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李嘉祐 / 送王牧往吉州謁王使君叔
拼 译 译

《送王牧往吉州謁王使君叔》

李嘉祐 〔唐代〕

細草綠汀洲,王孫耐薄游。

年華初冠帶,文體舊弓裘。

野渡花爭發,春塘水亂流。

使君憐小阮,應念倚門愁。

送王牧往吉州謁王使君叔 - 譯文及註釋

譯文水中的小洲上長滿了小草,王牧要出去遊玩了。年場剛剛到了及冠之年,文章的體裁風格與父親的相同。場春雨過後山花競放,爭奇鬥妍,春水潺流,噴珠濺玉。王牧的叔父見到他後捨不得他離開,你母親還在倚門而望,日日盼&你歸來呢。

注釋吉州:今江西吉安縣。使君:古對州郡長官的尊稱。汀洲:水中小洲。王孫。本指王家子孫,這裡指王牧。薄游:漫遊,隨意遊覽。冠帶。本指帽子和腰帶。這裡指及冠之年。古代男子二十歲稱冠年。文體:文章的體裁風格。弓裘:《禮·學記》:「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後以弓裘比喻子承父業。小阮:阮籍的侄子阮咸,叔侄二人都在「竹林七賢」之列。這裡用以喻王牧叔侄。倚門愁:謂讓父母掛念、擔憂。▲

王揚選注.送別詩選:湖南文藝出版社,1989.09:66

(清)喬億編著.大曆詩略 箋釋輯評:天津古籍出版社,2008.03:378

送王牧往吉州謁王使君叔 - 賞析

唐人的送行詩很多。但送行有種種情況,詩的情味也就大不一樣。這裡是送一個年輕人去探望他的叔父,而他的叔父,又是那裡的州官。恰逢時節在初春,正是遊歷的大好時光。對一個剛成年的人來說,遊歷可以開闊眼界,增長見聞。因此無論從哪方面說,這都是一件好事。儘管離別免不了引起依惜別之情,但也被替對方高興的心情掩蓋了。這就決定了這首詩的明快基調。

詩的首聯點明了送人春日出遊的意思。詩人化用了前人的詩句。謝靈運《悲哉行》說:「萋萋春草生,王孫游有情。」王孫是對年輕人的尊稱。《史記·淮陰侯列傳》記載漂母對韓信說過這樣的話:「 吾哀王孫而食之,豈望報乎!」王牧恰好姓王,所以用在這裡更顯恰當。汀洲,說明送別的地點在水邊。細草綠,時值早春,小草剛剛發芽。古人常常把春草和離情聯繫在一起。《古詩十九首》說:「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江淹《別賦》說:「春草碧色,春水綠濃,送君南浦,傷如之何!」所以一說「細草綠」,惜別之意也就蘊含其中了。

第二聯是對被送者的介紹和讚許。古代男子二十而冠,束髮戴帽,表示已經成年了。這正是人生風華正茂、意氣風發的時候。不僅如此,王牧承繼了家學,擅長詩賦,是個才華橫溢的人。「四弓裘」,用的是《禮記·學記》的典:「 良冶之子必學為裘,良弓之子必學為箕。」後來便用「弓冶」、「弓裘」比喻父子世襲的事業。這裡既是對王牧的讚許,又是對他所要拜見的叔父的稱譽。當然,應酬之作中這類詞句難免也有溢美之處。

第三聯設想王牧旅途中的見聞。「野渡花爭發,春塘水亂流。」這兩句描寫山野春天雨後的景色。一場春雨過後,山花競放,爭奇鬥妍;春水潺流,噴珠濺玉。這才是真正的春天,是身居市朝的人們領略不到的春天的真正的美。這兩句詩不僅形象地概括了春日山野的美,而且寫得生機勃勃,清新流麗。前人評論道:「 李袁州(嘉祐)中興高流,與錢(起)、郎(士元)別為一體,往往涉於齊梁。綺靡婉麗,蓋吳均、何遜之敵。如「野渡花爭發,春塘水亂流」、「朝霞晴作雨,濕氣晚生寒」,文章之冠冕也。」(《唐音癸簽》卷七引劉辰翁語)

