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常建 / 黃河直北千餘里,冤氣蒼茫成黑雲。
拼

《黃河直北千餘里,冤氣蒼茫成黑雲。》

常建 〔唐代〕

玉帛朝回望帝鄉,烏孫歸去不稱王。

天涯靜處無征戰,兵氣銷為日月光。

北海陰風動地來,明君祠上望龍堆。

髑髏皆是長城卒,日暮沙場飛作灰。

龍斗雌雄勢已分,山崩鬼哭恨將軍。

黃河直北千餘里,冤氣蒼茫成黑雲。

因嫁單于怨在邊,蛾眉萬古葬胡天。

漢家此去三千里,青冢常無草木煙。

复制
常建

作者:常建

常建(708-765),唐代詩人,字號不詳,有說是邢台人或說長安(今陝西西安)人,開元十五年與王昌齡同榜進士,長仕宦不得意,來往山水名勝,過着一個很長時期的漫遊生活。後移家隱居鄂渚。天寶中,曾任盱眙尉。 

常建其它诗文

《潭州留別》

常建 〔唐代〕

賢達不相識,偶然交已深。

宿帆謁郡佐,悵別依禪林。

湘水流入海,楚雲千里心。

望君杉松夜,山月清猿吟。

复制

《太公哀晚遇》

常建 〔唐代〕

日出渭流白,文王畋獵時。

釣翁在蘆葦,川澤無熊羆。

詔書起遺賢,匹馬令致辭。

因稱江海人,臣老筋力衰。

遲遲詣天車,快快悟靈龜。

兵馬更不獵,君臣皆共怡。

同車至咸陽,心影無磷緇。

四牡玉墀下,一言為帝師。

王侯擁朱門,軒蓋曜長逵。

古來榮華人,遭遇誰知之。

落日懸桑榆,光景有頓虧。

倏忽天地人,雖貴將何為。

复制

《古意三首 其二》

常建 〔唐代〕

明月照高閣,綵女褰羅幕。

歌舞臨碧雲,簫聲沸珠箔。

青鸞臨南海,天上雙白鶴。

萬里齊翼飛,意求君門樂。

玉霄九重閉,金鎖夜不開。

兩翅自無力,愁鳴雲外來。

態深入空貴,世屈無良媒。

俛仰顧中禁,東飛白玉台。

复制

《古意三首》

常建 〔唐代〕

二妃方訪舜,萬里南方懸。

遠道隔江漢,孤舟無歲年。

不知蒼梧處,氣盡呼青天。

愁淚變楚竹,蛾眉喪湘川。

後人立為廟,累世稱其賢。

過客設祠祭,狐狸來坐邊。

懷古未忍還,猿吟徹空山。

明月照高閣,彩女褰羅幕。

歌舞臨碧雲,簫聲沸珠箔。

青鸞臨南海,天上雙白鶴。

萬里齊翼飛,意求君門樂。

玉霄九重閉,金鎖夜不開。

兩翅自無力,愁鳴雲外來。

態深入空貴,世屈無良媒。

俯仰顧中禁,東飛白玉台。

楚王竟何去,獨自留巫山。

偏使世人見,迢迢江漢間。

駐舟春溪里,皆願拜靈顏。

寤寐見神女,金沙鳴珮環。

閒艷絕世姿,令人氣力微。

含笑竟不語,化作朝雲飛。

复制

《空靈山應田叟》

常建 〔唐代〕

湖南無村落,山舍多黃茆。

淳樸如太古,其人居鳥巢。

牧童唱巴歌,野老亦獻嘲。

泊舟問溪口,言語皆啞咬。

土俗不尚農,豈暇論肥磽。

莫徭射禽獸,浮客烹魚鮫。

余亦罘罝人,獲麋今尚苞。

敬君中國來,願以充其庖。

日入聞虎鬥,空山滿咆哮。

懷人雖共安,異域終難交。

白水可洗心,採薇可為餚。

曳策背落日,江風鳴梢梢。

复制

《第三峰》

常建 〔唐代〕

西山第三頂,茅宇依雙松。

杳杳欲至天,雲梯升幾重。

瑩魄澄玉虛,以求鸞鶴蹤。

逶迤非天人,執節乘赤龍。

旁映白日光,縹緲輕霞容。

孤輝上煙霧,餘影明心胸。

願與黃麒麟,欲飛而莫從。

因寂清萬象,輕雲自中峰。

山暝學棲鳥,月來隨暗蛩。

尋空靜餘響,裊裊雲溪鍾。

复制

《鄂渚招王昌齡張僨》

常建 〔唐代〕

刈蘆曠野中,沙土飛黃雲。

天晦無精光,茫茫悲遠君。

