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唐代 / 李世民 / 詠興國寺佛殿前幡
拼 译 译

《詠興國寺佛殿前幡》

李世民 〔唐代〕

拂霞疑電落,騰虛狀寫虹。

屈伸煙霧裡,低舉白雲中。

紛披乍依迥,掣曳或隨風。

念茲輕薄質,無翅強搖空。

詠興國寺佛殿前幡 - 譯文及註釋

譯文你飄拂若霞似電,你飛揚絢麗如虹。你飄逸在煙霧裡,你飛騰在白雲中。依依地你隨意招搖,悠悠地又隨風而去。你這無翅的輕薄子啊,何苦如此在空中折騰?

注釋幡:寺院中常用之物,為表佛世尊威德所作。其狀猶如大將之旌旗。亦有為祈福而立者。寫虹:描繪彩虹。整句意為:飛騰在空中像描繪的彩虹一般。紛披:和緩。依回:往復迴環。掣曳:牽引。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詠興國寺佛殿前幡 - 賞析

唐太宗為一代雄主,其武功文治為史家所稱道,這首詩所表現的大乘空觀,對這位明主而言,應是很有意思的現象。詩歌首先極寫殿前幡的千姿百態:她艷麗,如虹若電;她生動,低飛高舉;她依依隨人,又飄飄隨風。然而,作者的一雙慧眼卻早看透了她本質的輕薄,她的招搖全不過是弄空而已。由此,對不可一世的她,作者反倒生出一種大慈大悲的憐憫之心。這首詩詩中的殿前幡,成為塵世里萬法之象徵,該詩也就表現出了唐太宗李世民的空觀。這首詩,令世人想起《壇經》所記載的一段公案:「時有風吹幡動,一僧雲幡動,一僧雲風動。惠能云:『非幡動、風動,人心自動。』印宗聞之悚然。」唐太宗詩未如惠能悟得透徹,但該詩卻自有一種禪悟的智慧。

本節內容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李世民

作者: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號貞觀。名字取意「濟世安民」,隴西成紀人(今甘肅天水市秦安縣)。唐太宗李世民不僅是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一位書法家和詩人。唐太宗開創了著名的貞觀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為後來唐朝全盛時期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礎,為後世明君之典範。廟號太宗,諡號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葬於昭陵。 

李世民其它诗文

《春日玄武門宴群臣》

李世民 〔唐代〕

韶光開令序,淑氣動芳年。

駐輦華林側,高宴柏梁前。

紫庭文珮滿,丹墀袞紱連。

九夷簉瑤席,五狄列瓊筵。

娛賓歌湛露,廣樂奏鈞天。

清尊浮綠醑,雅曲韻朱弦。

粵余君萬國,還慚撫八埏。

庶幾保貞固,虛己厲求賢。

《臨洛水》

李世民 〔唐代〕

春蒐馳駿骨,總轡俯長河。

霞處流縈錦,風前漾卷羅。

水花翻照樹,堤蘭倒插波。

豈必汾陰曲,秋雲發棹歌。

《賦得浮橋》

李世民 〔唐代〕

岸曲非千里,橋斜異七星。

暫低逢輦度,還高值浪驚。

水搖文鷁動,纜轉錦花縈。

遠近隨輪影,輕重應人行。

《秋日翠微宮》

李世民 〔唐代〕

秋日凝翠嶺,涼吹肅離宮。

荷疏一蓋缺,樹冷半帷空。

側陣移鴻影,圓花釘菊叢。

攄懷俗塵外,高眺白雲中。

《秋日二首 其二》

李世民 〔唐代〕

爽氣澄蘭沼,秋風動桂林。

露凝千片玉,菊散一叢金。

日岫高低影,雲空點綴陰。

蓬瀛不可望,泉石且娛心。

《秋日二首》

李世民 〔唐代〕

菊散金風起,荷疏玉露圓。

將秋數行雁,離夏幾林蟬。

雲凝愁半嶺,霞碎纈高天。

還似成都望,直見峨眉前。

爽氣澄蘭沼,秋風動桂林。

露凝千片玉,菊散一叢金。

日岫高低影,雲空點綴陰。

蓬瀛不可望,泉石且娛心。

《詠燭二首》

李世民 〔唐代〕

焰聽風來動,花開不待春。

鎮下千行淚,非是為思人。

九龍蟠焰動,四照逐花生。

即此流高殿,堪持待月明。

《詠小山》

李世民 〔唐代〕

近谷交縈橤,遙峰對出蓮。

徑細無全磴,松小未含煙。

《兩儀殿賦柏梁體》

李世民 〔唐代〕

絕域降附天下平,——李世民八表無事悅聖情。

——淮安王雲披霧斂天地明,——長孫無忌登封日觀禪雲亭,——房玄齡太常具禮方告成。

——蕭瑀。

《賜房玄齡》

李世民 〔唐代〕

太液仙舟迥,西園引上才。

未曉徵車度,雞鳴關早開。

《望雪》

李世民 〔唐代〕

凍雲宵遍嶺,素雪曉凝華。

入牖千重碎,迎風一半斜。

不妝空散粉,無樹獨飄花。

縈空慚夕照,破彩謝晨霞。

《詠雨·其二》

李世民 〔唐代〕

和氣吹綠野,梅雨灑芳田。

新流添舊澗,宿霧足朝煙。

雁濕行無次,花沾色更鮮。

對此欣登歲,披襟弄五弦。