常和公子王孫一起,在樹下花前歌舞遊樂。「光祿池台文錦繡」兩句,以歷史上權臣貴戚的豪華奢侈,表現白頭翁曾經歷過的一段富貴生活。然而,一旦生病衰老,就無人理睬,三春行樂只好讓給別人了。這一段通過描寫白頭翁從紅顏到老病、從遊樂到孤苦的生活,不僅表示了詩人對青春紅顏、清歌妙舞的眷戀、嚮往,對垂老白頭翁的憐憫、同情,同時進一步抒發了對美的短暫和生命的有限的感慨,從而增強了詩歌的藝術感染力和哲理性。

結尾四句點明主旨,收束全詩。「宛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髮亂如絲」兩句感嘆美貌的少女轉眼之間將化作白髮的老婦,惋惜青春難駐。「但看古來歌舞地,唯有黃昏鳥雀悲」兩句,一切都如同過眼雲煙,迅速消失了!往日繁華熱鬧的遊樂場所,如今只有幾隻離群的鳥雀在清冷的暮藹中發出幾聲悽苦的悲鳴。末句的最後一個「悲」字,是此詩的基調。

詩的前半首化自東漢宋子侯的樂府歌辭《董嬌嬈》,但經過劉希夷的再創作,更為概括典型。作為前半的結語,「年年歲歲」二句是精警的名句,它比喻精當,語言精粹,令人警省。「年年歲歲」「歲歲年年」的顛倒重複,不僅排沓迴蕩,音韻優美,更在於強調了時光流逝的無情事實和聽天由命的無奈情緒,真實動情。「花相似」、「人不同」的形象比喻,突出了花卉盛衰有時而人生青春不再的對比,耐人尋味。結合後半寫白頭老翁的遭遇,可以體會到,詩人不用「女子」和「春花」對比,而用泛指名詞「人」和「花」對比,不僅是由於七言詩字數的限制,更由於要包括所有不能掌握自己命運的可憐人,其中也包括了詩人自己。也許,因此產生了不少關於這詩的附會傳說。如《大唐新語》《本事詩》所云:詩人自己也覺得這兩句詩是一種不祥的預兆,即所謂「詩讖」,一年後,詩人果然被害,應了所謂「詩讖」的說法。這類無稽之談的產生與流傳,既反映人們愛惜詩人的才華,同情他的不幸,也表明這詩情調也過於傷感了。

此詩融會漢魏歌行、南朝近體及梁、陳宮體的藝術經驗,而自成一種清麗婉轉的風格。它還汲取樂府詩的敘事間發議論、古詩的以敘事方式抒情的手法,又能巧妙交織運用各種對比,發揮對偶、用典的長處,是這詩藝術上的突出成就。劉希夷生前似未成名,而在死後,孫季良編選《正聲集》,「以劉希夷詩為集中之最,由是大為時人所稱」(《大唐新語》)。可見他一生遭遇壓抑,是他產生消極感傷情緒的思想根源。這詩濃厚的感傷情緒,反映了封建制度束縛戕害人才的事實。▲

程千帆 等.唐詩鑑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27-28

劉希夷

作者:劉希夷

劉希夷 (約651年-約680年),唐朝詩人。 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漢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 高宗上元二年進士,善彈琵琶。其詩以歌行見長,多寫閨情,辭意柔婉華麗,且多感傷情調。《舊唐書》本傳謂「善為從軍閨情之詩,詞調哀苦,為時所重。志行不修,為奸人所殺」。《大唐新語》卷8謂「後孫翌撰《正聲集》,以希夷為集中之最」。《全唐詩》存詩1卷, 《全唐詩外編》、《全唐詩續拾》補詩7首。 

