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李白 / 金陵三首
拼 译 译

《金陵三首》

李白 〔唐代〕

晉家南渡日,此地舊長安。

地即帝王宅,山為龍虎盤。

金陵空壯觀,天塹淨波瀾。

醉客回橈去,吳歌且自歡。

地擁金陵勢,城回江水流。

當時百萬戶,夾道起朱樓。

亡國生春草,王宮沒古丘。

空餘後湖月,波上對瀛州。

六代興亡國,三杯為爾歌。

苑方秦地少,山似洛陽多。

古殿吳花草,深宮晉綺羅。

並隨人事滅,東逝與滄波。

金陵三首 - 譯文及註釋

譯文晉家朝廷南遷長江,金陵就是當時的首都——長安。地勢有帝王之氣,山水則虎踞龍蟠。金陵空自壯觀,長江亦非天塹。酒醉回船歸家去,口吟吳歌獨自歡。

金陵地勢雄壯,江水空搖,高牆巍峨不動。東晉在這裡建都,百萬富豪紛紛在這裡夾道修建高樓。東晉終於滅亡,宮殿被荒草湮滅。只有玄武湖上的明月,在波浪上空注視着曾經繁華的江洲。

魏晉六代,興衰迭起,我且痛飲三杯,為金陵高歌一曲。這裡的宮殿不比長安的少,四周山巒圍城,比洛陽的山更多。古殿傍邊吳王種植的花草,深深宮院裡美女穿戴着的晉朝樣式的綺羅綢緞的服裝。都隨着人事變換而消失,就像東流的江水,一去不回。

注釋晉元帝南渡江,於金陵即位,遂都之。鐘山龍蟠,石頭虎踞,諸葛武侯稱為帝王之宅。《隋書》:陳禎明三年,隋師臨江,後主從容言曰:「齊兵三來,周兵再來,無勿摧敗,彼何為者?」都官尚書孔范曰:「長江天塹,占以限隔南北,今日北軍豈能飛度耶?」顏師古《漢書注》:「楫謂棹之短者也。今吳越之人呼為橈。」擁:環抱的樣子。金陵:這裡指金陵山,即今南京的鐘山。當時:指六朝。謝朓詩:「逶迤帶綠水,迢遞起朱摟。」國:都城。亡國:指相繼滅亡的六朝的故都金陵。空餘:只剩下。後湖:一名玄武湖,在今南京市東北。瀛洲:傳說中的仙山。這裡指玄武湖中的小洲。《小學紺珠》:六朝:吳、東晉、宋、齊、梁、陳,皆都建業。《景定建康志》:洛陽四山圍,伊、洛、瀍、澗在中。建康亦四山圍,秦淮、直讀在中。▲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金陵三首 - 賞析

瞿蛻園、朱金城指出這組詩同儲光羲《臨江亭王詠》詞意相似,都是懷古概今、憂傷時事之作,顯有弦外之音(《李白集校注》卷二十二評箋)。

第一首描繪金陵城的壯險形勢以寄慨。詩人一落筆便流露出深沉的弔古傷今之情。起句「晉家南渡日」概括了西晉末的一場歷史浩劫。晉懷帝永嘉五年(311),前漢劉聰的相國劉曜引兵攻陷洛陽,懷帝被俘,士民死者三萬餘人。漢兵燒殺搶掠,掘陵墓,焚宮廟,將洛陽變成一片廢墟。是年,漢兵又攻占長安。中原士民避亂者多南渡江。而今,李白游金陵之時,自范陽起兵的安祿山已攻陷長安,玄宗倉皇出逃四川。北方人土紛紛攜家南渡,避亂江東。歷史好像重演了西晉永嘉年間的故事。因此,這一句詩猶如驚雷劈空而來,撼人心魄,表明了當時唐王朝已面臨山河破碎、社稷傾圮的嚴重局面。次句「此地舊長安」,飽含着詩人對胡騎踐踏京都長安的悲痛。金陵此地,今日依然是歌舞昇平氣象,這正像昔日的長安。詩人沒有說如今長安是怎樣一副局面,他是不忍心說。這裡可參照詩人在《永王東巡歌》中所描寫的「三川北虜亂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的情景,想象當時長安的悲慘境地。

