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張籍 / 依韻和永叔澄心堂紙答劉原甫
拼

《依韻和永叔澄心堂紙答劉原甫》

張籍 〔唐代〕

退之昔負天下才,掃掩眾說猶除埃。

張籍盧仝斗新怪,最稱東野為奇瑰。

當時辭人固不少,漫費紙札磨松煤。

歐陽今與韓相似,海水浩浩山嵬嵬。

石君蘇君比盧籍,以我擬郊嗟困摧。

公之此心實扶助,更後有力誰論哉。

禁林晚入接俊彥,一出古紙還相哀。

曼卿子美人不識,昔嘗吟唱同樽罍。

因之作詩答原甫,文字駃穩如刀裁。

怪其有紙不寄我,如此出語亦善詼。

往年公贈兩大軸,於今愛惜不輒開。

是時有詩述本末,值公再入居蘭台。

崇文庫書作總目,未暇綴韻酬草萊。

前者京師競分買,罄竭舊府歸鄒枚。

自慚把筆粗成字,安可遠與鍾王陪。

文墨高妙公第一,宜用此紙傳將來。

复制

依韻和永叔澄心堂紙答劉原甫 - 賞析

張籍

作者:張籍

張籍(約767~約830),唐代詩人。字文昌,漢族,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人,郡望蘇州吳(今江蘇蘇州)。先世移居和州,遂為和州烏江(今安徽和縣烏江鎮)人。世稱「張水部」、「張司業」。張籍的樂府詩與王建齊名,並稱「張王樂府」。著名詩篇有《塞下曲》《征婦怨》《採蓮曲》《江南曲》。《張籍籍貫考辨》認為,韓愈所說的「吳郡張籍」乃謂其郡望,並引《新唐書·張籍傳》、《唐詩紀事》、《輿地紀勝》等史傳材料,駁蘇州之說而定張籍為烏江人。 

張籍其它诗文

《題故僧影堂》

張籍 〔唐代〕

香消雲鎖舊僧家,僧剎殘形半壁斜。

日暮松煙寒漠漠,秋風吹破紙蓮花。

复制

《華山廟》

張籍 〔唐代〕

金天廟下西京道,巫女紛紛走似煙。

手把紙錢迎過客,遣求恩福到神前。

复制

《送元結》

張籍 〔唐代〕

昔日同游漳水邊,如今重說恨綿綿。

天涯相見還離別,客路秋風又幾年。

复制

《哭胡十八遇》

張籍 〔唐代〕

早得聲名年尚少,尋常志氣出風塵。

文場繼續成三代,家族輝華在一身。

幼子見生才滿月,選書知寫未呈人。

送君帳下衣裳白,數尺墳頭柏樹新。

复制

《題清徹上人院》

張籍 〔唐代〕

古寺臨壇久,松間別起堂。

看添浴佛水,自合讀經香。

愛養無家客,多傳得效方。

過齋長不出,坐臥一繩床。

复制

《贈海東僧》

張籍 〔唐代〕

別家行萬里,自說過扶餘。

學得中州語,能為外國書。

與醫收海藻,持咒取龍魚。

更問同來伴,天台幾處居。

复制

《江陵孝女》

張籍 〔唐代〕

孝女獨垂髮,少年唯一身。

無家空托墓,主祭不從人。

相吊有行客,起廬無舊鄰。

江頭聞哭處,寂寂楚花春。

复制

《送楊少尹赴鳳翔》

張籍 〔唐代〕

詩名往日動長安,首首人家卷里看。

西學已行秦博士,南宮新拜漢郎官。

得錢只了還書鋪,借宅常時事藥欄。

今去岐州生計薄,移居偏近隴頭寒。

复制

《江南春》

張籍 〔唐代〕

江南楊柳春,日暖地無塵。

渡口過新雨,夜來生白蘋.晴沙鳴乳燕,芳樹醉遊人。

向晚青山下,誰家祭水神。

复制

《琴曲歌辭•宛轉行》

張籍 〔唐代〕

華屋重翠幄,綺席雕象床。遠漏微更疏,薄衾中夜涼。

爐氳暗裴回,寒燈背斜光。妍姿結宵態,寢臂幽夢長。

宛轉復宛轉,憶憶更未央。

复制

《長安大道沙為堤,早風無塵雨無泥。》

張籍 〔唐代〕

長安大道沙為堤,早風無塵雨無泥。

宮中玉漏下三刻,朱衣導騎丞相來。

路傍高樓息歌吹,千車不行行者避。

街官閭吏相傳呼,當前十里惟空衢。

白麻詔下移相印,新堤未成舊堤盡。

复制

《早入公門到夜歸,不因寒食少閒時。》

張籍 〔唐代〕

早入公門到夜歸,不因寒食少閒時。顛狂繞樹猿離鎖,

踴躍緣岡馬斷羈。酒污衣裳從客笑,醉饒言語覓花知。

老來自喜常無事,仰面西園得詠詩。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