第四聯設想王牧的叔父見到他後,一定十分憐愛,捨不得他離開。所以囑咐說:你母親還在倚門而望,日日盼着你歸來呢。小阮,阮籍的侄子阮咸,叔侄二人都在「竹林七賢」之列。這裡用以喻王牧叔侄。

全詩清麗流暢,氣韻生動,是應酬詩中難得的佳作。沈德潛評論此詩云:「天然名秀,當時稱其齊梁風格,不虛也。」(《唐詩別裁》卷十一)▲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送王牧往吉州謁王使君叔 - 創作背影

關於王牧這個人的事跡現已難確考。只知道有個王牧曾經擔任過考功員外郎,與李嘉祐同時。吉州的王姓刺史有王縝,大曆後期在任。這時候李嘉祐在吳越一帶閒居。所以這首詩大致是大曆後期(774~779年),作者送王牧春日出遊時所作。

周蕭天主編.唐詩鑑賞辭典補編:四川文藝出版社,1990年06月:341

李嘉祐

作者:李嘉祐

李嘉祐,字從一,生卒年俱不可考,趙州(今河北省趙縣)人。天寶七年(748)進士,授秘書正字。 

李嘉祐其它诗文

《奉和杜相公長興新宅即事呈元相公》

李嘉祐 〔唐代〕

意有空門樂,居無甲第奢。

經過容法侶,雕飾讓侯家。

隱樹重檐肅,開園一徑斜。

據梧聽好鳥,行藥寄名花。

夢蝶留清簟,垂貂坐絳紗。

當山不掩戶,映日自傾茶。

雅望歸安石,深知在叔牙。

還成吉甫頌,贈答比瑤華。

《送友人入湘》

李嘉祐 〔唐代〕

聞說湘川路,年年苦雨多。

猿啼巫峽雨,月照洞庭波。

窮海人還去,孤城雁共過。

青山不可極,來往自蹉跎。

《九日送人》

李嘉祐 〔唐代〕

晴景應重陽,高台愴遠鄉。

水澄千室倒,霧卷四山長。

受節人逾老,驚寒菊半黃。

席前愁此別,未別已沾裳。

《送韋侍御湖南幕府》

李嘉祐 〔唐代〕

執憲隨征虜,逢秋出故關。

雨多愁郢路,葉下識衡山。

地遠從軍樂,兵強分野閒。

皇家不易將,此去未應還。

《送侍御史四叔歸朝》

李嘉祐 〔唐代〕

淮南頻送別,臨水惜殘春。

攀折隋宮柳,淹留秦地人。

含情歸上國,論舊見平津。

更接天津近,餘花映綬新。

《送樊兵曹潭州謁韋大夫》

李嘉祐 〔唐代〕

塞鴻歸欲盡,北客始辭春。

零桂雖逢竹,湘川少見人。

江花鋪淺水,山木暗殘春。

修刺轅門裡,多憐爾為親。

《常州韋郎中泛舟見餞》

李嘉祐 〔唐代〕

主人馮軾貴,送客泛舟稀。

逼岸隨芳草,回橈背落暉。

映花雙節駐,臨水伯勞飛。

醉與群公狎,春塘露冕歸。

《留別毗陵諸公》

李嘉祐 〔唐代〕

久作涔陽令,丹墀忽再還。

淒涼辭澤國,離亂到鄉山。

北固灘聲滿,南徐草色閒。

知心從此別,相憶鬢毛斑。

《送裴宣城上元所居》

李嘉祐 〔唐代〕

水流過海稀,爾去換春衣。

淚向檳榔盡,身隨鴻雁歸。

草思晴後發,花怨雨中飛。

想到金陵渚,酣歌對落暉。

《詠螢》

李嘉祐 〔唐代〕

映水光難定,凌虛體自輕。

夜風吹不滅,秋露洗還明。

向燭仍分焰,投書更有情。

猶將流亂影,來此傍檐楹。

复制

《送王牧往吉州謁王使君叔》

李嘉祐 〔唐代〕

細草綠汀洲,王孫耐薄游。

年華初冠帶,文體舊弓裘。

野渡花爭發,春塘水亂流。

使君憐小阮,應念倚門愁。

《送客游荊州》

李嘉祐 〔唐代〕

草色隨驄馬,悠悠共出秦。水傳雲夢曉,山接洞庭春。

帆影連三峽,猿聲在四鄰。青門一分首,難見杜陵人。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