頷聯寫金陵城的陸地形勢。上句說,金陵為六朝帝都,這裡遺留着帝王住宅、巍峨宮闕。金陵城東有鐘山,城西有石頭山。王琦注引張勃《吳錄》載,諸葛亮曾稱嘆「鐘山龍蟠,石頭虎踞。」下句說,鐘山和石頭山猶如龍蟠虎踞於金陵東西,氣象雄壯。這一聯在寫景中顯現出金陵城歷代的繁華,宮廷的偉麗,王朝的興盛,山勢的壯觀。詩人傾注了對祖國錦繡山川和悠久帝都的熱愛之情。頸聯寫江面。金陵城北是空闊長江,主與鐘山爭雄。由於有長江限隔南北,金陵歷來易守難攻,號稱「天塹」。然而,六朝的末代統治者都是奢侈淫樂,不修內政,專恃天險,以為可以長治久安,但結果無一不導致金陵失陷而亡國。李白眺望着滔滔江流,回顧歷史,聯想當世,不由得喟然長嘆。這兩句含蓄地揭示了六朝興亡的秘密,其意蘊正與後來詩人劉禹錫在《金陵懷古》中以精闢議論道出的「興廢由人事,山川空地形」相同。這裡寫的是「金陵空壯觀」,其實詩人是暗諷「長安空壯觀。」當今唐代的統治者依託關中百二山河之險,也沒有能夠阻遇安史叛軍長驅入關攻占長安,以致重蹈六朝的復轍。「空」字可謂意味深長。「天塹淨波瀾」句,又透露出李白對平定叛亂的思考。瞿、朱二先生曾指出,《金陵三首》「當與《永王東巡歌》合看。」他們在《永王東巡歌》的按語中說:「當時玄宗號令不出劍門,肅宗崎嶇邊塞,忠於唐室之諸將皆力不足以敵安、史,則身處江南如李白者,安得不思抒奇計以濟時艱?」(《李白集校注》卷二十二評箋)因為此後不久,李白就加入了永王李璘軍幕並獻奇計,力主永王據金陵為根本,而後用舟師泛海,直取幽燕,顛覆安史老巢。可以推想李白寫「天塹淨波瀾」句時,對於據有長江天險的金陵城面臨的重要戰略地位已有所預見,並作了思考。

然而,寫這組詩的時候,李白還是流落江湖的布衣詩人。他自負有謝安之志、王佐之才,卻請纓無路,報國無門,內心的痛苦和焦慮可想而知。尾聯寫他正在弔古傷今之際,忽然聽到從江上舟中和江岸歌樓酒館傳來一陣陣軟媚的吳歌聲。詩人痛感在這衰世之年,竟仍有人不以國家危亡為念,照舊聲色歌舞,尋歡作樂。他實在不願聽這種靡靡之音,於是令船家轉棹而去。這裡的「醉客」,是詩人自喻。說是「醉客」,其實他是最清醒的。這一聯運用倒卷筆法,先寫醉客回橈而去,再點出吳歌自歡,這樣就更含蓄地表達出詩人對當時享樂腐敗世風的辛辣諷刺,他的深沉悲痛和無限感嘆。這裡的意蘊,同劉禹錫的「《後庭花》一曲,幽怨不堪聽」(《金陵懷古》)和杜牧的「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泊秦淮)》,正是一脈相承的。

第二首用盛衰對照手法,抒寫興亡之感,藉以示警當世。首聯以倒裝句式,描繪金陵城依山環水的地理形勢。頷聯寫六朝興盛時期,金陵城人戶百萬,朱樓夾道,一片富麗繁華景象。頸聯一轉,感嘆亡國後滿城春草萋萋,王宮埋沒於古丘,觸目荒涼、衰敗。這兩聯一盛一衰,前後映照,包含着極深的歷史教訓。尾聯描繪惟有那亘古不變的後湖月,仍舊照着湖波上那個荒涼冷落的瀛洲島。這一幅清冷,朦朧的景色,融合着詩人對於故國蕭條、人事變幻的深沉感傷。餘音裊裊,發人深思,引人遐想。

第三首直以六代興亡喻指唐王朝盛衰。首聯即以唱嘆出之。詩人為六代忽興忽亡之國澆灑三杯美酒,唱一曲悲愴輓歌。頷聯巧妙地將眼前的金陵城與心中繫念着的洛陽、長安聯繫起來寫。從字面上說,這兩句不過是寫由於歷經兵燹,金陵的宮苑多已坍塌荒蕪,比起秦地即長安來是少了;但圍繞着這座故都的群山,卻同洛陽一樣多。其實,內在的深層含意是說:宮苑如林的長安城而今只怕在胡人的鐵蹄下已化作一片廢墟、焦土了。東都洛陽四周雖有群山作屏障,卻因當政和握兵者的昏庸無能早已淪落;金陵城的山峰同洛陽一樣多,到底能不能堅守得住也是難說。詩人的感慨藏而不露,寄寓在仿佛是純客觀的景物描寫之中。這一聯是嘆今。頸聯接寫對歷史陳跡的憑弔。吳國昔日金碧輝煌的宮殿,而今長滿了野花荒草;當年東晉深宮中的綺羅珍寶,也早已蕩然無存。言外之意是說,這一代代的王朝衰亡得如此迅疾,已足以使人深思,警醒。尾聯總束一筆,感嘆六朝繁華已盡隨人事而滅,好像與長江的碧波一道向東流逝,一去不返。詩人在第一首詩中,還只是通過「金陵空壯觀」暗示國家興亡不在於山川形勢的險要;而在這裡他已用「人事」一詞,點出了社稷的存滅取決於人事。這是組詩畫龍點睛的一筆。結句展現長江滄波,無休無止,滾滾東流而去。這正是詩人不可抑止的滾滾心潮。這個結尾猶如「臨去秋波」,情緒無限悲涼,意境渾茫、渺遠。