楚山隔湘水,湖畔落日曛。

春雁又北飛,音書固難聞。

謫居未為嘆,讒枉何由分。

午日逐蛟龍,宜為吊冤文。

翻覆古共然,名宦安足雲。

貧士任枯槁,捕魚清江濆。

有時荷鋤犁,曠野自耕耘。

不然春山隱,溪澗花氤氳。

山鹿自有場,賢達亦顧群。

二賢歸去來,世上徒紛紛。

复制

《張山人彈琴》

常建 〔唐代〕

君去芳草綠,西峰彈玉琴。

豈惟丘中賞,兼得清煩襟。

朝從山口還,出嶺聞清音。

瞭然雲霞氣,照見天地心。

玄鶴下澄空,翩翩舞松林。

改弦扣商聲,又聽飛龍吟。

稍覺此身妄,漸知仙事深。

其將煉金鼎,永矣投吾簪。

复制

《落第長安》

常建 〔唐代〕

家園好在尚留秦,恥作明時失路人。

恐逢故里鶯花笑,且向長安度一春。

《宿王昌齡隱居》

常建 〔唐代〕

清溪深不測,隱處唯孤雲。

松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

茅亭宿花影,藥院滋苔紋。

余亦謝時去,西山鸞鶴群。

《九月湖上別,北風秋雨寒。》

常建 〔唐代〕

聖代多才俊,陸生何考槃。南山高松樹,不合空摧殘。

九月湖上別,北風秋雨寒。殷勤嘆孤鳳,早食金琅玕.

复制

《游虞山記》

常建 〔唐代〕

  虞山去吳城才百里,屢欲游,未果。辛丑秋,將之江陰,舟行山下,望劍門入雲際,未及登。丙午春,復如江陰,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詭云:「距劍門二十里。」仍未及登。

  壬子正月八日,偕張子少弋、葉生中理往游,宿陶氏。明晨,天欲雨,客無意往,余已治筇屐,不能阻。自城北沿緣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詠詩處,今潭名空心,取詩中意也。遂從破龍澗而上,山脈怒坼,赭石縱橫,神物爪角痕,時隱時露。相傳龍與神斗,龍不勝,破其山而去。說近荒惑,然有跡象,似可信。行四五里,層折而度,越巒嶺,躋蹬道,遂陟椒極。有土坯磈礧,疑古時冢,然無碑碣志誰某。升望海墩,東向凝睇。是時雲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頃之,雨至,山有古寺可駐足,得少休憩。雨歇,取徑而南,益露奇境:齦齶摩天,嶄絕中斷,兩崖相嵌,如關斯劈,如刃斯立,是為劍門。以劍州、大劍、小劍擬之,肖其形也。側足延,不忍捨去。遇山僧,更問名勝處。僧指南為太公石室;南而西為招真宮,為讀書台;西北為拂水岩,水下奔如虹,頹風逆施,倒躍而上,上拂數十丈,又西有三杳石、石城、石門,山後有石洞通海,時潛海物,人莫能名。余識其言,欲問道往游,而雲之飛浮浮,風之來冽冽,時雨飄灑,沾衣濕裘,而余與客難暫留矣。少霽,自山之面下,困憊而歸。自是春陰連旬,不能更游。

  噫嘻!虞山近在百里,兩經其下,為踐游屐。今之其地矣,又稍識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歷。心甚怏怏。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輒盡者,始焉欣欣,繼焉索索,欲求餘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艱,且得半而止者,轉使人有無窮之思也。嗚呼!豈獨尋山也哉!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