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李冶 / 明月夜留別
拼 译 译

《明月夜留別》

李冶 〔唐代〕

離人無語月無聲,明月有光人有情。

別後相思人似月,雲間水上到層城。

明月夜留別 - 譯文及註釋

譯文在即將離別的時刻,我們就像明月一樣默默無言。此時萬籟俱寂,月光撒滿了大地,我們的內心就像月光一樣充滿着柔情。離別後,我就像月光普照天南地北一樣,對你的思念之情也追蹤到任何一個地方——不管是天涯海角還是海陲邊塞。

注釋層城:古代神話謂崑崙山有層城九重。後也用以比喻高大的城闕。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明月夜留別 - 賞析

不僅如此,詩的前兩句,每一句中都有「人」和「月」字,這就使詩的前兩句的句法更加工整而複雜了。實際上,詩的前兩句也可變為「離人無語卻有情,明月有光卻無聲」,或者為了合於平仄,也可以改為「離人無語卻有情,有光明月卻無聲」這樣就將人和月分開描寫,前句寫人,後句寫月,但詩人此處卻偏偏將人和月交織地描寫在一起,兩句中都有人和月。從第一句看,兩人分離時都沒有什麼話說,而月亮也沒有聲音,四周很寂靜,似乎沒有什麼感情,但第二句馬上一變,明月雖然無聲,卻有着潔白的光亮,而兩人分離時雖然緘言,保持着沉默,內心裡卻百感交集,充滿着離情別緒,這樣一寫,句與句之間就有一種起伏,一種變化。不僅使人感到人有情,就連月也有情。

前二句是寫兩人在明月下依依不捨的分手時情景,後二句轉而描寫離別後情景。作者是個女子,從末二句的口氣來看,第三句中的「人」也應該是指一位女子。她不僅離別有情,別後相思也依然有情。這從「人似月」三字即可看出。這三字看似平淡,言外之意都很多,有着承上啟下的意義。從承上講,前二句雖然月無聲,只有光,但就如同人無語卻有情一樣,都是有情物,而此處說「人似月」,就是說此刻的人依然如月一樣,仍是有情物。從啟下講,月亮每天夜裡從雲中映射到水中,又從水中爬到層城,年年歲歲,周而復始,表現其時間之長,而「人似月」,正是為了說明人的相思也是天天如此,夜夜如此,說明其相思時間之長之久。月亮皎潔無聲,離人相思無語,其情卻如同月光,雲間、水上、層城,無處不在。足見相思之深沉、綿密,如詩如畫。詩從月光下離人的依依惜別,到月光下閨女的獨自相思,從頭至尾都將人、月合寫,以人喻月,以月形人,寫得十分有情味,又別致。▲

《唐詩鑑賞辭典補編》.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年6月版,第234-235頁

李冶

作者:李冶

李冶(?---公元784年),字季蘭(《太平廣記》中作「秀蘭」),烏程(今浙江吳興)人,後為女道士,是中唐詩壇上享受盛名的女詩人。晚年被召入宮中,至公元784年,因曾上詩叛將朱泚,被唐德宗下令亂棒撲殺之。李冶的詩以五言擅長,多酬贈譴懷之作。宋人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著錄《李季蘭集》一卷,今已失傳,僅存詩十六首。 

李冶其它诗文

《得閻伯鈞書》

李冶 〔唐代〕

情來對鏡懶梳頭,暮雨蕭蕭庭樹秋。

莫怪闌干垂玉箸,只緣惆悵對銀鈎。

复制

《送閻二十六赴剡縣》

李冶 〔唐代〕

流水閶門外,孤舟日復西。

離情遍芳草,無處不萋萋。

妾夢經吳苑,君行到剡溪。

歸來重相訪,莫學阮郎迷。

复制

《寄朱放》

李冶 〔唐代〕

望水試登山,山高湖又闊。

相思無曉夕,相望經年月。

鬱郁山木榮,綿綿野花發。

別後無限情,相逢一時說。

复制

《感興》

李冶 〔唐代〕

朝雲暮雨鎮相隨,去雁來人有返期。

玉枕只知長下淚,銀燈空照不眠時。

仰看明月翻含意,俯眄流波欲寄詞。

卻憶初聞鳳樓曲,教人寂寞復相思。

复制

《相思怨》

李冶 〔唐代〕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

海水尚有涯,相思渺無畔。

攜琴上高樓,樓虛月華滿。

彈著相思曲,弦腸一時斷。

《八至》

李冶 〔唐代〕

至近至遠東西,至深至淺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

《寄校書七兄 / 送韓校書》

李冶 〔唐代〕

無事烏程縣,蹉跎歲月余。

不知芸閣吏,寂寞竟何如。

遠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車。

因過大雷岸,莫忘幾行書。

《句》

李冶 〔唐代〕

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季蘭五六歲時,其父抱於庭,

令詠薔薇云云。父恚曰:「必失行婦也。」後竟如其言)

已看雲鬟散,更念木枯榮。(《臥病》)

鞞鼓喧行選,旌旗拂座隅。(《陷賊寄故人》)

不睹河陽一縣花,空見青山三兩點。(《寄房明府》,

以上俱見《吟窗雜錄》)

复制

《從蕭叔子聽彈琴,賦得三峽流泉歌》

李冶 〔唐代〕

妾家本住巫山雲,巫山流泉常自聞。玉琴彈出轉寥夐,

直是當時夢裡聽。三峽迢迢幾千里,一時流入幽閨里。

巨石崩崖指下生,飛泉走浪弦中起。初疑憤怒含雷風,

又似嗚咽流不通。回湍曲瀨勢將盡,時復滴瀝平沙中。

憶昔阮公為此曲,能令仲容聽不足。一彈既罷復一彈,

願作流泉鎮相續。

复制

《贈李之和》

李冶 〔唐代〕

玄牝機關不死根,自消自息自氤氳。暖於燄燄九微火,輕似飄飄三素雲。

白玉池心流曉潤,紫金爐口裊餘熏。未知與道相應否?試作新詩一問君。

复制

《寄校書七兄(一作送韓校書)》

李冶 〔唐代〕

無事烏程縣,蹉跎歲月餘。不知芸閣吏,寂寞竟何如。

遠水浮仙棹,寒星伴使車。因過大雷岸,莫忘八行書。

复制

《送韓揆之江西》

李冶 〔唐代〕

相看指楊柳,別恨轉依依。萬里江西水,孤舟何處歸?

湓城潮不到,夏口信應稀。唯有衡陽雁,年年來去飛。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