總的來看,李白的《金陵三首》以十分簡括、濃縮的筆墨,選擇了很少的帶象喻性的金陵景物意象,巧妙地將它們銜接、映襯與對照,使之容納了大跨度的時間與空間,從而抒發出弔古傷今、借古鑒今的豐富情思。三首詩的情調慷慨悲涼,意境壯闊深遠,深深地體現了詩人憂國憂民的滿腔熱忱。李白作詩任情而寫,揮灑自如,不喜受聲律約束,尤擅於七言古風。他寫律詩,也常運古詩之氣格入律,使律中有古,對中有散。《金陵三首》中,有頷聯不對仗的,如「當時百萬戶,夾道起朱樓」;有頸聯不工對的,如「金陵空壯觀,天塹淨波瀾」;也有首聯對仗的,如「地擁金陵勢,城迥江水流。」可見他對仗不拘常格,純任自然。這三首五律寫得自然流走,有飄逸之致,節奏明快而不平直,語意斬截而不淺露,詞采清麗而又雄健。它沒有杜甫五律組詩那樣描寫工致,格律謹嚴,章法縝密,沉鬱頓挫。它是疏宕的,粗線條的,大寫意和大概括的。它雖非李白的代表作,卻是唐代詩人中較早地以金陵懷古為題材的佳篇,對於後來劉禹錫、杜牧等人的金陵懷古詠史詩給予了很大的影響。▲

詹福瑞 等.李白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829-831

金陵三首 - 創作背影

這三首詩是李白於公元756年(至德元年)在金陵時所作,吊六朝遺蹟,抒興亡之感。金陵是六朝建都之地,當時「朱樓」、「王宮」,備極華麗,到唐代都湮沒不見了。這和唐代天寶(742—756)、至德(756—758)年間兩京殘破的景象,頗有相似之處。

詹福瑞 等.李白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829-831

裴 斐.李白詩歌賞析集.成都:巴蜀書社,1988:409

李白

作者: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明堂賦》《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李白其它诗文

《古風 其四十五》

李白 〔唐代〕

八荒馳驚飆,萬物盡凋落。

浮雲蔽頹陽,洪波振大壑。

龍鳳脫罔罟,飄颻將安托。

去去乘白駒,空山詠場藿。

复制

《瑩禪師房觀山海圖》

李白 〔唐代〕

真僧閉精宇,滅跡含達觀。

列嶂圖雲山,攢峰入霄漢。

丹崖森在目,清晝疑卷幔。

蓬壺來軒窗,瀛海入几案。

煙濤爭噴薄,島嶼相凌亂。

征帆飄空中,瀑水灑天半。

崢嶸若可陟,想像徒盈嘆。

杳與真心冥,遂諧靜者玩。

如登赤城裡,揭步滄洲畔。

即事能娛人,從茲得消散。

复制

《贈閭丘宿松》

李白 〔唐代〕

阮籍為太守,乘驢上東平。

剖竹十日間,一朝風化清。

偶來拂衣去,誰測主人情。

夫子理宿松,浮雲知古城。

掃地物莽然,秋來百草生。

飛鳥還舊巢,遷人返躬耕。

何慚宓子賤,不減陶淵明。

吾知千載後,卻掩二賢名。

复制

《望九華贈青陽韋仲堪》

李白 〔唐代〕

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

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

我欲一揮手,誰人可相從。

君為東道主,於此臥雲松。

《贈丹陽橫山周處士惟長》

李白 〔唐代〕

周子橫山隱,開門臨城隅。

連峰入戶牖,勝概凌方壺。

時作白紵詞,放歌丹陽湖。

水色傲溟渤,川光秀菰蒲。

當其得意時,心與天壤俱。

閒雲隨舒捲,安識身有無。

抱石恥獻玉,沉泉笑探珠。

羽化如可作,相攜上清都。

《贈內》

李白 〔唐代〕

三百六十日,日日醉如泥。

雖為李白婦,何異太常妻。

《秋思》

李白 〔唐代〕

燕支黃葉落,妾望自登台。

海上碧雲斷,單于秋色來。

胡兵沙塞合,漢使玉關回。

征客無歸日,空悲蕙草摧。

《飛龍引二首·其一》

李白 〔唐代〕

黃帝鑄鼎於荊山,煉丹砂。

丹砂成黃金,騎龍飛上太清家,雲愁海思令人嗟。

宮中彩女顏如花,飄然揮手凌紫霞,從風縱體登鸞車。

登鸞車,侍軒轅,遨遊青天中,其樂不可言。

《橫吹曲辭•白鼻騧》

李白 〔唐代〕

銀鞍白鼻騧,綠地障泥錦。

細雨春風花落時,揮鞭且就胡姬飲。

复制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李白 〔唐代〕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复制

《宮中行樂詞其六》

李白 〔唐代〕

今日明光里。

還須結伴遊。

春風開紫殿。

天樂下朱樓。

艷舞全知巧。

嬌歌半欲羞。

更憐花月夜。

宮女笑藏鈎。

复制

《古風 其五十八》

李白 〔唐代〕

我到巫山渚,尋古登陽台。天空綵雲滅,地遠清風來。

神女去已久,襄王安在哉。荒淫竟淪替,樵牧徒悲哀。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