劉希夷其它诗文

《代秦女贈行人》

劉希夷 〔唐代〕

鸞鏡曉含春,蛾眉向影嚬。

開□衣裳破,那堪粉黛新。

春還洛陽道,為憶春階草。

楊葉未能攀,梅花待君掃。

今朝喜鵲傍人飛,應是狂夫走馬歸。

遙想行歌共遊樂,迎前含笑著春衣。

复制

《晚春》

劉希夷 〔唐代〕

佳人眠洞房,回首見垂楊。

寒盡鴛鴦被,春生玳瑁床。

庭陰幕青靄,簾影散紅芳。

寄語同心伴,迎春且薄妝。

复制

《秋日題汝陽潭壁》

劉希夷 〔唐代〕

獨坐秋陰生,悲來從所適。

行見汝陽潭,飛蘿蒙水石。

懸瓢木葉上,風吹何歷歷。

幽人不耐煩,振衣步閒寂。

回流清見底,金沙覆銀礫。

錯落非一文,空朧幾千尺。

魚鱗可憐紫,鴨毛自然碧。

吟詠秋水篇,渺然忘損益。

秋水隨形影,清濁混心跡。

歲暮歸去來,東山余宿昔。

复制

《謁漢世祖廟》

劉希夷 〔唐代〕

舂陵氣初發,漸台首未傳。

列營百萬眾,持國十八年。

運開朱旗後,道合赤符先。

宛城劍鳴匣,昆陽鏑應弦。

獷獸血塗地,巨人聲沸天。

長驅過北趙,短兵出南燕。

太守迎門外,王郎死道邊。

升壇九城陌,端拱千秋年。

朝廷方雀躍,劍珮幾聯翩。

至德刑四海,神儀翳九泉。

宗子行舊邑,恭聞清廟篇。

君容穆而聖,臣像儼猶賢。

攢木承危柱,疏蘿掛朽椽。

祠庭巢鳥啄,祭器網蟲緣。

懷古江山在,惟新曆數遷。

空餘今夜月,長似舊時懸。

复制

《春女行》

劉希夷 〔唐代〕

春女顏如玉,怨歌陽春曲。

巫山春樹紅,沅湘春草綠。

自憐妖艷姿,妝成獨見時。

愁心伴楊柳,春盡亂如絲。

目極千餘里,悠悠春江水。

頻想玉關人,愁臥金閨里。

尚言春花落,不知秋風起。

嬌愛猶未終,悲涼從此始。

憶昔楚王宮,玉樓妝粉紅。

纖腰弄明月,長袖舞春風。

容華委西山,光陰不可還。

桑林變東海,富貴今何在。

寄言桃李容,胡為閨閣重。

但看楚王墓,唯有數株松。

复制

《將軍行》

劉希夷 〔唐代〕

將軍辟轅門,耿介當風立。

諸將欲言事,逡巡不敢入。

劍氣射雲天,鼓聲振原隰。

黃塵塞路起,走馬追兵急。

彎弓從此去,飛箭如雨集。

截圍一百里,斬首五千級。

代馬流血死,胡人抱鞍泣。

古來養甲兵,有事常討襲。

乘我廟堂運,坐使干戈戢。

獻凱歸京師,軍容何翕習。

复制

《代悲白頭翁 / 白頭吟 / 有所思》

劉希夷 〔唐代〕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

洛陽女兒惜顏色,坐見落花長嘆息。

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

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

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

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

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祿池台文錦繡,將軍樓閣畫神仙。

一朝臥病無相識,三春行樂在誰邊?

宛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髮亂如絲。

但看古來歌舞地,唯有黃昏鳥雀悲。

复制

《歸山》

劉希夷 〔唐代〕

歸去嵩山道,煙花覆青草。草綠山無塵,山青楊柳春。

日暮松聲合,空歌思殺人。

复制

《採桑》

劉希夷 〔唐代〕

楊柳送行人,青青西入秦。誰家採桑女,樓上不勝春。

盈盈灞水曲,步步春芳綠。紅臉耀明珠,絳唇含白玉。

回首渭橋東,遙憐春色同。青絲嬌落日,緗綺弄春風。

攜籠長嘆息,逶遲戀春色。看花若有情,倚樹疑無力。

薄暮思悠悠,使君南陌頭。相逢不相識,歸去夢青樓。

复制

《北邙篇》

劉希夷 〔唐代〕

南橋昏曉人萬萬,北邙新故冢千千。自為驕奢彼都邑,何圖零落此山顛。

不知虛魄尋歸路,但見殭屍委墓田。青松樂飲無容色,白骨生苔有歲年。

地久青松摧為薪,天長白骨化為塵。碧山明月徒自曉,黃居闇室不知晨。

漢家城郭帝王州,晉國衣冠車馬流。金谷青春珠綺舞,銅階碧樹玉人游。

雲起清盈驕畫閣,水堂明迥弄仙舟。始憶斷歌催一代,俄悲長夜歷千秋。

秋楓至兮冬雪明,春兩息兮夏雲生。墨池沙枯通草蔓,妝樓瓦盡向林傾。

古篋重書宜筆跡,路台鶴胃若弦聲。不信草經延暮齒,惟求青史列虛名。

嗚呼哀哉洛陽道,相思相望蓬萊島。玉顏暉暉並是春,人發青青未嘗老。

星簾捲兮月窗開,鏡花搖兮山樹回。仙衣窈窕風吹去,雨蓋霏微舞繞來。

與君攜手三山頂,如何冥寞九泉台。

复制

《夏彈琴(一作劉希戩詩,又作劉希夷詩)》

劉希夷 〔唐代〕

碧山本岑寂,素琴何清幽。彈為風入松,崖谷颯已秋。

庭鶴舞白雪,泉魚躍洪流。予欲娛世人,明月難暗投。

感嘆未終曲,淚下不可收。嗚呼鍾子期,零落歸荒丘。

死而若有知,魂兮從我游。

复制

《死馬賦》

劉希夷 〔唐代〕

連山四望何高高,良馬本代君子勞;燕地冰堅傷凍骨,胡天霜落縮寒毛。

願君回來鄉山道,道傍青青饒美草;鞭策尋途未敢迷,希君少留養疲老。

君其去去途未窮,悲鳴羸臥此山中;桃花零落三春月,桂枝摧折九秋風。

昔是浮光疑曳練,常時躡景如流電;長楸塵闇形影遙,上策日明蹤跡遍。

漢女彈弦怨離別,楚王興歌苦征戰;赤血沾君君不知,白骨辭君君不見。

少年馳射出幽并,高秋搖落重橫行;雲中想見游龍影,月下思聞飛鵲聲。

千里相思浩如失,一代英雄從此畢;鹽車垂耳不知年,妝樓畫眉寧記日?

高門待封杳無期,遷喬題柱即長辭;八駿馳名終已矣,千金買骨復何時?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