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杜甫 / 復愁十二首
拼

《復愁十二首》

杜甫 〔唐代〕

人煙生處僻,虎跡過新蹄。

野鶻翻窺草,村船逆上溪。

釣艇收緡盡,昏鴉接翅歸。

月生初學扇,雲細不成衣。

萬國尚防寇,故園今若何。

昔歸相識少,早已戰場多。

身覺省郎在,家須農事歸。

年深荒草徑,老恐失柴扉。

金絲鏤箭鏃,皂尾制旗竿。

一自風塵起,猶嗟行路難。

胡虜何曾盛,干戈不肯休。

閭閻聽小子,談話覓封侯。

貞觀銅牙弩,開元錦獸張。

花門小箭好,此物棄沙場。

今日翔麟馬,先宜駕鼓車。

無勞問河北,諸將覺榮華。

任轉江淮粟,休添苑囿兵。

由來貔虎士,不滿鳳凰城。

江上亦秋色,火雲終不移。

巫山猶錦樹,南國且黃鸝。

每恨陶彭澤,無錢對菊花。

如今九日至,自覺酒須賒。

病減詩仍拙,吟多意有餘。

莫看江總老,猶被賞時魚。

复制
杜甫

作者: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漢族,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他憂國憂民,人格高尚,他的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 

杜甫其它诗文

《長江二首》

杜甫 〔唐代〕

眾水會涪萬,瞿塘爭一門。

朝宗人共挹,盜賊爾誰尊。

孤石隱如馬,高蘿垂飲猿。

歸心異波浪,何事即飛翻。

浩浩終不息,乃知東極臨。

眾流歸海意,萬國奉君心。

色借瀟湘闊,聲驅灩澦深。

未辭添霧雨,接上遇衣襟。

复制

《覃山人隱居》

杜甫 〔唐代〕

南極老人自有星,北山移文誰勒銘。

征君已去獨松菊,哀壑無光留戶庭。

予見亂離不得已,子知出處必須經。

高車駟馬帶傾覆,悵望秋天虛翠屏。

复制

《暮春題瀼西新賃草屋五首 其三》

杜甫 〔唐代〕

綵雲陰復白,錦樹曉來青。

身世雙蓬鬢,乾坤一草亭。

哀歌時自短,醉舞為誰醒。

細雨荷鋤立,江猿吟翠屏。

复制

《對雨書懷走邀許十一簿公》

杜甫 〔唐代〕

東嶽雲峰起,溶溶滿太虛。

震雷翻幕燕,驟雨落河魚。

座對賢人酒,門聽長者車。

相邀愧泥濘,騎馬到階除。

《入奏行,贈西山檢察使竇侍御》

杜甫 〔唐代〕

竇侍御,驥之子,鳳之雛。

年未三十忠義俱,骨鯁絕代無。

炯如一段清冰出萬壑,置在迎風寒露之玉壺。

蔗漿歸廚金碗凍,洗滌煩熱足以寧君軀。

政用疏通合典則,戚聯豪貴耽文儒。

兵革未息人未蘇,天子亦念西南隅。

吐蕃憑陵氣頗粗,竇氏檢察應時須。

運糧繩橋壯士喜,斬木火井窮猿呼。

八州刺史思一戰,三城守邊卻可圖。

此行入奏計未小,密奉聖旨恩宜殊。

繡衣春當霄漢立,彩服日向庭闈趨。

省郎京尹必俯拾,江花未落還成都。

江花未落還成都,肯訪浣花老翁無。

為君酤酒滿眼酤,與奴白飯馬青芻。

《鄭駙馬池台喜遇鄭廣文同飲》

杜甫 〔唐代〕

不謂生戎馬,何知共酒杯。

然臍郿塢敗,握節漢臣回。

白髮千莖雪,丹心一寸灰。

別離經死地,披寫忽登台。

重對秦簫發,俱過阮宅來。

留連春夜舞,淚落強裴回。

《絕句四首·其一》

杜甫 〔唐代〕

堂西長筍別開門,塹北行椒卻背村。

梅熟許同朱老吃,松高擬對阮生論。

《至後》

杜甫 〔唐代〕

冬至至後日初長,遠在劍南思洛陽。

青袍白馬有何意,金谷銅駝非故鄉。

梅花欲開不自覺,棣萼一別永相望。

愁極本憑詩遣興,詩成吟詠轉淒涼。

《贈衛八處士》

杜甫 〔唐代〕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

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

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

問答未及已,驅兒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

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

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和白香亭留別原韻》

杜甫 〔唐代〕

春水綠波春日遲,頻年相隔更相思。清泉明月王維畫,渭樹江雲杜甫詩。

父老猶傳懸曉鏡,故人空說滌吟卮。遷喬此去長如願,慚愧吳儂兩鬢絲。

复制

《聞庭實上計不與悵然有懷》

杜甫 〔唐代〕

軺車十月四方來,奈爾辭天獨未回。遠在荊南淹蜀盜,祇從極北望燕台。

子山涕淚秋難盡,杜甫干戈老更催。牢落梅花江閣迥,肯

复制

《送孟東野序》

杜甫 〔唐代〕

  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草木之無聲,風撓之鳴。水之無聲,風盪之鳴。其躍也,或激之;其趨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無聲,或擊之鳴。人之於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後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懷,凡出乎口而為聲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樂也者,郁於中而泄於外者也,擇其善鳴者而假之鳴。金、石、絲、竹、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鳴者也。維天之於時也亦然,擇其善鳴者而假之鳴。是故以鳥鳴春,以雷鳴夏,以蟲鳴秋,以風鳴冬。四時之相推敚,其必有不得其平者乎?

  其於人也亦然。人聲之精者為言,文辭之於言,又其精也,尤擇其善鳴者而假之鳴。其在唐、虞,咎陶、禹,其善鳴者也,而假以鳴,夔弗能以文辭鳴,又自假於《韶》以鳴。夏之時,五子以其歌鳴。伊尹鳴殷,周公鳴周。凡載於《詩》、《書》六藝,皆鳴之善者也。周之衰,孔子之徒鳴之,其聲大而遠。傳曰:「天將以夫子為木鐸。」其弗信矣乎!其末也,莊周以其荒唐之辭鳴。楚,大國也,其亡也以屈原鳴。臧孫辰、孟軻、荀卿,以道鳴者也。楊朱、墨翟、管夷吾、晏嬰、老聃、申不害、韓非、慎到、田駢、鄒衍、尸佼、孫武、張儀、蘇秦之屬,皆以其術鳴。秦之興,李斯鳴之。漢之時,司馬遷、相如、揚雄,最其善鳴者也。其下魏晉氏,鳴者不及於古,然亦未嘗絕也。就其善者,其聲清以浮,其節數以急,其辭淫以哀,其志弛以肆;其為言也,亂雜而無章。將天丑其德莫之顧邪?何為乎不鳴其善鳴者也!

  唐之有天下,陳子昂、蘇源明、元結、李白、杜甫、李觀,皆以其所能鳴。其存而在下者,孟郊東野始以其詩鳴。其高出魏晉,不懈而及於古,其他浸淫乎漢氏矣。從吾游者,李翱、張籍其尤也。三子者之鳴信善矣。抑不知天將和其聲,而使鳴國家之盛邪,抑將窮餓其身,思愁其心腸,而使自鳴其不幸邪?三子者之命,則懸乎天矣。其在上也奚以喜,其在下也奚以悲!東野之役於江南也,有若不釋然者,故吾道其於天者以解之。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