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久則 / 擬曹子建贈白馬王彪六首 其四
拼

《擬曹子建贈白馬王彪六首 其四》

久則 〔唐代〕

明哲本猶人,涕淚對昊天。幸賴人命長,豫順久則然。

灑淚傷子弟,雕零蒲柳先。戕責屬伊誰,未免徒自憐。

魂魄返舊居,應識路綿綿。大海匯百川,乃有精衛填。

高岸雖崔嵬,為谷傷他年。逝者不復追,此恨疇能捐。

懿德良不渝,努力志聖賢。

复制

擬曹子建贈白馬王彪六首 其四 - 賞析

久則

作者:久則

生卒年不詳。僧人。曾旅寓越中。《全唐詩逸》收錄久則詩2句,錄自日本大江維時編《千載佳句》卷下。

久則其它诗文

《句》

久則 〔唐代〕

湖上青山今欲買,白雲無主問何人。

复制

《勉時思王和尚留》

久則 〔唐代〕

面壁者十年,桑下者一宿。

時止則止行則行,可久則久速則速。

時思老子苦硬人,孤雲其身心槁木。

三年牢落此山中,禪衲爭歸眾魔伏。

平時欲定方外交,白石清泉正相屬。

我歸師去人謂何,毋乃欲善其身獨。

巾瓶到處即為家,何必江湖苦馳逐。

若還飛錫出門去,此一瓣香誰與續。

得住且住則為佳,敬以此為上人祝。

复制

《送郝仲明代歸》

久則 〔唐代〕

古之州縣吏,久任各稱職。任久則化行,吏與民相得。

民或不安業,咎在吏數易。代者如傳舍,吏民不相識。

王嘉朱浮疏,每讀三太息。暨城有賢佐,溫良而端直。

為政知大體,人方飲其德。瓜猶未及期,旌已催行色。

中州固多士,此士去可惜。老稚候城隅,相邀臥車側。

复制

《吳推官十五見過》

久則 〔唐代〕

君來已三年,凡幾過澗上。杯酒逭我飢,言笑亦舒暢。

同游多時髦,意岸雜謔浪。倡優發俚曲,貌態或動盪。

君今欲行矣,家山信無恙。人情久則疏,是乃流俗狀。

吾儕遠逾密,此當足嘉尚。蕭條麥秋寒,煙雨寫青嶂。

江空一水橋,城郭兩相望。他時延陵西,彼此記閒放。

夜來夫如何,不和可無唱。

复制

《橄欖》

久則 〔唐代〕

五行居四時,維火盛南訛。

炎焦陵木氣,橄欖得之多。

酸苦不相入,初爭久方和。

霜包入中州,萬里來江波。

幸登君子席,得與眾果羅。

中州眾果佳,珠圓玉光瑳。

媿茲微陋質,以遠不見訶。

餳飴兒女甜,遺味久則那。

良藥不甘口,厥功見沉痾

忠言初厭之,事至悔若何。

世已無采詩,詩成為君哦。

复制

《上立齋先生十首以有官居鼎鼐無宅起樓台為韻 其一》

久則 〔唐代〕

形弱能使強,脈病能使壽。醫和肘後方,袖手若無有。

綠野歸晉公,洛社閒迂叟。此意誰得知,可以久則久。

复制

《擬曹子建贈白馬王彪六首 其四》

久則 〔唐代〕

明哲本猶人,涕淚對昊天。幸賴人命長,豫順久則然。

灑淚傷子弟,雕零蒲柳先。戕責屬伊誰,未免徒自憐。

魂魄返舊居,應識路綿綿。大海匯百川,乃有精衛填。

高岸雖崔嵬,為谷傷他年。逝者不復追,此恨疇能捐。

懿德良不渝,努力志聖賢。

复制

《勸學》

久則 〔唐代〕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詩曰:「嗟爾君子,無恆安息。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長於無禍。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君子 通:)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系之葦苕,風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莖長四寸,生於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肉腐出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禍災乃作。強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穢在身,怨之所構。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濕也。草木疇生,禽獸群焉,物各從其類也。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眾鳥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捨,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

  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兩君者不容。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螣蛇無足而飛,鼫鼠五技而窮。《詩》曰:「尸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兮!」故君子結於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故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 。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為善不積邪?安有不聞者乎?

  學惡乎始?惡乎終?曰: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 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沒而後止也。故學數有終,若其義則不可須臾舍也。為之,人也;舍 之,禽獸也。故書者,政事之紀也;詩者,中聲之所止也;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 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禮之敬文也,樂之中和也,詩書之博也,春秋之微 也,在天地之間者畢矣。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蝡而動,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故不問而告謂之傲,問一而告二謂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學莫便乎近其人。禮樂法而不說,詩書故而不切,春秋約而不速。方其人之習君子之說,則尊以遍矣,周於世矣。故曰:學莫便乎近其人。

  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禮,安特將學雜識志,順詩書而已耳。則末世窮年,不免為陋儒而已。將原先王,本仁義,則禮正其經緯蹊徑也。若挈裘領,詘五指而頓之,順者不可勝數也。不道禮憲,以詩書為之,譬之猶以指測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錐餐壺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禮,雖未明,法士也;不隆禮,雖察辯,散儒也。

  問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問也;說楛者,勿聽也。有爭氣者,勿與辯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後接之;非其道則避之。故禮恭,而後可與言道之方;辭順,而後可與言道之理;色從而後可與言道之致。故未可與言而言,謂之傲;可與言而不言,謂之隱;不觀氣色而言,謂瞽。故君子不傲、不隱、不瞽,謹順其身。詩曰:「彼交匪紓,天子所予。」此之謂也。

  百發失一,不足謂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謂善御;倫類不通,仁義不一,不足謂善學。學也者,固學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塗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紂盜跖也;全之盡之,然後學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為美也,故誦數以貫之,思索以通之,為其人以處之,除其害者以持養之。使目非是無欲見也,使耳非是無欲聞也,使口非是無欲言也,使心非是無欲慮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聲,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權利不能傾也,群眾不能移也,天下不能盪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德操然後能定,能定然後能應。能定能應,夫是之謂成人。天見其明,地見其光,君子貴其全也。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